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孚的写作,一直与诗相伴。少年时就开始写诗,喜爱黄仲则、龚自珍、苏曼殊、周作人等人的诗,后来办报时和柳亚子、艾青等人有过“诗交”。在北京期间,他说:“我的北京的十年是诗的日子,不是日子过得像诗,而是颇有闲暇读诗。因此读了一些诗集,也想方设法读了一些还没有形成集子的当代人的诗。”从此他开始了“诗话”的写作,评介“新文艺家的旧体诗”成为他此后写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开启了一种亦诗亦文、夹叙夹议的“诗话风格”。本次新编,补充了罗孚先生在1997年以后写的“诗话”文章和当时未收入的文章,并进一步作了修订。
《燕山诗话》大陆、香港都曾印有单行本,但因为各种原因,文章收入情况参差,同时诗文的引用等,有不少讹误。三联这一版有了明显的改善,可以说是这本书的*佳版本。
编者的话/1
序/1
从胡乔木到乔木/4
夏衍和猫的情谊/15
从俞平伯谈到胡风/20
冯雪峰十年祭/32
空前绝后聂绀弩/42
王力“文革”《五哀诗》/51
“文章倾国”三家村/61
冯友兰诗论毛泽东/71
周作人已经平反了?/80
“饱吃苦茶辨余味”
——关于《知堂杂诗抄》/93
书愤放歌吴世昌/105
精通洋文土诗人
——荒芜和他的纸壁斋诗/116
杨宪益诗打一缸油/128
“生正逢时”吴祖光/138
陈迩冬十步话三分/149
碧空楼上探舒芜/159
黄苗子“青蝇拍后”/171
玉尹老人狱中诗
——郑超麟《玉尹残集》/182
金尧如揽月摩星词/194
王匡徐复观一段诗缘/196
金庸梁羽生的诗词回目/199
高旅和聂绀弩/203
爱水而又不爱“水”的诗人
——怀念听水诗人王辛笛先生/212
冒效鲁和钱锺书/220
郁达夫的诗和香港/224
兼好法师的《徒然草》/231
当代旧体诗和文学史
——从《追迹香港文学》谈起/234
曼殊上人诗卷/239
《罗孚作品精选:燕山诗话(新编本)》: 新年以来,北京文化界办了两场红白喜事:一月二十日为俞平伯开了一个从事学术活动六十五周年的庆贺会,是红;在这之前五天,一月十五日为已经去世半年多的胡风开了一个追悼会,是白。 从新说起,从红说起。 俞平伯这个庆贺会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为他举行的,说得再小一点,是社会科学院下边的文学研究所为他举行的。因此,主要由上任不久的两位新官——院长胡绳和所长刘再复讲了话。这可能因为俞平伯至今仍是文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吧。 仅仅庆贺一番,还算不了什么,动人听闻的是胡绳在讲话中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批评的批评,否定的否定,批评了、否定了当年对“新红学”大师俞平伯的“政治性围攻”,说是“不正确的”。他没有爽爽快快说这是错误,更没有爽爽快快说这是什么人的错误,只是说,“一九五四年因为有人对俞先生的红学研究有不同意见而对他进行政治性批判,不仅伤害了俞先生的感情,也对学术界产生了不良影响”。此中“有人”,真是呼之欲出。而俞平伯这些年受到伤害的,又岂仅是感情! 虽然时隔三十多年了,但人们记忆犹新,是领袖写信给中共中央政治局和有关部门,号令他们,“对俞平伯这类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应当“批判”。俞平伯被指责为“反动学术权威”的大人物,写文章批判俞平伯*初碰了壁的李希凡、蓝翎被赞扬为应当得到支持的小人物。 李希凡、蓝翎当时年纪小小,敢于向大师级的学者进攻,精神是可佩的,文章得不到出路也是值得同情的。因此支持展开学术讨论不就行了?然而,却发动了政治性的围攻,斗! 在庆贺会上胡绳有言:“学术界的自由讨论是受中国宪法保护的。共产党对这类学术问题不需要也不应该做出裁决。”这是应该受到热烈鼓掌的话。报道中却没有看到是不是有这种反应。 使人奇怪的是,有关庆贺会的报道,《人民日报》似乎一字未登,而和知识分子关系密切的《光明日报》似乎也一样。《人民日报》的海外版是在迟了一天之后才刊出中国新闻社的电讯的。新华社是不是向海内发出了电讯就不知道了。不过,《文艺报》倒是做了较详尽的报道。 “宪法保护”,“共产党不要裁决”,这些话的重要性不需要说了。学术自由,使人记起前一阵另一位姓胡的,职位更高的胡启立,在作家协会会议上强调的创作自由。两位姓胡的都是在做代表性的讲话。 还是回到俞平伯的庆贺会来吧。主要发言人胡绳,是历史学家,人们都知道,但许多人未必知道,他对旧体诗也是有功力的。身为主角,但不是主要发言人的俞平伯,却是有名的诗人和词学家,更是“倒霉”的红学家就不须提了。在这一带有平反意义的庆贺会上,不仅他在新文学创作、古诗词研究上的成就受到肯定,而被否定过的关于《红楼梦》的研究更被肯定为有“开拓性意义”,是“卓越的贡献”,尽管也有其不足,总算又红起来了。 不知道俞平伯对这个在他来说非同小可的庆贺会是不是有感而作,写成诗词,但他在会上的几句话却颇有诗意:“往事如尘,回头一看,真有点儿像‘旧时月色’了。”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这是姜白石咏梅的《暗香》。还有一首《疏影》,有“篱角黄昏……化作此花幽独”的句子。总而言之,在我们这位八十六岁的老人眼中,这一切都是过去了的“旧时月色”了。 ……
罗孚,原名罗承勋,曾任香港《大公报》副总编辑,香港《新晚报》总编辑。他以辛文芷、吴令湄、文丝、程雪野、丝韦、柳苏等笔名,在内地和香港发表了大量的散文、随笔和文论、诗词,如金庸、董桥等,都是通过他的生花妙笔,而被介绍给内地的读者。编有《聂绀弩诗全编》《叶灵凤读书随笔》和《香港的人和事》。1983-1993年,因间谍案被判刑十年,但一个月后即获假释,在北京居住。刑满后回香港定居。2014年去世。
毕淑敏-西藏,面冰十年 本书特色 毕淑敏作为一位心理学医生有着非同凡人的震惊与果敢,她的文章如同她的个性一般坚强韧性。她教给我们爱,同时教给我们理性,面对残酷的...
文字的魅力:从六朝开始散步 本书特色 1. 林文月在台湾艺文界是一个*具代表性的、标志性的人物。她的求学及学术历程代表了台湾一代知识分子的人生轨迹。可以说,如果...
随园诗话 本书特色 ☆品种全:本丛书将经史子集及其他学科中读者*热衷的品种全部收齐,让读者以*少的时间读*多的好书。☆设计新:本丛书的特点是编写结构新,排版形式...
苏轼诗集合注(全六册) 本书特色 推荐《苏轼诗集合注(套装共6册)(繁体竖排版)》:中国古典文学丛书。〈BR〉在宋时诗坛舆苏轼并称为苏黄的江西诗派开创者黄庭坚说...
初盛唐送别诗研究 本书特色 邓田田著的《初盛唐送别诗研究》试图通过文本分析与个案研究,结合对唐代影响送别诗盛行风气的种种原因的探讨,对送别诗中映射出的士人心态及...
巴厘巴厘-一个中国人的30次巴厘岛之行 本书特色 有个笑话:许多人知道巴厘岛是天堂岛、神仙岛,却不知道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美得令人目眩,巴厘之美不仅在于山...
汪国真经典代表作-2 本书特色 《汪国真经典代表作2》上世纪90年代,诗歌的火红年代,汪国真是一个炙手可热的名字,承载着一代人的集体记忆。1990年,《年轻的潮...
【编辑推荐】★人生各阶段亲密关系的诊断书童年时代的“拥抱饥渴症”,恋爱关系中的“备胎心理”,中年夫妻的“无性婚姻”,家庭关系中的“技术成瘾症”,老年时期的“社交...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散文丛书-万物如此平静 本书特色 莫里斯·梅特林克诞生于1862年,他不仅是象征派戏剧的代表作家,还是著名诗人和散文家。他一生写过20多个剧本...
唐宋散文 内容简介 本书入选作品,以历代传诵的名篇为主。选篇涉及唐宋各个时期的重要作家,以“唐宋八大家”的代表作居多。所选作品的体裁尽量广泛,以期更全面地反映唐...
曲录 本书特色 清末民初文献丛刊(影印本):古有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近有民国大师百花齐放,西学东渐东西交融,尽享思想学术文化盛宴。 《曲录》★近代中国*部剧目汇编...
《敦煌小说合集》内容简介:敦煌文献的发现,为中国乃至世界学术研究提供了大量前所未见的新鲜资料。一九〇九年九月,继英人斯坦
人生有信 本书特色 一箱旧年书信,摊开中国往事。我意识到,既要相忘于江湖,也要相忆于江湖。忘记有时是必要的减法,而记忆更多的时候是“从一知万&...
《你应知道的2000个万事由来》内容简介:本书详细地探寻了各方面事物的由来,是一本丰富知识、增长见识的读物。本书内容丰富,条目
洛夫诗全集-(全二册) 本书特色国际著名诗人、世界华语诗坛泰斗洛夫先生60年创作之大成!本年度*厚重的汉语诗集!洛夫诗全集-(全二册) 内容简介洛夫,国际著名诗...
吃火-阿特伍德作品 本书特色 本书是加拿大著名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创作的诗集。诗集包括三种先前出版过的诗选集:《诗:1965-1975》、《诗:1976...
天际游丝:曹文轩精选集 本书特色 四个成语可能与文学有关,与文学的生命有关。它们分别是:“无中生有”、“故弄玄虚”、“坐井观天”和“无所事事”。天际游丝:曹文轩...
朱光潜作品新编 内容简介 滥觞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中国现代文学,虽然只有三十年的短暂历程,但在东西方文化浪潮的交汇与激荡之中,却风生水起、云蒸霞蔚,涌现出一代灿若...
天高地厚-献给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本书特色 从公元一九七八年到二○○八年,三十年的时间,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滴水,却融尽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潮起潮落。《天高地厚》...
卧底历险:我的第四次死里逃生 内容简介 这是一位中国新闻记者历经生死的传奇经历! 这是一位从海军陆战队走出来的下海政法记者为正义而战的真实记录! “打虎”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