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秀山 男 1935年6月4日出生 职称:研究员
毕业学校(大学):北京大学哲学系
业务范围与研究方向:西方哲学史、古代希腊、近现代欧洲大陆哲学兼及
美学;中西哲学沟通问题
主要科研成果:
《前苏格拉底哲学研究》 人民出版社,1981
《苏格拉底及其哲学研究》 人民出版社,1986
《思·史·诗——现象学和存在哲学研究》 人民出版社,1988
《京剧流派欣赏》 上海文艺,1963
《古中国的歌》 北京宝文堂书店,1984
《书法美学引论》 北京宝文堂书店,1984
《美的哲学》 人民出版社,1991
《当代学者自选文库·叶秀山卷》 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
《叶秀山文集》 重庆出版社
关于哲学史方法及早期希腊哲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广东高校资料,1983.6
西方研究古希腊哲学的一些趋向 中国哲学年鉴,1983.6
希腊“神话”──作为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 东方论坛,1993.6
毕达哥拉斯和希腊科学精神 社会科学战线,第2期,1993.3
古代希腊原子论的“原子”与“虚空”观念 研究生院学报,1993第2期
巴门尼德的有与芝诺悖论 哲学评论,1993年
希腊奥林帕斯山上诸神与希腊神话之古典精神 外国美学,1995
从 Mythos 到 Logos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5.2
《当代学者自选文库·叶秀山卷》自序
《叶秀山文集》前言
海德格尔与西方哲学的危机
人及其世界——“人诗意地存在着” 《美的哲学》人民出版社,1991年
在“交往”的路上——海德格尔的“存在”与老子的“道” 《
诗 target=_blank title=网上书城检索>思·史·
诗》,人民出版社,1988年
亚里士多德与形而上学之思想方式 《自然哲学》第2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
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1998
康德的道德哲学 新建设,1964年第5-6合刊
康德的先验宇宙论的二律背反 《论康德黑格尔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
试论“逻辑哲学论”到“哲学的研究”的转变 《外国哲学》第 集,1982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分析篇”的一些问题 《康德黑格尔研究》第1辑,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哲学”面对“历史”的挑战 史学理论,1989第1期
意义世界的埋葬 中国社会科学,1989第3期
论福科的“知识考古学” 中国社会科学,1990第4期
哲学的希望与希望的哲学 研究生院学报,1991第4期
“现象学”和“人文科学” 研究生院学报,1992第2期
我读“老子”书的一些感想 《道家文化研究》集刊第2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8
中西哲学话长生 中国哲学史,1993第2期
西方反形而上学传统和中西哲学之汇通 《场与有》第1集,1994
重新认识康德的“头上星空” 哲学动态,1994第7期
“哲学”要“化解”“宗教”的问题 国外社会科学,1995第4期
道家哲学与现代“生”、“死”观 中国文化,第14期,1996.12
“人”“有”一个“世界”“(存)在”──世纪之交话哲学 《场与有》
第3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杜,1996.6
康德的“自由”、“物自体”及其他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7
第1期
世纪的困惑──中西哲学对“本体”问题的思考 中国哲学史,1997第1期
“哲学”如何“解构”“宗教”──论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 哲学研究
1997.7
论时间引入形而上学之意义 哲学研究,1998第1期
海德格尔“案件”之反思 开放时代,1998.2月
“和谐”──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共同理想 中国哲学史,1998第2期
世间为何会有无 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
论事物自己 1998
西方哲学中的中国视角 1998
黑格尔论艺术的真实和历史的真实 文汇报,1961,9,8
话剧艺术的哲理性 文汇报,1963,2,23
论京剧“红灯记” 新建设,1965,8-9合刊
古代雅典民主制与希腊戏剧之繁荣 《美学》集刊第2集,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0.7
论美学在康德哲学体系中的地位 《外国美学》第1辑,商务印书馆,1981
中国戏曲艺术的美学问题(研究提纲) 《文艺论丛》第12期,1981,8
古代希腊之艺术观念和艺术精神 《外国美学》第2辑,商务印书馆,1982
喜剧的本质与中国古典喜剧的特点 《中国古典悲喜剧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3.5
谈“美育” 《美学研究》,1988第1辑
《戏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 人民出版社,1991.10
《中国戏曲表演体系在世界表演流派中的地位》 人民出版社,1991.10
论艺术的古典精神──纪念艺术大师梅兰芳 哲学研究,1992第12期
“有人在思”──谈中国书法艺术的意义 书法研究,1993第3期
“画面”、“语言”和“诗”──读福柯的“这不是烟斗” 《外国美学》
第10集,商务印书馆,1994
论中国戏剧中的歌舞 戏剧电影报,1997.7.17
也谈王国维的“境界”说 光明日报,1958.3.16
书法是一种艺术 文汇报,1960.11.27
也谈山水花鸟画 美术,1960.5
“美学”正名 文汇报,1961.7.4
品 文汇报,1961.1.23
山水诗的阶级性问题 《文学评论》,1961第2期
谈文采 文汇报,1961.6.11
为欣赏者留有余地 上海文学,1961第5期
观剧杂感 文汇报,1962.9.28
期待着大演员 艺术世界,,1980第5期
第六届国际康德会议简记 哲学研究,1985第11期
历史性的思想与思想性的历史 哲学研究,1986第11
谈谈学习哲学的一些方法 研究生院学报,1986第4期
欧洲形而上学的历史命运 哲学研究,1987.10
“逻辑学”──西方哲学思想之家 光明日报,1988.10.9
守护着那诗的意境 读书,1988第8期
寻求学术工作的“度” 光明日报,1988.8.18
写在“中国审美意识的探讨”出版之际 北京宝文堂,1989.5
英伦三月话读书 读书,1989第 期
学者的使命 读书,1990第10期
读那总是有读头的书 读书,1991第 期
未来总是好的 香港:二十一世纪,1991第7期
描画出一个活的世界 文汇报,1992.5.7
我想有个“家” 香港:法言,1992.2
关于“文物”之哲思 哲学研究,1993第7期
今人当自爱 艺坛,1993,3-4合刊
论“维特根斯坦现象” 《哲学评论》第1期,1993
生命的轨迹 上海青年报,1993.1.12
我还是要买书的 文汇读书周报,1993.7.17
“哲学”的“用处” 《原道》第1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10
没有时尚的时代? 读书,1994第2期
难得朴实 戏剧电影报,1994.5
在“中国书法”杂志座谈会上的发言 中国书法,1994第2期
中国文化与科技发展 哲学研究,1994第4期
“诗”与“史”的结合──谈梅兰芳艺术精神 戏剧电影报,1995.1.6
“虞愚自写诗卷”读后 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3
但愿能做一点翻译工作 人民政协报,1996.11.12
论“放心”──读“金岳霖的回忆与回忆金岳霖”偶感 文汇报特刊,1996.8
谈写读书笔记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6第1期
我敬畏的金岳霖先生 《金岳霖的回忆与回忆金岳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舞蹈”进入“哲学”的视野 读书,1997第4期
从脸谱说起 戏剧电影报,1997.1.2
段师傅启示录 台湾:联合报,1997
缓称“梅学” 戏剧电影报,1997.10.9
继往开来话商务 中华读书报,1997
京剧的编导演 戏剧电影报,1997.2.20
来一个昆乱不挡 戏剧电影报,1997.5.15
论科学的人文精神 人民政协报,1997.9.8
谈“五十而知天命” 开放时代,1997年8月
条条道路通哲学 人民政协报,1997.1.6
我的神父朋友张振东 中国经济时报,1997.11.7
延展中之中华人文精神 人民政协报,1997.5.5
再谈学者的使命 中华读书报,1997.11.26
郑元者“艺术之根”序 人民政协报,1997.10.20
“登堂入室”方是至友 人民政协报,1998.3.2
怀念哲学所图书馆 1998
王治河“福柯哲学思想述评” 中国经济时报,1998.2.4
我爱辞书──写在“后现代主义辞典“出版之际 济南日报,1998.2.15
我说“开卷有益” 齐鲁晚报,1998.3.17
说“人相忘乎道术” 读书,199?
中西文化之“会通和合” 读书,199?
哲学·美学·戏剧·京剧 19??
沈有鼎先生和他的大蒲扇 读书,199?
怀念丕之同志 哲学研究,199?
“诗言志”小注 199?人民
“理性”、“非理性”及其他 社科文献出版社,199?
何谓“人诗意地居住在大地上” 读书,199?
“学而时习之”及其他 开放时代,199?
中国人研究西方哲学 天津日报,199?
中国书法,为一本英文百科辞条之中文稿 19??
学者的情怀 读书,199?
京剧要出大演员、大评论家 中国戏剧,199?
“袖珍美学丛书”重印前言 人民出版社,199?
思潮与学术 199?
读书明理
过于短暂的豁然贯通
哲学与思想
古典的和时尚的
街上匾额,观之不尽
三十年前的宿愿
深入浅出话美学
碎片与体系
灵魂的归宿
《愉快的思》代前言“我是怎样喜欢起哲学来的”
《愉快的思》后记
《无尽的学与思》序
《无尽的学与思》后记
《中国诗学》序
承担科研项目:院重点:西方哲学史
(大学入门丛书》编辑旨意
前 言
第一讲 哲学的危机与哲学的权利
一、哲学的危机与哲学的可能
二、哲学的三大权利
三、“自由”与“真理”:存在论与知识论的统一
参考书目
第二讲 哲学的道路与学习哲学的最佳途径
一、条条道路通哲学
二、上升的路和下降的路
三、哲学基本功:“听”、“说”、“读”、“写”
参考书目
第三讲 如何理解“哲学”?
一、哲学何以是一门科学?
二、哲学讲 是非,更讲 深浅
三、何谓“真正的思想”?
四、何谓“哲学的现实性”?
参考书目
第四讲 形而上学与哲学
一、形而上学:词源与翻译
二、形而上学与辩证法
三、“形而上学”的超越性:哲学学科存在的根据
四、形而上学问题“真”“假”之辩
五、形而上学问题的理解路径:“原始反终”
六、形而上学的三大分支
参考书目
第五讲 何谓“存在”?——传统存在论(上)
一、存在论的基础:“只有存在可知”
二、作为“实体”的存在
三、作为“主体”的存在
参考书目
第六讲 如何“存在”?——传统存在论(下)
一、柏拉图的理念论与亚里士多德的实在论
二、中世纪的唯实论与唯名论
三、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从巴门尼德到笛卡儿
四、思维与存在的二元论:康德
参考书目
第七讲 传统存在论向现代存在论过渡
一、“存在在时空之中”
二、形式化的时间及其批判
三、实质性的时间——一自由与存在
参考书目
第八讲 现代存在论
一、“非存在”进入存在论
二、时间、非存在与存在
三、“人”带来“无”(非存在)
四、人之死亡的存在论意义
参考书目
第九讲 “语言是存在的家”
一、艺术保存了“存在”
二、“语言是存在的家”
三、语言带来存在的消息
四、语言是有“使命”的
参考书目
第十讲 知识论
一、知识是如何产生的?
二、第一种观念:所有的知识实际上都是一种权力
三、第二种观念:知识是自由的知识
四、自由的知识是理性的知识
五、理性需要启蒙
参考书目
第十一讲 经验科学知识论与存在论
一、知识论的存在论前提
二、经验科学知识论的根据
三、康德的科学知识论及其局限
四、经验科学知识的存在论基础
参考书目
第十二讲 价值论
一、为什么要讲 价值论?
二、“价值论超越存在论”
三、康德的价值论:自由
四、尼采的价值论:创造
五、价值论是存在论的一个部分
参考书目
第十三讲 通向宗教的价值论
一、哲学与神学的一般关系
二、知识论与神学
三、价值论与神学
四、存在论与神学
五、在“未来”的立场上
参考书目
附录 哲学十四讲
第一讲 哲学是一门怎样的学科?
第二讲 哲学的任务
第三讲 从康德说起
第四讲 现象与本质
第五讲 第一性原则
第六讲 知识论、道德论和情感论
第七讲 理性·意志·自由
第八讲 善与恶
第九讲 至善与宗教
第十讲 艺术和目的
第十一讲 从康德到黑格尔
第十二讲 黑格尔与辩证法
第十三讲 康德、黑格尔之后
第十四讲 海德格尔与古典哲学
跋
马克思资本论传 目录 导论:未名的杰作**章 孕育第二章 诞生第三章 来生索引附录Ⅰ 马克思《资本论》**版序言附录Ⅱ 马克思《资本论》第二版跋编后记马克思资本...
礼记-四书五经详解 内容简介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礼治思想的资料汇编。其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
培根论人生 本书特色 经济学家以及政治哲学之思想,其力量之大,往往出乎常人意料。事实上,统治世界者,就只是这些思想而已。许多实干家自以为不受任何学理之影响,却往...
清代学术概论 本书特色 《清代学术概论》是一部阐述清代学术思潮源头及其流变的经典著作,也是梁启超先生的代表性作品之一。梁启超先生将清代学术从时代思潮的角...
印度之佛教 内容简介 印顺法师(1906—2005),当代著名高僧、百科全书式的佛学泰斗。1930年出家,追随太虚法师投身中国近现代佛教复兴运动,在当时便...
翻阅《傅佩荣细说老子(大众国学讲堂)》,就会发现一个事实,就是“白话译文一再重复”。在《傅佩荣细说老子(大众国学讲堂)》中,
孟子.大学.中庸 本书特色 《大学》和《中庸》原为《礼记》中的篇目,据说《大学》为孔子的弟子曾参所作,而《中庸》出自孔子之孙子思之手。《大学》详细地归纳了先秦儒...
般舟三昧经-中国佛学经典宝藏-净土类-40 本书特色 本经为现存大乘经典中*早时期问世的作品,也是有关弥陀经典中的*早文献,是净土经典的*早先驱。《般舟三昧经》...
一个与他人相当的人 本书特色 萨特65岁以后,健康状况开始恶化。波伏瓦建议,用磁带录下他们的谈话,以长篇对话的形式,完成萨特要写一部自传的愿望。谈话的时间是19...
《戊午暑期国文讲义汇刊》乃民国七年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国文讲义之汇编,撰写者分别为无锡钱基博、吴江薛凤昌、吴江沈昌直,时
帛书周易注译 内容简介 《易》是历史上*古老的一部卦书。由于历代思想家和哲学家的重视,争相解说,遂成为贯通儒、道、墨、释、阴阳等诸家学说的经典;特别是《十翼》的...
颜氏家训-一位父亲的叮咛 本书特色为什么读经典?读什么经典?怎么读经典?50余位台湾名家解读,好评*多的传统文化大众读本余秋雨倾力作序,10余位文化名人隆重推荐...
周读书系论语解读 本书特色 《论语》是儒家思想的**经典,主要记载儒学创 始人、“万世师表”孔子的言语行事,同时也载录了孑L子 若干弟子,如曾参、颜渊、子路、子...
《读书札记一集》的内容包括“旧唐书之部”、“新唐书之部”等。作者简介 陈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人。早年留学日本及欧美
道德情操论-经典珍藏大字版 本书特色《道德情操论(经典珍藏大字版)(精)》是斯密的伦理学*作,他一生中共修订过六次。斯密从人类的情感和同情心出发,讨论了善恶、美...
中国近三百年哲学史-白话文翻译注释版 本书特色 本书是蒋维乔在光华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时的讲义,全书用文言体撰写而成,自1932年初版至今,已有八十余年的历史。为...
周易相学入门 本书特色 相学是一种通过观察分析人的形体、外貌、精神、气质、举正、情态等方面的特征,测定、评判人的禀性和命运的学问。相学是一门关手人的学问.研究相...
《存在与事件》是阿兰·巴丢最伟大的著作,这部旷世之作是他哲学的里程碑:巴丢利用和涉及了自柏拉图以来的欧洲哲学传统,讨论了
康德的大刀-《纯粹理性批判》导读 本书特色 伟大的德国浪漫诗人海涅评价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是砍掉了自然神论头颅的大刀。本书选择康德哲学中*容易被中国读者误解的...
庄子的奔腾与庄共舞 本书特色 《庄子的奔腾与庄共舞》是王蒙对《庄子·杂篇 》的解读与阐释。王蒙对庄子的解读融合了自己的人 生体验和现实生活,新鲜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