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孚的写作,一直与诗相伴。少年时就开始写诗,喜爱黄仲则、龚自珍、苏曼殊、周作人等人的诗,后来办报时和柳亚子、艾青等人有过“诗交”。在北京期间,他说:“我的北京的十年是诗的日子,不是日子过得像诗,而是颇有闲暇读诗。因此读了一些诗集,也想方设法读了一些还没有形成集子的当代人的诗。”从此他开始了“诗话”的写作,评介“新文艺家的旧体诗”成为他此后写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开启了一种亦诗亦文、夹叙夹议的“诗话风格”。本次新编,补充了罗孚先生在1997年以后写的“诗话”文章和当时未收入的文章,并进一步作了修订。
《燕山诗话》大陆、香港都曾印有单行本,但因为各种原因,文章收入情况参差,同时诗文的引用等,有不少讹误。三联这一版有了明显的改善,可以说是这本书的*佳版本。
编者的话/1
序/1
从胡乔木到乔木/4
夏衍和猫的情谊/15
从俞平伯谈到胡风/20
冯雪峰十年祭/32
空前绝后聂绀弩/42
王力“文革”《五哀诗》/51
“文章倾国”三家村/61
冯友兰诗论毛泽东/71
周作人已经平反了?/80
“饱吃苦茶辨余味”
——关于《知堂杂诗抄》/93
书愤放歌吴世昌/105
精通洋文土诗人
——荒芜和他的纸壁斋诗/116
杨宪益诗打一缸油/128
“生正逢时”吴祖光/138
陈迩冬十步话三分/149
碧空楼上探舒芜/159
黄苗子“青蝇拍后”/171
玉尹老人狱中诗
——郑超麟《玉尹残集》/182
金尧如揽月摩星词/194
王匡徐复观一段诗缘/196
金庸梁羽生的诗词回目/199
高旅和聂绀弩/203
爱水而又不爱“水”的诗人
——怀念听水诗人王辛笛先生/212
冒效鲁和钱锺书/220
郁达夫的诗和香港/224
兼好法师的《徒然草》/231
当代旧体诗和文学史
——从《追迹香港文学》谈起/234
曼殊上人诗卷/239
《罗孚作品精选:燕山诗话(新编本)》: 新年以来,北京文化界办了两场红白喜事:一月二十日为俞平伯开了一个从事学术活动六十五周年的庆贺会,是红;在这之前五天,一月十五日为已经去世半年多的胡风开了一个追悼会,是白。 从新说起,从红说起。 俞平伯这个庆贺会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为他举行的,说得再小一点,是社会科学院下边的文学研究所为他举行的。因此,主要由上任不久的两位新官——院长胡绳和所长刘再复讲了话。这可能因为俞平伯至今仍是文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吧。 仅仅庆贺一番,还算不了什么,动人听闻的是胡绳在讲话中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批评的批评,否定的否定,批评了、否定了当年对“新红学”大师俞平伯的“政治性围攻”,说是“不正确的”。他没有爽爽快快说这是错误,更没有爽爽快快说这是什么人的错误,只是说,“一九五四年因为有人对俞先生的红学研究有不同意见而对他进行政治性批判,不仅伤害了俞先生的感情,也对学术界产生了不良影响”。此中“有人”,真是呼之欲出。而俞平伯这些年受到伤害的,又岂仅是感情! 虽然时隔三十多年了,但人们记忆犹新,是领袖写信给中共中央政治局和有关部门,号令他们,“对俞平伯这类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应当“批判”。俞平伯被指责为“反动学术权威”的大人物,写文章批判俞平伯*初碰了壁的李希凡、蓝翎被赞扬为应当得到支持的小人物。 李希凡、蓝翎当时年纪小小,敢于向大师级的学者进攻,精神是可佩的,文章得不到出路也是值得同情的。因此支持展开学术讨论不就行了?然而,却发动了政治性的围攻,斗! 在庆贺会上胡绳有言:“学术界的自由讨论是受中国宪法保护的。共产党对这类学术问题不需要也不应该做出裁决。”这是应该受到热烈鼓掌的话。报道中却没有看到是不是有这种反应。 使人奇怪的是,有关庆贺会的报道,《人民日报》似乎一字未登,而和知识分子关系密切的《光明日报》似乎也一样。《人民日报》的海外版是在迟了一天之后才刊出中国新闻社的电讯的。新华社是不是向海内发出了电讯就不知道了。不过,《文艺报》倒是做了较详尽的报道。 “宪法保护”,“共产党不要裁决”,这些话的重要性不需要说了。学术自由,使人记起前一阵另一位姓胡的,职位更高的胡启立,在作家协会会议上强调的创作自由。两位姓胡的都是在做代表性的讲话。 还是回到俞平伯的庆贺会来吧。主要发言人胡绳,是历史学家,人们都知道,但许多人未必知道,他对旧体诗也是有功力的。身为主角,但不是主要发言人的俞平伯,却是有名的诗人和词学家,更是“倒霉”的红学家就不须提了。在这一带有平反意义的庆贺会上,不仅他在新文学创作、古诗词研究上的成就受到肯定,而被否定过的关于《红楼梦》的研究更被肯定为有“开拓性意义”,是“卓越的贡献”,尽管也有其不足,总算又红起来了。 不知道俞平伯对这个在他来说非同小可的庆贺会是不是有感而作,写成诗词,但他在会上的几句话却颇有诗意:“往事如尘,回头一看,真有点儿像‘旧时月色’了。”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这是姜白石咏梅的《暗香》。还有一首《疏影》,有“篱角黄昏……化作此花幽独”的句子。总而言之,在我们这位八十六岁的老人眼中,这一切都是过去了的“旧时月色”了。 ……
罗孚,原名罗承勋,曾任香港《大公报》副总编辑,香港《新晚报》总编辑。他以辛文芷、吴令湄、文丝、程雪野、丝韦、柳苏等笔名,在内地和香港发表了大量的散文、随笔和文论、诗词,如金庸、董桥等,都是通过他的生花妙笔,而被介绍给内地的读者。编有《聂绀弩诗全编》《叶灵凤读书随笔》和《香港的人和事》。1983-1993年,因间谍案被判刑十年,但一个月后即获假释,在北京居住。刑满后回香港定居。2014年去世。
中国现代文学百家--李劼人代表作--死水微澜 本书特色 李劼人的大河小说三部曲《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以其故乡四川为背景,比较完整地反映了从甲午战争...
四海行吟 本书特色 作者阅读世界之书的每个书叶——法国、加拿大、日本、美国、德国……登览另一世间的兴旺悲笑,发觉美的灵犀,与每个城市、每个国家的灵魂相知。用明净...
李清照-怡情书吧 本书特色 1.现代人精神的需求。忙碌于纷纷扰扰的现代社会的现代人,当白天的匆忙沉入夜晚的宁静,他们执著地关注心灵的成长,渴望阅读、欣赏那些疏导...
中华传统审美一百句 内容简介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中华美学精神是传统文...
岁月-2008雍和诗歌典藏 内容简介 雍容华美,和畅典雅,汇多种风格流派,采万千诗歌精品,“雍和诗歌典藏”第二辑隆重面世。中国诗歌学会和中坤投资集团共同决定,以...
制造伍德斯托克 本书特色 没有提伯,就没有伍德斯托克;而没有伍德斯托克,也没有今日的提伯。 1969年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渗透着60年代的纯真、乐观、不羁与理想...
古罗马神话故事-经典典藏版 本书特色 在绚丽多姿的神话世界中,古罗马神话如同一颗璀璨夺目的珍珠。经过漫长岁月的涤荡,抹去历史的尘烟,它仍以奇幻的故事情节、纯真的...
河童旅行素描本 本书特色 这其实是一本坊间常见的杂文集子,就是把发表在报刊上的千字文拾掇拾掇,出本书。但是由于作者的身份不一样,这书就有了独特的魅力。妹尾河童是...
别让外界浮躁了你 本书特色 还有无数山野里的花花草草,有多少人会注意它们?或许它们的一生,都不会被发现,被关注,被赞美,可是,它们为此而懈怠过吗?还有那...
牛棚杂忆-最新图文修订典藏版 本书特色 《牛棚杂忆(*新修订图文典藏版)》内容提要本书是季羡林老先生对其在文革时期的一本回忆录,他以自省之笔,详述了自己十年动乱...
我还是想你.妈妈 本书特色 ★获得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她的复调书写,是对我们时代的苦难和勇气的纪念."★"每一页,都是感人肺腑的故事."★中国首次正版引进...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
元明清诗词选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唐宋诗赋鼎盛之后的低谷期与中兴期的元明清诗词选录七百多首,试图反映出元明清诗词的基本风貌、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主要诗人与作品的特点,...
世有桃花 本书特色 ★古典诗词赏析**人安意如,品读古典诗词的*美意象★桃花大俗大雅,亦至柔至刚。桃花的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含义非常复杂,可谓“将一朵桃花看开...
《诗词散论》初版原收论文十篇,1982年重印后增为十一篇。其中论诗之文章四篇,按时代内容言之,依次为《〈诗〉三百篇纂辑考》、《六朝五言诗之流变》、《论李义山诗》...
1911-(纪念版) 本书特色 后记:完美的国家是个幻想 “从前种种事,至一九一六年死;以后种种事,自一九一六年生。吾人首当一新其心血,以新人格,以...
古体诗苑-(上.下册) 内容简介 本书体例,按章、节、目叙述。 选诗以作者生年为序,作者姓名首次出现,其前冠以朝代,后作者与前作同朝代,则不注。一人作数题者,...
纪伯伦哲思美文精选 本书特色 纪伯伦是“旅美派”作家中的杰出代表,被誉为“旅美文学家们的头号领袖”、“旅美文学的旗手和灵魂”。他在诗歌、散文、小说的创作...
以敞开的感官享受世界-大自然.景观.地球 内容简介 在《以敞开的感官享受世界》里,托恩·勒迈尔研究了我们与大自然、景观和地球韵关系。他强调感官和感官素质的作用。...
回忆-第三帝国废墟上我的青春 本书特色《回忆》一书是荷兰籍德裔画家鲁道尔弗·卡尔的自叙传绘本,以五百余幅精美绝伦的黑白线稿和笑中带泪的文字描绘了一个德国孤儿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