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历程》从宏观角度鸟瞰中国数千年的艺术、文学,并作了描述概括和整体美学把握。其中提出了诸如原始远古艺术的“龙飞凤舞”和殷周青铜器艺术的“狞厉的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楚辞、汉赋、汉画像石之“浪漫主义”,“人的觉醒”的魏晋风度,六朝、唐、宋佛像雕塑,宋元山水绘画以及诗、词、曲各具审美三品类,明清时期小说、戏曲由浪漫而感伤而现实之变迁等等重要观念,多发前人之所未发。
★李泽厚毕生扛鼎之作,国人必经的美学巡礼。大笔如椽,宏观鸟瞰华夏上下五千年文化艺术流变;慧眼如炬,提纲挈领带引国人重走华夏美学历程。
★自1981年出版以来,重版数十次,销量破百万册,被译成英文、德文、韩文等多种语言,入选豆瓣图书TOP250。
★李泽厚,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博士,作品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休谟、康德、莱辛、黑格尔一起入选世界权威文艺理论集《诺顿理论与批评文选》。
★《万历十五年》影响了易中天的历史观,《美的历程》影响了他的学术取向。易中天:“《美的历程》首先告诉我,原来学问可以这样做,原来学问就该这么做。这对我影响非常大,包括*后选择了美学作为专业,这都是受李泽厚的影响。”
中国还很少专门的艺术博物馆。 你去过北京天安门前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吗?
如果你对那些史实并不十分熟悉,那么,作一次美的巡礼又如何呢?那人面含鱼的彩陶盆,那古色斑斓的青铜器,那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 那秀骨清像的北朝雕塑, 那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 那道不尽说不完的宋元山水画,还有那些著名的诗人作家们屈原、陶潜、李白、杜甫、 曹雪芹……的想像画像,它们展示的不正是可以使你直接感触到的这个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么? 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冻、积淀下来,传留和感染着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意绪,经常使人一唱三叹, 流连不已。我们在这里所要匆匆迈步走过的,便是这样一个美的历程。
那么,从哪里起头呢?
得从遥远得记不清岁月的时代开始。
一龙飞凤舞
远古图腾
中国史前文化比过去所知有远为长久和灿烂的历史。七十年代浙江河姆渡、河北磁山、河南新郑、密县等新石器时代遗址的陆续发现,不断证实这一点。将近八千年前,中国文明已初露曙光。
上溯到旧石器时代,从南方的元谋人到北方的蓝田人、北京人、山顶洞人,虽然像欧洲洞穴壁画那样的艺术尚待发现,但从石器工具的进步上可以看出对形体性状的初步感受。北京人的石器似尚无定形,丁村人的则略有规范,如尖状、球状、橄榄形……等等。到山顶洞人,不但石器已很均匀,规整,而且还有磨制光滑、钻孔、刻纹的骨器和许多所谓"装饰品":"装饰品中有钻孔的小砾石、钻孔的石珠、穿孔的狐或獾或鹿的犬齿、刻沟的骨管、穿孔的海蚶壳和钻孔的青鱼眼上骨等。所有的装饰品都相当精致,小砾石的装饰品是用微绿色的火成岩从两面对钻成的。选择的砾石很周正,颇像现代妇女胸前配带的鸡心。小石珠是用白色的小石灰岩块磨成的,中间钻有小孔。穿孔的牙齿是由齿根的两侧对挖穿通齿腔而成的。所有装饰品的穿孔,几乎都是红色,好像是它们的穿带都用赤铁矿染过。"这表明对形体的光滑规整、对色彩的鲜明突出、对事物的同一性(同样大小或同类物件串在一起)……有了*早的朦胧理解、爱好和运用。但要注意的是,对使用工具的合规律性的形体感受和在所谓"装饰品"上的自觉加工,两者不但有着漫长的时间距离(数十万年),而且在性质上也是根本不同的。虽然二者都有其实用功利的内容,但前者的内容是现实的,后者则是幻想(想像)的;劳动工具和劳动过程中的合规律性的形式要求(节律、均匀、光滑等)和主体感受,是物质生产的产物;"装饰"则是精神生产、意识形态的产物。尽管两者似乎都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对象化",但前者是将人作为超生物存在的社会生活外化和凝冻在物质生产工具上,是真正的物化活动;后者则是将人的观念和幻想外化和凝冻在这些所谓"装饰品"的物质对象上,它们只是物态化的活动。前者是现实的"人的对象化"和"自然的人化",后者是想像中的这种"人化"和"对象化"。前者与种族的繁殖(人身的扩大再生产)一道构成原始人类的基础,后者则是包括宗教、艺术、哲学等胚胎在内的上层建筑。当山顶洞人在尸体旁撒上矿物质的红粉,当他们作出上述种种"装饰品",这种原始的物态化的活动便正是人类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开始。它的成熟形态便是原始社会的巫术礼仪,亦即远古图腾活动。
“在野蛮期的低级阶段,人类的高级属性开始发展起来。……想像,这一作用于人类发展如此之大的功能,开始于此时产生神话、传奇和传说等未记载的文学,而业已给予人类以强有力的影响。” 1 追溯到山顶洞人“穿戴都用赤铁矿染过”、尸体旁撒红粉,“红”色对于他们就已不只是生理感受的刺激作用(这是动物也可以有的),而是包含着或提供着某种观念含义(这是动物所不能有的)。原始人群之所以染红穿戴、撒抹红粉,已不是对鲜明夺目的红颜色的动物性的生理反应,而开始有其社会性的巫术礼仪的符号意义在。也就是说,红色本身在想像中被赋予了人类(社会)所独有的符号象征的观念含义;从而,它(红色)诉诸当时原始人群的便不只是感官愉快,而且其中参与了、储存了特定的观念意义了。在对象一方,自然形式(红的色彩)里已经积淀了社会内容;在主体一方,官能感受(对红色的感觉愉快)中已经积淀了观念性的想像、理解。 这样,区别于工具制造和劳动过程,原始人类的意识形态活动,亦即包含着宗教、艺术、审美等等在内的原始巫术礼仪2就算真正开始了。 所以,如同欧洲洞穴壁画作为原始的审美——艺术, 本只是巫术礼仪的表现形态,不可能离开它们独立存在一样;山顶洞人的所谓“装饰” 和运用红色,也并非为审美而制作。审美或艺术这时并未独立或分化,它们只是潜藏在这种种原始巫术礼仪等图腾活动之中。
遥远的图腾活动和巫术礼仪,早已沉埋在不可复现的年代之中。它们具体的形态、内容和形式究竟如何,已很难确定。“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也许,只有流传下来却屡经后世歪曲增删的远古“神话、传奇和传说”,这种部分反映或代表原始人们的想像和符号观念的“不经之谈”,能帮助我们去约略推想远古巫术礼仪和图腾活动的面目。
哲学大师冯友兰——
《美的历程》是部大书(应该说是几部大书),是一部中国美学和美术史,一部中国文学史,一部中国哲学史,一部中国文化史。
著名学者易中天——
这样的著作能有多少呢?凤毛麟角吧,以十几万字的篇幅来完成这样一个”美的历程”,高屋建瓴,势如破竹,且能做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该细密处细密,该留连处留连,丝丝入扣,顺理成章,在看似漫不经心的巡礼中触摸到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诚非大手笔而不能为。
《美的历程》一书真是写得英姿勃发。才气逼人。单是标题,便气度不凡:龙飞凤舞。青铜饕餮。魏晋风度、盛唐之音,更不用说每过几页就有一段华彩乐章了。实际上,《美的历程》是可以当作艺术品来看待的。它充分地表现着李泽厚的艺术魁力。
李泽厚,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美学家和思想学家,湖南长沙人,生于1930年,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李泽厚在80年代出版《美的历程》《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等著作,在国内影响极大,从者甚众,人称“青年导师”“当代王阳明”。他提出的“主体性实践哲学”“心理积淀说”“情本体”“偶然性(命运)”“后马克思主义”“儒学四期说”等观点对中国近几十年的社会文化和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李泽厚1988年当选巴黎哲学院院士,他的著作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休谟、康德、莱辛、黑格尔等大哲学家一同入选以权威和标准严格著称的《诺顿理论和批评选集》,李泽厚也是唯一一位入选的中国学者。
哲学大师冯友兰——
《美的历程》是部大书(应该说是几部大书),是一部中国美学和美术史,一部中国文学史,一部中国哲学史,一部中国文化史。
著名学者易中天——
这样的著作能有多少呢?凤毛麟角吧,以十几万字的篇幅来完成这样一个”美的历程”,高屋建瓴,势如破竹,且能做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该细密处细密,该留连处留连,丝丝入扣,顺理成章,在看似漫不经心的巡礼中触摸到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诚非大手笔而不能为。
《美的历程》一书真是写得英姿勃发。才气逼人。单是标题,便气度不凡:龙飞凤舞。青铜饕餮。魏晋风度、盛唐之音,更不用说每过几页就有一段华彩乐章了。实际上,《美的历程》是可以当作艺术品来看待的。它充分地表现着李泽厚的艺术魁力。
李泽厚,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美学家和思想学家,湖南长沙人,生于1930年,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李泽厚在80年代出版《美的历程》《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等著作,在国内影响极大,从者甚众,人称“青年导师”“当代王阳明”。他提出的“主体性实践哲学”“心理积淀说”“情本体”“偶然性(命运)”“后马克思主义”“儒学四期说”等观点对中国近几十年的社会文化和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李泽厚1988年当选巴黎哲学院院士,他的著作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休谟、康德、莱辛、黑格尔等大哲学家一同入选以权威和标准严格著称的《诺顿理论和批评选集》,李泽厚也是唯一一位入选的中国学者。
唯物史观的逻辑探要 本书特色 王耀海编著的《唯物史观的逻辑探要》以社会变迁的一般逻辑作为研究主题,通过演绎论证的方式,探讨社会变迁的主要变量及其相互联结...
《净空法师讲》内容简介:我知道净空法师,是由于偶然邂逅的两位朋友。一位是刚刚落脚南京做小生意的广东人,他得知我写过一部《
民国佛学四大名著:佛学研究十八篇 内容简介 粱启超说:“我喜欢研究佛教”,“愿夙好治佛学史”。他一生共发表了30余篇佛学文章,并经两次结集。1936年,中华书局...
藏密文库22-唐卡中的大黑天 本书特色 《唐卡中的大黑天》:驱邪消灾,除障增福,提升战斗力,100幅稀世唐卡珍品,全面展示藏密**护法的强大威慑力。赠2幅著名博...
多维视野中的儒家文化 本书特色 《多维视野中的儒家文化》是一部多角度、全方位探讨儒家文化的学术著作。作者倡导“价值中立,方法多元”,主张跳出儒家以反观儒学,尝试...
神学论文集 哲学的慰藉 本书特色 波爱修斯所著的《神学论文集哲学的慰藉》是古罗马哲学家波爱修斯的论文集,全书包括两部分,神学论文三篇,及他的名著《哲学的慰藉》。...
改变人生的哲学教室 本书特色 日本2010年度畅销书,受关注度直逼1q84史上**本哲学心灵励志书像读小说一样读懂人生专门写给未来10年社会精英的人生励志书改变...
论语-(全4册)-无障碍阅读珍藏版 本书特色 《论语(无障碍阅读 珍藏版 套装共4册)》除《论语》原文之外,包括题解、注释、译文、精读论语四个部分。“题解”中不...
寻找药师佛-喜马拉雅山居岁月 本书特色尼泊尔是个古今融合之地,它交织着粗陋和美丽、疾病和贫穷,以及深奥的知识。1987年的3月,大卫克罗离开了他位于旧金山经营有...
《云冈日记:战争时期的佛教石窟调查》摘录了作者1938-1944年调查云冈石窟时的日记,客观地记述了当时的工作情况与云冈的风貌。《
生活世界现象学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埃德蒙德·胡塞尔在西方现代哲学中是一位非常严肃而富有责任感的哲学家。他毕生都在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地在人类思想史上创造一门新的哲...
回忆苏格拉底:精装全译版 本书特色 《回忆苏格拉底》是色诺芬为老师苏格拉底写的一部回忆录。他在书中回忆了苏格拉底一生的言行,对苏格拉底的学问、道德和石破天惊的口...
《<庄子>内七篇析义》是张文江先生关于《庄子》内七篇(《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
中国哲学史大纲 本书特色 天津人民出版社大家写史系列之一。中国近现代“个人写史”的典范,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历史的另一种写法。*有包容、大格局、论说公允的中国哲学...
理性与启示:英国自然神论研究 本书特色 王爱菊编著的《理性与启示——英国自然神论研究》主要将英国自然神论置于17、18世纪英国理性主义宗教思想的大背景之下来考察...
沉疴遍地 本书特色 当代*重要的历史学家和思想家 《战后欧洲史》作者托尼·朱特疾病中写就的遗世之作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列入“全球思想家正在阅读的20本书” 重新...
北大美学研究丛书意义的本体论:哲学解释学的缘起与要义 本书特色 《意义的本体论(哲学解释学的缘起与要义)》是作者章启群关于20世纪西方哲学方面的第三本小册子。作...
周易古义 老子古义 内容简介 《周易》、《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两部重要的经典著作,然其文简而意奥,一般读者很难读懂,故历来解说纷纭。本书博采诸子及史籍,将各种引...
伦理学反教材-热羊角面包的香味对人性的影响 本书特色 《伦理学反教材:热羊角面包的香味对人性的影响》是法国当代哲学家吕旺·奥吉安,根据多年研究成果写成的伦理学科...
房龙书系:房龙地理-人类的家园 本书特色 本书是房龙的经典著作之一,打破了传统地理书罗列数据的写作方式,用生动感性的文学语言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融会贯通。他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