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有两个中心主题——
孩子可以轻松自如地学习使用计算机;
学习使用计算机能够改变他们学习其他知识的方式。 (前苹果公司总裁 约翰·斯卡利)
最有可能带来文化变革的就是计算机的不断普及。
计算机不仅是一个工具,它对我们的心智有着根本和深远的影响。
计算机不仅帮助我们学习 ,还帮助我们学习怎样学习。
计算机是一种调解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移情对象。
一个数学的头脑,最显著的特色不是逻辑,而是美感。
大声思考,使我们在麻省理工学院整理出来的一系列用于创造性思维并尽量把每个思考步骤都清晰表达出来的技术。
学习最有效的时候,就是学生占主导地位的时候。
《因计算机而强大:计算机如何改变我们的思考与学习》一书,构建了不同于我们通常理解的计算机角色,作者对计算机和教育问题的探索主要集中在两大主题:第一,儿童完全可以成为计算机的主人;第二,学习使用计算机可以改变他们学习其他知识的方式。 1960年代,世界范围内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呼声此起彼伏,一批有远见的人工智能与认知科学家对学校教育和学习研究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并开创了学习科学这一新的研究领域。西摩·佩珀特是其中的先行者,他早早地预见到了计算机对于人类文化、知识体系、思维模式可能产生的深刻影响,1980年初版的本书,以LOGO语言为思考工具,结合大量翔实有趣的例证,阐述了作者对儿童学习与思考方式的见解。2016年,麻省理工学院在西摩·佩珀特的讣告中说:他的思想和发明改变了全世界数百万儿童的创作和学习方式。 由儿时对齿轮的热爱及至对数学的终生热爱,西摩·佩珀特认为,儿童是自己智识结构的建筑师,是天生的学习者,学习有效的时候,就是学生占主导地位的时候,好的教育不是如何让老师教得更好,而是如何提供充分的空间和机会让学习者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正是计算机强大的力量所在。 在系统阐述建构主义教育理念的同时,西摩·佩珀特在教育实践中对这种理念进行了探索,这时,学习LOGO语言本身并不是重点,重点在于用它来进行的编程活动,“用编程的思维来思考学习的问题,是一种有力和便捷的道路。”书中以大量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西摩·佩珀特常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古老格言形象地阐述自己的教育观与学习观。他认为,传统的教育给了学生一条鱼,只能解决一时的生活所需;他所倡导的构建自己知识体系的学习模式是教学生如何去捕鱼,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正可以给学生配上一支更好的鱼竿。
Seymour Papert是一位数学家,也是人工智能的先驱之一, 与Wally Feurzeig 和 Cynthia Solomon一起发明了Logo这种用于教育的编程语言。此外,他也是国际公认的关于计算机如何影响学习的重要思想家。
慢慢地,我开始领会到学习的真谛:一件事情,如果你能把它融会贯通到自己的思维方式中,那它就会变得异常简单;如果不能,那它就比登天还难。在这里我提出的是一个和皮亚杰的理论有共通之处的想法:对学习的理解必须是缘起性的。这就是说,它必须追溯到知识的缘起。一个人可以学到的东西,他学习的方法,取决于他现有的思维模型。那他又是怎么获取这些思维模型的呢?如此说来,所谓“学习的法则”,就是新的知识结构如何从现有的知识结构中生长出来,并在这个过程中构建逻辑性和情感联系。这本书的目的之一,就是应用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并把它对认知能力的侧重扩展为包含对情感的关注。本书提出的是教育研究的一个新思路,专门针对如何创造让思维模型生根发芽的土壤。
——引自章节:前言|童年的齿轮
但是实用性只是学校数学的历史渊源之一。其他的原因则是指导数学学习的原则(mathetic)问题。在我看来,学校数学之所以成为现在这个样子,是因为在前计算机时代只有这些オ是老师能教、学生能学的东西。什么样的数学能够进入学校的课程设置,主要取决于在学校课堂这个环境里,利用纸笔这种原始的技术能完成怎样的教学任务。比方说,孩子们可以用笔在纸上画图,所以孩子们要大量画图。同样的考虑决定了我们教授怎样的几何。比方说,在学校数学里,“解析几何”就是用曲线来表达方式的代名词。这么一来,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会模粉地记y=x2就是一个抛物线方程。尽管大多数家长都不知这个知识能在什么地方派上用场,但要是自己的孩子连这个都不知道,那可是大大的不妙。在他们的脑海里,这一切背后都有一个深刻的、客观的理由一尽管他们不知道,但那些更懂这些东西的人一定知道。可吸的是,他们对数学的恐惧让他们不想自己去深入了解这个理由,而一些自命为数学专家的人则得以跳出来对这个问题指手画脚。有谁会想到,之所以要教学生画抛物线,其实是因为在铅笔这种原始技术条件下,抛物线比较好画?在计算机盛行的时代,这种情况将会有天翻地覆的变化,因为计算机能轻易绘制的图形绝不是纸笔能够比拟的。另外一个学习原则方面的因素是学校数学中评分机制的引入。活生生的语言不需要一个老师来为你说的每句话打分,但死的语言则不然,它需要老师不断的“反馈”。比方说,学校数学的一个活动是“做加法”。这个荒唐的重复性小练习只有一个优点:容易打分。就是这个优点,让做加法在学校数学的核心设计里占据了一席之地。简而言之,我坚持认为,学校数学的构建,深深受制于“死”的数学知识,。在原始、被动的技术条件(棍子、沙盘、黑板、粉笔、纸、铅笔)下可以教授的东西。其结果就是一系列智力上不成系统的课题,违背了最基本的数学原理,让某些材料学起来易如反掌,而另外一些则难于登天...
——引自章节:第2章数学恐惧症:对学习的恐惧
马丁·塞利格曼,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美国心理学会(APA)前主席(1998),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系教授、积极心理学中心主任,被誉为积极心理学之父。2002年出版...
Thismonographincludesmaterialfromatri-statesymposiumon[title]heldattheAlbertEins...
洋溢華麗音符、沸騰熱血的高中青春!「涼宮春日的憂鬱」、「冰菓」動畫公司「京都動畫」轟動校園精采改編「吹響吧!上低音號」原著小說改編漫畫3部劇場版動畫2集電視動畫...
郑嘉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兼职教授,中国考古学会宋元明清专业委员会委员、建筑考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从事田野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
袁克成,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曾任《上海证券报》上市公司部记者、首席记者、部主任。现从事投资工作。《上海证券报》的十年中,他近距离目睹了证券市场,特别是上市公司群...
原著:刘慈欣,山西阳泉人,科幻作家,高级工程师 1989年开始科幻创作,主要作品包括7部长篇小说,36篇中短篇小说,以及部分评论文章。其写作风格以宏大叙事和超凡...
莱瑞•克莱布博士(Dr. Larry Crabb) ,美国著名心理辅导专家、作家和讲师,圣经辅导学会创办人和董事长。克莱布于1970年获伊利诺伊州州立大学临床心...
jeff atwood,国际知名的技术博客作家,知名程序员,有三十多年的职业编程经验。2004年,他创办了coding horror博客。2008年,他和joe...
潘吉星,我国著名科学技术史专家,早在青年时代,他在中国科学技术史领域的研究,就获得了李约瑟博士的赞誉。目前,潘吉星先生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古...
作品目录小妮子,如果生命能够根据最初设定的方向行进的话,那么,这个人的生活,大概就不会是现在这般模样了。背包里面随时都找
《出国自助游教室:我的第一本旅行教科书》不是一本单纯的游记, 这是一本以游记的方式展现给大家的出国自助游“教科书”。如果你希望买一本如何计划欧洲、美洲或者东南亚...
血液吐真言-神探李昌钰破案实录系列-NO.2 本书特色 全球独家简体中文版授权当代福尔摩斯解密全球重案侦探之王带你重返犯罪现场血液吐真言-神探李昌钰破案实录系列...
楊國強,華東師範大學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教授。1948年出生,1985年考入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師從陳旭麓先生。2003年被聘為上海社會科學院終身研究員。主要研究...
李叔同,籍浙江省平湖县,一八八○年阴历九月二十日出生于天津一官宦富商之家,一九四二年圆寂于福建泉州。幼名成蹊,取“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意。学名文涛,字叔同。一...
在线阅读本书 Stochastic Calculus for Finance evolved from the first ten years of the C...
基于混合智能优化算法的车辆路径优化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优化调度算法的基础理论及其在物流配送调度问题中的应用。本书在量子算法的叠加性、纠缠性和坍塌等基...
梁思成 林徽因讲建筑 目录 **章*具活力的建筑体系一、我国伟大的建筑传统与遗产二、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第二章九死一生的建筑遗存一、闲谈关于古代建筑的一点消息二、...
哪些人能够从本书中获益本书主要面向三大类读者:其一,从事心理健康工作的专业工作者,无论是哪个领域,无论实施的是长程心理治疗还是精神分析,或是两者兼具,只要有志于...
PrateekJoshi计算机视觉专家,曾任职于NVIDIA、微软、高通等公司,其研究方向为基于内容的分析和深度学习。他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已
为促进中国与世界热带农业科技机构间的交流与合作,了解国际热带农业科技资源,开拓热带农业科技合作交流新途径,我们收集了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