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教义或佛理,来源于对人生有某种看法,对人生问题有某种解决办法。因此,说禅,说佛教,有如寻长江、黄河的源头,不能不由人生说起。
[前言]《禅外说禅》读后记我获识张中行先生,总有四十多年了,*初常在小文物店见面。先生喜玩砚台,也喜收些文人手迹,既不同于争奇斗富,也不同于沉溺搜罗。手里把玩一件东西,总是像可买可不买似的。东西被别人买走了,也不见他后悔,听说远处有件什么,也不见他上赶去看。说句罪过的话,那时我真以为他是个“半行家”而已。逐渐经过许多颠倒众生的“运动”,而张先生总像一个神经迟钝的呆汉。我不禁发生疑问:玩文物那么有兴趣,讲学问那么广博,生活上悃愊无华,行事上那么取予不苟,无疑的是一个正义感很强的人,而他面对着若干只能算是来自宇宙之外的新鲜事物,却漠然像没看见一样,更不用说加以评论了。此后我对他有意识地加以了解,从朋友口中得知,张先生是一个有极深造诣的哲学家。提起哲学家这个名称,我也见过一些不同样的面孔:有的人,句句是西洋哲学名人的话,并且说着说着进出一个外国词,然后说:“这个词在中国话可怎么说呢?”跟着再说一句中国人还不懂的中国话,就算这个道理讲完了。有的人,从外国翻译过的中国古代哲学资料中抄来半本就拉场子说书,边说书、边打倒,营业了几十年,*后心得,文学中郑孝胥的七言律诗好,哲学中程朱理学好。有的人,是财主玩票讲经,仅仅一个开题,便能讲上十天半月,真不让五万字疏解“奥若稽古”,和数张纸不见“驴”字的买驴契券。听完了的人,面面相觑,合十心照。还有的人,超过贾宝玉的“无故寻愁觅恨”,而是“无故寻仇觅恨”,装出宋僧法秀的“铁面”,“唯我独哲”,他人都是待超度的轮回中物。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这使我见哲学而远之,何况其“家”!及至知道张先生竟是个哲学家,我真有些对不上口径。于是翻阅他曾编印的刊物,手边只剩几本《现代佛学》,有许多笔名,也不知道哪几篇是他写的。但我曾听说这个刊物当稿子不足时,他自己往往包下不足的部分,可知其中出于先生之手的文章应当不少。撒个大网,其中总会有几篇“张氏真本”吧?名相术语,都那么熟,哲理上又多是深通人情的导俗之论,肯定都不是应付僧的吹吹打打,难道这位哲学家就真那么“内佛外俗”吗?又过了许多时间,张先生忽然拿了一大叠稿子教我看,还给了我一个硬任务,就是要写一篇序。我一看这叠稿子的题目,赫然是《禅外说禅》,我便拍手大笑说:“序已有了。”先生不禁问道:“序在哪里?”我说:“即这四字,禅外说禅,我已作序毕。”我的理由是:凡通禅的人都明白,当年达磨祖师,文字尚且不立,何有于说?又何有于“内外”?道理岂不十分彰明较著!凡讲禅是如何如何,禅应如何如何,门内又如何如何,他便已根本否定了达磨祖师,也根本否定了禅。我也曾看过几本讲禅的书,愈是门内行家所讲的,愈不能懂。我想不但我不懂,还敢断言,拿给不识文字的六祖惠能去读,保险他也不懂。若再加上八万四千篇序,那就连达磨祖师也不懂了。这本稿子的好处,即在“禅外”二字。身立门外,必然体会到不懂禅的人是怎么不懂的,所说的必然要使不懂的人去懂,那又何以序为!按先生这本稿子,无疑是为利乐有情,从智悲出发,著书是方便手段。如有一序,使读者获一阶梯,当然更增方便之功。我下边举一本书,可以作读《说禅》的阶梯,而不是我这里写出的任何话。那本书叫做《负暄琐话》,也是张中行先生写的。内容是他回忆数十年前在北京大学读书时的师友,以及其他一些琐事。那些人有一直到十年浩劫之初还活着的,于是下限也涉及一些浩劫中事。他似乎具有悲悯的大愿,但运用的却是轻松的笔调;分明是极冷隽的语言,读起来却感到中含炽热的情感。几乎使人觉得他在那里“不傻装糊涂”,我却认为处处是极高的禅理。道理非常明白:庭前柏树子,何关祖师西来意?经卷的作用,难道只为遮眼?佛戒杀生,南泉何以斩猫?铁铸的牛,蚊子何以下嘴?如此等等,禅人读之而通禅,常人读之而发笑。读《琐话》如在读《说禅》之前,它便可作读《说禅》的阶梯;读《琐话》如在读《说禅》之后,它便可作读《说禅》的注脚。是为序。有人问:你前边客客气气地写作“读后记”,这里又大言不惭地说是“序”,道理何在?敬答曰:序都是后作的,连原书都还没入目就先有了序,那必是自欺欺人的谎话。所以凡是序都是读后所写的。但张先生给我的任务是作序,我在缴卷时如果不说出这个“序”字,他再向我要第二篇,可怎么办?所以必须点题。这千余字的稿纸万一被采用,付印时把它放在书前还是放在书后我是无能为力的。只有标题中“读后记”这三个字,我声明是坚决不改的。启功1988.7.20
张中行,原名张璿,字仲衡。后以名字难认,改今名。1909年1月生于河北香河一农家。1929年毕业于通县师范,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先后任教于中学和大学。建国后就职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至今。先生涉猎广泛,博闻强记,遍及文史、古典、佛学、哲学诸多领域,人称“杂家”。自觉较专者为语文、中国古典和人生哲学。晚年为文,以“忠于写作,不宜写者不写,写则以真面目对人”为信条。自20世纪80年代始,十馀年间,相继有《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禅外说禅》《文言津逮》《文言和白话》《作文杂谈》《文言常识》《顺生论》《说梦楼谈屑》《流年碎影》《说梦草》《散简集存》等著作行世。其中或记旧人旧事,或谈学论理,或探究人生……钩玄提要,百炼工纯,以其见识之深邃,文笔之独特,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
肉身供养 本书特色 所谓"肉身"就是生命的载体;"肉身供养"也就是人们对于生命、心灵更深层次的思索与修行。在这部书中,蒋勋与您分享关于文明、艺术、肉身,*美的沉...
文本学解读语境的历史在场:当代马克思哲学研究的一种立场--当代中国哲学家文库 本书特色 关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是我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关注的问...
我爱故我在-周国平谈情感和体验 本书特色 《我爱故我在:周国平谈情感和体验》好的女人是性的魅力与人的魅力的统一。好的爱情是性的吸引与人的吸引的统一。好的婚姻是性...
逍遥游.德充符-禅说庄子 本书特色 逍遥游:秉大道之德而逍遥德充符:德行充沛的人生的境界本书由讲稿整理而成,语言幽默通俗。作者阐述哲理时多引用自身经历以及生活中...
《西方哲学精神》深入浅出,集作者多年的研究心得体会,适用于各类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和对西方哲学感兴趣的社会公众。目录 前
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后哲学文化 本书特色 本书旨在从实用主义真理观中得出一些结论。实用主义的真理理论认为,对于真理这种东西,我们不能指望有一个哲学上的重要的理...
寻找亚特兰蒂斯-与柏拉图的深度对话 本书特色 “柏拉图心中的亚特兰蒂斯”;“亚特兰蒂斯之外的文明”……《寻找亚特兰蒂斯--与柏拉图的深度对话》(作者李世安、李朋...
周易原旨 易源奥义--易学典籍选刊 内容简介 《周易原旨易源奥义》为元人解《易》著作之一,其学本于程颐,常就卦体解释卦义,重点在阐释义理,有不少人生体验,文字简...
我读庄子 内容简介 《庄子》是一本深刻而有趣的书,融合了寓言的生动、哲理的思辨、生活的鲜活,因此读起来备感轻松。但是,想要真正读懂它,体悟它,运用它却并非易事。...
老子他说续集 本书特色 《老子他说续集》: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历二十二年·经几番辗转.终成此卷,接续《老子他说》前缘,汇儒、释、道三家·...
新时期文学的道家话语 内容简介 本书以“道家话语”作为新时期文学研究的切入点,采用了话语理论、阐释学、发生学以及比较研究等方法,重点讨论四个大问题:新时期文学的...
华夏出版社经典与解释赫西俄德的世界 本书特色 本期为赫西俄德专题,选译了英语学界研究赫西俄德的四篇代表性文章,分别涉及赫西俄德诗歌与自然哲学和政治哲学的关系问题...
上帝之城(上、下) 本书特色 奥古斯丁生活在罗马帝国走向衰落的年代,是当时*伟大的神学家。他的著作在整个中世纪对基督教学说和观点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事实上他的影响...
6元本中华国学百部庄子 本书特色 《庄子》又名《南华经》。作者庄周,战国时期睢阳蒙县(今河南商丘 )人,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做过小吏,后厌仕途,隐...
《文镜秘府论》是日本高僧遍照金刚于九世纪编撰的一部中国诗文论著作。中国失传的六朝至唐的许多重要文献,依靠此书得以保存。本
幽梦影--智慧之门 目录 前言余怀序孙致弥序石庞序四季读独读与共读无善无恶是圣人天下有一物知己,亦可免恨为月忧云花不可以无蝶春听鸟声因时择酒友金鱼紫燕物类神仙入...
瑜伽的力量-第三版 本书特色 这本书是瑜伽界知名学者王志成教授关于瑜伽智慧的演讲集,涵盖了联结、整合、自我、灵性、梵、存在、智慧、喜乐等大瑜伽起始至今的全面信息...
墨子·哲人智慧 本书特色 《墨子》一书中,既有墨子的言论和思想,也有墨子后学的言论和思想。老子与孔子,谁在前,谁在后,也是聚论纷纭,不得统一。诸如此类的问题,本...
逍遥之乐-傅佩荣谈庄子 本书特色 《庄子》一书,为战国时庄子所作。今日我们所读版本为晋代郭象删定,原文近七万字,共三十三篇。庄子是道家老子的后学,对于&ldqu...
在的澄明-熊伟文选 内容简介 熊伟是海德格尔的亲炙弟子,自上世纪40年代起,即通过讲座、文章、翻译向中国读者介绍海德格尔思想,80年代中国开放之后,更是带领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