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战指挥:二战德国陆军实战指南》是二战期间德国陆军指挥官必学手册,是军事史上的重要学说表述之一。
本书以克劳塞维茨、毛奇、泽克特的传统为蓝本,表述了德国从事战争的方式,将一战中出现的武器(例如坦克、卡车、装甲车、飞机)有效纳入德国机动作战和战术灵活性的传统,毫无遗漏地收录了战事过程中指挥官职能涉及的方方面面(包括指挥、进攻、防御、坦克战、化学战、后勤等)。从数个士兵的侦查行动、警戒工作,到整个部队的行军、进攻、追击和防御,再到空军、骑兵、装甲战车等的行动准则,甚至还包括化学战与其他特殊条件下的战斗。这些内容也使本书在出版70多年后,依然能带来巨大的影响。
【二战早期德军获胜的真正原因】
二战前半期,德国军队横扫欧洲,穿过波兰、法国、挪威、低地国家、巴尔干、北非,深入苏联腹地。战争后半期,虽说德国国防军在各条战线节节败退、功败垂成,但德国陆军在敌众我寡的战斗中多次展现出强大的战术和战役能力。德国陆军之所以成为二战期间一支强大、高效的力量,合理的解释是他们掌握了一种采用诸兵种合成和机动作战有效、切合实际的学说。欲理解德国的军事行动,该手册的重要性就像“战地手册FM 100-5‘作战篇’”之于美国,或“野战勤务条令”之于英国。
【德国军事学说具备的强大优势】
德国军事学说的优势在于学说创建及修改的过程。德国军事学说的撰写目的不是为德军指挥官传授如何赢得战斗的具体秘诀,而是为他们传授一套适用于复杂、特殊战斗情况下的智力工具。这种学说并非源自个人天分,而是总参谋部内广泛辩论与讨论的产物,是利用战争和演习经验测试其学说概念的一种政策。而且讨论出的军事学说并非神圣不可侵犯,总参谋部和军方领导完全可以在必要时抛弃或修改《作战指挥》的部分内容。
【对德国军事传统的审慎扬弃】
一战后,德国陆军非常成功地在其自身社会框架内保留并加强了更广泛的德国社会的特点,这些特点有助于作战行动取得成功。同时,他们消除了那些会给有效行动造成妨碍的特点。尽管公众对德国人的印象是僵硬刻板,并得到无数好莱坞电影和电视节目的强化,但二战期间的普通德国士兵并不愚蠢或缺乏想象力,他们的军官和军士既非机器人,也不是僵化的独裁者。本书准确反映了德军对现代战争的看法和超群的想象力,读者可以通过这些真实的条令感受到二战期间德国陆军的心理、哲学和社会价值。
【主要创作者后来参加了反对希特勒密谋集团】
德国国防部部队局于1933年组织撰写《作战指挥》,主要由三位将军主笔——路德维希·贝克大将、维尔纳·冯·弗里奇大将和奥托·冯·施蒂尔普纳格尔步兵上将。这本奇书为希特勒军队在二战前半期赢得的胜利提供了学说基础,但讽刺的是,该手册的主要创作者后来参加了反希特勒密谋集团,路德维希·贝克大将还是该集团中核心的军方人物。
【出版70多年后,依然能产生巨大的影响】
美国陆军1941年推出的作战手册,大部分内容直接引自《作战指挥》。美国陆军20世纪70—80年代发展并推出的空地一体战战役学说中,修改后的德国军事传统同样发挥了核心作用。二战后的许多军事学说也深受德军在二战中的经历及德国机动作战传统的影响。
【2000年后美军才将本书完全解密】
虽然德国早在1935年11月便已解密《作战指挥》第一部分,但美国直到1957年2月才解除该手册第一部分英译本的机密级。它被称作第14507号报告,以打印版的形式收藏在美国的一些军事历史图书馆。而出于某些莫名其妙的原因,该手册的第二部分直到2000年年底仍被列为保密级。
著者:德国国防部部队局
德国国防部部队局(英:Troop office,德:Truppenamt):在凡尔赛体系废除了德军最G指挥机构“总参谋部”后,德国于1919年成立了主要由文职人员任职的“国防部”。而原来的“总参谋部”在被改名为“部队局”之后,成为了“国防部”最大的一个分支机构,与“战争局”在职能上分别对应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总参谋部”和“战争部”。虽然经历了撤销与重建,但实际上德国的军队仍是掌握在以泽克特为首的“部队局”手中(充分体现了当时德国军队结构的特殊风貌)。本书的主要编撰者就来自于“部队局”,因此本书在内容上展现了当年的德国军队在战争之道上的独特作风与军略思想。
译者:小小冰人
小小冰人:二战迷、著作者、翻译者,现聚焦于二战历史的研究与相关著作的翻译。翻译的二战类书籍有:《东进:1941—1943年的苏德战争》《焦土:1943—19...
(展开全部)
务上的指挥官,违反了这项基本准则。通过速度、机动性、出色的行军能力用夜色、地形、突然性和欺骗,较弱的力量也可以在决定性地点变得更强。29。必须正确计算空间和时间。必须迅速认清并果断利用有利情况。每个对敌优势都将增强己方的行动自由度。30。路线和地形条件会促进或妨碍行动的快速性。另外,季节、天气和队状况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引自章节:第二章指挥
7。从某种意义上说,军官既是领导者又是教师。他不仅要了解部下,富有正义感,还必须以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高尚的品德、严格的自律和丰沛的男气贏得赞誉。
——引自章节:序章
顾彼得(Peter Goullart),俄国作家,1901年生于莫斯科一个贵族家庭,1975年病逝于新加坡,终生未婚。其一生颠沛流离,曾长时间在中国西南地区居住...
马华兴资深生涯规划培训师、咨询师、言职有理(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曾任央企研发总监,《环球人物》开腔栏目嘉宾。已帮助近千名职场人士做出最靠谱选择,他...
可靠性试验 本书特色 本书以可靠性试验为主线,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产品在研制和生产等各阶段所需用到的可靠性试验技术,对各类可靠性试验的试验目的、试验原理、试验方案与...
陆氏中医诊治验方 内容简介 《陆氏中医诊治验方(修订本)》是陆氏家族几代人临床诊断、治疗医案总结,用中西医通用语言编写而成。《陆氏中医诊治验方(修订本)》共分十...
东野圭吾日本著名作家,曾获直木奖、吉川英治文学奖、江户川乱步奖、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等重要奖项。毕业于大阪府立大学工学部电气工学科,曾做过电气工程师。1985年以...
罗志田,四川乐山人,四川大学历史系毕业,获美国新墨西哥大学硕士、普林斯顿大学博士,曾任教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大学历史系,现为四川大学杰出教授。著有《民族...
善本出版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专业从事设计类图书出版,并以平面设计、设计文化、艺术领域为主。目前已经出版图书有七十多本以及“BranD”杂志。同时也是中国最...
医学图像配准技术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较系统地对磁共振成像技术和扩散张量成像技术医学成像技术等进行了研究, 以拓扑学、微分几何和几何代数作为空间分析的数学工具, ...
实用中医诊疗系列--实用中医骨伤诊疗 内容简介 本书在参阅大量骨伤诊疗文献,吸收众多医家传承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多年的临床经验,对中医骨伤科的理论、法则、方药...
中药重剂证治录 内容简介 本书选录古今中医临床医家重剂用药之经验体会和效验案例,探讨分析重剂中药作用特色、药效特点及毒副作用,以资临床借鉴。全书分总论和各论两部...
内容简介:“烧尾”有“鱼化龙,登龙门”之意,科举制自诞生以来,牵动整个唐朝社会,本书除了介绍科举制度、科举文化之外,还讲述了李白、刘禹锡、李商隐、温庭筠、李贺、...
野菜志 本书特色 《野菜志》是《自然随笔丛书》之一,书中具体介绍了:薄荷、水蓼、马齿苋、紫苏、柴胡、马兰、藿香、鸭跖草、野苋菜、黄荆、清明菜、商陆、薇菜、车前草...
【编辑推荐】1、在花森安治的编辑部,没有“容易”二字:位于东京某处的《生活手帖》编辑部,有着一位传奇主编——花森安治。面容粗犷,烫着卷发;毒舌、霸道、严厉、顽固...
Thisisanintroductorytextbookindataanalysisandstatistics,designedforstudentsinthe...
婚姻家庭卷-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裁判规则理解与适用 本书特色 本丛书所选案例以《*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为主,同时,精选了部分*高人民法院直接裁判的具有指...
金秋野:北京建筑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建筑理论、建筑评论、城市宗教空间。在各类刊物发表评论文章百余篇,并出版专著《尺规理想国》等两部;潜心从事建筑理论文...
舌耕余话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十类,介绍了提案类、信函类、考察建议类、讲演类、论述类、序跋书评类、笔记类、题词类等内容。舌耕余话 目录 一 案类建议筹建中西医结合...
《也斯的香港》是也斯眼中的香港。本書由也斯39篇文字和179幀照片組成,將也斯眼中和心中的香港呈現給讀者。有別於一些介紹香港的書籍,也斯的文字和照片都比較“現代...
实用中西医结合外科学 内容简介 该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半个世纪以来我国中西医结合外科工作的新理论、新技术和临床新疗法。全书包括外科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内容有中医...
现在是日本杂货的公认典范VS过去也曾惨淡经营、濒临倒闭;现在是东京时髦商场的标配VS过去也曾是古都奈良的陈旧小作坊;现在是星光四射的品牌集群VS过去也曾是乏人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