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山川、气候、物产的不同,给居住在那里的人带来了体质、性情、风俗的差异;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的区别,使得那里的人文景观呈现出异样的风采。特定的地理环境必然养育出具有某些共性、不同嗜好的人群;特定的山川地域一定会产生出某种特殊的职业与行当。长期以来,作者对这种现象广为搜讨,细加研磨,资料积久渐多,终成《水土一方——<浊世苍生>续写》一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现合同期已过,拟改名为《江湖众相丛谈·续编》,修订再版,初编、续编同时推出。
本书采用篇目的形式,共分33篇,力求多角度、多侧面反映东、西、南、北、中全国各地不同人群和特殊职业行当的方方面面,对江湖众相逐一考镜源流、娓娓表述,既有知识性,也充满趣味性。
本书选插适量的图片(拟每篇2—3张),争取得到图文并茂的效果,不仅可以作为一般读者闲暇之余的消遣读本,也可以作为准工具书,方便广大读者查询检索,了解感兴趣的民间文化知识。
适读人群 :大众作者长期致力于地域文化研究,耗时四十年,终于撰成《江湖百相丛谈》初、续、补共三编。本书以中国历史上近百种民间众生相为对象,综合前人诸种说法,加以综合、提炼,追溯其源流,描绘其状态,分析其特点,介绍其影响,别开生面,读来兴味盎然,兼具趣味性、文学性、学术性、收藏性。
初版序………………………………………… I
米脂婆姨………………………………………… 161
苏州状元………………………………………… 171
吉水翰林………………………………………… 179
绍兴师爷………………………………………… 189
西北驼帮………………………………………… 201
云南马帮………………………………………… 209
两淮盐商………………………………………… 219
红头阿三………………………………………… 229
东北流人………………………………………… 236
北方侉子………………………………………… 245
闽中契兄弟……………………………………… 257
广州十三行……………………………………… 268
南京大萝卜……………………………………… 279
天桥八大怪……………………………………… 289
山西九毛九……………………………………… 300
达坂城姑娘……………………………………… 309
后记……………………………………………… …I
扬 虚 子 十几岁时,我单身一人离开扬州,到南京求学。那时并不提倡说
普通话,当然也不像现在这样,以讲几句粤语、沪语为荣。南京话我
觉得很难听,从内心里不屑于学—后来才知道,被人讥为“大舌头”
的南京话,主要是指南京城南的土话,并不是泛指今天流行的南京话。
那时,我便只管讲我的扬州话。不料,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说的那样,
这一口扬州话,就成了我是扬州人的“招牌”。但是别人却不叫我“扬
州人”,而叫我“扬州虚子”。 “扬州虚子”当然不是只指我一个人,而是指所有扬州人。凡是扬
州人出门在外,外地人就喜欢叫他们“虚子”。这中间也没有多少恶意
和蔑视,可是确有一些戏弄与调侃的成分在内。 “虚子”的真正含义,我到现在还说不准确。扬州人口语中说的
“虚”,有手忙脚乱、沉不住气的意思。前些年,有个外地人在扬州
购物,只因他催促了一声:“快一点。”女店员就回敬他一句:“不要
‘嘘’!”扬州人的这句口头禅,使这位外地人感到奇耻大辱。他后来
在报纸上写文章,抱怨扬州人没有礼貌,竟然叫一个外地客人“不要嘘’”。
其实,扬州人所说的“不要‘嘘’”,也就是“不要急,等一
等”的意思,并非是骂人。
“嘘”字,现在一般写成“虚”。 朱自清要写一篇谈扬州的文章,其实可谈的东西很多,不一定
偏要揭扬州人的短。但是他谈了“扬虚子”。我想,在朱自清的时代,
“扬虚子”一定是已经出了名,以致他在谈扬州的时候一定已经不能回
避这一条了。
朱自清先生关于“扬虚子”的分析,可谓入木三分。一是大惊小
怪,因为扬州在近代史上沦落为僻居一隅的小城,不再像“大唐开天”
和“皇清康乾”的盛世那样得天下风气之先,故扬州人对于新鲜事物
常常难免少见多怪。二是以少报多,扬州在近代虽然落伍,在先前却
几度雄视天下,故常常不免做些打肿脸充胖子的事。朱自清是老实人,
他一向反对“虚”。在另一篇《我是扬州人》里,他坦率地说过,“我
讨厌扬州人的小气和虚气”。他说,小是眼光如豆,虚是虚张声势。小
气无须举例,虚气例如扬州某要人坐包车在街上走,除拉车的以外,
还要带上四个人在车旁跑着推着。这种虚张声势的做法,除了可笑,
到底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虚张声势,也就是有哗众取宠之心,无实事求是之意。近年读陈
白尘先生的回忆录《对人世的告别》,见他在《漂泊年年》一章里说到
他的一个扬州同学:
阎哲吾是扬州人,在同乡中被称为“扬州虚子”,又戏称他为
“阎折五”,意思说他的话不足信,要打一折五扣的。
后来在《剧影生涯》一章里,陈白尘又说:“这位阎哲吾是扬州
人,凡事张皇,南国同学们都叫他‘扬州虚子’。或者用他的名字开玩
笑,说听他的话要打一折五扣,信不得的。”作者在书中一再提到此
事,表明此事给他的印象很深。
“哲吾”这个名字正好谐音“折五”,
固属偶然。可因为是扬州人,大家便一起叫他“虚子”,便认为他的话要打一折五扣,其中恐怕也自
有必然的因素。
韦明铧,1949年生,文化学者、一级作家、扬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历任扬州文化研究所所长、扬州市政协常委,现任扬州市老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出版著作七十馀种,代表作有《扬州文化谈片》、《扬州戏曲史话》、《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等。荣获国家图书奖、华东图书奖、华东田汉戏剧理论奖、中国曲艺奥斯卡——牡丹理论奖。
老话儿:正在消失的语言 本书特色 “老话儿”是古人经验的总结,广泛存在于生产、生活之中,因而具有地域性、民族性、行业性的特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行业、不同...
中国文化概论教师用书-含光盘 本书特色 《中国文化概论(教师用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育部高教司推荐教材中国文化概论教师用书-含光盘 目...
最新增广贤文声律启蒙格言联璧 本书特色 《增广贤文》、《声律启蒙》、《格言联璧》是传承千古的经典作品.展现了我国传统文化悠久的历史。《增广贤文》是一种训示启蒙读...
白鱼解字-手稿本 本书特色 破解汉字奥秘的中国首席大侦探,学者流沙河触摸中华文化之脉的巅峰之作他纠正了许慎《说文解字》一书里的数处错误他去除了汉字与生命之间的隔...
中国古代石窟-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文化系列 本书特色 石窟,又叫石窟寺。它是佛教寺庙建筑的一种,就山崖开凿而成。石窟是佛教的产物,同佛教一样,都起源于印度,并随着...
勇闖三關,墨紫順利打響紅萸船場的第一炮!這不,有了名氣,不僅財源滾滾來,連船幫大會都邀請她光榮出席,原本只是湊個熱鬧,但墨紫就是有把配角演成主角的能耐,台上,刀...
印度文学 欧化东渐史-老北大讲义 本书特色 本书中的《欧化东渐史》著者张星烺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本次出版的《欧化东渐史》,也是涉及中西交流的重要学术著作,时间...
势胜学-肆 本书特色 “势”与人们的生存、生活息息相关。有权力的人要“造势——用势——驭势”,无权力的人要“度势”“借势”“附势”,富贵之人担心“失势”,平...
無所不在的舊日支配者,即將甦醒……克蘇魯神話中,可愛又可怕的邪神、怪物,群起大躍進!以活躍於20世紀前期的霍華.菲力普.洛夫克萊夫特為中心,眾多恐怖故事作者進行...
谣言女神 本书特色 谣言和人一样,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它也是一种复杂造物的结果,来自历史,影响历史,更阐释历史,无论是从外国到中心或是从中心到外国,谣言...
《倾听思想的花开》内容简介:《倾听思想的花开》分成四个专辑:“大学之大”“生命磁场”“远方之远”“心海日出”。全书以“北大
北京风俗 本书特色 ★ 12开,采用磁青纸书面,宣纸水墨彩绘★ 《北京风俗图》被誉为中国近现代风俗画开山之作,1926年《北京风俗图》刊登在《北洋画报》曾连续刊...
中古汉语副词研究 内容简介 这是**部系统研究中古汉语副词的专著。书中对中古汉语副词作了详尽的描写与分类,考察了许多重要的单音节副词与双音节复词的来源及历时演变...
新书--中国文化史导论(修订本)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专论中国文化之地理背景、古代观念与古代生活、社会主义与经济政策、中西接触与文化更新等10章。《中国文化史导论...
中国妖怪录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大众读者▼每个妖怪的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本书深入解读中国神话传说、古代典籍中的妖怪,用原创故事还原妖怪本来面貌,让你“百科...
北京话词典 本书特色 一部《北京话词典》,带您领略老北京的胡同文化!家里有本《北京话词典》,就保存了老北京文化的根儿!一、收词量大:收词量远大于市场上同类词典,...
内容简介十六世纪不列颠,正值蓬勃的“文艺复兴”与多变的“宗教改革”时代。南方的英格兰,在都铎王朝第三任君主爱德华六世驾崩之后,便开启了“女人治国”的时代。先有“...
实用语海-熟语集锦 本书特色 玠善读史,凡往事可师者,录置座右,积久,墙牖皆格言也。——《宋史·吴玠传》志立则学思从之,故才日益而聪明日盛,成乎富有;志之笃,则...
一本书读透汉语常识 本书特色 也许你是教师、学生、公务员,也许你是文秘工作者、编辑、记者、节目主持人、播音员、演员,也许你从事的是较少使用文字的职业,但无论怎样...
台湾传统文化探源 内容简介 本丛书的前身有110个专题,涉及历史文化的各个方面,由商务印书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现由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