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历程》从宏观角度鸟瞰中国数千年的艺术、文学,并作了描述概括和整体美学把握。其中提出了诸如原始远古艺术的“龙飞凤舞”和殷周青铜器艺术的“狞厉的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楚辞、汉赋、汉画像石之“浪漫主义”,“人的觉醒”的魏晋风度,六朝、唐、宋佛像雕塑,宋元山水绘画以及诗、词、曲各具审美三品类,明清时期小说、戏曲由浪漫而感伤而现实之变迁等等重要观念,多发前人之所未发。
★李泽厚毕生扛鼎之作,国人必经的美学巡礼。大笔如椽,宏观鸟瞰华夏上下五千年文化艺术流变;慧眼如炬,提纲挈领带引国人重走华夏美学历程。
★自1981年出版以来,重版数十次,销量破百万册,被译成英文、德文、韩文等多种语言,入选豆瓣图书TOP250。
★李泽厚,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博士,作品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休谟、康德、莱辛、黑格尔一起入选世界权威文艺理论集《诺顿理论与批评文选》。
★《万历十五年》影响了易中天的历史观,《美的历程》影响了他的学术取向。易中天:“《美的历程》首先告诉我,原来学问可以这样做,原来学问就该这么做。这对我影响非常大,包括*后选择了美学作为专业,这都是受李泽厚的影响。”
中国还很少专门的艺术博物馆。 你去过北京天安门前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吗?
如果你对那些史实并不十分熟悉,那么,作一次美的巡礼又如何呢?那人面含鱼的彩陶盆,那古色斑斓的青铜器,那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 那秀骨清像的北朝雕塑, 那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 那道不尽说不完的宋元山水画,还有那些著名的诗人作家们屈原、陶潜、李白、杜甫、 曹雪芹……的想像画像,它们展示的不正是可以使你直接感触到的这个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么? 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冻、积淀下来,传留和感染着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意绪,经常使人一唱三叹, 流连不已。我们在这里所要匆匆迈步走过的,便是这样一个美的历程。
那么,从哪里起头呢?
得从遥远得记不清岁月的时代开始。
一龙飞凤舞
远古图腾
中国史前文化比过去所知有远为长久和灿烂的历史。七十年代浙江河姆渡、河北磁山、河南新郑、密县等新石器时代遗址的陆续发现,不断证实这一点。将近八千年前,中国文明已初露曙光。
上溯到旧石器时代,从南方的元谋人到北方的蓝田人、北京人、山顶洞人,虽然像欧洲洞穴壁画那样的艺术尚待发现,但从石器工具的进步上可以看出对形体性状的初步感受。北京人的石器似尚无定形,丁村人的则略有规范,如尖状、球状、橄榄形……等等。到山顶洞人,不但石器已很均匀,规整,而且还有磨制光滑、钻孔、刻纹的骨器和许多所谓"装饰品":"装饰品中有钻孔的小砾石、钻孔的石珠、穿孔的狐或獾或鹿的犬齿、刻沟的骨管、穿孔的海蚶壳和钻孔的青鱼眼上骨等。所有的装饰品都相当精致,小砾石的装饰品是用微绿色的火成岩从两面对钻成的。选择的砾石很周正,颇像现代妇女胸前配带的鸡心。小石珠是用白色的小石灰岩块磨成的,中间钻有小孔。穿孔的牙齿是由齿根的两侧对挖穿通齿腔而成的。所有装饰品的穿孔,几乎都是红色,好像是它们的穿带都用赤铁矿染过。"这表明对形体的光滑规整、对色彩的鲜明突出、对事物的同一性(同样大小或同类物件串在一起)……有了*早的朦胧理解、爱好和运用。但要注意的是,对使用工具的合规律性的形体感受和在所谓"装饰品"上的自觉加工,两者不但有着漫长的时间距离(数十万年),而且在性质上也是根本不同的。虽然二者都有其实用功利的内容,但前者的内容是现实的,后者则是幻想(想像)的;劳动工具和劳动过程中的合规律性的形式要求(节律、均匀、光滑等)和主体感受,是物质生产的产物;"装饰"则是精神生产、意识形态的产物。尽管两者似乎都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对象化",但前者是将人作为超生物存在的社会生活外化和凝冻在物质生产工具上,是真正的物化活动;后者则是将人的观念和幻想外化和凝冻在这些所谓"装饰品"的物质对象上,它们只是物态化的活动。前者是现实的"人的对象化"和"自然的人化",后者是想像中的这种"人化"和"对象化"。前者与种族的繁殖(人身的扩大再生产)一道构成原始人类的基础,后者则是包括宗教、艺术、哲学等胚胎在内的上层建筑。当山顶洞人在尸体旁撒上矿物质的红粉,当他们作出上述种种"装饰品",这种原始的物态化的活动便正是人类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开始。它的成熟形态便是原始社会的巫术礼仪,亦即远古图腾活动。
“在野蛮期的低级阶段,人类的高级属性开始发展起来。……想像,这一作用于人类发展如此之大的功能,开始于此时产生神话、传奇和传说等未记载的文学,而业已给予人类以强有力的影响。” 1 追溯到山顶洞人“穿戴都用赤铁矿染过”、尸体旁撒红粉,“红”色对于他们就已不只是生理感受的刺激作用(这是动物也可以有的),而是包含着或提供着某种观念含义(这是动物所不能有的)。原始人群之所以染红穿戴、撒抹红粉,已不是对鲜明夺目的红颜色的动物性的生理反应,而开始有其社会性的巫术礼仪的符号意义在。也就是说,红色本身在想像中被赋予了人类(社会)所独有的符号象征的观念含义;从而,它(红色)诉诸当时原始人群的便不只是感官愉快,而且其中参与了、储存了特定的观念意义了。在对象一方,自然形式(红的色彩)里已经积淀了社会内容;在主体一方,官能感受(对红色的感觉愉快)中已经积淀了观念性的想像、理解。 这样,区别于工具制造和劳动过程,原始人类的意识形态活动,亦即包含着宗教、艺术、审美等等在内的原始巫术礼仪2就算真正开始了。 所以,如同欧洲洞穴壁画作为原始的审美——艺术, 本只是巫术礼仪的表现形态,不可能离开它们独立存在一样;山顶洞人的所谓“装饰” 和运用红色,也并非为审美而制作。审美或艺术这时并未独立或分化,它们只是潜藏在这种种原始巫术礼仪等图腾活动之中。
遥远的图腾活动和巫术礼仪,早已沉埋在不可复现的年代之中。它们具体的形态、内容和形式究竟如何,已很难确定。“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也许,只有流传下来却屡经后世歪曲增删的远古“神话、传奇和传说”,这种部分反映或代表原始人们的想像和符号观念的“不经之谈”,能帮助我们去约略推想远古巫术礼仪和图腾活动的面目。
哲学大师冯友兰——
《美的历程》是部大书(应该说是几部大书),是一部中国美学和美术史,一部中国文学史,一部中国哲学史,一部中国文化史。
著名学者易中天——
这样的著作能有多少呢?凤毛麟角吧,以十几万字的篇幅来完成这样一个”美的历程”,高屋建瓴,势如破竹,且能做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该细密处细密,该留连处留连,丝丝入扣,顺理成章,在看似漫不经心的巡礼中触摸到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诚非大手笔而不能为。
《美的历程》一书真是写得英姿勃发。才气逼人。单是标题,便气度不凡:龙飞凤舞。青铜饕餮。魏晋风度、盛唐之音,更不用说每过几页就有一段华彩乐章了。实际上,《美的历程》是可以当作艺术品来看待的。它充分地表现着李泽厚的艺术魁力。
李泽厚,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美学家和思想学家,湖南长沙人,生于1930年,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李泽厚在80年代出版《美的历程》《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等著作,在国内影响极大,从者甚众,人称“青年导师”“当代王阳明”。他提出的“主体性实践哲学”“心理积淀说”“情本体”“偶然性(命运)”“后马克思主义”“儒学四期说”等观点对中国近几十年的社会文化和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李泽厚1988年当选巴黎哲学院院士,他的著作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休谟、康德、莱辛、黑格尔等大哲学家一同入选以权威和标准严格著称的《诺顿理论和批评选集》,李泽厚也是唯一一位入选的中国学者。
哲学大师冯友兰——
《美的历程》是部大书(应该说是几部大书),是一部中国美学和美术史,一部中国文学史,一部中国哲学史,一部中国文化史。
著名学者易中天——
这样的著作能有多少呢?凤毛麟角吧,以十几万字的篇幅来完成这样一个”美的历程”,高屋建瓴,势如破竹,且能做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该细密处细密,该留连处留连,丝丝入扣,顺理成章,在看似漫不经心的巡礼中触摸到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诚非大手笔而不能为。
《美的历程》一书真是写得英姿勃发。才气逼人。单是标题,便气度不凡:龙飞凤舞。青铜饕餮。魏晋风度、盛唐之音,更不用说每过几页就有一段华彩乐章了。实际上,《美的历程》是可以当作艺术品来看待的。它充分地表现着李泽厚的艺术魁力。
李泽厚,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美学家和思想学家,湖南长沙人,生于1930年,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李泽厚在80年代出版《美的历程》《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等著作,在国内影响极大,从者甚众,人称“青年导师”“当代王阳明”。他提出的“主体性实践哲学”“心理积淀说”“情本体”“偶然性(命运)”“后马克思主义”“儒学四期说”等观点对中国近几十年的社会文化和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李泽厚1988年当选巴黎哲学院院士,他的著作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休谟、康德、莱辛、黑格尔等大哲学家一同入选以权威和标准严格著称的《诺顿理论和批评选集》,李泽厚也是唯一一位入选的中国学者。
论语-彩图全解版 本书特色 “半部《论语》治天下”,自古至今,无论在士人当中还是在老百姓中间,《论语》一书都是中国人的一部不能逾越的圣典。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
居士传校注 本书特色 《居士传》五十六卷,清代彭绍昇着,以列传体 裁记载东汉至清康熙年间在家奉佛的男性居士312人 事迹,记事详备,不囿於宗派,广泛征引内外典二...
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正义论研究 内容简介 分析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产生于英美地区的一种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它主张用分析哲学和现代社会科学的方法论工具重新...
中古佛教寺院经济变迁研究 本书特色 中古时期,随着佛教的发展,佛教寺院经济也经历了一个历史变迁的过程。作为一股重要的社会力量,佛教寺院经济在中古时代扮演着重要的...
左手厚黑学右手博弈论大全集 内容简介 《左手厚黑学右手博弈论大全集(套装全4册)》厚黑学与博弈论一个产于本土,一个来自西方,乍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没有什么共同之...
柏拉图的哲学戏剧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中西经典作品进行解读的文集,文章内容涉及对柏拉图哲学思想的研究、对《论语》、《中庸》等经典文本的研究、思想史研究及书评。柏拉...
国学与民族国家 目录 总序导语:国学:国家认同与学科反思一、国家观念与世界意识原强(修订稿)中华民国解国家论论民族竞争之大势论国家思想(《新民说》节选)政治学大...
佛门故事·感应篇-慧炬文库 本书特色 佛教感应灵异观是重要的宗教心理表现之一。《佛门故事·感应篇》收入一百余则广泛流传于民间的短篇故事小品,用简要而又通俗的文字...
每天学点美学 本书特色 从苏格拉底叹息着说“美是难的”,到美学国度的“哥德巴赫猜想”,再到众多美学家对美的亲身实践和探索,无不给人们一种错觉,那就是美是一种非常...
孟子·仁者思辨 内容简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新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
天人合一话养生佛家养生精要 本书特色 《天人合一话养生:佛家养生精要》:佛家养心养生大法佛医我心佛治我病揭秘佛家养生全方案:静坐,素食,禅定,瑜伽,易筋经,佛家...
李叔同说佛-经典珍藏版-附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本书特色 李叔同的一生就像一个传奇。他是那样的扑朔迷离、又是那样的深不见底。《李叔同说佛》这本书就像一扇打开其...
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六卷) 本书特色 古希腊哲学经过漫长而艰难的跋涉,在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都已充分展开的基础上,终于在亚里士多德这里达到了一个全面系统的综合。这套...
周易古经今注 目录 重订自序3旧序(摘录)7述例11本书引用周易书目13周易古经今注卷首1周易古经通说3**篇 周易琐语7第二篇 周易卦名误脱表19第三篇 周易...
张望,1962年8月出生。1988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2000年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研修摄影,2005年因其艺术成就
人性论(全四册)英汉对照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由多位专家学者指导分类选目的,其内容涵盖哲学、文学、宗教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法学、历史学等类,...
金刚经集注 内容简介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为般若经大部六百卷之一卷,文约而义精,喻为金中之刚,良有以也。六百卷文,汪洋浩瀚。而本书发挥般若要旨,既详且尽,又复旁...
十四堂哲学课 本书特色 《思想启蒙读物·哲学与生活系列:十四堂哲学课》讨论风格在芝加哥、旧金山、牛津的曼切斯特学院、剑桥的新学院、牛津的新学院、多伦多以及斯特拉...
本书作为西方哲学史的教科书,按照我们约定俗成的划分方式,讲述的是从公元前6世纪以后到公元20世纪之前的2500多年间,西方哲学产
胡塞尔文集(第一卷)笛卡尔沉思与巴黎讲演 本书特色 《笛卡尔沉思与巴黎讲演》编辑推荐:《笛卡尔式的沉思》是20世纪著名哲学家、现象学奠基人胡塞尔生前发表的三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