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铨,台湾政治大学“玉山学者”,美国密西根大学博士,曾任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中研院客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香港城市大学讲座教授。研究领域包括国际传播、媒介政治经济学、媒介与社会、新闻史,以及传播的社会理论。在学术道路上孜孜求索四十年,穿梭传播学的时空脉络,远近纵横。2014年获国际传播学会(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ICA)颁费雪导师奖(B. Audrey Fisher Mentorship Award),2018年获国际中华传播学会(Chinese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颁终身成就奖,2019年获选国际传播学会会士(ICA Fellow),同年获颁中国新闻史学会卓越学术奖。
李金铨,台湾政治大学“玉山学者”,美国密西根大学博士,曾任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中研院客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香港城市大学讲座教授。研究领域包括国际传播、媒介政治经济学、媒介与社会、新闻史,以及传播的社会理论。在学术道路上孜孜求索四十年,穿梭传播学的时空脉络,远近纵横。2014年获国际传播学会(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ICA)颁费雪导师奖(B. Audrey Fisher Mentorship Award),2018年获国际中华传播学会(Chinese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颁终身成就奖,2019年获选国际传播学会会士(ICA Fellow),同年获颁中国新闻史学会卓越学术奖。
任何研究都必须在语意学家所说的“抽象阶梯”上下来回游走,企图找出勾连具体经验和抽象理论的最佳点。社会科学既然不是中国固有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而是自外国接枝生长出来的,我们向外国学习构思的理路、概念和分析方法,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但在方法的实践上,我赞成韦伯式现象学的路径,一切认知、题旨和问题意识先从华人社会的生活肌理和脉络入手,寻找出重大问题的内在理路,然后逐渐提升抽象层次,拾级上升到一个高度,自然会与整个文献(不管是本国的,还是外国的)直面接触,这时我们站在制高点取精用宏,有意识地选择最适当的理论。很少理论是可以直接拿来套用的,许多理论必须再造才合适,有些理论表面上看似矛盾,其实在不同条件下可以互相参照或补充。万一现有的理论都无法解决问题,学者可以试图自创一个合适的理论,但那显然不是简单的事了。倘若放弃文化自觉,在“先验”上拿一个现成的外国理论当标准问题和标准答案,然后在华人社会拼命套取经验印证,我认为是本末倒置的。
——引自章节:第二章 传播研究的“内眷化”
我深恶以“西方为全球标准”的霸权,但也痛绝“文化民族主义”的闭门造车;我不相信有“本质化”的亚洲或中国传媒理论,更与假大空的“中国例外论”毫无瓜葛。研究中国传蝶,固然因为我们受中华文化的熏陶,但这不是唯一的原因;更不是因为我们属于文化中国,就只能研究中国传媒。研究中国传蝶,在知识上不许自足或孤立,应当与国际传播保持互动,更当随时从人文与社会科学的活水源头汲取理论与方法的新生资源。我们想建立的,是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普遍性理论,选题和解释根植于中华文化的特殊性,也彰显中华文化的特殊性;除此,还应该更进一步从深刻的文化反省,汲取更宽广的洞见,发展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广阔视野,以了解世界是如何运作的。哪天能够建立起这种普遍性观点,具有文化特色,包容内部差异,又超越理论的偏狭,我们便能立于不败之地,以开放心灵与西方文献平等对话。这是世界主义的精神,是国际传播的指路明灯。
——引自章节:——国际传播研究的文化性/128
建筑的伦理功能 本书特色 建筑不能降格为只是具有美学价值或技术价值,就是对我们时代而言是可取的生活方式的诠释,应帮助表达出某种共同的精神风貌。全书充满了哲学意味...
中世纪生活 内容简介 什么叫做“中世纪生活”--腌得发苦的食肉?不洗澡的身体?庄园里的自给自足?宗教裁判所大行其道?偷情的骑士总在黎明的前遁去?傻瓜农夫远征圣地...
《基于利益分配视角的全球经济失衡研究》内容简介:本文将从利益分配视角探讨全球经济失衡格局及其可持续性。本文从全球经济失衡现
清代的外交与外交礼仪之争-(全二册)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人民出版社出版★ 王开玺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和研究★ 《清代的...
2013/12-新京报 传媒研究-第三卷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聚焦传统媒体的转型,针对当下传统媒体受到新媒体的冲击所出现的问题既面临的困境、路径探讨,我们邀请了国...
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集刊(第一辑)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分成两个部分。**部分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季刊》创刊号未能出版的论文。这部分论文主要包含:...
中国的启示 本书特色 《中国的启示》既不是一本科学著作,也不是一本政治著作,只是对内心的表达:我很早就爱上了中国。《中国的启示》采用一人称,截取了作者认为重要、...
平等还是精英 目录 平等的理想精英的现实——代序**章精英的概念及其意识形态第二章从统治阶级到权力精英第三章政治与精英的流动第四章知识分子、管理人员和官僚第五章...
社会学家茶座-合订本 25-28辑 内容简介 《社会学家茶座(合订本)(7)(第25-28辑)》既有正襟危坐、渊懿博雅之高文;也有谈古论今、回味绵长之小品;学界...
江村经济 内容简介 本书是1939年英国routledge书局出版我所写peasant life in china一书的中译本,原书靡页有《江村经济》中文书名,...
《老后两代破产》内容简介:“与家人一同生活”所引发的“老后两代破产”日益普遍。为了看护年迈的父母而离职,就会失去收入;重返
《新周刊》2011年度佳作·大时代的边上 本书特色 《新周刊》,中国社会变迁敏锐的观察者与记录者。《新周刊》,读者眼中畅快淋漓的“观点供应商”。《新周刊...
张少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理论研究室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硕士生导师。2003年至2014年受训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本硕博连读,获人类学...
心想事成(下一个亿万富翁就是你) 本书特色 世界**拉斯维加斯=心想事成 世界**工体100=心想事成 一切在成就,一切的财富都源于心想事成。 凡是人心所能想象...
当代中国青年文化研究 本书特色 《当代中国青年文化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青年文化的热点问题与对策”中期成果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出版基金资助当代中国青年文化研...
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三版)(风笑天) 本书特色 《社会学研究方法(第3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三版)(风笑天) 内容简介 简介本书结合国...
与爱德华.萨义德谈话录 本书特色爱德华·萨义德(1935-2003)是世界著名的和很有影响的知识分子。他写过二十本书,已被翻译成三十六种文字,包括影响深远的《东...
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 本书特色 本书刚刚荣获2005度“美国亚洲学会列文图书奖”。作者2000年出版的另一本...
中国人的人文精神 本书特色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
甲骨拼合续集 本书特色 本書是《甲骨拼合集》的續集,共輯錄甲骨綴合269則。甲骨拼合续集 内容简介 《甲骨拼合续集》是《甲骨拼合集》的续集。《甲骨拼合集》辑录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