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思维学堂》的作者是卡尔·雅斯贝尔斯。哲学是普遍的东西。没有什么东西是哲学所不关涉的。从事哲学思维活动的人关心一切。但是,没有人能够知道一切。那么把虚妄的全知之路与哲学的统摄之路加以区别开来的东西是什么?知识是无限而分散的,而哲学思维则利用知识来切中那个中心。单纯的知识乃是一个堆积,而哲学却总是一个全体。知识是合理的东西,对每一个人来说,知性都可以同等地通达知识。哲学作为全体状态的思维方式形成一个人的本质。在这部力作中,20世纪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通过宇宙与生命、历史与现在、根本知识、人、政治讨论、政治中人的生成、认识与价值判断、心理学与社会学、公开性、暗码、爱、死亡等简明扼要地显现了生命的本质。因此,《哲学思维学堂》不仅使我们自身变得豁然开朗,也使现实本身变得豁然开朗。
总序
序言
开端领域
一 宇宙与生命
二 历史与现在
三 根本知识
四 人
鉴于政治
五 政治讨论
六 政治中人的生成
七 认识与价值判断
八 心理学与社会学
九 公开性
永恒之锚
十 暗码
十一 爱
十二 死亡
结束
十三 世界中的哲学
卡尔·雅斯贝尔斯生平与著作年表
参考文献
译后记
菜根谭 本书特色 《典藏:菜根谭》,《菜根谭》文辞优美,对仗工整,含义深远,耐人寻味,是一部有益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奋发向上的通俗读物。毛泽东曾说过:“嚼...
《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并称为印度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约有十万颂,《罗摩衍那》约有二万四千颂。在古代印度,它们以
双语译林006-沉思录 本书特色 温家宝总理说:“这本书天天放在我的床头,我可能读了有100遍,天天都在读。”买中文版送英文版双语译林006-沉思录 内容简介 ...
西方马克思主义与苏联-1917年以来的批评理论和争论概览 本书特色 马歇尔·范·林登所著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与苏联(1917年以来的批评理论和争论概览)》以西方新...
http://www.b-i-a.net/iblphk/books_gb.htm#xinlei电子书祈竹仁宝哲自序在此,我先向我的根本恩师赤江仁宝哲致敬。自一九...
莫班小姐 本书特色 《莫班小姐》讲述了一位年轻的法国少女寻求爱情的故事。作者(泰奥菲尔·戈蒂耶)塑造了一个叛逆的——往往被视为不道德的——女性,她不遵守社会既定...
本书是“大家小书(第三辑)”丛书之一。本书作者、我国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研究家朱自清认定,“经典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
曙光-尼采文集 本书特色 这个尼采,他宣告:“上帝死了!”曾经使整个西方世界震撼。这个尼采,他的“超人哲学”只有极少数人能够真正理解。这个尼采,一生饱受漂泊和病...
中国哲学史大纲 本书特色“胡适三书”精选了民国大师胡适*具代表性的作品。 《容忍与自由》是胡适文集精品选粹。 《四十自述》可谓中国自传类名篇,从中可看到胡适的成...
非理性主义-卢卡奇与马克思主义理性观-典藏版 本书特色 马克思主义理性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议题之一,是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观中诞生的。本书研究的就是卢卡奇对于...
论语诠解 本书特色习近平主席2013年11月26日来到曲阜孔府考察,并来到孔子研究院。桌子上摆放着展示孔子研究院系列研究成果的书籍和刊物,他一本本饶有兴趣地翻看...
曾国藩全集:败经、挺经——看智者久立不败之术 本书特色 《败经》是一部具有实用价值的析败致胜的佳作,其内容包括曾国藩平生对“败”的深刻理解与感悟,也是他历经千般...
叔本华静心课 本书特色 哲学大师的人生智慧!权威经典译本!幸福的两大敌人是痛苦和无聊,避免二者的*好方法,莫过于增长你的心灵财富。让叔本华为你按下心灵的静音键。...
《文献通考》是一部以唐代杜佑《通典》为蓝本加以扩充而成的政书。全书分为24门(考),所载制度以宋代最为详细,可补宋史不足。是
人生哲学 本书特色 杜亚泉编著的《人生哲学》作为高级中学伦理教科书,1929年8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全书在讲解生物学、心理学等自然科学常识基础上,结合社会学、伦...
福柯/布朗肖 本书特色 《外边思维》和《我想象的米歇尔福柯》是布朗肖和福柯相互致意的重要文章。在这两篇文章里,二战后*重要的两位法国思想家成为对方的镜子,相互映...
论自由-58-[英汉双语]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社科哲学爱好者以*精华的篇幅,读懂*伟大的思想。约翰·密尔对个人自由的深刻分析和界定,功利主义哲学在国家和社会...
易经64卦384爻故事-古代名人用易启示-下 本书特色 《易经64卦384爻故事:古代名人用易启示(下)》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易经64卦384爻故事-古代名人...
中华藏典·传世文选.经史百家杂钞 本书特色 姚姬传氏之纂古文辞,分为十三类。余稍更易为十一类:曰论著、曰词赋、曰序跋、曰诏令、曰奏议、曰书牍、曰哀祭、曰传志、曰...
通俗哲学-修订版 本书特色 《通俗哲学(修订版)》(作者韩树英)自1981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后,不仅在广大青年以及广大干部和群众中受到热烈欢迎,而且也受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