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花缭乱的建筑潮流在1980 年代如此,现在也同样如此。这些建筑师的观点和他们的设计彼此不同,甚至完全相互对立,那么,建筑学中有没有一个判断对错的客观标准?或者是否有必要确立一个这样的标准?这些各不相同的建筑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它们是怎么从最初的现代主义建筑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
作为一名建筑师,作者通过荷兰留学,在专业思想上脱离了古典的康德主义,从相信有绝对的真实性和超越历史的永恒价值,变为相信任何价值和意义都是历史性存在的,逐渐意识到与其研究空间的本质,不如追问空间是如何被制作出来的。出于留学经历,作者也意识到欧洲现代主义的传统强调建筑的社会功能和意义,这和美国现代主义偏重形式的自洽是非常不同的,从而意识到,需要从现代性的高度观察和研究建筑问题。
建筑绝不仅仅是视觉的游戏,让人感到表面的愉悦。建筑是观念的艺术,是不同社会价值和信念的交锋在物质形态上的呈现,也是体现某些长久(如果不是永恒)价值和理想的行动。而今天建筑的状态,很多现在的设计理论和想法往前追溯,都能在五六十年代找到源头。
本书为作者多年来的建筑学文章合集,包括历史与理论、建筑评论、随笔、访谈四部分,述及了二战后现代建筑转向时期的几位重要建筑师,勾画了20 世纪五六十年代转折时期的建筑思想脉络,有关于几种主要的现代建筑史观和建筑设计的基本模式的讨论,国外建筑教育中的一些著名院校的发展历史,作者个人对于社会、文化和建筑问题的观点,等等。
朱亦民,1999—2002荷兰贝尔拉格学院建筑学硕士。2003年创办道格玛建筑工作室。
2004年开始任教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副教授。
2005年作为特约编辑主编《世界建筑》荷兰建筑专辑(2005年第七期);
另在《世界建筑》等杂志有多篇文章发表。
主要建筑作品有成都建川博物馆聚落文革生活用品馆,洛阳普莱柯国家兽用疫苗工程中心等。
我不明白伊东丰雄的建筑为什么要追求“速朽”,以及如何才能追求“速朽”。他盖的那些房子,机灵、乖巧、讨人喜欢,在我看来更适合放在橱窗里。但是以我之见这些不是建筑师该干的事。施泰格缪勒(WolfgangStegmuler)在1970年写的《当代哲学主流》篇就讲到哲学专业的分裂。他说到20世纪后半叶,在哲学研究中虽然所有人都顶着哲学家的帽子,但是一些哲学家完全不理解另一些哲学家在干什么,也理解不了他们为什么这么干,二者处于无法交流的状态。我得承认,我对现在的很多建筑师,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就是这种感觉。实际上我还对更多的人是否是建筑师有疑问。比如现在有点时髦的B.I.G,在我看来就不像是一伙建筑师。再比如,藤本壮介这样的建筑师受追捧是我永远也弄不明白的事。也许应该把话说得再简单直白一点。如果对我们的专业知识做个清点,我认为可以把类似于盖里、哈迪德及其用最新型的软件所创造出来的纯粹图像的东西排除在建筑学之外。这些建筑师和软件创造出来的“新”的形式,倒因为果,混淆了建筑学的伦理,在美学上肤浅而滑稽,除了瞬间的震惊之外没有长久的价值和对人心智的启迪,像好莱坞大片一样扭曲人的现实感,只适合16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观赏。这一类建筑,如果可以称之为建筑的话,和30年前流行的美国式的后现代建筑一样,徒有其表,把建筑降低为一场生理水平的简单的“刺激一满足”反应。我们应该记住,建筑学不是一个每年提出一种新理论或者视觉形式去讨好观众和听众的职业,建筑师更不是一群可以肄无忌惮地任意试验各种新形式的科学狂人。最重要的是,建筑学脱离了历史的维度就成为无源之水。我不相信现在流行的无历史意识(a—historical)、无政治意识(apolitical)的纯形式的操作能够挽救建筑学。有人不承认这一点。有些人可能会说,看,盖里的毕尔巴鄂美术馆吸引了那么多游人参观,甚至拯救了一座城市...
——引自章节:立此为据
1949年以后的社会主义时期,在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强大压力下,经过两代人的时间,在建筑和视觉艺术领域里发展形成了一套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设计方法和语言。这是一个融会了西方古典艺术规范和现代建筑与艺术语言的成熟的体系。在差不多40年的时间里,建筑师和艺术家用这套体系创作出了一批经典作品。在这样一个中国的“前现代”时期,艺术语言和社会体制、生活方式一度达到了一个高度吻合的状态。但是当那种生活方式离我们而去之后,老的艺术语言,连同那种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也不复存在,成为历史标本而失去活力。我们必须寻找新的关于真实性的标准,重新界定艺术与社会现实的关系,并建立我们这个时代的新的语言规范。
——引自第189页
老苗,本名苗庆显,中国著名营销专家,冲突战略研究院院长,上海益合营销公司首席顾问,曾协助众多企业及品牌获得营销成功,以雅客、万达、西恩为代表。其操作案例,曾获2...
木子喵喵,擅长描写青春故事里的爱情与甜蜜,是紫微青春馆“温暖系”最佳代表作者,红袖添香网A签大神。已出版长篇小说《一起写我们的结局》、《竹马翻译官1、2》、《后...
杨强,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现为武警警种学院教师,摇滚乐爱好者,曾作为节奏吉他手组建过校园摇滚乐队,如今虽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摇滚乐手,但在中国的音乐板块上...
本书是约瑟夫·弗兰克享有盛誉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文学-文化传记的第五卷,也是最后一卷,它以罕见的才思和优雅描写了作家人生的最后十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这十年间写出了《...
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研究新进展 本书特色 范瑞强、陈达灿主编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研究新进展(精)》分为上篇、下篇两大部分。上篇总论主要介绍我国中西医结合皮肤...
开始的时候,他们一共有十个人,他们被邀请来这个神秘的岛上度假。不过很快,十个人中就死掉了一个剩下九个,然后是八个……接下
宪法学(第七版) 本书特色 《高等政法院校规划教材:宪法学(第7版)》得到了社会和读者们的认可。为了适应新的形势要求,编辑部决定在原有基础之上再作修订。为此我们...
旷工不安全行为传播网络模型及其应用:基于社会接触的视角 本书特色 《矿工不安全行为传播网络模型及其应用:基于社会接触的视角》在对人误、行为、行动、不安全行为、不...
中国第一部西藏小沙弥传奇成长史。半个世纪前的西藏有着怎样的神秘往事?转世活佛有着怎样不寻常的艰难经历?六百多年前,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创造了什么样的神...
人気作家の桐島ハルトの担当をすることになった新人編集・九条巽。挨拶を兼ねて初めての原稿受け取りで待っていたのは真っ白な原
▼伊东丰雄一九四一年出生。日本当代著名建筑师。毕业于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专业。曾在菊竹清训建筑设计事务所就职,后独自创办伊东丰雄建筑设计事务所。曾荣获威尼斯国际建...
【编辑推荐】:《唐诗百话》是施蛰存先生晚年以十年之力打磨而成的一部唐诗欣赏之书。他以自身学养和文学感悟用漫话的方式与读者漫谈唐诗,而终成“百话”。在读解每一首诗...
《通过知识获得解放》主要内容:一切活的事物都在寻求更加美好的世界。人、动物、植物,甚至单细胞机体永远是积极主动的。它们在试图改善自己的处境,或者至少避免它的恶化...
本书记述了一个工科博士毕业之后的十年职业生涯。这十年间,作者谢耘从初入职场到跻身名企高层,经历了从技术人员到管理者的角色
研讀本書中數百種食材的語言及語法,讓你能用風味跟食物溝通,並一窺全美最具創意主廚的智慧結晶以及無懈可擊的判斷力。《風味聖經》的出版,前後共花了八年時間。這是劃時...
作品目录出版说明梦溪笔谈自序卷一 故事一卷二 故事二卷三 辩证一卷四 辩证二卷五 乐律一卷六 乐律二卷七 象数一卷八 象
Journer,byJohnP.Cock.Inthislittlenovel,Petertakeshisfamilyonaglobalodysseyasthey...
日本推理文学标志性人物,新本格派掌门和旗手。绫辻行人一九六〇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出生于日本京都,毕业于名校京都大学教育系。在校期间加入了推理小说研究会社团,社团的其...
瑞贝卡·费特(Rebecca Fett)瑞贝卡·费特拥有悉尼大学分子生物技术和生物化学学士学位。在她26岁准备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时,被诊断出卵巢储备功能...
ThisbookisafullyupdatedandexpandedneweditionofAnIntroductiontoContinentalPhilo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