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民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体现。文化的核心是精神、思想、理论、价值观,即观念文化,此外,还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政治文化、文学艺术、生态文化等。人们对于文化的研究,如果离开民族的实体和民族生衍发展的历史,或者离开文化的核心,就难以抓住文化的重心所在。如果只是限于思想、理论、价值观的研究,而忽视文化结构的其他方面,就不能理解文化的全貌。因此,《中国思想文化史》(修订版)尝试将思想史与文化史结合起来,努力融合为一个整体,以进一步凸显中国思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性。
张岂之主编的《中国思想文化史(修订版)》是以思想史(即文化的核心)为主体,详细地叙述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全书分为九章,主要讲叙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周代礼乐思想、春秋旧中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两汉时期的经学思想、魏晋玄学与南北朝宗教思潮、唐代思想文化的历史价值、宋代思想文化的创造性、明清思想文化的创新探求及近代思想文化的特色。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诸子主要流派思想文化的特点或重点,也许可以说,儒家思想主要是一种人学,关心现实的人成为理想的人的问题,强调人道(人性或“人之道”)对于人的重要意义;道家思想主要是一种自然之学,强调天道(自然或“天之道”)对于人的重要意义;墨家和儒家一样关心人,但它更站在“王公大人”的立场,注重现实人的社会功利欲望的满足;法家主要是一种社会政治思想,关心如何通过“法”(一种特定的制度文化)的建设,实现、维护政权的统一和稳定。从反映他们思想的主要著作看,《论语》*能暗示,随事指点;《墨子》*喜证明,甚至探讨了一定的逻辑形式;《孟子》*为雄辩,让人无可辩驳;《荀子》*能说理,说服力强;而《老子》则冷静观察,自然无为;《庄子》借助寓言,说出十分深刻的人生哲理。就人而言,孔子待人亲切,孟子气概不凡,荀子条理井然,老子*有智慧,庄子逍遥自得,墨子则急于奔走,席不暇暖,韩非则善于解释和总结。从文化角度看,儒家有人文精神,道家强调“自然”对于文化的意义,墨子有宗教精神,法家有功利意识。从文风看,《孟子》犀利,《庄子》恣肆,《荀子》浑厚,《韩非子》峻峭,实在各有千秋。将诸子学和几乎同时的古希腊哲学相比较,可以见到中西古代思想在启动时期的异同。从不同方面看,古希腊哲学几个*早的哲学家,如米利都学派的哲学家泰勒士、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曼尼等,首先关心的是科学知识,即有关物理世界的知识,这一方面的知识也是现代科学家关注的中心。相距米利都学派很久以后,特别是苏格拉底时代,人们的思想才转向实践生活的哲学,即一种能指导个人的实践和生活的实用哲学。同时,米利都学派的哲学家倡导寻求从根本上解答有关宇宙的真正性质的问题。以科罗封的塞诺芬尼和以弗所的赫拉克利特为起点的许多前苏格拉底阶段的伟大哲学家跟随米利都学派,他们关心的是形而上学问题,企图揭开*终实体的秘密,说明物理宇宙的起源,并展示在人的经验中显现的现象事实是如何起源于*终实体的。中国诸子学学者对以经验知识为基础的科学知识,没有专门的兴趣,对“天道”和“人道”的深刻直觉,也不是为了揭开*终实体的秘密。从一开始就综合地、辩证地、现实地观宇宙,悟人生,而不是专门地、分析地、抽象地求知识、爱智慧,是诸子学的特点。这个特点,也极大地影响了后来的中国思想文化历史进程。……
张岂之,1927年生,江苏南通入。笔名栗子、谭心,长期从事中国思想史研究。现任西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双聘教授,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西北大学名誉校长,《华夏文化》(季刊)主编。参与主编《宋明理学史》等,自著和主编的著作有《中华人文精神》《儒学·理学·实学·新学》《中国思想史》《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历史十五讲》《中国思想学说史》(六卷本)、《张岂之学术自选集》《乐此不疲集》等。
《埃涅阿斯纪》章义 本书特色 《埃涅阿斯纪》是维吉尔*重要的作品。全诗12卷,叙述英雄埃涅阿斯在特洛伊城被希腊军队攻陷后离开故土,历尽艰辛,到达意大利建立新的邦...
经验.行动与效果的彰显-杜威价值论研究 本书特色 余泽娜编著的这本《经验行动与效果的彰显(杜威价值论研究)》共分五章。**章探讨了杜威的哲学立场,为进一步研究其...
易经回答人生的64个怎么办 本书特色 人得《易经》杰,神得《易经》灵。读《易经》六十四卦,悟透圣人智慧,揭示人生哲理。本书一读就懂,一懂就用,一用就灵。本书深入...
1922-1945-梵蒂冈的乱世抉择 本书特色 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梵蒂冈的研究在国外已开展了五十多年,这是一段有着极大争议的历史,国外史学界为此著述颇多。近...
道家人格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为“宗教与社会研究丛书”中的一本。全书共分十章,主要介绍了人格与道家人格的基本概念,道家人格的人的本质观,道家人格的基本特征,实现道...
《圆觉经》是唐代华严宗奉习的一部重要经典。它全称《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一卷,由唐代佛陀多罗译出。经中以佛应文殊师利
通常我們處理負面的情緒都是採取抗拒或是逃避的方式,對於生氣、恐懼、乃至於失戀或是病痛,莫不是如此。但是抗拒只會帶來更大的
《降伏其心》作者万行早在中学时代,即为其深深吸引。皈依佛门进入佛学院之后,研习佛、道、儒等传世经典,兴致日浓,百学不厌。
第一亚当与第二亚当 本书特色 这套汉译“希伯莱圣经历代注疏”依据今人校勘笺释的古本编译西方历代大思想家的经解要著(分三个系列),旨在积累西方经学史的重要文献,改...
毓老师说老子 本书特色 《毓老师说老子》以1978年7月至11月毓老师讲学内容整理而成.毓老师强调,《老子》是一部言政治*之术的书,讲的是政治之术而非政治之学....
什么是好生活 本书特色 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对生命意义的探究是不是已变成明日黄花?“美好生活”这一古老的问题是否已经烟消云散,沦为技术世界的又一个牺牲品?无论如何...
老子 庄子 本书特色 为了方便读者了解老子、庄子深邃博大的思想,我们将这两本经典合为一册,本书配有注释和译文。能帮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他们的思想。《老子》文约义...
本书是张岱年先生早期的力作,是关于中国哲学颇具特色的著作。本书以问题为纲,分别叙述其源流发展,展示中国哲学整个的条理系统
易隐.易冒-京氏易精粹-5 目录 易隐卷首八卦象例五行生克天干所属地支所属六神所属六亲生克刘伯温先生总断张星元先生总断《海底眼》一爻动变断周仲高期日捷诀习卜先读...
中国教育哲学史 第1卷 目录 前言本卷引言**章 儒家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与以德育为核心的教育哲学思想**节 孔子一、求安重义的理论价值取向一、 “义”对“仁”和...
百喻经译注 内容简介 《百喻经》全名《百句譬喻经》,是印度大乘法师加斯那抄集小乘《修多罗藏》十二部经书里的寓言编纂而成的,目的是以故事为喻,向初学的佛教徒说法。...
中国哲学小史 内容简介 从学科观念的接纳到学科体系的确立,冯友兰先生为中国哲学史学科的早期建构做出了努力苏不可没。本书即是冯先生为中国哲学史奠定基础框架、指明方...
圣严法师教禅坐 内容简介 圣严法师,中国江苏省南通县。十三岁出家,曾于台湾高雄山中闭关六年,嗣后留学日本,1975年获得立正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法师历任中国文化大...
手账阿德勒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有趣的笔记,不仅浓缩了阿德勒的智慧,而且和人生关键问题进行了一一匹配如果你有以下问题:·苦恼于人际关系·...
休谟哲学研究 本书特色 哲学史,所昭示给我们的,是一系列的高尚的心灵,是许多理性思维的英雄们的展览,他们凭藉理性的力量深入事物、自然和心灵的本质——深入上帝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