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重新定义美与生活。
★“物哀”——日本文学、诗歌、绘画的精神源头,影响日本当代创作者的美学哲思
★一代美学大师本居宣长、大西克礼写给年轻人的简明美学读本
★川端康成、太宰治、村上春树、新海诚一致推崇的日本美学
★村上春树:我们在春天迎接樱花、夏天看萤火虫、秋天赏红叶,即使所有事物最终都会消逝,日本人仍然在如此消极的世界观中,积极找出了美学。
★ 畅销十年,累计再版十余刷,豆瓣高评。
★全彩插图,唯美设计,精装典藏
【内容简介】
千年前,紫式部在《源氏物语》中写出了日本人最早的美学表达──物哀。哀是怜悯,也是感叹、赞扬,是内心直接发出的声音。花鸟风月,四季推移,大自然反映人事无常、发出死亡警告,万物都是一期一会。
古典的物哀追忆岁时,风花雪月,心向往之。日本国学大师本居宣长将物哀定义为“知物之心”,物哀是感受风物的姿态变换,让无法言说的美得以呈现。
物哀情感的经典对象是落樱。看樱花落下,我们感受到美与死亡。人生一瞬,所以有了客观下的漠然、热情,或哀愁,一切正符合了美的定义。唯美的物哀,象征人类认识了生命局限后的净化与超脱,转身谈论真实情感。
本居宣长
日本学者、思想家,日本国学的集大成者,日本江户时期的国学四大名人之一。长期钻研《源氏物语》《古事记》等日本古典作品。他按照古典记载的原貌,运用实证的方法,排除儒家和佛家的解释和影响,探求“古道”,重塑了日本的审美观。提倡日本民族固有的情感“物哀”为日本国学的发展和神道的复兴确立了思想理论基础。
大西克礼
日本美学家、东京帝国大学(东京大学前身)名誉教授,退休后埋首于美学研究与翻译。著有《物哀》《幽玄》《侘寂》等书,是日本学院派美学的确立者暨代表人物。他严谨的论述不仅完备了日本特有的美学概念,也成为后人掌握日本独特美学的经典。
王向远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中国东方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抗战史学会理事等。译有《日本文论选...
(展开全部)
“看到你,像庭院中的小树那样一无所知的样子,我更加哀所调伤。”这些都是面对不同时节的景物而引起的物哀,而随着当哀”时人心情的不同,对同一种景物的感受也有所不同,悲伤的时候所见事物是悲伤的,开心的时候所见事物是开心的。人如果无“心”,对于所见所闻之物则既无悲伤,也无开心。而外在事物并不因人而有所变化,只是人心不同而已。因而,《帚木》卷有云:“连那澄明的空中景色,也因看的人不同,或美艳,或寂寥。”不知“物哀”者,看见空中景色,枉然无感觉;“知物哀”的人则悲时见悲,艳时见艳。当人忧伤苦闷时,天空的景色也仿佛抹上了一丝愁云,这就是人的一种感觉。然而《松风》卷有云:“秋风渐浓,更令人不胜悲哀,这就是虫鱼对秋季的感受。”《须磨》卷中写道:“琴声随着风声传来,心将此时此景,人们听着音乐,想起源氏,解情趣者,无不哭泣落泪。”这就是有感于场所,有感于人,有感于“物之音”,一句话,因有感于此情此景中的各种事物,所以哭泣落泪,可见所谓“解情趣”最为重要。像这样令人感动的场面,不知“物哀”的人,也将无动于衷;而解情趣者,则不由得悲戚落泪。所以“知物哀”者就是“解情趣者”,不知“物哀”者就是“不解情趣者”。《蓬生》卷有云:虽不是非为不可,但有时在寂寞无聊的时候也会给亲朋好友写信倾诉衷肠。年轻人就是在四季草木花卉中寻找心灵的慰藉。这就是一个年轻女子在无依无靠寂寞度日中,心理状态自然而然的表达。在这种时候,知物哀者所见所闻,无论是草木虫鱼都会触动心扉。假如将这种感悟之心加以压抑,那么人心将逐渐枯萎迟钝。而将自己的内心所感付诸尺牍,向亲朋好友诉说,那么郁结之情也会得以释怀,并得到些许的安慰。如朋友予以回信,则心中更为释然。“知物哀”的人就是如此。①这是《须磨》卷中写源氏被流放到须磨,太宰大二的船即将离开回京,船上的人想起源氏的遭遇而悲伤的情...
——引自章节:第一章欲知“物之哀”,须懂“物之心”
当被“物哀”所打动的时候,虽然极力控制自己,但心中依然不能自已,这种情况就叫作“不堪物哀”。
——引自章节:第六章古人为何在不堪“物哀”时咏歌呢
《金领手记:领导为什么不生病》内容简介:白领和金领最大的区别是:白领在休年假时,找到最便宜的机票酒店行程,然后跟老板说我要
Can computers change what you think and do? Can they motivate you to stop smokin...
一、哀宗哀宗……哀宗……末代之君低頭細想,驟然之間,他渾身發抖,已然跪倒下來。「不是……」蘇穎超緊緊懷抱那本三達劍譜,驚慌說道:「不是……我不是……我才不是哀宗...
作品目录目录序长城长城,这伟大而可诅咒的游牧长城:山西篇长城,一张绷架在中国大地上的万里巨弓 它有时弹出去,有时弯进来,
艾森·拉塞尔(Ethan M. Rasiel)是麦肯锡纽约公司的一名顾问。他的客户包括在金融、电信、计算机和消费品行业中的主要公司。在加入麦肯锡之前,拉塞尔从宾...
★ 比尔·盖茨挚爱的作家★ 同名纪录片于英国BBC & 美国PBS双台联播,创收视纪录!在英国,每5人就有1人看过★ 詹姆斯·伯克拥有当今西方世界最引人入胜的头...
共享经济、自媒体预言者,“互联网先知”克莱·舍基,继《认知盈余》《人人时代》后,聚焦风口上的小米。资深科技商业观察家金错刀、润米咨询创始人刘润作序推荐。附多篇雷...
林安,自由撰稿人、自媒体人,从小热爱写作,喜欢观察、研究大城市年轻人的生活心理状态。2018年发起“100个不上班的人”独立采访计划,以文章和视频的形式在自媒体...
作者简介亦舒,言情文学作家。原名倪亦舒,兄长是香港作家倪匡。亦舒1946年生于上海,祖籍浙江镇海,五岁时定居香港。中学毕业后
(1)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学习科学家理查德·梅耶的代表作之一。它是一本涵盖“学习科学”重要的主张的“入门书”,非常适合中小学一线教师和教学设计研究者学习和参考...
有他在的地方,就有江湖;他动一动笔,就有争斗爱他的视他为瑰宝,恨他的却除不掉他专栏随笔十年精选,生活中的必读之书*15岁才小学毕业还没考上中学*17岁成为金庸的...
一个有力的进化新假说×一部鲜为人知的人类简史横跨心理学、人类学、生物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的科普力作一半智识探索,一半人性拷问◎纠正对“适者生存”的误解:适者生存并...
明堂深许 本书特色 以微博的形式排版,附以互动的词条。作者当过记者,旅欧行医多年,现边教学边坐诊,微博内容大气,中西文化兼容并包,且有许多解决小疾的实用方法。 ...
周国平:1945年出生于上海,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工作。主要著作有:《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人与永恒》、《尼采与形而上学》、《周国平文集》、《妞妞——...
中医临床合理用药手册 内容简介 中药学是祖国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来,几经沧桑,其文献之多浩如烟海,每一味药自成一体,性能功效各异,配伍应用变化难测,...
污染预防与能源效率工业评估指南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工业评估的基本概念以及评估操作的一般性框架,描述了污染预防和能源的组合性评估——“工业评估”,为评估工业企业...
许葆云历史作家。潜心研究王阳明多年,受“知行合一”思想的感召,多次进行实地勘访,四处搜集散佚史料,历时十年终写成扛鼎之作——《王阳明》三部曲。作者以雄健的笔力,...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
胡庚,笔名树下野狐,上海作家协会会员。生于福建,毕业于北京大学,现居上海,著有《搜神记》、《蛮荒记》、《仙楚》等。被誉为“本土奇幻扛旗人”、“北大蒲松龄”。并被...
//作者簡介//弗利德里希‧狄倫馬特(Friedrich Durrenmatt,1921-1990)瑞士劇作家,小說家。青年時期先後在蘇黎世和伯爾尼攻讀文學、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