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学馆听讲座1:文学的风景》主要内容包括:当下文学的危机和出路、叩开西藏的文化之门、村上春树作品在中国的流行及其原因、启蒙世纪的法国文学、20世纪法国文学的主要流向等。
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免费义务讲座已经延续了多年,风雨无阻,它的不事雕琢使得它保持了一份单纯、宁静和淡泊。这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因为免费,拒绝了商业的玷污,因为没有功利的诱惑,就少了作秀的姿态,因为开放,就多了民间的色彩,用不着媚俗,用不着哗众取宠,真精神就是在这份寂寞、平淡与坚持中诞生的。《在文学馆听讲座》即是近两年讲座内容的荟萃,按照内容分为两卷,卷一为《文学的风景》。
文学需要用灵魂来体验,更主要的,文学是借助于一定的作品来体现,通过不同的作家来阐释的,听讲者要有一定的文学准备。而事实是,现在的人缺少的就是对自己灵魂的审视和对于文学的漠不关心,这就直接导致了“当下文学的危机”,而这也是《文学的风景》里**篇的演讲主题,演讲者是作家陆天明。从文字中,我们就能感受到陆老师的那种不平的呼号,那种痛心疾首的指责:“我们的现实状况是,大多数作家和作品在有意无意地毁灭现实,毁灭人性,从‘上三路’走进‘下三路’,喜玩小资情调,喜做文字游戏,讲叙事结构,讲写作技巧,重形式,轻内容。‘人性’,去了社会的‘人’,就变成了‘性’。不回归现实,只坐在家里,创作的源泉自然会枯竭,人们也就不买你的帐。”从俗是一种沉溺,它归根结底是一种功利心在作怪,可是一个只讲物质不立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正如郁达夫在《怀鲁迅》中所说:“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精神诞生于何处?于是又不得不提到知识分子的文化担当、道义担当与责任担当。北大历史系教授欧阳哲生的演讲《丁文江的一生及其评价》所展示的就是一个并不为人知晓更多,而且产生过争议的我国地质事业的创始人丁文江的求索与追求。与胡适、张君劢一样,作为自由知识分子,丁文江有自己独立的、清醒的个人意识,并且有着为自己的钟爱的事业终身躬身投入的干劲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它们是拒绝任何的虚浮与诱惑而脚踏实地进行自己的行走的。我们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就是在一个个具体而微的个人行走中被不断加固、凝铸的。范稳的《一个藏人的成佛史》、林少华的《村上春树在中国的流行及其原因》、江枫的《由拙译谈谈翻译理论》、欧阳哲生的《作为一门学科的中国思想史研究》,均由自己的写作、翻译和研究出发,点滴道尽文学的甘苦、文学的愤怒、文学的沉重,但也正因着这些甘苦、愤怒与沉重,文学才成了耐读的一道风景。
《文学的风景》*后一篇是傅光明先生的《文物:现代的神——感受美国博物馆文化》,其中有着很深的寓意,现代文学馆本身就是一个文化的博物馆,假如说那些古代的文物是人们心中的“神”,应该献上我们的崇敬、膜拜的话,现代文学馆的“神”也同样是需要人们怀着庄重与渴慕去对待,因为这是一种无形的精神雕塑。
……
傅光明,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员,博士。著有小说《出逃》,传记文学《人生的采访者——萧乾评传》、《生命信徒:徐志摩》、《凌叔华:古韵精灵》,采访整理《风雨平生——萧乾口述自传》、采写《老舍之死采访实录》,研究专著《未带地图,行旅人生》,《口述历史之下的老舍之死》,编著有《太平湖的记忆——老舍之死》等。
叶永烈精品书系“经色三部曲”之一--红色的起点 本书特色 作者把一九三一年至一九四九年中国共产党历程概括为三名话,用三部纪实长篇描述,称之为“红色三部曲”。这套...
朱正卷-旧锻坊题题题 本书特色 本书为当代著名学人朱正先生的题跋本,为萧跃华先生历数年时间辛苦辑得,包括书影和题跋手迹,以及萧跃华短文数篇。收录了朱正著述、朱正...
魏文帝集全译 本书特色 曲中医推荐《魏文帝集全译(修订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规划重点项目,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魏文帝集全译(修订版)》收录了魏...
新声及其他-巴金选集-9 本书特色 本书是《巴金选集》 第九卷,收录巴金在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新生集》《爝火集》《英雄的故事》《随想录》等文集中的95篇作品。...
中国知青梦 本书特色 这是作者继《大国之魂》后又一部惊心动魄、反思警世的力作。看邓贤的《中国知青梦》能深深感受到,报告文学那种摄人心魄的震撼,不是简单的感动、愤...
河之源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记录大地物事的书,全景记录了河南省平顶山市境内河流的历史与现状,体现出独特的自然伦理和人文精神。作者用笔述说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态平衡的...
共和国长子-新中国石化工业的成长记忆 本书特色 何华编著的这本《共和国长子(新中国石化工业的成长记忆)》是一部反映以兰炼、兰化为代表的新中国石化工业成长史的长篇...
半半集 本书特色 《半半集》为学术随笔,全书分为六个部分:岭南文化三讲、谈艺录、文史小札、新闻与传播、杂论和序跋。作者以新颖的角度对岭南文化及掌故、文化艺术史等...
中国杂文 现代部分 卷七 王了一集 内容简介 《中国杂文(现代部分 卷七):王了一集》精选王了一先生在抗日战争期间,先后刊发在《星期评论》、《中央周刊》、《生活...
地动人泣-21世纪中国纪实文学大系-2008卷 本书特色 2008年重要事件与人物:“5·12”汶川大地震震痛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特大暴风雪袭击南方,超过一亿人...
浮生六记:外三部 本书特色 《浮生六记》是中国古代以女性为主人公的抒情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此类作品包括沈复《浮生六记(外三部)》、冒襄《影梅庵忆语》、陈裴之《香...
和谁说话 本书特色 《和谁说话》是冉冉推出的新诗集。诗人对世界具有极强的洞察力和同情心,特别擅长在诗歌中营造画面感,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诗冷艳客观而内敛沉...
讲故事的人 本书特色 《讲故事的人》:约翰·伯格随笔代表作,定居的耕作者和从远方而来的旅者特质的整合辉映,行走成就的无界与,故事引导的纸间旅行。我从不曾想把写作...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插图珍藏本)》内容简介:“荷马史诗”相传为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所作,是古希腊不朽的英雄史诗,西方
黄永玉和他的湘西 本书特色 《黄永玉和他的湘西》既与《沈从文和他的湘西》一脉相承,又在形式和内容上有新的创意和突破。作者卓雅从二、三十年代之后一直到现代,是时间...
鲁迅文集:且介亭杂文末编 本书特色 他的散文文辞优美,意趣盎然,余味悠长,有着温暖的底色和温情的流露。这一切,都是几代人的阅读回忆。他的杂文,犀利、老辣、缜密、...
诗经国风祭词研究 本书特色 在《诗经》国风中,约有近百首诗实际上是中国上古祭祀乐歌的歌词(祭词)。雅、颂诗多为商周上层社会的祭祀乐歌,国风这部分诗篇则是下层社会...
2009年中国散文诗精选-散文诗 本书特色 《2009年中国散文诗精选》:全国百佳出版社。生活在处处,在风景中且行且唱,草原散章,河之野,预言的鸟,北欧的秋色,...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游历世界各地,结识...
在希望与历史之间 本书特色 本书是199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纳丁·戈迪默的散文集,包括文学评论、杂文随笔、演讲及通信等,时间跨度长达几十年,以一位伟大作家的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