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的价值》通过一系列佛理的故事,讲述了如何做一个宽容的人。多一些人情味,多一分慈悲,多一些柔软语,多一点关爱的眼神,人与人之问就能连成一片深阔的天空,蔚蓝而清澈。生存于世,我们时时都在印证无常的人生法则,相聚总有分离时,拥有以后会散失,好坏成败、悲欢离合、海枯石烂都在无常真理中,哪有迎风摇曳的吉祥草。
想想,花凋任雨落土,叶枯随风坠地,随缘随分,不也绚烂静美?
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们是浮澡的,人们常常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
学会承担
我们常常祝福别人“吉祥如意”、“自在吉祥”、“新春吉祥”……“吉祥”有平安、顺心、圆满的涵义。如何能吉祥呢?《法句经》认为,待人以慈悲,便能获致吉祥:“一切为天下,建立大慈悲,修仁安众生,是为*吉祥”。
多年前,慧龙法师从寿山寺驾了一部“小山富”汽车回佛光山,在崎岖难行的小路上,一个无照驾驶的农夫正开着铁牛车迎面而来,慧龙法师无处闪躲,“砰”的一声,彼此撞个正着。铁牛车人车无恙,但是“小山富”汽车可惨了,不但车身支离破碎,稀烂一团,里面坐着的慧龙法师鲜血直流,不省人事,眼看着奄奄一息,命在旦夕。
农夫吓得脸色发青,赶紧与路人将他送至高雄外科医院,医师急救后说道:“慧龙法师肋骨、肱骨断了八根,至少要在医院里疗养三个月才能恢复。”当我到医院探望他时,他却很平静地跟我说:“师父,千万不可以怪那个铁牛车司机,不要要求赔偿。这是我的业障,应该自己承担!”他丝毫没有一点怨恨。
面对庞大的医药费,农夫实在欲哭无泪,直向慧龙法师道歉赔不是。在病床上的慧龙法师反倒好言安慰农夫说:“没有关系,我不会要你赔,这么多的医药费,你就是倾家荡产也赔不起,你放心,让我自己来承担好了。”
伤愈之后慧龙法师虽然身体里还有很多铜管、铁条,但他仍一如常人,行动自如,甚至四处弘法利生。这么一位厚道的出家人,一心一意慈悲待人,不以自身利益得失、性命为优先,宁愿自己吃亏也不把过失加之于人,让人不能堪受。俗话说:“好心有好报”、“憨人有憨福”,我想,往后他必定有大福报,也能诸事吉祥。
人生如同一门一门的课程,我们必须在课程当中学习认错,学习吃亏,学习承担,学习慈悲待人,在一次一次的学习中为人带来“吉祥”,从而更加圆满自己。
千里还愿
心定法师刚接任佛光山寺的住持不久,他告诉我一件事:
有一天药石后,他在大雄宝殿前面一面念佛一面经行。忽然看见一位老太太气喘吁吁的,从成佛大道跑到大雄宝殿门口想要进去,但是殿堂已经关闭,铁门深锁。
看她着急的样子,心定法师就上前去关心。老太太说:“我三年前到这里来许了一个愿。我住在花莲,平常都是捡破烂的,好不容易有了一千多块的铜板,我现在要来还愿,赠送给佛祖,但是门关起来怎么得了,我还要赶回去,我是坐火车转搭汽车,好不容易到了这里……”
心定法师一听,赶快找香灯师来开殿门。佛光山很大,工作结束后大众各自用功办道,不容易找。费了好大工夫,终于找到香灯师来开殿门,让老太太拜佛、还愿。
心定法师跟老太太说:“天色这么暗了,就不要回去,在山上住一晚吧!”
老太太说:“我如果住下来,又要缴吃饭的钱、住宿的钱,实在负担不起!”
“哎呀!你这么诚心,应该让常住来招待你。”心定法师带着老太太到佛光山的朝山会馆,为她安排上等客房。
第二天早上,老太太要离山时,依依不舍地望着远处的大佛掉下眼泪,她说:“我这一生从来没有被人这么礼遇过。”
心定法师告诉我这一件事情后,我告诉他:“你真的能当一个住持了,有这样的爱心,有这样的人情味,就是住持之道。”
住持之道如此,待人之道更是,多一些人情味,多一分慈悲,多一些柔软语,多一点关爱的眼神,人与人之间就能连成一片蔚蓝而清澈的天空。
师父心
我常鼓励大家,我们宁可失去世间上的一切,也不能失去慈悲心。为什么呢?从我一位徒众依宏法师身上,可以了解个中意义与道理。
依宏法师随我出家二十多年,是一位老实办道的修行人。记得过去我在佛光山刚刚开办大慈育幼院时,十分缺乏人手,天性慈悯的她自愿前去照顾小孩。
有一年,几乎有一个月的时间,我没有看到她出来走动、吃饭,心里很挂念,后来才知道原来是育幼院里的孩子出水痘,一个接着一个发高烧,卧病在床。眼看蔓延下去不是办法,为了与大众隔离,她辟出一个房间给出水痘的病童,自己也和他们一起同住,每天起早贪晚,帮他们煮饭、喂药、说故事,当他们哭闹的时候,还得耐心劝导,好言安慰。
这件事慢慢地传扬开了,许多人赞美她慈悲为怀,但也有些人不解地问她:“只不过是一群孩子,长大了也不一定留得住,何必那么含辛茹苦地对待他们呢?”
她说:“正因为他们没有父母照顾,所以才把他们接引到佛门里来,让佛教作他们的父母。”
还有些人看到孩子对她服服帖帖,很奇怪地问她:“你没有做过父母,怎么能把孩子管教得这么好?”
她不卑不亢地回答:“不一定有孩子的人才可以为人父母,只要是肯施予慈爱的人,都能作天下人的父母。”
观觑世间,有的人具足财富,但未必具足道德;有的人拥有土地万顷,但未必拥有快乐;有的人极具权力,但未必掌握得住自己如万马奔腾的心。然而,也有的人深具慈悲心,他们安于每个因缘,欢喜生活,就像这位依宏法师。
我想,拥有慈悲心的人,才是*富有,*快乐的人,诚如《法句经》所言:“一切为天下,建立大慈悲,修仁安众生,是为*吉祥。”
花生汤
依空法师的父亲张来福老先生是一位中医师,因为女儿来山出家,所以偶尔也会上山小住。
有一年,他来山上挂单在朝山会馆,我担心工作人员是否招待亲切,于是问依空:“父亲住得习惯吗?饮食合胃口吗?”
依空说她父亲因为长年胃疾,三十年来不能进食五谷杂粮,只能喝花生汤,因此这几天她都亲自熬花生汤给父亲吃。第二天早斋,刚好侍者端了一碗花生汤给我喝,我突然想起张老先生,赶紧派人把依空找来,要她趁热送给父亲食用。哪知张老先生吃了以后,千言万谢不绝于耳。
几年以后,依空告诉我:她父亲一直到往生前,都还念念不忘我给他的一碗花生汤。而且经常向亲友说:“星云大师对我们佛门亲家多么礼遇,奉为上宾,别人供养的花生汤,他都慈悲省下来送我吃。”
听了依空的叙述,我的心中颇有感慨,区区一碗花生汤,就让张先生对我感激一辈子。其实,“僧情不比俗情浓”,我不但要求全山徒众要孝敬每一位同门师兄弟的父母,而且我也把这些佛门亲家视为自己的父母,给予安养,以报答他们将儿女送来学佛度众,我以为这就是人间佛教的孝顺之道。
佛陀在《父母恩重难报经》中提到父母恩德形容:“假使有人,左肩担父,右肩担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绕须弥山,经百千劫,血流没踝,犹不能报父母深恩。”父母之恩,吴天罔极,怎能不报?不只佛门,孝养父母是每一个人应尽的责任。
人蛇共处
有人认为佛光山很大,常常抓到毒蛇就拿到佛光山来放生,不仅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也曲解了放生的真正意义。
这当中发生过一件趣事:一天清晨,心定法师做完早课,回到寮房准备换长衫。一打开衣橱,咦!角落里怎么多了一堆东西?打开电灯定睛一看,原来是一条粗大的蟒蛇正盘在那里,昂首睁眼,吐着红信。他赶紧关起来,不敢惊动它。但是他还是得开衣橱拿东西,于是笑嘻嘻地和这位不速之客商量:“你是不是喜欢这里呢?如果你想要住在这里,我很欢迎,但是我们必须遵守共住规约,那就是大家互不侵犯,好吗?”蟒蛇似乎听懂了他的意思,温婉地把头低下。
此后每次回到房间看到蟒蛇,心定法师总是不忘和它打招呼,它也颔首作礼,大家相安无事地共处了一个多月。
有一天,当心定法师打开衣橱时,蟒蛇杳无踪影,但见一堆蛇皮留在那里作为纪念。此后,心定法师与人谈起此事,总是津津乐道地说:“连蛇都听我的话,人怎么会不听话呢?”
心定法师能与蟒蛇一起相处,没有受到伤害,可见人与畜生都有一种和平的愿望,所以佛教有言:“有情无情同圆种智!”因为一个慈悲的心肠,要蟒蛇也为之感动,彼此互不侵犯,相安无事,足见慈悲的力量不可思议。
在动物里面,鸽子拥有和平的象征,蛇是有毒的代表;人也是一样,有和平的性格,有斗争的性格,有喜舍的人,有贪欲的人。我常说,这世间的本来,便是一半一半的世界。好的一半坏的一半,善的一半恶的一半,黑的一半白的一半,佛拥有了一半的世界,魔也拥有一半的世界,但重点在于不陷入二元对立的困境中,而是转魔为佛、转迷为悟转邪为正、转恶为善,将我们所拥有的好的一半,去改变那坏的一半,用善的一半,去感染那个恶的一半!
……
华学科学与哲学 本书特色 收藏价值:1.胡兰成巅峰之作,孔子子旧书网单本开价上千元,绝版20多年的经典之作,纵论文学、科学、哲学、佛学,究天人之际,穷东西之辩,...
张其成国学经典全解丛书张其成全解周易(第2版)(上下册) 本书特色 本书在前一个版本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的修订,增加了译文和大量讲解的内容,对《周易》里的每一个字、...
南怀瑾选集(第三卷) 本书特色 南怀瑾先生是一位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学者。1918年生于浙江温州乐清县的一户书香门第之家,现年85岁。他幼蒙庭训,少习诸子百家...
幻觉的哲学-尼采八十年代手稿研究 内容简介 在尼采看来,欧洲哲学的传统在根本上是人的幻觉的历史,人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幻觉以求与世界和解,而且人同时也将这些幻觉作为...
东正教神学导论 本书特色 《东正教神学导论》是俄国神学思想家弗?洛斯基的代表作之一。作者通过对神秘主义神学、否定神学的三一论以及东方神学的救赎论等细致而微的论证...
御纂周易折中-全2册 内容简介 《易经》二篇、《传》十篇,在古元不相混。费直、王弼乃以传附经,而程子从之。至吕大防、晁说之、吕祖谦诸儒,以为应复其旧。朱子《本义...
四书感悟:大学中庸论语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以归纳、精炼的方法把《四书》博大精深的智慧和思辨简明而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阅读者经学著作较为容易。四书感悟:大...
周易八卦图解 目录 序编纂说明宋·刘牧《易数钩隐图)(一)太极图(二)太极生两仪图(三)天五图(四)天地之数十有五图(五)天一下生地六图(六)地二上生天七图(七...
伦理学卷-当代哲学经典 本书特色 本项目依托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和社会学学院的师资力量和学科优势,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和社会学学院学...
诺奖得主人文译丛生命物语 本书特色 《生命物语》对灵魂的孜孜不倦的探求一直贯穿于梅特林克全部的创作生涯之中,在这个重物质轻精神的时代,他的作品总能以童话的方式展...
不可能的爱 内容简介 法国大思想家雅克·德里达曾经说过:“我们所有的爱都是不可能的。”生活就是这样,它绝不容许我们渴望的那种爱始终得到实现并完全拥有之。唐·库比...
共产党宣言 内容简介 2018年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在人类历史上,马克思是对世界现代文明进程影响*深远的思想家和革命家。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科学理...
毕加索说 本书特色 《毕加索说(精)/心灵访谈》编著者尼尔·考克斯。毕加索说,作为艺术家,“要创造,而不能像猴子一样,只是模仿自然。”现代派艺术家认为,如果要对...
逍遥游-当《庄子》遭遇现实 内容简介 作者以《庄子》的文本为线索,从历史上复杂的阐释与实践中勾勒出道家学说恢弘的文化版图,而跨学科的旁征博引又有助于我们以全新的...
中国文库第二辑·哲学社会科学类: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修订本)(套装共9册)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2005年1版1印,北京出版社出版★ 由著名哲学家黄楠森、庄...
日常生活批判-(全3册) 本书特色 在《日常生活批判》中,列斐伏尔结合超现实主义、法国的黑格尔主义、尼采和存在主义等思潮,用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推进对日常生活领域...
神奇之门 本书特色 奇门遁学,古称“帝王之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具神秘色彩的易学数术之一。本书由思维科学入手,从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彻底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是...
民国学术文化名著:浙东学派溯源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何炳松(1890—1946),字柏丞,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史学家和教育家.*早系统介绍西方史学理论与方法,强调...
华尔顿(JohnH.Walton),伊利诺州惠敦大学旧约教授,他有关旧约研究的著作有《早期以色列人文背景中的文学》(AncientIsraelite
大学精神档案:古代卷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了古今中外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思想、哲学等方面的经典著作,是一套致力于关注大学生精神成长的文化读本。古代卷包括“希腊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