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禀与修养
拉丁文中有一句名言:“诗人是天生的不是造作的。”这句话本有不可磨灭的真理,但是往往被不努力者授为口实。迟钝人说,文学必须靠天才,我既没有天才,就生来与文学无缘,纵然努力,也是无补费精神。聪明人说,我有天才,这就够了,努力不但是多余的,而且显得天才还有缺陷,天才之所以为天才,正在他不费力而有过人的成就。这两种心理都很普遍,误人也很不浅。文学的门本是大开的。迟钝者误认为它关得很严密不敢去问津;聪明者误认为自己生来就在门里,用不着摸索。他们都同样地懒怠下来,也同样地被关在门外。
从前有许多迷信和神秘色彩附丽在“天才”这个名词上面,一般人以为天才是神灵的凭借,与人力全无关系。近代学者有人说它是一种精神病,也有人说它是“长久的耐苦”。这个名词似颇不易用科学解释。我以为与其说“天才”,不如说“资禀”。资禀是与生俱来的良知良能,只有程度上的等差,没有绝对的分别,有人多得一点,有人少得一点。所谓“天才”不过是在资禀方面得天独厚,并没有什么神奇。莎士比亚和你我相去虽不可以道里计,他所有的资禀你和我并非完全没有,只是他有的多,我们有的少。若不然,他和我们在智能上就没有共同点,我们也就无从了解他、欣赏他了。除白痴以外,人人都多少可以了解欣赏文学,也就多少具有文学所必需的资禀。不单是了解欣赏,创作也还是一理。文学是用语言文字表现思想情感的艺术,一个人只要有思想情感,只要能运用语言文字,也就具有创作文学所必需的资禀。
就资禀说,人人本都可以致力文学;不过资禀有高有低,每个人成为文学家的可能性和在文学上的成就也就有大有小。我们不能对于每件事都能登峰造极,有几分欣赏和创作文学的能力,总比完全没有好。要每个人都成为**流文学家,这不但是不可能,而且也大可不必;要每个人都能欣赏文学,都能运用语言文字表现思想情感,这不但是很好的理想,而且是可以实现和应该实现的理想。一个人所应该考虑的,不是我究竟应否在文学上下一番功夫(这不成为问题,一个人不能欣赏文学,不能发表思想情感,无疑地算不得一个受教育的人),而是我究竟还是专门做文学家,还是只要一个受教育的人所应有的欣赏文学和表现思想情感的能力?
这第二个问题确值得考虑。如果只要有一个受教育的人所应有的欣赏文学和表现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人只须经过相当的努力,都可以达到,不能拿没有天才做借口;如果要专门做文学家,他就要自问对文学是否有特优的资禀。近代心理学家研究资禀,常把普遍智力和特殊智力分开。普遍智力是施诸一切对象而都灵验的,像一把同时可以打开许多种锁的钥匙;特殊智力是施诸某一种特殊对象而才灵验的,像一把只能打开一种锁的钥匙。比如说,一个人的普遍智力高,无论读书、处事或作战、经商,都比低能人要强;可是读书、处事、作战、经商各需要一种特殊智力。尽管一个人件件都行,如果他的特殊智力在经商,他在经商方面的成就必比做其他事业都强。对于某一项有特殊智力,我们通常说那一项为“性之所近”。一个人如果要专门做文学家就非性近于文学不可。如果性不相近而勉强去做文学家,成功的固然并非绝对没有,究竟是用违其才;不成功的却居多数,那就是精力的浪费了。世间有许多人走错门路,性不近于文学而强做文学家,耽误了他们在别方面可以有为的才力,实在很可惜。“诗人是天生的不是造作的”这句话,对于这种人确是一个很好的当头棒。
但是这句话终有语病。天生的资禀只是潜能,要潜能成为事实,不能不惜人力造作。好比花果的种子,天生就有一种资禀可以发芽成树、开花结实,但是种子有很多不发芽成树、开花结实的,因为缺乏人工的培养。种子能发芽成树、开花结实,有一大半要靠人力,尽管它天资如何优良。人的资禀能否实现于学问事功的成就,也是如此。一个人纵然生来就有文学的特优资禀,如果他不下功夫修养,他必定是苗而不秀,华而不实。天才愈卓越,修养愈深厚,成就也就愈伟大。比如说李白、杜甫对于诗不能说是无天才,可是读过他们诗集的人都知道这两位大诗人所下的功夫。李白在人生哲学方面有道家的底子,在文学方面从《诗经》、《楚辞》直到齐梁体诗,他没有不费苦心模拟过。杜诗无一字无来历为世所共知。他自述经验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西方大诗人像但丁、莎士比亚、歌德诸人,也没有一个不是修养出来的。莎士比亚是一般人公评为天才多于学问的,但是谁能测量他的学问的深浅?医生说,只有医生才能写出他的某一幕;律师说,只有学过法律的人才能了解他的某一剧的术语。你说他没有下功夫研究过医学、法学等等?我们都惊讶他的成熟作品的伟大,却忘记他的大半生精力都费在改编前人的剧本,在其中讨诀窍。这只是随便举几个例。完全是“天生”的而不经“造作”的诗人,在历史上却无先例。
孔子有一段论学问的话*为人所称道:“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这话确有至理,但亦看“知”的对象为何。如果所知的是文学,我相信“生而知之”者没有,“困而知之”者也没有,大部分文学家是有“生知”的资禀,再加上“困学”的功夫,“生知”的资禀多一点,“困学”的功夫也许可以少一点。牛顿说:“天才是长久的耐苦。”这话也须用逻辑眼光去看,长久的耐苦不一定造成天才,天才却有赖于长久的耐苦。一切的成就都如此,文学只是一例。
天生的是资禀,造作的是修养;资禀是潜能,是种子;修养使潜能实现,使种子发芽成树,开花结实。资禀不是我们自己力量所能控制的,修养却全靠自家的努力。……
一部阐释文学原理的经典之作,一本爱好文学接近文学的入门读物。书中所述皆为朱光潜先生多年“学习文艺的甘苦之言”,作者以文艺家和文学家的亲身体会,从文学趣味到布局安排,从内容风格到翻译技巧,将文学层层展开,一个例证、一个典故铺展开来,深入浅出,平易自然,引领读者不知不觉走进文学的殿堂。读朱先生的文章,“使我们快乐地发现我们的渺小的心灵和伟大心灵也有共通之点”。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著名美术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西方美学史》、《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修养》、《谈美》、《诗论》、《谈文学》等。
世有桃花 本书特色 《世有桃花》安意如解读中国古典文化中*美丽的意象寻觅桃花身上所寄托的象征与梦想★它是自然中*明媚的季节★它是凡尘中*美丽的容颜★它是朋友间*...
丁玲与文学研究所的兴衰 内容简介 1949年以后,随着意识形态的高度一体化,文学教育和文学欣赏的趣味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大特点就是抛弃中国现代文学30年间所...
B3-海的女儿 本书特色 安徒生160部童话中*巅峰之作《海的女儿》发表于1837年,收在童话集第三集中。它完全是安徒生的个人创作,是他的**部长篇童话,其整体...
魁北克文学 内容简介 本书论述了魁北克文学自殖民时期至本世纪90年代的历史。著者以历代作者为经,以重要作品及文学潮流为纬。本书内容丰富,叙述较为简约,既有历史意...
人類移民播種船賽德尼亞出了一個天才駕駛員──谷風長道,長道以驚人的速度和天賦成為機器人「衛人」的駕駛,並且和不斷襲擊賽徳
中医药专家谈SARS 内容简介 本书简要介绍了中医药对传染病防治方面的历史及成功经验,涉及了中医药专家对SARS的基本认识,特别论述了一线专家运用中医药治疗SA...
十万雄师斩阎罗 内容简介 《十万雄师斩阎罗》原载于《今古传奇?武侠版》,被当时的主编郑保存(笔名木剑客)誉为《今古传奇?武侠版》创刊以来*富创意的作品,评论家和...
文言语法结构通论 内容简介 文言语法结构通论 目录 绪论**节 古代汉语和文言第二节 语法的性质及汉语语法的特点第三节 传统语言学对语法的研究第四节 学习文言语...
かつて北の魔物を総べていたブラッドは、60年前の寺院による魔物狩りで、洞窟の中に封印されていた。そして、「この世で一番純粋
肚大能容 内容简介 序:肚大能容、又记、豆汁爆肚羊头肉、去来德兴馆、海派菜与海派文化、多谢石家、烟雨江南、钱宾四先生与苏州、灯火樊楼、饮茶及饮下午茶、馋人说馋、...
药之沉香-诗词中的中药往事 本书特色 外公、外婆都是中医,在小镇上开了个诊所。童年时,便常在诊所中看外公诊脉,外婆抓药。药香满衣,阳光满窗,那样温静恬淡的时光。...
六朝骈文形式及其文化意蕴 内容简介 骈文为我国独有之美文,六朝骈文由发生、发展而臻极致,名家辈出,群星璀 璨,构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特殊景观。本书探讨了骈文产生的...
语言测试的设计与评估 内容简介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principles of test construction has beco...
近四百年中国文学思潮 本书特色 本书系列入国家“八五”社科重点课题的*终研究成果。全书主要综述近400年中国文学思潮的发展,作者基于400年前即16世纪后期晚明...
诗论 目录 诗论出发诗诗的精神美学思想生活主题与题材形式技术形象意象、象征、联想、想象及其他语言道德服役创造诗论掇拾(一)诗论掇拾(二)《诗论》拾遗诗的散步诗的...
细读论语 本书特色 “细读国学经典丛书”精选国学文化中*代表性的著作,邀请业内权威专家结合时代需求进行精细、精确解读,力求以权威实用的解...
晉江文學城耽美站總點擊數逾百萬。BL小說中不可不看的長篇作品!◎晉江文學城耽美站總點擊數逾百萬,文章積分達六億!◎晉江文學
中国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考察20世纪中国鲁迅研究的演进轨迹。全书将20世纪的中国的鲁迅研究分为四个时期:一、奠基期(1913~1928);二...
《股权思维》内容简介:市场上关于股权的书籍已经不少,但是真正能够帮助企业实现股权工具落地的书籍却很少,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
写意猫技法写意猫技法前言 我从童年时代开始就喜欢用毛笔蘸着墨汁在毛边纸上画猫。尽管那时画得很不像样,我也非常快慰。当我经过专业美术学习后,依然喜欢画猫,常常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