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无障碍阅读国学经典》共八十一章,分上、下两篇:上篇《道经》,下篇《德经》。《道经》讲述的是宇宙根本,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揭示了阴阳变幻的微妙。《德经:》讲述的是处世方略,道出了处世的进退之术,包含了长生久世之道。《道德经/无障碍阅读国学经典》是了解道家文化必读之书。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详细注解,并以更加细腻、更加精炼、更加通俗的现代语言翻译原文;针对每章内容分别从为人之道、从政之道、经商之道等方向列举了大量妙趣横生的古今中外案例,与原文、译文相互呼应,完美结合,帮助广大体悟“道”的精髓,领略老子的文字之美、思想之精。
中国的智慧书和哲学书,权威的注释,精简的译文,透露人生的智慧和命运的哲理,尤其为现代人解读当下的困惑,参透究极人生意义。
《道德经/无障碍阅读国学经典》:神光内敛一刘备巧借闻雷避祸“大道”不显露锋芒,它解除世间的纷乱,收敛自己的光耀。而掌握大道的人,则懂得藏锋匿芒、和光同尘以明哲保身的道理。“刘备巧借闻雷避祸”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东汉末年,刘备接到汉献帝的密诏,与国舅董承等密谋除掉曹操。刘备为防曹操生疑,就在居处后院种菜,一面韬光养晦,一面迷惑曹操。一天,关羽、张飞不在,刘备正在后园浇菜,曹操部将许褚和张辽带了数十人到菜园里对刘备说:“丞相有命,请先生现在去见他。”刘备以为事泄,惊问道:“有什么要紧事?”许褚说:“不知道。丞相只是让我来请先生。”刘备只得随二人人府见曹操。曹操见到刘备,笑着说道:“你在家做大事啊!”刘备听罢,以为事已泄密,吓得大惊失色。曹操拉着刘备的手,走到后园,说道:“你学习园艺不容易啊!”刘备回答说:“没事消遣罢了。”曹操说:“刚才看见树枝上梅子青青,忽然想起去年去征讨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们都口渴;我心生一计,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前面有梅林。’军士们听了这句话,就都不口渴了。现在看见梅子成熟了,觉得应当赏赐给大家,所以特意邀请先生来小亭一聚。”听到这里,刘备这才安下心来,跟随曹操来到小亭,只见那里已经备好丁杯盘:盘里盛满青梅,一尊红泥小火炉上煮着酒,酒壶里吐出诱人的香气。众人以青梅下酒,酒正酣时,天边黑云压城,忽卷忽舒,有若龙隐龙现,曹操与刘备凭栏观看。曹操突然说道:“先生知道龙的变化吗?”刘备说:“愿闻其详。”曹操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现在正是深春时节,龙乘时变化,正如人得志而纵横四海一般。龙这种祥瑞之物,可比当世之英雄。先生经常在外游历,一定知道当世的英雄,请说说看都有谁?”刘备放下酒杯,说道:“我见识浅薄,怎么认得出谁是英雄呢?”曹操说:“不要太谦虚。”刘备说:“我刘备得到陛下的恩宠和庇护,所以才能在朝为官。天下的英雄,实在是没有见到过啊。”曹操说:“既然没有见到过,那也听过他们的名声吧。”刘备说:“淮南的袁术,兵粮足备,能称为英雄吗?”曹操笑着说:“袁术不过是坟墓里的枯骨,我早晚会抓住他的!”刘备说:“河北的袁绍,四代中有三代是公卿,家门中有很多故吏;现在盘踞于冀州之地,手下有很多贤臣良将,他能称为英雄吗?”曹操笑着说:“袁绍这个人色厉内荏,手下有才能之士,却不懂得重用;干大事却爱惜性命,看见小利却忘而不顾性命,他也不是英雄。”刘备说:“有一人人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即刘表)能称为英雄吗?”曹操说:“刘表空有虚名,也不是英雄。”刘备接着说道:“有一人血气方刚,现在又是江东领袖——孙伯符(孙策)是个英雄吗?”曹操说:“孙策借着父亲的威名,不能称为英雄。”刘备说:“益州刘季玉(刘璋),能称为英雄吗?”曹操说:“刘璋虽然是皇室宗亲,只能算是一只守护家产的狗,怎么能称英雄呢!”刘备说:“那张绣、张鲁、韩遂等人又怎么样?”曹操拊掌大笑说:“这些碌碌无为的人,何足挂齿!”刘备说:“除此之外,我实在是不知道了呀!”曹操说:“能称为英雄的人,应该是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的人。”刘备问:“那谁能被称为英雄?”曹操用手指着刘备,然后又指着自己,说:“现今天下的英雄,只有先生和我而已!”刘备听到这句话,大吃一惊,手里的筷子不小心掉在地上。他知道曹操这是在试探自己,如果此时他顺着曹操的意思,承认自己和曹操是“英雄”,就会让曹操看出自己的志向,必然会招致杀身之祸。这时,正好大雨倾盆而下,雷声大作。刘备从容地低头拿起筷子,说道:“因为打雷被吓到了,才会这样。”曹操笑着说:“大丈夫也怕打雷吗?”刘备说:“圣人听到刮风打雷也会变脸色,何况我呢?”很自然地将内心的惊惶掩饰了过去。曹操这才不怀疑刘备,而刘备也由此逃过一劫。后来刘备借口带兵讨伐袁术,从容离开许都,摆脱了曹操的威胁。后人有诗称赞刘备说:“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为人处世,要能屈能伸,特别是处于险境的时候,更要和光同尘,韬光养晦。此次曹、刘二人“青梅煮酒论英雄”,从曹操的“说破英雄惊煞人”,到刘备“随机应变信如神”,可谓步步惊心。曹操的睥睨群雄之态、雄霸天下之志表露无遗。而刘备随机应变,进退自如,也表现出了一世豪杰所应有的机智和城府。这一场“鸿门宴”,双方都是赢家。……
1970年毕业于天津大学,著名哲学史家、宗教史家,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教授,宗教学专业学术带头人。兼任国家社科基金宗教学评审组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学术委员等职。主要论著有《中国宗教与文化》、《中国道教》、《走近中国精神》、《儒学价值的新探索》、《宗教·文艺·民俗》、《道教通论》等。
钱穆先生全集-中国思想史(新校本) 内容简介 所谓真理,则可有两种看法:一认真理为超越而外在,绝对而自存。一认真理印内在于人生,而仅为人生中之普遍与共同的。此二...
中国哲学史(上下) 本书特色 今欲求一中国古代哲学史,能矫傅会之恶习,而具了解之同情者,则冯君此作庶几近之。其材料取用,具史学之通识,实近年。吾国思想史之有数著...
何以中国根柢全在道教 内容简介 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对国人影响甚大。李刚教授对道教有着深厚的研究,对道教文化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本书收录了其何以“中国根...
中国经学史的基础 周官成立之时代及其思想性格-徐复观全集 本书特色 《中国经学史的基础》是徐复观先生*后一部专著,整部手稿大都是在病中完成的。作者认为,经学是中...
续焚书注 本书特色 《续焚书注/李贽研究丛书》编著者张建业、张岱《续焚书》是李贽的主要代表著作,收录有李贽多方面内容的书信、杂著、史评、诗文、读史短文等。李贽出...
淮南子 本书特色《民国国学文库》丛书原名《学生国学文库》,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商务印书馆王云五主编《万有文库》之子系,为突显其时代印记现易名为《民国国学文库》,...
《你可以更慈悲》是法王頂果欽哲仁波切針對藏傳佛教最受尊崇的法典《菩薩三十七種修行之道》所做的論釋。《菩薩三十七種修行之道
禅话-南怀瑾作品 本书特色 本书是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早期禅宗的人物和史事的著作。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甚便初学者阅读。禅话-南怀瑾作品 内容简介...
中国思想通史-第五卷 内容简介 《中国思想通史(第5卷)》是中国思想史研究中一部里程碑式的通史著作。第五卷脱胎于侯外庐著《近代中国思想学说史》上册(原名《中国近...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 内容简介 本卷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30卷的继续,与第30眷属同一单元。本卷一开始刊载的是《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一18...
沉思录 本书特色 这本书天天放在我的床头,我可能读了有100遍,天天都在读。 —— 温家宝《沉思录》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它甜美、忧郁和高贵。这部黄金之书以庄严...
易林补遗(上下) 本书特色 《易林补遗》由明朝礼部冠带术士张世宝先生所著。广列条章,群汇诸事,粗细并收,分一百四十五种条目,下至百匠工艺,上至朝野战事,细则钱财...
圣经故事(上下) 本书特色 《圣经》是西方宗教的一部辉煌巨著。因其深得入心,以至于影响着整个西方社会的各个领域。圣经故事(上下) 内容简介 《圣经》给人的印象普...
开端与进展:华南近代基督教史论集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译名之争与早期的《圣经》中译、医务传道方法与“中国医务传道会”的早期活动、基督教传教士在澳门的早期...
易经的智慧-3 本书特色 2012年1月1日,旅游卫视推出全新文化栏目《泰学》,隆重推出曾仕强教授40年研究《易经》之成果,倾心讲述160集鸿篇巨制《易经的智慧...
培根经典文存 内容简介 培根是西方近代哲学的创始人,他的著作不仅涉及面广,而且思想深刻、文笔优美,对后人有重大影响。本书是《经典启蒙文存》丛书的一本,它选编了培...
从王阳明到曹雪芹:阳明心学与明清文艺思潮 节选 阳明心学所建立的一些基本思想理论原则,如“致良知”注重人的主体意识,注重发扬人的主体人格精神,从而激扬起反程朱理...
儒家宪政主义传统-第二辑 本书特色 《儒家宪政主义传统》收录五篇论文,为此命题提供思想史的初步论证。《儒家宪政主义传统》着力探讨中国历史上两个立完时刻儒家之理念...
心经与能量 本书特色 《心经与能量:修心养性 求索悟真》是整个佛学的总纲、总论、宗旨、精髓与核心。任何智者、学者,若想认识佛学之真谛,就万万离不开这个真理之源《...
印光法师话禅与净土 本书特色 大师其以文字般若示人生之苦短,明本具之佛性。大师通过对参禅、话禅,来讲述做人的道理。《印光法师话禅与净土》付以导读及注释,俾令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