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佛教继唐代之后进一步发展,尤其是禅宗的发展更是兴盛,佛教文学及佛教对文学创作的影响进一步发展与加深。北宋文人普遍与佛教僧徒交往密切,受到佛教的影响,北宋文人的政治观念、道学观念、史学观念、文学写作都出现了与之前不同的新的变化。本书通过梳理北宋文人与佛教的交往、涉佛,论述其在政治观念、道学观念、史学观念、文学写作的新变化。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灿烂的时代,尤其是官僚士大夫们创作的文化极具典型性。北宋文化的兴盛与发展,原因很多,不容忽视的是.佛教是其中的因素之一。北宋文人士大夫普遍与佛教僧徒交往,无论是支持佛教还是批驳佛教者,几乎都对佛教进行了深入钻研。本书即论述北宋文人与佛教之关系。
**章北宋文人与佛教关系的类型宋代文人与佛教及僧人交往的故事,可谓不尽其数。圆极岑禅师曾为归云本禅师所著《丛林辨佞篇》作跋,提及宋代文人习佛,云:“本朝富郑公弼,问道于投子颐禅师,书尺偈颂凡一十四纸,碑于台之鸿福两廊壁间.灼见前辈主法之严,王公贵人信道之笃也。郑国公,社稷重臣,晚岁知向之如此,而颐必有大过人者,自谓于颐有所警发。士大夫中谛信此道.能忘齿屈势,奋发猛利,期于彻证而后已。如杨大年侍郎、李和文都尉见广慧琏、石门聪并慈明诸大老,激扬酬唱,斑斑见诸禅书。杨无为之于白云端,张无尽之于兜率悦,皆扣关击节,彻证源底,非苟然者也。近世张无垢侍郎、李汉老参政、吕居仁学士,皆见妙喜老人,登堂入室,谓之方外道友。爱憎逆顺,雷挥电扫,脱略世俗拘忌,观者敛衽辟易,罔窥涯涣。然士君子相求于空闲寂寞之滨,拟栖心禅寂,发挥本有而已。”④本段话可与前引朱熹之语相印证,即此可见宋代文人士大夫与僧人交往之一斑.然这段记载远不能概括宋代文人与佛教关系之全貌。一宋代文人士大夫与佛教关系之密切,除前引朱熹等人之语外,更为明显的体现,是在宋人的文集或其他著述中,几乎找不到完全不论述到佛教的,即使是站在批驳的立场论述佛教,也能看出其所受到的佛教影响。关于宋代文人与佛教关系的情况,周裕锴《法眼与诗心——宋代佛禅语境下的诗学话语建构》中有比较详细的论述,书中将宋代文人与禅宗的瓜葛表现分为三种情况:**种是被禅宗灯录视为传灯法嗣的居士.第二种是跟从禅师学禅问道,第三种是延请禅师主持寺院。其实.这三种情况不仅表现在文人士大夫与禅宗的瓜葛上,也表现在与佛教其他宗派的关系上,这在该书实际论述中是可以看到的。这三种情况的存在,表明的是宋代文人士大夫与佛教尽管有深有浅但非常普遍的关系。该书中列了三个表格,详细地列举了宋代禅宗文献典籍中所提到的文人、宋元明清佛教史传(禅宗文献之外)所提到的宋代文人,三个表格显示了宋人文人士大夫接触佛教的人数之众。除这三种情况之外。还有大量的文人没有被写副佛教典籍中.他们可能没有与佛教僧人有所交游,或者有些文人士大夫虽然与僧人交往.但所交往的僧人在佛教史上并不出名,却因阅读佛教典籍而被佛教所感染.作品中也带有浓厚的佛教色彩,而这方面更能体现宋人与佛教瓜葛的普遍性。因此,周裕锴所列三种情况并不能完全概括北宋文人与佛教之关系.细数宋代文人士大夫与佛教、佛僧之关系,大概有以下四个方面。(一)如陈文惠一样留心佛教者。陈文惠景j;占年间拜相,寻出判郑州,以太子太师致仕,“平居于释氏留心”。所谓的“平居于释氏留心”.即佛教典籍是他平常阅读的内容之一,对于佛教所说的义理也有所思考。故其在游佛寺时“恍然有得”,为偈日:“殿古寒炉空,流尘暗金碧。独坐了无人,又得真消息。”在临终时,自志其墓日:“……年八十二不为夭,官一品不为贱,卿相纳禄不为辱,三者粗可归息于父母栖神之域矣。”从其所作偈与墓志铭来看,陈文惠确实是“于幻妄境中了无遗恨”.是“知者道”①。宋代的文人士大夫对待佛教,大多都如陈文惠一般.他们阅读佛书,游览佛寺,交往佛僧,在思想观念和行为上,都深深刻印上了佛教的痕迹。又如王日休,“为六经训传数十万言”,后来却弃儒而习佛,并云:“是皆业习非究竟法,吾其为西方之归乎!”之后“一志念佛.日课千拜”,直至“立化”②。如王日休一样,接触佛教之后即潜心于佛教者亦不计其数。P1-2
赵伟,文学博士,教授,副院长。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宗教与文学、政治文化与文学。已出版《晚明狂禅思潮与文学思想研究》、《心海禅舟-宋明心学与禅学研究》、《陆九渊门人》、《林兆恩与(三教开迷归正演义)研究》等专著。在《文学遗产》、《南开学报》、《天津市社科学》、《宗教学研究》、《鲁迅研究月刊》、台湾《普门学报》等刊物发表《谢臻与佛教》、《晚明狂禅考》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
她三岁识字,五岁能诗,六岁随父亲遍游江南名胜,八岁离家出走英吉利国不遂,竟绝食以死抗争缠足,十五岁以文才和大脚名闻乡里。
新小强填字 本书特色 美国曾经流行过一个笑话:勾引邻座女孩的办法是点燃一张100美元的假钞,然后飞快地把在家里练习了100遍的填字游戏故作轻松地再填一遍。任何女...
(全一冊)在女裝酒吧打工的夏木,卻不小心被大學的學弟橘發現。而橘以提出「當他為期一個月的限定男友」為條件,以此來威脅夏木。
彼此的历史 内容简介 彼此的历史 目录 瞧,他们走来了——“e批评丛书”总序 自序 矛盾重重的“过渡状态”——新时期文学“源头”考察之一 五个“关键词”的修订与...
一本论述和介绍中国苏杭沪宁一带古典园林的专门著作,中国建筑学家童寯著。作者在抗日战争前遍访江南名园,进行实地考察和测绘摄
热点投资:100个新兴的获利机会 内容简介 发现潜在的投资机会已不再是那些精明老到的股票分析师的专利了。本书向投资者推荐的100个新兴的获利机会,皆为21世纪初...
唐诗杂论 本书特色 《唐诗杂论》是闻一多唐诗研究的经典之作,内容涉及唐代诗歌的多个方面,对唐代著名诗人,如“初唐四杰”、孟浩然、贾岛、杜甫、岑参、李白等人的诗歌...
中国语言学史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自先秦时期至“五四”运动后的中国语言学的内容,内容涉及中国语言学史研究的对象、任务,以及文化继承的内容。中国语言学史 目录 一...
清代红学史 本书特色 自胡适取代蔡元培为代表的“索隐派”旧红学而创立“自传说”新红学,此后俞平伯、周汝昌等红学家...
中国诗歌故事大全(上下) 内容简介 本书编者经数年资料积累,用一年半时间完成此书。本书与其原来主编的《中国成语故事大全》、《中国典故故事大全》为姊妹篇,后两本书...
伤寒金匮汇证诠解 本书特色 本書是北京文史研究館館員廖厚澤先生,集一生行醫和研究中醫理論的經驗,闡釋中醫古典名著《傷寒論》、《金匱要略》學術觀點的著作。旨在宗承...
基本体操体育游戏--素质教育书系学生知识丛 本书特色 本书介绍了基本体操的概况,跳绳、实心球、体操棍、肋木等项目的练习方法,并介绍了许多可以在中小学开展的体育游...
把猫头鹰和夜莺分开 本书特色 《把猫头鹰和夜莺分开》其靶标精准或许令你感觉火力四射,弹片横飞,极具杀伤力。但其雅趣文风和严整逻辑又令你豁然开朗。读者诸君毋需穿上...
诗经之女性的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颇具影响力的专著,分别对周南、绍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至秦风、陈风以下等《诗...
珍贵的手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怀青省年和少年工作 内容简介 这本书是为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80周年而编辑的,收录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在不同历史时...
大家小书系列(精装):史诗《红楼梦》(首届向全国推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 本书特色 《史诗》行文行云流水,以论文、讲演、报告三种文体,用诗意的文字体贴红楼...
新文学的本原 本书特色 本书从生存现象学的视野,叙述了自康有为导端以至梁启超、陈独秀、胡适、周作人,*后终结于鲁迅的新文化与新文学的本原历程,揭示出文学*本原、...
这里讲述的并不纯粹是一对青年男女的情史——关于在欲疯狂和变态,而是一个小山村,乃至全民族,曾经有过的一场梦魇。二十年前我
读破水浒 本书特色 一部《水浒传》“横看成岭侧成峰”,笔者对《水浒传》中的人物、语言、情节和思想等进行了悉心的品读,尤其是对许多人物进行了重新审视,如宋江性格的...
西游记(上下) 内容简介 本书是华夏古典文学经典中的《西游记》分册。书中收入了明代吴承恩所题撰的“西游记”。本书形式新颖,独具特色。全书对作品中的疑难字、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