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司法制度研究在法治社会的意义以及在中国方兴未艾的司法改革进程中的突出地位已勿庸赘述,但民事司法制度改革的展开和逐步深化对于民事诉讼法研究需求的骤然增加,并没有使中国的民事诉讼法学脱离“弱势学科”的地位。由于在长期奉行“重刑轻民”、“重实体轻程序”的法律文化背景中,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的积累严重不足,特别是在外国民事诉讼法和比较民事诉讼法方面起步较晚,无论在研究资料收集、研究人员知识储备,还是研究手段和方法上,都显得明显不足和落后。这种状况严重局限了学术视野和学术品位,无法适应法制变革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因此,尽管在原版信息渠道发达、其他学科的翻译文献已汗牛充栋的今天,介绍一批权威的、体系化的、原理性强的国外民事诉讼法学的学术作品,仍为必要而迫切。特别是在民事诉讼诉讼法典修订之前,对于我国学界常常引为权威支持的现代西方国家民事诉讼法制度的全面了解,可能减少盲人摸象似的无谓争论和法律移植的断章取义;对于这些制度背景、功能、原理、价值目标的深人考察,有助于形成以问题为对象、以语境为依托、立体和动态的比较研究氛围,避免在法律移植中出现拾人的状况。“民事诉讼法学精萃译丛”正是基于这些背景和需求应运而生的。
本套丛书在选题方面,充分考虑我国读者的法律文化背景和正在进行的司法改革的需要,追求法域范围的全面性、题材的多样性、原著的经典性,并尽量避免与国内已有的翻译作品重复。在人选的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著作中,分别突出了各自民事程序制度的特色。目前国内已有的以“美国民事程序法”为题的美国作品实际上仅仅介绍了美国的初审程序,而上诉程序在美国立法、实务及整个司法结构和理念中都是独立于初审程序的单独系列,因此,本套丛书选择了三本美国著作,分别介绍了初审法院和初审程序、上诉法院和上诉程序、*高法院及其特殊的上诉程序。德国民事诉讼法教材在我国已有译本,因此我们仅选取了一本在德国反响较好的简洁教材,另一本则是由德国学者根据本丛书的要求专门收集的对于德国现行民事诉讼制度形成产生过深远影响的学术论文,同时附录了美国学者关于借鉴德国民事诉讼法的一场著名的大讨论,从中可以看到德国民事诉讼法变革的背景、思路和评价。英国民事诉讼法尽管在1998年修订后已具有强烈的现代性,但由于英国皇家文化中形成的民事诉讼制度无论在理念和结构上与我国都相去甚远,加之国内已有介绍这次改革的译本和专著,因此本套丛书所选取的英国作者的两本书都是比较法意义上的民事诉讼法作品,其中一本是经典的理论著作,侧重于从文化视角比较了欧洲三大诉讼法系列即英国、法国和德国诉讼制度,另一本则从制度层面上介绍了当代世界各国民事司法制度所面临的危机和回应。法国民事诉讼制度无论从其作为三大模式之一的重要性,还是对于我国的可借鉴性(包括经验和教训),都应当作为重点介绍给我国研究者,但法国的法学作品在我国不仅稀少,而且译本的可信度也不高,希望本套丛书所选择的法国著名的国际型民事诉讼法学者的这本教材能够弥补这一缺憾。对于日本现行民事诉讼制度的介绍在国内已较为充分,因此本套丛书选取了两个边缘主题,一是日本民事诉讼发展史,从中可以透视日本现行制度形成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基础,并把握大陆法系民事诉讼法发展的大致脉络;另一本是对日本审判外纠纷解决途径(ADR)的介绍。俄罗斯作为与我国法学发展史上有着相同或相似血脉的国家,无论对于探寻我国现行司法制度的成因,还是基于借鉴或反思并建构转型时期的民事诉讼制度的目的,在比较民事诉讼法研究中都是不可或缺的一枝,因而当然地列入了本套丛书。此外,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迅猛发展,欧盟司法制度对于成员国乃至周边国家民事诉讼制度的影响之深,已使得我们在介绍和研究欧洲各国诉讼程序制度时不可忽略的一部分,这种影响也受到本套丛书的关注。
法学翻译的意义、艰辛和方法已有无数翻译家进行过多种精辟论述。在担任这套丛书的翻译、审校和翻译组织工作的过程中,我不断想起其中一位翻译家的话:“谁要想下地狱,就让他去做翻译吧!”当我们以“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淡泊完成这份工作时,我们已经能够以平静的心情等待读者的宣判了,因为每一位译者和审校者都已倾尽了自己的“储蓄”。如果这份勤勉耕耘能够在民事诉讼法学的园地里播种几粒健康的种子,那么欣慰就不仅来自于译者和审校者从字斟句酌中的受益了。而这种欣慰也是我们回馈那些在本套丛书制作中给予过关注和帮助的同道者的唯一方式——在这些尊敬的同行中不能不提的是,共同主持本项目的张志铭教授,以及为本项目奠定基础的“民事诉讼法学者国际研讨班”和“比较民事诉讼法研讨会”项目的主持人江伟教授和课题组全体成员。
傅郁林谨识
2005年7月15日
钱理群,l939年生,北京大学资深教授,1980年代以来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人文学者之一。他以对20世纪中国思想、文学和社会的精深研究,特别是对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
张琳霞90后美食摄影发烧友,铁杆旅游爱好者,喜欢食物带来的真挚满足感,偶尔逃离“工作机器人”的快节奏,从塞北草原到筑地市场,从田间瓜果到鱼肉生鲜,她能用镜头捕捉...
滴灌施肥灌溉原理与应用 本书特色 本书介绍了滴灌施肥灌溉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滴灌施肥常用肥料的可溶性和兼容性、滴灌施肥灌溉条件下的植株与土壤养分诊断和施肥灌溉...
菌草栽培香菇-菌草技术口袋书 本书特色 《菌草栽培香菇/菌草技术口袋书》林冬梅等。1989年“以草代木”栽培香菇被列为“福建省科技兴农”项目;1990年被列为国...
凡有人类的地方,必有神话。神话是什么,它是如何演变的,为什么现代社会仍然需要神话?英国著名作家凯伦•阿姆斯特朗以优美而富有洞见的文字,简明扼要地叙述了从旧石器时...
安德烈•莫洛亚(1885—1967)为法国两次大战之间登上文坛的重要小说家,同时也是优秀的传记作家和历史学家。莫洛亚特别擅长文人传记,所写的传记语言优美,情节生...
两处温泉地,相继发生硫化氢中毒事件,虽然在教授清江调查后被判定为“不可能人为”,而以意外结案。然而种种疑点和现场出现的神秘少女,令前警察武尾、地球化学教授清江和...
媲美《明朝那些事儿》《大秦帝国》!以故事写人物,以人物写历史,以历史写人性!全网阅读破1亿,天涯年榜总榜第一。一本书读懂400年巍巍大汉兴亡史。《大汉荣耀》系列...
安藤忠雄是曾获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立兹克奖的世界一流建筑师。他1941年生于日本大阪府。1969年成立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致力于与环境协调的过程中对建筑存在方...
水彩大师永山裕子告诉你画出斑斓水彩的终极诀窍!从工具选用到实物写生,一本书搞定水彩!...................※编辑推荐※☆ 永山老师带你轻松进阶,...
陈嘉映,1952年生,先后任教北京大学哲学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资深教授。著有《海德格尔哲学概论》《〈存在与时间〉读本》《无法还原的象》...
贡内尔·林德是瑞典著名的儿童文学女作家,获得过瑞典儿童文学奖,她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受到各国小朋友的喜爱。《请到我的烟囱街来》是林德的代表作之一。她小的时候...
李鸿章到底给我们留下了哪些镜鉴?大时代背景下,个体和国家该如何自处?张鸣、金满楼、徐焰、姜鸣、雷颐等精彩评述,王鲁湘、田桐、陈晓楠等诚挚推荐。为官从政、为人处世...
中国作物栽培简史 内容简介 《中国作物栽培简史》由彭世奖所著,本书从我国600多种作物中,选择了91种有代表性的主要作物,进行简要的论述,全书不到20万...
德龄,美籍华人,满族。汉军正白旗人,清末外交官裕庚之女,又称裕德龄。早年曾随父出使日本及欧洲各国,在法国巴黎留学。1903年回到北京,与其妹容龄一起被慈禧太后召...
收藏爵士乐唱片,很费钱,很费精力。首先,一个稍有些名气的乐手,一生的专辑至少在40、50张,大牌的乐手、专辑的数目至少百张以上,如果你喜欢一个人,要收藏齐全他的...
俞敏洪公益事业的热心参与者,全人教育的执着实践者,喜欢行走的读书人,青年人的知心朋友,称职的父亲,一个热爱生活的有趣的人。
辟谷传道三十年 本书特色 胡耀中编*的《辟谷传道三十年》共六章,**章走进辟谷养生,第二章辟谷和你,第三章意念辟谷的实际应用,第四章胡耀中TM意念辟谷学员案例分...
为什么要创新?《第二曲线创新》升级版◎编辑推荐★混沌大学创办人李善友最新力作,《第二曲线创新》改版升级本书是李善友教授《第二曲线创新》的第2版。企业就是一场关于...
香榧栽培技术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概述、香榧的用途、香榧的生物学特性、香榧品种资源、香榧壮苗培育、香榧建园技术等。香榧栽培技术 目录 前言**章概述**节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