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秋,施特劳斯在芝大开设“柏拉图的政治哲学”课程,专讲《会饮》。其弟子伯纳德特后来把课堂录音整理成文,据说凡录音中不明之处都经施特劳斯本人确认过。然而,讲稿只如一缕暗香,私底下在其门人中流传,直到施特劳斯辞世30多年后才公开出版。2012年,中译本面世,中国读者终于也能与这位教师面对面,正如他昔日开坛设教时坐在他面前的那些学生一样。施特劳斯精微的思想、幽深的洞见都在这里。
1. 一代政治哲学大师解读柏拉图的不朽名篇2.唯一经施特劳斯本人确认过的讲稿笔录政治哲人施特劳斯1973年辞世,时隔一代人之后突然撞见此书,其震惊和意外,不亚于在一座古老的德国教堂的地下室偶然发现一卷巴赫手稿。——Mark Blitz, Weekly Standard就让我用伯纳德特的原话来推荐此书吧:“施特劳斯教授能从表面看似琐屑的事物中洞悉*极致的意味,这种能力在他解释《会饮》时体现得淋漓尽致。”引人入胜,又叫人豁然开朗。我们在这里听到了施特劳斯的口传教导,就是那些倘若在写作中他会以更隐晦的方式去表达的思想。我们听到他如何换一种方式重申这些思想,直接切中其要害。令人惊喜的是,他偶然还会突然来上一句玩笑,这让我们肯定,施特劳斯也可以那么生气勃勃、那么坦率直接。——G. R. F. Ferrari,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
《论柏拉图的》:厄利斯和玻俄提亚的法律由有情人本身制定,因此有情人享有充分自由。它不是由父亲们本身制定,尽管父亲们可能是有情人。但他们制定法律时担当的身份(capacity)是什么?这里提出的解释不充分。对青年男子的爱为何高于对男童和女人的爱?让我这样来说:在厄利斯没有法律禁止这类事情;因此有情人对限制不感兴趣。厄利斯法律的毛病在哪里?不清楚。因此让我们看另一群住在小亚细亚、生活在蛮夷治下的雅典人。自由。自由需要*有能力拿起武器的人结成爱的纽带。*有能力拿起武器的那些人当然既不是女人也不是男童。于是我们看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此前我们看到的是nous[理智]——理智(intelligence);现在我们看到,nous或日理智绝不会让男童恋正当化,因为它会让人们爱更有智慧更年长的人。但如果问题关系到政治自由,关系到*有能力捍卫这种自由的人,那么,在仍有能力继续战斗的人之间,在较年长的一代人(在罗马人那里是四十五岁)[70]和较年轻的一代人(比如说十七岁)之间,便有了某种关联。我们必须看看这个理由是否充分。通过182c34中的各种事例可以发现,爱欲能造就崇高的(lofty)灵魂,但爱欲不是唯一造就崇高灵魂的东西。这里我们看到另一种考量。自由被用作对男童恋的支持,但这种支持为何不起作用?自由何以不充分?每个继续读泡赛尼阿斯讲辞的人都可知道答案。爱欲与自由的关系为何不保险?因为这种观点假设有情人要充当奴隶。nous[理智]——心智(mind)——失败了。自由也不起作用,因为这种关系带有奴性。另外还有几点,我们可以简单考虑一下。**是泡塞尼阿斯谈到蛮夷时提到的那种狭义的政治利益。“凡把取悦有情人规定为坏事的地方,这种法律之所以得到制定,都是因为那些法律制定者的恶行”。这样的法律源于统治者的贪婪,源于他们不断攫取的欲望,也源于被统治者的缺乏男子气。这个说法极有趣。被统治者,即便是被僭主统治的人,也跟统治者或僭主一样是立法者。这里当然包涵真理的要素,这个要素被现代科学意义上的政治学的某些潮流夸大得如此过分。比如说,本特利(Bently)的政治统治理论认为,不存在纯粹的僭主。受统治的人们总会对统治者施加某些影响。正是在这种观点的鼓动下,泡赛尼阿斯才说,立法者,即便是僭政下的立法者,既有统治者,也有被统治者。在另一种情形中——泡赛尼阿斯在此谈到未开化的希腊人,那里制定的法律是完全高贵的,即没有任何限制——法律被制订是因为立法者灵魂的懒惰。在这里各位看到,泡赛尼阿斯没有在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做任何区分。为何?很显然——这些[未开化的]人是共和派(republicans),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区分不存在。他们是真正的自由人。关于男童恋他们怎么说?他们说你想怎样就怎样吧。因此,自由不需要高贵的爱欲。我们看到的另一条证据表明,泡赛尼阿斯企图为男童恋寻找依据的第二个尝试——这次尝试不是凭nous[理智],不是凭理智(intelligence),而是凭自由——也破产了。那么他会在哪里找依据?柏拉图没说,“这是我的价值判断”;每个白痴都会这样说。他会问,你这个价值判断的理由何在?为何说男童恋是好的?法律为何允许它存在?你必须给出理由。有些人想加入男童恋行列,有些人因为男童恋被禁感到难受,这些事实肯定不是改变法律的理由。肯定有好理由存在。给我一个好理由。是理性吗?不是。自由吗?不是。……
[美]施特劳斯(Leo Strauss),20世纪由德流亡至美的政治哲人,在美国学术重镇芝加哥大学教书育人20年默默无闻,死后却对北美学界产生重大影响。曾获芝加哥大学“杰出贡献教授”、联邦德国政府“大十字勋章”等荣誉。施特劳斯关心的核心问题是:西方文明危机的根本原因何在?他不仅对这个老问题作出了超逾前人的深刻解答,而且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方略,即重新学习古典政治哲学作品。这一点深刻影响了西方文教和西方学界的未来走向。上世纪70年代以来,他身后的学术影响不断扩大,并在学界引发激烈的政治争议。自本世纪初开始,刘小枫教授陆续将施特劳斯的作品引入中国,久积而成规模,继影响北美学界之后,又深刻影响了当代中国学界的学问方向:绎读经典蔚然成风,古典学学科也呈方兴未艾之势。
新尼采主义-生产(第四辑) 本书特色 存在各种各样的尼采形象,有海德格尔的尼采,施特劳斯的尼采,德勒兹和福柯的尼采。但是,还有一种尼采形象同样至关重要,这就是巴...
冒鹤亭京氏易三种 本书特色 《冒鹤亭京氏易三种》内容简介:民国期间历任北京政府财政部顾问,浙江瓯海(温州)、江苏镇江、淮安等关监督,农商部经济调查会会长,国民政...
明正统《道藏》收道书一千四百二十六种,合五千三百零五卷,按三洞、四辅、十二类分门。万历《续道藏》补收道书五十种,合一百八
自然之道-老子生存哲学研究 本书特色 为了从根本上解救春秋末期人的生存危机,重整社会秩序和人生价值,老子以哲学的方式探究了人的生存问题,从人之生存的社会环境和自...
道德力量的来源:基于生命哲学的阐释 本书特色 关于道德动力的来源问题,西方伦理学一直有争论:或归诸理性(如康德),或归诸情感(如卢梭、叔本华)。作者从康德的伦理...
经典私塾班-听傅老师讲《易经》 本书特色 《听傅老师讲》:“经典私塾班”系列,国学入门者的必读书。经典私塾班-听傅老师讲《易经》 内容简介 简介作者以浅显生动的...
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 内容简介 以史与思的交融为进路,《具体的形上学》既基于中国哲学的历史发展,又以世界哲学背景下的多重哲学智慧为理论之源,其内在的旨...
列子集释-新编诸子集成 本书特色 《新编诸子集成:列子集释》所收子书与旧本诸子集成略同,是一般研究者经常要阅读或查考的书。每一种都选择到目前为止较好的注释本,有...
道德情操论-求富有道即合德 本书特色 目前对国内外文学作品的简写或改编的尝试较多,也较为成功,而对于人文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名著的简写或改编的尝试比较少,如我们...
以清为贵的文化哲学-《关尹子》及其注疏研究 本书特色 关尹子是先秦道家人物的重要代表,庄子把他和老子同称为“博大真人”,《吕氏春秋》将其思想主旨概括为“关尹贵清...
谈美书简 本书特色 阅读大家经典感受大家风范普及大家知识传承大家文化谈美书简 内容简介 “大家小书”,是一个很俏皮的名称。此所谓“大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逻辑思维训练大全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为“逻辑思维理论篇”和“提高逻辑力的思维游戏”共两篇,主要内容包括:逻辑思维的伟大力量、概念思维、判断思维、演绎推理思维、归纳...
形而上学之后: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思想及其流变 本书特色 张有奎编写的这本《形而上学之后: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思想及其流变》是系统研究马克思实践哲学思想的著作。马克思的...
佛陀遗教经典 本书特色 由弘学和释大恩编注的这本《佛陀遗教经典》是阐述佛教教理的书籍,共包括:《佛遗教经》、《四十二章经》、《八大人觉经》和《地藏王菩萨经》。书...
审丑-万物美学 本书特色 什么是“丑”?这个时代*卓越的文化评论家之一史蒂芬贝利娴熟精妙地将数个世纪以来的艺术、设计遗产和文化史串联编织在一起,探讨了丑以及与丑...
国民经典文库:中国人的修养 内容简介 《中国人的修养》主要收录了蔡元培先生的代表作品《华工学校讲义》《中学修身教科书》等有关道德修养的文章,体现了蔡元培先生对现...
对什么是启蒙的回答-57-[英汉双语]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社科哲学爱好者以精华的篇幅,读懂伟大的思想。康德著名四篇政治作品,穿越时光的思想启蒙对什么是启蒙的...
大师们的家风.第三辑 本书特色 他们是这样一些名字:蔡元培、章太炎、梁启超、王国维、陈垣、鲁迅、吕思勉、陈寅恪、陶行知、胡适、陈鹤琴、梁漱溟、叶圣陶、钱穆、冯友...
论灵魂与复活-世纪文库 内容简介 在这个文集中包括了尼斯的格列高利的三篇代表作,旨在完整地显示出尼斯的格列高利的人类学结构性视野及其神学的各个特点。其中,《论造...
禅与生命的认知初讲 本书特色 生命“原在呼吸之间”,而人们苦苦探求的禅则羚羊挂角,无处找寻,二者究竟有着怎样的神秘关联?南怀瑾先生从儒、释、道出发,结合现代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