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有个作家,头脑一热买了耕耘机,家里的小院子只好沦为菜地,不情不愿地接受被翻耕的命运——哒哒哒哒哒哒哒……
人没法比昨天更年轻,却能想着法儿让每一天变得更新。
遥远的地平线。碧蓝的天空。雪白的云朵。辽阔的麦田。干草的气息。牛仔工装裤。哒哒哒哒的耕耘机。淡淡的汽油味儿。北海道。
我这样想着,轻轻地握住了它的扶手。
我有一个小小的菜园。东西约十三米,南北约三米。就在我家的餐厅窗外。
东京作家初学种菜欢脱札记,活泼向《明天也是小春日和》!
蔬菜瓜果皆有人设!
退休教授变段子手!
高冷夫人毒舌补刀!
一直跑题扯东扯西!
我有一座小小的农场。
虽然小,但使用耕耘机耕作,不可说不正规。
若问小农场位于何处,其实它就在敝舍的餐厅窗外。
餐厅不过是个摆着一桌四椅的小房间。每日晨昏,开饭时在餐椅上落座,农场就在眼前一览无遗了。
*近两个月,茄子是农场的主角。我种了四棵茄子,每当吃饭的时候都能看到它们。
几年前,常常边吃饭边看电视。自从开始经营农场,我就跟电视节目绝了缘。人生如果只靠看电视来打发,何其短也,不如欣赏蔬果作物。今年夏天,我看茄子。茄子不同于电视节目,它们干净、俊雅、可爱至极,知性十足而秀外慧中,一直在努力长大,让人百看不厌。那充满朝气竭力生长的姿态,值得每个人学习。茄子给人希望,它们的世界意境深远。
=======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变得奇怪起来。我将这台折成椅子大小的发动机式耕耘机放在车库一角,之后就没再碰过。
接下来更让人匪夷所思,我逢人便吹嘘自己有了耕耘机,但从未提及这是一台可以单手拎起、排量只有四十一点五毫升的小不点儿。
我告诉自己,话不必过细,以免给听众带来困扰。
“欸?真不得了啊!”听到的人一般都这样说。
“那你把它放在哪里了?”
“放在车库里。”
“噢……车库可真大呀!”
“我还没开始用呢,想以后在某个大农场里派它出场,一旦地点定好,就会隆重启用。但是在这之前得先备好耕耘机—这至关重要。”
“噢……”
就这样,大农场八字还没一撇,我却四处吹牛。
*让我后悔的是,我还曾向一位日本文学研究者吹嘘。
这位美国教授偶然来日本,回国后给我写了封信。我那时才知道,他在新罕布什尔州拥有一座很大的农场,当然也有大型拖拉机。他以为我所谓的农场也是同等规模,还问我今年种了什么,收成怎么样。聊到这个份儿上,发动机式耕耘机排量只有四十一点五毫升,三个农场总共不过三米乘十三米这些事变得更加难以启齿。不久前,这位教授因病骤世,令人惋惜,抱憾之余,我倒不用担心再被追问了。
=======
夜壶这东西,过去叫小便盆,如今简称夜壶,还有用塑料做的便宜货。那种货色实在没什么意思,跟人的肉体发生直接关系的物品可不能敷衍。比如说眼镜吧,有的人会为了眼镜腿豪掷十万日元。虽说奢侈,但想一想也应该释然。肯花十万日元买床的人的心情,也不是不能理解。顺着这个思路一想,觉得用个塑料夜壶就足够的想法未免显得可笑。简直岂有此理。
我的夜壶是玻璃材质,沉甸甸的,拿在手里特别有质感。跟风一吹就跑的塑料夜壶不可相提并论。如果一定要和塑料夜壶并排陈列,它肯定具有压倒性的威严。而且它是有历史的老物件,一九五四年购得,迄今为止已经使用了五十八年。也就是说,世界上五十七岁以下的人都算是我这只夜壶的晚辈。
=======
我急三火四地跑到田里,立刻拔了一根萝卜出来。萝卜直径只有六厘米,离种子袋上写的七厘米还差一厘米。长度大概二十厘米。拿人作比,也就相当于一个初中生。我于心不忍,却不得不吃掉它。夫人看了我拔的萝卜,说,这么小的萝卜还不适合吃吧。简直是对着我那颗刚落入井底的脆弱的心噼里啪啦地砸下石块。她还说这萝卜一下锅煮肯定会化掉,一看就是卖不出去的次品。
我家夫人对我田里的作物从来都是毫不留情地批判。所谓的“一家人”是不是都这样啊。我开始为自己的农产品辩护:这本来就是经过改良的小型萝卜,你看,虽然小了点,但这光滑洁白的外皮就是品质优良的*好证据。可以用它做关东煮,和鱿鱼一起煮来吃也行,擦成萝卜泥,也一定是高级的萝卜泥。一番苦口婆心的交涉终于有了成果。夫人说:好吧,没办法,就用它给你做个醋拌萝卜丝吧。
阿信萝卜被做成了醋拌萝卜丝,盛在碗里端上了餐桌。垛尖盖帽的满满一碗。我吃了一口,完全放下心来。品质上乘,肉质柔润密实,口感相当好,完全没有糠心。真是太好了。上面都抽薹成那样了,依然未受影响。我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为了表现对自己培育的萝卜的责任感,免得被夫人再数落,我逞强把一碗萝卜丝全吃光了。这个做法似乎不太妥当,不久,我感觉胃袋沉重,还伴有钝痛,赶紧吃了三粒正露丸。
伊藤礼
日本文学家,随笔家,翻译家。
生于中国,父亲是日本小说家伊藤整。
毕业于日本一桥大学经济系,曾赴美国罗德岛大学进修政治学,回日本后在广告代理公司工作。2002年任日本大学艺术系教授。
先后著有《伊藤整的奋斗生涯》《狸啤jiu》《啪唧者》等。《狸啤jiu》获讲谈社随笔奖。
爱好骑行,著有自行车三部曲:《蹬着我的自行车》《吱扭吱扭自行车》《轱辘轱辘自行车骑遍大东京》。
《小兵张嘎(小学部分)》内容简介:本书创作完成于1958年,1961年底发表,次年出版发行单行本,1963年被拍摄成同名电影。小说出版
《妈妈天生了不起》内容简介:本书是作者崔璀关于自己成为妈妈这6年的完整梳理和记录,同时也分享了她平衡事业和家庭的方法——成为
新编古春风楼琐记:第拾叁集 本书特色 《古春风楼琐记》是海峡两岸新闻界的前辈高拜石先生的著作,原文曾在台湾《新生报副刊》连载,历时十余年,先后两次结集出版,影响...
菊·中华梅兰竹菊诗词选 内容简介 梅兰竹菊——四君子,自古以来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象征着高洁。历代以梅兰竹菊为题材的诗词云兴霞蔚,层出不穷,几乎每位诗词大家都有佳品...
哈佛碎片 内容简介 在哈佛如何学习和思考?哈佛学生的学习生活是一个什么样子?住在哈佛校园里能遇到什么有趣的事情,哈佛的四秀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围绕着哈佛人听说过什...
激情万丈 本书特色 我就是那个死在十七岁的少年。我就是那个在十四岁哭泣的少年。我就是那个在十八岁写诗的少年。我就是那个没有死在青春期,却苟活下去的少年。激情万丈...
谁是胜者 本书特色 本书是张承志散文的代表之作,包括一些作者在大西北农村徘徊的感受,一些求知自学的捉摸,还有一些迎面大是大非的发言,是其*具代表性的优秀散文。作...
毛泽东诗词鉴赏 本书特色 《毛泽东诗词鉴赏》将毛泽东诗词与书法完美结合,加以精到的赏析。再配以珍贵的资料照片,可谓珠联璧合,美不胜收,具有很高的学习一欣赏与收藏...
弗朗索瓦丝·萨冈Françoise Sagan(1935—2004)法国天才女作家,一代人的青春同义词。拥有漂亮的外表、敏感的心灵和避重就轻的天赋,喜欢写作、赛...
圈地运动-诗歌集 本书特色 《圈地运动》是作家谭广超的诗集。作者将故乡入诗,不单单是在写乡愁,而是在诗中寻找那种归宿感。诗人对故乡的爱是深刻的,甚至是疼痛的,一...
也许柏拉图能教我们逃离贫穷 本书特色 1995年,在纽约北部的贝德福德山监狱的那个下午,厄尔·夏润思领悟到即便是不能解决温饱的穷人也需...
《黑暗中的笑声》内容简介:“所有的艺术都是骗局,自然界也是骗局;这是一种善意的欺骗。”★ 欲望、诡计和骗局 ★ 纳博科夫黑色幽
我的家 本书特色 巴金的长篇小说《家》,已成为描写中国封建家庭制度和生活的文学经典长久留存,《我的家》则是现实生活中的巴金关于自己家庭生活的生动叙述。童年的爱与...
梦境以北:失败主义者手记 本书特色 《梦境以北:失败主义者手记》是敬文东教授的一部学术随笔,集结了他近年来对社会问题的一系列思辨,角度新颖、旁征博引。敬文东教授...
故我依然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作家和表演艺术家黄宗英*新的随笔集,包括五个主题,即“守灵”、“但愿长睡不要醒”、“寄旅生涯”、“故我依然”、“七彩的故事”,每个...
50年守望:老红军余新元与雷锋的世纪情缘 本书特色 他用自己的执着坚守雷锋精神,呵护人性的生命原色。他用自己的余年传扬雷锋精神,呼唤大地的温暖春风。 他...
二十六篇-和青年朋友谈心 本书特色 这是当代著名学者、深受广大青年欢迎的钱理群教授*作品。全书由钱先生近些年来对大学生、研究生和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志愿者的精彩讲...
华筝卷-锦瑟年华青春散文 本书特色 新概念全国作文大赛获奖者倾力打造,《萌芽》作者群新力作。华筝卷-锦瑟年华青春散文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散文作品集,收录了火光...
周国平-闲情的分量 内容简介 《闲情的分量——周国平品中国古典名作》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部分品宋词,是我2007年为《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宋人弦歌》所...
《品牌管理》内容简介:基于全球市场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号召,本书以版(2020.4)为基础修订,着眼于品牌运营规律和自主品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