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之年》用一种残酷的直白剖析自己的身体与灵魂。
莱里斯将自传视作应用记忆来讲述记忆的活动,将自己写作的行为作为镜像投射到自己的作品中来,他通过书写自己、描绘自己,让生命存在于这种写作的过程当中。换句话说,莱里斯是在用生命写作生命。
《成人之年》是一部自传,但它并非通常意义上的自传,书中记述了作者对过去的记忆,梦境与图像,以及性的困惑,在这里我们找不到他的生平事迹,有的只是数不清的生命片断。看似繁杂的文本既不以时间为序,也没有什么内在逻辑,但这些片段的指向只有一个,就是弄清楚自己,并通过认清自己而给“人”下一个准确的定义。这种忏悔录式的文本将作者隐私的内心世界暴露在读者面前。
《成人之年/法兰西思想文化丛书》:
文学斗牛术
法国法律为其属民划定出成熟年纪的界限,我们只能生而服从。于是在1922年,《成人之年》的作者遭遇到自己生命的转折,这也是《成人之年/法兰西思想文化丛书》名字的由来。那是“大战”后的第四年,他所经历过的这场战争对于他,就像对于他那一代的很多孩子一样,用他们中一个人的话说,那仅仅意味着漫长的假期。
从1922年开始,对法定的成年与事实上的成熟应该在理论上的吻合,他不再抱任何幻想。直到1935年,结束此书时,他确认自己的存在已经历了足够多的考验,以至于可以夸耀地宣称自己成人之年的到来。如今是1939年,“一战”后的那些懵懂青年,真切地看到这太平世界摇摇将倾。他们曾带着真正的热情全身投入其中,努力地表现出成熟的荣誉感,然而他们却终感绝望。作者毫不掩饰地承认,当他未来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经受了前辈们所面临的同样痛苦的考验后,他真正的“成人之年”仍有待自己去书写。
这书名今天看来似乎定得有些轻率,但鉴于作者无论如何也没有违背写作此书的初衷,他有理由坚持保留它。这初衷就是寻找一种生命的完满,而这完满只有在净化(catharsis)和清空之后才能获得,文学创作似乎是*合适的工具,特别是我们称之为“忏悔”的方式。
近些年来,自传式的小说、日记、回忆录、忏悔录形成了一股让人难以置信的潮流(仿佛,谈到文学作品,我们不再关心何为创造,只从表达的角度考虑创造。我们审视作品背后时隐时现的人,而不是作为编造之物的作品)。《成人之年》也毛遂自荐,它的作者并非想自我夸耀什么,只是试图以尽可能的明晰和真诚来讲述自己。
然而总有一件事使他坐立不安,让他思绪纷乱,无从下笔:如果写作仅仅是“美的”、不痛不痒的、不冒风险的;如果写作这个行为没有像斗牛士一样,需要面对与公牛锋利犄角相当的东西(这里应嵌入作者觉得*为珍贵的形象之一),因为这其中蕴藏着致命的威胁,赋予艺术人性的真实;如果写作带来的只是芭蕾舞鞋似的虚幻浮华,写作这件事是不是无甚价值?
将自己情感和性的种种困扰公布于众,公开忏悔——他无比羞愧的缺陷与怯懦——这种方式就如同将一只牛角的阴影引入到文学中来。也许这会让作者显得毫无优雅可言,甚至粗俗不堪,但这无疑会为他带来某种改变的希望。
上面就是我为《成人之年》在那场“奇怪战争”爆发前夜写就的序言。今天,我在勒阿弗尔港(Le Havre)重新读它。这是我第九次来到这座小城度过我短暂的假期时光。在这里我很早就结识了各式各样的人物(我的朋友兰布尔、格诺、萨拉库,他们就出生在此地;我认识在这里教书的萨特是在1941年,就是这一年,大部分留在法国的作家开始聚集在一起反抗纳粹的统治)。如今的勒阿弗尔港,从我的阳台望去,一大半城市仍在废墟当中。这阳台的视野足够开阔,港口的景象尽收眼底,仿佛它存在的意义就是去估量那些落在市中心的炸弹将城市夷为平地的慑人灾难。一切就好像是一次摧毁重建,在*真实的世界里,在人们赖以生息的土地上,一次笛卡尔著名理论的大实践。从这个层面讲,《成人之年》所涉及的个人生命的辗转,一下子变得无足轻重。
……
碧娜.鮑許一九四○年出生在德國西部以金屬加工製造業聞名的索林根市。十五歲即進入至今仍以音樂與舞蹈聞名的福克望學校學習舞蹈
褚时健-从烟王到橙王 本书特色 19岁参加革命;20多岁便负责玉溪地委的人事工作,但不久后被错划为“右派”;50岁接管濒临倒闭...
周德偉,一九○二-一九八六,湖南長沙人,一九二○年入北京大學,後留學英倫與德國,為著名經濟學家海耶克門生。一九三七年對日
《丁聪古趣漫画》内容简介:在漫画领域,丁聪独树一帜,他的名字成为一个文化符号。形象概括、线条洗练、富于神韵。丁聪的漫画作品
《熬:极地求生700天》内容简介:环境的极致,信念的极致,生命的极致,你能熬过去吗? 700天冰海历劫,20世纪最伟大的南极探险故事
我与二人转70年---马力访谈录 本书特色 马力,1948年,在辽南白山艺术学院学习音乐、戏剧。1949年,任辽东省文工团演员,同时收集整理演出二人转《给军属拜...
安迪·沃霍尔被誉为20世纪艺术界最有名的人物之一,是波普艺术的倡导者和领袖,也是对波普艺术影响最大的艺术家。安迪·沃霍尔极
周恩来邓颖超通信选集 内容简介 周恩来和邓颖超,在共同生活和为共同的革命理想并肩奋斗的漫长岁月中,相互间有不少书信往来,由于种种原因,保存至今的为数不多,十分珍...
梁启超评传 本书特色本书以梁启超一生中的学术活动为中心线索,比较全面地揭示了他的学术发展道路,以及家学渊源、师友关系、学术研究方法、主要成果、巨大贡献与局限等,...
母亲的六十年洋裁岁月 内容简介 台湾女性的现代史、服装和审美的变迁、老照片中的台湾风情……本书能让你看到的还不止这些,作者通过讲述“普通老百姓的故事”,旨在反思...
辉煌与损落:十二位影坛女星的生死传奇 本书特色 《辉煌与陨落——十二位影坛女星的生死传奇》讲述了艾霞、阮玲玉、英茵、李绮年、林黛、莫愁、...
溥仪这位中国的末代皇帝,自从三岁登基做了清皇朝的第十位“天子”,直至一九二四年被迫离开紫禁城,实际刚走完他人生里程的第十
列宁 本书特色 列宁(1870-1924)沙皇曾把它定为头号“国事犯”有些人把他奉若神明,其实,他既不是“国事犯”也不是神,他是俄国人民的幸福和自由,奋斗一生的...
沃森父子与IBM王朝 本书特色 在《沃森父子与IBM王朝》这本书中,理查德·S·泰德洛成功地还原了沃森的一生以及沃森的家族史,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卓越的企业缔造者及...
薛涛传:大唐传奇才女的史诗 本书特色 (1)奇情才女君子心娓娓道来大唐孔雀薛涛的倾城往事。君子心娓娓道来薛涛的一生,令人窥见这个柔软女人的坚韧和强大,像尘埃里开...
1927-1942-晚年陈独秀 内容简介 当前,陈独秀研究已经成为党史和中国现代史研究的一个热点。学术界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开展了广泛的争鸣。本书是一部关于陈独秀的...
记丁玲 本书特色 丁玲女士的一生,可以说只有作者沈从文先生知道得*清楚。《人文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记丁玲》从丁玲的故乡和她的父母写起,作者特有的那枝...
若还有爱.我便与你同在 本书特色 《若还有爱,我便与你同在》:年少时,我们只相信,伟大的是爱情;而如今,我们无力地看清,强悍的是命运。这既是10位伟大诗人或绚烂...
《哥德尔:逻辑的困境》是哥德尔的权威传记,全面描述了这位逻辑学家和哲学家的工作及生活细节。逻辑学家和科学史家道森对哥德尔的
上海鲁迅研究-二0一三年秋 内容简介 上海鲁迅纪念馆编著的《上海鲁迅研究(2013年秋)》为鲁迅研究论文集。开设“冯雪峰诞辰110周年”专题版块,收入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