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秋,施特劳斯在芝大开设“柏拉图的政治哲学”课程,专讲《会饮》。其弟子伯纳德特后来把课堂录音整理成文,据说凡录音中不明之处都经施特劳斯本人确认过。然而,讲稿只如一缕暗香,私底下在其门人中流传,直到施特劳斯辞世30多年后才公开出版。2012年,中译本面世,中国读者终于也能与这位教师面对面,正如他昔日开坛设教时坐在他面前的那些学生一样。施特劳斯精微的思想、幽深的洞见都在这里。
1. 一代政治哲学大师解读柏拉图的不朽名篇2.唯一经施特劳斯本人确认过的讲稿笔录政治哲人施特劳斯1973年辞世,时隔一代人之后突然撞见此书,其震惊和意外,不亚于在一座古老的德国教堂的地下室偶然发现一卷巴赫手稿。——Mark Blitz, Weekly Standard就让我用伯纳德特的原话来推荐此书吧:“施特劳斯教授能从表面看似琐屑的事物中洞悉*极致的意味,这种能力在他解释《会饮》时体现得淋漓尽致。”引人入胜,又叫人豁然开朗。我们在这里听到了施特劳斯的口传教导,就是那些倘若在写作中他会以更隐晦的方式去表达的思想。我们听到他如何换一种方式重申这些思想,直接切中其要害。令人惊喜的是,他偶然还会突然来上一句玩笑,这让我们肯定,施特劳斯也可以那么生气勃勃、那么坦率直接。——G. R. F. Ferrari,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
《论柏拉图的》:厄利斯和玻俄提亚的法律由有情人本身制定,因此有情人享有充分自由。它不是由父亲们本身制定,尽管父亲们可能是有情人。但他们制定法律时担当的身份(capacity)是什么?这里提出的解释不充分。对青年男子的爱为何高于对男童和女人的爱?让我这样来说:在厄利斯没有法律禁止这类事情;因此有情人对限制不感兴趣。厄利斯法律的毛病在哪里?不清楚。因此让我们看另一群住在小亚细亚、生活在蛮夷治下的雅典人。自由。自由需要*有能力拿起武器的人结成爱的纽带。*有能力拿起武器的那些人当然既不是女人也不是男童。于是我们看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此前我们看到的是nous[理智]——理智(intelligence);现在我们看到,nous或日理智绝不会让男童恋正当化,因为它会让人们爱更有智慧更年长的人。但如果问题关系到政治自由,关系到*有能力捍卫这种自由的人,那么,在仍有能力继续战斗的人之间,在较年长的一代人(在罗马人那里是四十五岁)[70]和较年轻的一代人(比如说十七岁)之间,便有了某种关联。我们必须看看这个理由是否充分。通过182c34中的各种事例可以发现,爱欲能造就崇高的(lofty)灵魂,但爱欲不是唯一造就崇高灵魂的东西。这里我们看到另一种考量。自由被用作对男童恋的支持,但这种支持为何不起作用?自由何以不充分?每个继续读泡赛尼阿斯讲辞的人都可知道答案。爱欲与自由的关系为何不保险?因为这种观点假设有情人要充当奴隶。nous[理智]——心智(mind)——失败了。自由也不起作用,因为这种关系带有奴性。另外还有几点,我们可以简单考虑一下。**是泡塞尼阿斯谈到蛮夷时提到的那种狭义的政治利益。“凡把取悦有情人规定为坏事的地方,这种法律之所以得到制定,都是因为那些法律制定者的恶行”。这样的法律源于统治者的贪婪,源于他们不断攫取的欲望,也源于被统治者的缺乏男子气。这个说法极有趣。被统治者,即便是被僭主统治的人,也跟统治者或僭主一样是立法者。这里当然包涵真理的要素,这个要素被现代科学意义上的政治学的某些潮流夸大得如此过分。比如说,本特利(Bently)的政治统治理论认为,不存在纯粹的僭主。受统治的人们总会对统治者施加某些影响。正是在这种观点的鼓动下,泡赛尼阿斯才说,立法者,即便是僭政下的立法者,既有统治者,也有被统治者。在另一种情形中——泡赛尼阿斯在此谈到未开化的希腊人,那里制定的法律是完全高贵的,即没有任何限制——法律被制订是因为立法者灵魂的懒惰。在这里各位看到,泡赛尼阿斯没有在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做任何区分。为何?很显然——这些[未开化的]人是共和派(republicans),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区分不存在。他们是真正的自由人。关于男童恋他们怎么说?他们说你想怎样就怎样吧。因此,自由不需要高贵的爱欲。我们看到的另一条证据表明,泡赛尼阿斯企图为男童恋寻找依据的第二个尝试——这次尝试不是凭nous[理智],不是凭理智(intelligence),而是凭自由——也破产了。那么他会在哪里找依据?柏拉图没说,“这是我的价值判断”;每个白痴都会这样说。他会问,你这个价值判断的理由何在?为何说男童恋是好的?法律为何允许它存在?你必须给出理由。有些人想加入男童恋行列,有些人因为男童恋被禁感到难受,这些事实肯定不是改变法律的理由。肯定有好理由存在。给我一个好理由。是理性吗?不是。自由吗?不是。……
[美]施特劳斯(Leo Strauss),20世纪由德流亡至美的政治哲人,在美国学术重镇芝加哥大学教书育人20年默默无闻,死后却对北美学界产生重大影响。曾获芝加哥大学“杰出贡献教授”、联邦德国政府“大十字勋章”等荣誉。施特劳斯关心的核心问题是:西方文明危机的根本原因何在?他不仅对这个老问题作出了超逾前人的深刻解答,而且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方略,即重新学习古典政治哲学作品。这一点深刻影响了西方文教和西方学界的未来走向。上世纪70年代以来,他身后的学术影响不断扩大,并在学界引发激烈的政治争议。自本世纪初开始,刘小枫教授陆续将施特劳斯的作品引入中国,久积而成规模,继影响北美学界之后,又深刻影响了当代中国学界的学问方向:绎读经典蔚然成风,古典学学科也呈方兴未艾之势。
佛道名言品鉴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修身篇、自然篇、喻事篇、道德篇、处世篇、进取篇、言语篇、治学篇、见识篇等。佛道名言品鉴 目录 修身篇佛家 清心寡欲淡名...
形而上学-最新全译本 本书特色《形而上学》是亚里士多德*重要的著作,他在《形而上学》中认为自然界有一种“原因”关系的存在。这种“原因”观念不同于近代以来的“因果...
道家窖藏武功摄生秘笈-附赠DVD 本书特色 道教文化博大精深,乃华夏文明精粹之所在,千年文化之珍贵遗产。其核心教义为修道养生、济世利人;菁华之处在于丹道摄生。内...
刘奔文集 内容简介 本书选辑了作者自1982年以来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学术评论50余篇。学术论文部分主要是围绕重大现实课题,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观、真理观、...
《弘明集》《广弘明集》述论稿 内容简介 梁代僧佑的《弘明集》与唐初道宣的《广弘明集》是中国佛教史上两部极为重要的典籍,它们为研究汉唐之际的三教关系提供了大量的文...
《逸周书彙校集注》(上下)(修订本)内容简介:《逸周書》之名,最早見於許慎《說文解宇》《漢書·藝文志》則稱做《周書》。如謝墉
《莲花生大师传》以光怪陆离的故事和绚丽多彩的民间传记形式,记述了佛教传入藏区的历史情况,是一份了解藏族历史和研究藏民族群
心经修心课-不烦恼的活法 本书特色 ▲《心经修心课:不烦恼的活法》是当今世界讲得*好的心经,本书作者濑户内寂听是日本*具影响力的尼僧,中国美食大家蔡澜先生曾专门...
《古印度六派哲学经典》选译了六派哲学的主要经典。其中最早的根本经典均据梵文原典译出,除了《弥曼差经》是节译外,其余都是全
论道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抗日战争期间撰写的一部重要著作,是中国现代哲学中系统完备且富有创造性的本体论专著。作者以道、式、能为基本范畴,通过逻辑的推演,构建其独...
基督教生命伦理学基础 本书特色 《基督教生命伦理学基础》中,对道德神学的反思,大多是源自基督教前8个世纪的文学作品和教会圣典中汲取。通过这部作品,将使读者看到基...
传习录 本书特色 言心学者必能任事,阳明辈是也。大儒能用兵者,惟阳明一人而已。 —— 康有为一生俯首拜阳明。 —— 东乡平八郎(日本近代著名的军事家) 守仁勋业...
先秦诸子与史学 本书特色 《先秦诸子与史学》是在我的博士论文《先秦诸子与史学》的基础上修改完成的。《先秦诸子与史学》试图探究先秦诸子的学术渊源与“史”的关系,阐...
蒙古佛教史(北元时期1368-1634) 内容简介 从早期成吉思汗开始,佛教在蒙古的传播到忽必烈的时期,蒙古的上层已经全面接受藏传佛教。本书是“北方文明讲坛”之...
《精神生活》被公认为汉娜·阿伦特最伟大的著作,也是她生命之火即将熄灭前的遗世之作。这本书探索了沉思生活中的思维本身。与阿
20世纪西方学术思想译从·人文科学的逻辑 内容简介 《人文科学的逻辑》介绍:自基督教世界的二元论(个体与普遍、有限与无限、人类与上帝之间的绝对对立)打破了古希腊...
呻吟语:让人受益终生的处世经典 本书特色 《呻吟语:让人受益终生的处世经典》是明代晚期著名学者吕坤所著的语录体、箴言体的小品文集,刊刻于1593(明万历二十一年...
四柱预测详解 本书特色 本书以明代刘柏温《滴天髓》为主要参考书籍,以作者王长鸿本人的祖父、父亲传授下来的近百年的实际测算经验与自己三十多年来研究、测算成果而编写...
华夏文库经典解读系列 孔子是怎样炼成的——《论语》人生课堂 本书特色 本书为国学普及读本 “华夏文库”系列其中一册,本系列书精选了中华民族思想史、文学史上有深远...
我们的经典自由之书:庄子/我们的经典 本书特色 本书为传统经典《庄子(内篇)》核心文献的现代和解本,内容结构包含原文、语译、和解三部分,原文甄选经典底本、再现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