总说政治概述3
辽朝3
宋朝8
西夏12
金朝15
回鹘19
于阗20
喀喇汗20
吐蕃21
大理22
社会经济概述24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24
辽宋西夏金代的人口和社会30
教育科技文化概述33
宗教风俗概述41
分说政治军事和制度篇45
契丹游牧民族的政治特色45
辽与北宋元丰前官制的异同47
宋太祖的秘密誓约和政治文明55
先王之政与祖宗之法59
保守的文官政治66
守内虚外75
发达的台谏政治79
荫补制的泛滥成灾87
多元化士风的主流91
北宋从腐败走向灭亡99
开封的劫难和衰落105
康王出使和救援开封的真相113
国难当头时的腐败和行乐116
南宋初年的抗金斗争120
狼狈为奸据庙堂贪饕成风是官场——宋高宗
和秦桧的“中兴”“盛世”之一126
文丐奔竞颂降金祥瑞纷至掩灾疫——宋高宗
和秦桧的“中兴”“盛世”之二132
捕风捉影文字狱株连蔓引瘴海行——宋高宗
和秦桧的“中兴”“盛世”之三139
两次使用火药兵器的重要海战143
西夏立国与西北沙漠化148
女真族的汉化与腐化156
金朝官制对后世的影响161
蒙古族兴起的曲折162
社会经济篇168
经济重心的南移与政治中心的东移168
宋代的绿色革命170
传统衣料的变化175
石炭、石油和天然气180
宋代农民的五大公害186
世界上*早的纸币发行189
海上贸易大国191
教育科技文化风俗篇196
经学、教育和科举三位一体的确立196
标准语的变化——北京话开始取代洛阳话199
席地跪坐的改变201
人物篇208
范仲淹的两句名言208
宗泽——大呼过河身已僵210
李纲——谋身性虽拙,许国心独苦215
李清照和秦桧、王继先218
岳飞的高风亮节点滴221
“莫须有”千古奇冤224
文天祥——时穷节乃见228
附录235
本书为“大家说历史”丛书之一种,以简洁的笔墨对10世纪至13世纪辽、宋、西夏、金,这四个先后建立、并峙的王朝之兴亡,以及各朝代政治、军事、社会经济与文化的相关史实予以概述。
政治概述从10世纪到13世纪,在今天中国境内,曾并列存在着辽、宋、西夏、金、回鹘、于阗、喀喇汗、吐蕃、大理、蒙古(后定国号元)等政权,这其实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分裂的南北朝时期。辽朝辖有今东北和内蒙古大部,南至北京、大同等地。西辽辖有今新疆和中亚部分地区。北宋辖有今华北大部,西起兰州、四川,直至南方。南宋丧失约三分之一的土地,退至今宝鸡市以南大散关和淮水以南。西夏辖有今宁夏、甘肃河西走廊和内蒙古小部。金朝辖有今东北、华北和内蒙古大部。西州回鹘和于阗辖有今新疆的一部分。喀喇汗辖有今新疆南部和中亚部分地区。吐蕃辖有今西藏与青海。大理辖有今云南。辽朝和金朝先后是东亚的**军事强国,西辽也曾一度称雄于中亚,宋朝在经济文化上是当时世界上*为先进的。西夏、回鹘、于阗、喀喇汗、吐蕃、大理等也对本地区和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今将各政权的政治概况分述于下。辽朝契丹族可能于神册元年(916年)建国,其国号汉语称辽。辽朝的全盛期,其统治区包括今东北,内蒙古,外蒙古,华北的北京、大同一带以至新疆东北等地。在中国古史上,辽朝是一个相当特殊的皇朝,其政治和典章制度表现出对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兼容。辽朝有许多民族,人数*多的则是契丹人、奚人、汉人(时称汉儿)和渤海人。契丹人是统治民族。皇族耶律氏和后族萧氏两大族系在辽朝国家体制中居于绝对的统治地位。“契丹与奚言语相通,实一国也”《辽史》卷七十三《耶律曷鲁传》。,早在辽朝建国前,就已征服了奚人。辽朝将奚人作为一大部族,并与后族同称萧姓。辽朝于天显元年(926年)灭渤海国,于会同元年(938年)得到后晋割让的燕云十六州,又先后将大量的渤海人和汉人收归其统治。辽朝当然也存在民族歧视和压迫,但是允许汉人、渤海人等保留农耕民族的生产方式,以至发型、服饰等习俗,显得比较宽松,这与后来金朝强迫汉人剃头辫发,清朝入关后的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适成鲜明对照。至于韩、刘、马、赵诸族为首的幽蓟汉人地主阶级,在辽朝政权结构中,仅次于契丹人,而居于第二位。渤海人与契丹人的民族矛盾较深,不但曾发动叛乱,当金朝兴起后,很多渤海人又归金反辽。宣化辽墓壁画备茶图辽朝的契丹人虽然“嗜学”汉文明《萍洲可谈》卷二。,却长期保存了游牧民族的习俗。辽朝先后建立了五京,即上京临潢府(治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波罗城)、东京辽阳府(治今辽宁辽阳市)、中京大定府(治今内蒙古宁城西大明城)、南京析津府(又称燕京,治今北京市)和西京大同府(治今山西大同市)。其中上京作为契丹人发祥和兴起之地,地位尤其重要。但是,辽朝皇帝有相当部分时间不住在京城宫殿,而是住在露居野营的宫帐中处置国务。宫帐又是一年四季迁徙不定。从政治地位而论,宫帐反重于五京,这与中原皇朝的皇帝常住京都的宫殿颇异。辽朝实行北、南面两套官制,北面官处置契丹等各游牧民族事务,南面官处置汉、渤海等各农耕民族事务。“辽俗东向而尚左,御帐东向”《辽史》卷四十五《百官志》。,这与中原汉族皇帝面南而治不同。北面官即是左,而南面官即是右,北面官重于南面官。在地方行政管理系统上,游牧民族实行部族制,而汉人、渤海人等实行州县制,分别隶属于中央的北、南面官僚机构。此外,辽朝前后的九帝、二后、一个皇太弟和一个改契丹姓的汉族大臣,共置十三个斡鲁朵,汉语称十二宫一府。各个斡鲁朵设有宫户等,也分别设置统治游牧和农耕民族的北、南面官机构,成为辽朝单独的行政和经济实体,不受辽廷管辖的国中之国。与斡鲁朵类似的是头下军州。头下军州主要是在契丹统治的腹心地区,环绕上京、中京建立起来的,可说是契丹贵族的领地。头下军州与皇帝的斡鲁朵、契丹国家直接统治的行政区鼎足而三,在契丹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契丹族不同于汉族,妇女地位较高,故皇后与皇太后掌政的时间不短,而臣僚们也并不如汉人那样,将此视为不正常的情况。在人事方面,辽朝主要实行贵族世选制,科举制仅居次要地位。“风俗贵亲,率以近亲为名王将相,以治国事,以掌兵柄,而信任焉。”《宋朝诸臣奏议》卷一百三十五富弼《上仁宗河北守御十三策》。契丹人既长期保持游牧风俗,故辽军以骑兵为主力,但比较散漫。辽朝东南与高丽接壤,南方先后与后晋、后汉、后周与宋朝为邻,西南又与西夏、回鹘等相连,彼此都曾发生战争,但主要对手还是中原皇朝。辽军曾南下灭后晋。后周则发兵收回三关之地。辽宋之间有二十六年战争,辽军虽占上风,但因不善进行攻城战,无力深入宋朝内地,故对经济破坏不大。此后则有长达一百一十八年的和平,这在中华古史上还是仅有的。辽宋之间建立了比较平等的外交关系,但辽朝还是力图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利用西夏,牵制和消耗宋朝的力量。在辽朝中后期,西北的阻卜,即后来的蒙古成为主要边患。辽朝并不重视对东北生女真的防范,而生女真建立金朝,前后进行十二年战争,于保大五年(1125年),灭亡辽朝。契丹族的一支则迁徙到中亚和今新疆,以虎思斡鲁朵(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为中心,重新建国,史称西辽。西辽征服原来的高昌、喀喇汗等国,适应中亚和新疆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对辽朝的政治体制有因有革。西辽于天禧三十四年(1211年)被乃蛮的屈出律篡位。1218年,亡于蒙古。宋朝在五代十国分裂之际,经过周世宗的经营,开始出现了重新统一的转机。建隆元年(960年),武将赵匡胤沿用五代“帅强则叛上”《新唐书》卷五十《兵志》。的武夫政治故伎,发动兵变,夺取政权,建立宋朝,后庙号太祖,史称新皇朝为北宋。北宋定都于东京开封府(今属河南),渐次削平各割据政权,完成了从中原到南方大部分汉族聚居区的重新统一。宋朝吸取五代弊政的教训,专注于免蹈覆辙,堵塞各种政治上的漏洞,而并不追求规模一新。宋朝强调“祖宗之法”,其基本精神是“事为之防,曲为之制”,“专务以矫失为得”《续资治通鉴长编》,以后简称《长编》,卷十七开宝九年十一月乙卯;《水心别集》卷十二《法度总论二》。。其流弊则是矫枉过正,在第二代皇帝宋太宗时已发展到“守内虚外”,甚至“斥地与敌”《历代制度详说》卷十《屯田》。北宋的弊政大都可追溯到宋太宗时。北宋政治、军事和典章制度的利弊得失是十分鲜明的,大致可以概括如下:**,按照皇帝集权、臣僚分权、中央集权、地方分权的原则,北宋各种政治制度的设计和操作,还是有效地维护了政治稳定,消弭了各种内讧,有利于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第二,自宋太宗始,以兴盛的科举制,造就了发达的文官政治。官场中从重视门第到重视出身,是唐宋时期的一大转变。宋朝“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通志》卷二十五《氏族略·氏族序》。,官场中只讲究出身,科举入仕者算是“有出身”,其他门径入仕者都是“无出身”。宋朝所谓皇帝“与士大夫治天下”《长编》卷二百二十一熙宁四年三月戊子。,其实就是与“有出身”者治天下。文官政治,即“以儒立国”《陈亮集》(增订本)卷一《上孝宗皇帝第三书》。,对政治稳定和文化发展是有正面影响的。第三,在人类历史上,政争是不可避免的,但在专制时代,政争又往往是十分残酷的。宋太祖立下了秘密誓约:“藏于太庙,誓不诛大臣、言官,违者不祥。”《松隐文集》卷二十六《进前十事札子》。故北宋的政争少有诛杀,较为文明。即使在北宋后期有三次大规模贬窜士大夫的运动,一般也不开杀戒。宋人称“古者士大夫多被诛夷,小亦鞭笞。太祖皇帝以来,始礼待士大夫,终始有恩矣”《黄氏日抄》卷八十《引放词状榜》。。赵宋一代在强调皇帝大权独揽的同时,又兼顾对臣僚的体貌宽柔,在中华古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说郛》卷八文惟简《虏廷事实》载:“虏中上自宰执公卿,下至判司簿尉,有罪犯者,亦不能免杖。”这是金朝的情况。朱熹《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三也记载金朝高官的杖责。明朝更有残酷的廷杖。第四,北宋除后期外,将“异论相搅”作为“祖宗之法”,其初意是使臣僚“各不敢为非”《长编》卷二百一十三熙宁三年七月壬辰。。在较为宽松的政治和舆论环境下,宋朝台谏政治的发达,超越前朝后代。在人治条件下,台谏政治固然有各种流弊,但按照儒家理论,台谏官作为政治上的反对派,行使监督权,发表异论,对于“扶直道”《文山先生全集》卷三《御试策一道》。,维系一个时代的正派士风,有一定意义。第五,文官政治并不意味着就是保守,但宋朝文官政治的特点在总体上说则是保守。正如王安石讥评说“因循苟且”“侥幸一时”《王文公文集》卷一《上时政书》。,不求振作有为,但求勉强维持,得过且过。“因循苟且”是“守内虚外”的“祖宗之法”的重要表现形式。第六,宋政多“繁缛之文”《金史》卷四十六《食货志》。《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七谈论“今官府文移之烦”,说:“国初时事甚简径,无许多虚文。”并举了实例。,缺乏行政效率。长期稳定的政治局面,造成“无意外仓卒之变,惟无意外之变,所以都不为意外之防”《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八。。北宋从整个政治体制到决策都缺乏应变能力。这在金军南侵,北宋亡国时,表现得尤其明显。正如朱熹说:“今看着徽宗朝事,更无一着下得是。古之大国之君犹有一二着下得是,而大势不可支吾,那时更无一小着下得是。”《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七。第七,北宋的荫补制,即官僚世袭制盛行,超迈汉唐,这是严重的倒退,却是贯彻了“与士大夫治天下”的精神。除北宋初期外,宋朝大约在十分之九的时间里都是冗官为患,冗官的中心问题就是荫补制。冗官造成沉重的财政负担,严重的社会痼疾,又严重影响官僚机构的行政效率。第八,由于宋太祖以武将“黄袍加身”的来历,宋朝“守内”的**要旨就是猜忌和防范武将。宋朝维持着超越前代的大规模常备军,冗兵造成沉重的财政负担,严重的社会痼疾,而其军制却是以束缚武将才能、降低武将地位和素质、牺牲军事效能为特征。在崇文抑武、以文驭武的方针指导下,整个时代的尚武精神沦落。逐步实行文臣统兵和宦官统兵,降至北宋末,举国竟无折冲御侮之将。第九,人们常说,宋朝积贫积弱。其实,北宋的人力超过唐朝,物力和财力、政府财政收入更大大多于唐朝。但丰厚的财政收入难以负荷冗兵、冗官等支出,而横征暴敛又加重了民贫,这就是积贫。宋朝的综合国力无疑强于辽朝、西夏、金朝等,但因“守内虚外”、崇文抑武等因素,实力的运用水平很差,这就是积弱。第十,一般说来,腐败与专制是一对双生子,专制必然滋生腐败,腐败必然依赖专制。但宋朝的腐败还有其突出的表现。金元时代评论,认为宋政失之于“宽柔”《金史》卷四十六《食货志》。“宽柔”表现为对误国败事者有罪不罚,罚不当罪,罪废复用,所谓“赏重于罚,威不逮恩”《长编》卷一百三十八庆历二年十月戊辰。。宋朝的上层官员,大多治国救国无方,而彼此钩心斗角,玩弄机谋权术时,却又有足够的聪明才智。发展到顶点,则是不管国家存亡,百姓死活,自己不能治国和救国,却必须破坏他人治国和救国。总的说来,北宋的专制政治中,开明的成分、保守的成分、拙劣和荒唐可笑的成分,互相交织着。北宋于靖康二年(1127年)亡于金朝。宋高宗又于当年重建宋朝,史称南宋,后定都于临安府(治今浙江杭州)。南宋保存了北宋约三分之二的统治区,并且基本继承了北宋的政治军事传统和典章制度。但南宋也有若干不同于北宋的特点:**,“守内虚外”的方针发展到了极点。在宋军愈战愈强的形势下,南宋当政者却宁愿杀害抗金名将,与金朝订立极其屈辱的和约,这在中华古史上是空前绝后的。宋金的不平等外交前后持续了八十七年。第二,相权的扩张。南宋也有重视皇权压制相权的时期,但四个权臣专擅的时间共计七十年秦桧专擅,应以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金和议,金朝保证他当终身宰相,收大将兵权等为标志,为时十五年。韩侂胄专擅十三年。史弥远专擅二十六年。贾似道专擅十六年。,不仅占据了南宋一百五十三年的近一半时间,并且促成了南宋灭亡。第三,南宋在大半时间放弃了“异论相搅”的“祖宗之法”,特别是在南宋前期,为保证对金屈辱媾和,实施严厉的迫害和文禁,甚至制造文字狱。南宋在大半时间内,政治和舆论环境并不宽松,台谏官“扶直道”的功能下降。第四,南宋先后面对金朝和蒙古的军事威胁,依托江淮和西部山地,总的说来,还是沿用“祖宗之法”,维持了内部的稳定,并且表现了顽强的自卫能力。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军,唯有在进攻南宋时,遭受到*顽强的抵抗。宋元战争持续长达四十六年。南宋*后在祥兴二年(1279年)亡于元朝。但对元朝混一天下不宜估计过高,即使在元世祖时,对国家也治理得并不好,此后更是每况愈下。……
王曾瑜,上海人,1939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宋史研究。著有《尽忠报国——岳飞新传》《宋朝军制初探》《荒淫无道宋高宗》等。
《面向国际视野的大学外语教改研究》内容简介:本书为大学外语教学改革论文集,是连续两项北京市教委与在京高校共建教改项目的成果
《长在中原十八年》内容简介:长在中原十八年、活在豫鄂交界处、村边水塘、再爱田园、死死生生、地上有草、一剂药、昨日琴声、最后
台湾史 本书特色 《台湾史》:一部反映历史真相的《台湾史》,开启两岸人民共同的历史记忆。翔实的资料,珍贵的图片,坚实的数据。台湾史 内容简介 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
在西部的天空下-美国西部的自然与历史 本书特色 本书是美国人文与艺术学院院士唐纳德.沃斯特的作品。本书作者曾多次获得普利策奖的提名,其论著对世界环境史的建立与发...
《股海方舟》内容简介:本书分九阴、九阳两卷,分别从技术和价值两个角度剖析股市。九阴卷主要探讨技术分析。从“常识”出发,通过
商周时期南方青铜器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是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张昌平教授研究南方商周时期青铜器发表的论文修订、集合而成,分为商、西周、东周三个个时期。作者将青铜器作为...
国民党中央训练团与军事干部训练团 本书特色 《国民党中央训练团与军事干部训练团》是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国民党中央训练团与军事干部训练团 内容简介 国民党19...
《历史的基因:德国》内容简介:茂密的黑森林、巍峨的阿尔卑斯山、激荡的莱茵河、宁静的多瑙河……旖旎的自然风光一直都是德国引以
台北故宫 内容简介 2009开年大型纪录片《台北故宫》总局地演周兵,以独家视角揭秘台北故宫的旷世文物,讲述一段不应忘却的历史和一些不得不面对的真相,记录一件件国...
美国人眼中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越南战争、海湾战争(3册) 本书特色 《战争中的美国》丛书图文并茂地向读者展示了几场直接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大规模战争。本丛书的中每部...
《房龙经典三部曲》内容简介:房龙经典三部曲含《人类的故事》《圣经的故事》《宽容》等三部房龙颇具代表性的作品。在房龙笔下,历
世界史纲(上下) 内容简介 《世界史纲》生动地描述了世界上人类社会的演变进化历史。她将带你从原始遗迹走到现代文明,她将让你拜见亚历山大大帝、波斯诸王、十字军战士...
《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内容简介:从甲午战争到日俄战争,直到二战战败,日本人缘何一次次走向战争? 上至世界顶尖的优秀人才,下
《中信国学大典:围炉夜话》内容简介:《围炉夜话》是一本字数不多的小书,文字浅近、明白、容易理解是最大的特色。正因为这些特质
四爷很忙-纪连海辣评雍正帝 本书特色雍正在位十三年,并不算长,但他却是清代富有争议的皇帝。他长期被称作“暴君”;而在影视剧里,雍正却被描绘成为一代明君。本书作者...
中国工人运动史研究 本书特色 王永玺编著的《中国工人运动史研究》为工人运动史研究专家、工运学院教授王永玺老师的工运史研究文集,内容均为发表在全国各大报纸杂志等媒...
《埃斯库罗斯悲剧全集》内容简介:埃斯库罗斯是古希腊最伟大的悲剧诗人,被誉为“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的悲剧大部分取材于神话,
陈平原,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2008—2012年任北大中文系系主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教育部“长江学
《右派国家》内容简介:本书已经正式上架,并恢复原价18元。预售期间购买的用户将可获得全本内容,其中: Web阅读器用户:全部内容
《武汉1938:战争难民与现代中国的形成》收录的照片均拍摄于当时,其中包括知名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所拍摄的一些照片。1938年,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