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盛唐,有人想到的是万人迷一样的浪漫肆意的李白,有人想到的是当时开放的社会风气,有人想到的是公孙大娘的倾世一舞,有人想到的是远出寻经的唐玄奘;而说起盛唐时期的诗歌,人们总是更容易提起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而提起诗佛王维的却不多。也许这是因为,一个以禅为名的人,在那样华丽的时代中,本就是格格不入的吧。
王维的一生如其名,维摩诘之经,目净修广如青莲,心净已度诸禅定。九岁可属文,二十一岁金榜题名,宦海沉浮,五十四岁经历安史之乱,六十岁任尚书右丞,六十一岁与世长辞。一生之中,他走过唐代的辉煌与荒芜,也走出了内心的枷锁与藩篱。在儒家修齐治平的理想中,体验人生的起落。进则以儒家思想砥砺气概,退则在佛学世界中寻找精神的栖身之所。半隐半仕是王维为后代文人找到的一个别样的精神归宿。
如果把盛唐气质比作富贵牡丹,那么王维所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则是清幽的菡萏。禅境,坐忘,在水穷之处看云卷云舒,是“诗佛”王维的气质;浑然,天成,自然之美是王维毕生的艺术追求;山水,田园,空灵,清寂,禅趣让王维少了人间烟火之气。
他的画从不浓妆艳抹,自然风物与清冷的禅境却总是相得益彰;没有繁复的修饰,黑与白是他的调色板,自然之美却溢于纸上。
于是在空山新雨后,我们嗅着泥土的芬芳,望着一如一千多年前的月色,品着杯中香醇的清酒,思绪顺酒香,借着月光扶摇直上,在恍惚茫茫间回到一千年前,看到那熙熙攘攘繁华热闹的长安,然后找到了那个格格不入的诗人。他就是那个与佛教中的维摩诘同名的人,那个即使身在仕途却心在田园的人,那个真正做到了大隐于朝的人。
本书记叙了王维从少年得志到仕途曲折, 从被迫附逆到因诗获免, 从夫妻情深到半生鳏居的人生历程, 也展现了他与佛结缘的心路历程。书中以王维的经典诗歌为引, 用简练清朗的笔法将盛唐山水田园诗人王维的一生娓娓道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诗传》:这两个月来,王维就经常看见父亲皱起眉头,蜷缩在太师椅上。王维还奇怪,一向严格要求自己的父亲为何坐没坐相,那时他还没有意识到父亲已经病入膏盲。听到了噩耗的母亲哭倒在地。丈夫的去世意味着家中的支柱倒下了,曾经许诺要与她生死相依的男子,竟然在中年就离她而去。她悲痛欲绝,为的是无人照拂的孩子们,为的是自己已经失去了的爱情。王维不记得是如何料理父亲的后事的,记忆中的葬礼上是熙熙攘攘的人,是母亲悲痛欲绝的哭声和眼泪,是弟弟们不知所措又恐惧的眼睛。这一日,王维明白了,他是这家中的男子汉,他要安慰母亲,照顾弟弟们。也是这一年,王维写出了令世人赞叹的文章,他的才思为世人所称颂。父亲去世了,偌大的家族没了经济来源,不得已,崔氏只得遣散家奴,变卖家产,搬到了母家所在的蒲州,就是今天的山西永济。虽然娘家时常会资助崔氏母子,可是崔氏知道并不能完全依靠娘家,她靠着偶尔卖些自己的绣品聊以度日,带着自己的孩子过着清贫的日子。一转眼五年过去了,王维长大了。他觉得自己应该为母亲分忧,于是拿着自己昔日里作的字画上街售卖,希望能够补贴家用。也是在这一年,王维遇到了他相思的红豆。一颗红豆寄予了对谁的相思?谁的红豆寄托了对你的想念?人世间有一种相遇,但曾相见便会相知;人世间有一种情愫,执子之手便盼与子偕老。爱情,是任何人都不能避免也不可强求的,它顺其自然地到来,就要热情地接受,一旦它涓涓溜走,那也是指中沙、水中月,越用力失去得越快,能做的也只有望洋兴叹罢了。带不走的、留不下的,全都交付给上天和命运吧。红豆是爱情的象征,它生于南方,果实红润似心形,南方人常把它放在冠上以作装饰之用。因其色红、形状似心,人们把它当作爱情的象征,用来象征恋爱或相思中恋人的赤子之心。王维找到了他的红豆,在他的似水流年里,在她的豆蔻年华中,王维遇见了他的如花美眷——刘氏。与刘氏的相遇更像是久别重逢,自从遇见了她,他的眼中便再没有别人。一个是才子,一个为佳人,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但命运弄人,而立之年,王维又不幸失去了她,只是他的心中早已“除却巫山不是云”,只有时间和天地能为他作证。刘氏病逝后,王维宁可自己独自生活三十年,孤独终老,也不愿续弦再娶。或许这三十年中,王维都不曾孤独,因为刘氏的音容早已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这三十年中,再没有人能阻止他们真正地在一起。在王维老态龙钟的岁月里,他仍然不能忘记初见刘氏时的样子。那是一个春和景明日子,青石路上,细叶柳条下,迎面走来的女子笑颜如花,连阳光都黯然失色。一双丹凤眼上远山长黛入鬓,眉间点缀金色花钿,朱唇不点而红。她身着樱桃红长衫,上面点缀花鸟图案。脚踩重台履,雍容大气,简约华贵。体态丰满,一头乌黑的长发精致地盘在头上,高高的双环望仙髻仿若深入云端,没有繁复的装饰,只有一只银簪固定发髻,另在旁簪步摇以作装饰。走起步来,发迹的步摇发出细碎而清脆的声音,摇曳灵透,顾盼生姿,仿若九天仙女。一个风华正茂的才子,在一个春意盎然的季节,看到这样的佳人,王维心动了。一见钟情的感觉实在太美妙了,像一阵细雨洒落在王维的心上,神秘又充满魅力。王维不禁抬起头凝视眼前的美人,虽然她不曾言语,不曾露出痕迹,但只是一瞥便可谓惊鸿,让人难以忘记。那明亮又美丽的眼神让王维进入了爱情的天地,他满心欢喜,甚至暂时忘记了家里老母亲苍白的鬓角,忘记了家中还有未成人的弟弟。这样的痴情男子的倾慕落在刘氏的眼中,她心里泛起一阵涟漪,红妆遮盖下的脸更红了。王维身上儒雅的气质、奋发的热情深深地吸引着她。时间静止在他们相遇这一刻。女子走近王维的画摊,看了看王维的画作,然后拿起了画笔,王维赶忙铺开画纸。女子在纸上恣意挥洒,一盏茶的时间,大作已成。王维看了女子的画作,不禁大声称赞其画作精美,是自己所不能及的。王维想进一步向女子讨教,可是女子未再多言,起身行礼后走开了。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寤寐思服。见过这样美丽的女子后,王维常常在寂静的夜晚辗转反侧。他多么希望能跟这个女子,哪怕是再见一面也是好的。家中的苦闷,加上王维心中的相思,让昔日的王维更多了一层心事。他常月下吹箫,以抒发自己的愁绪。……
人海沉思录:林非学术随笔自选集 本书特色 自序衷心地感谢袁良骏先生在他所主编的“学术随笔自选丛书”中间,收录了我的这一卷作品;也衷心地感谢福建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
作品目录《古小说钩沉》序谢承《后汉书》序[附]姚辑本《谢氏后汉书补逸》抄录说明[附]关于汪辑本《谢承后汉书》[附]汪辑本《谢承
花神殿的一夜-石评梅散文 本书特色石评梅是中国近现代女作家中生命*短促的一位,石终年不满二十七岁,创作生涯仅仅六年。诗歌、小说、剧本、评论等体裁,她都曾驾驭过;...
荒凉的白纸 本书特色 《荒凉的白纸》是“独立文丛”之一,为作者马永波原创,包括作者的散文、少量译文以及关于文学创作的谈话。本书文字较为流畅,描述了作者的...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先秦秦汉卷 内容简介 本书的编写主要考虑到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需求,使之更好地与中国文学史教学相配合,同时,也可作为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教材...
东张东望 内容简介 “东张东望”意味着目标专一,也意味着知识不健全。一直朝一个方向扭着脖子,对颈椎也不利。近来我明确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且为了调整知识结构、为了...
《新二元经济》内容简介:在新经济时代,无限经济部门不断发展壮大,而传统有限经济部门依旧举足轻重。两个部门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
云中谁寄锦书来:宋代合集卷 本书特色 诗词是我国古代两种主要的文学形式。因为唐代偏重于诗的创作而宋代偏重于词的创作,所以就有了体裁上“唐诗宋词”的说法;因为唐代...
闲暇处才是生活 本书特色 用一颗闲适的心,来应对生活的繁忙与负重; 用一颗宽容的心,来承担日常人伦的琐碎; 人生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所以要看得开、看得透; 婚...
朝花夕拾-全本 本书特色 ★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鲁迅先生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生动展现了一代文豪的情感世界和成长历程★喜欢此书的读者可能还喜欢: 《边城》《骆...
北京段子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机场段子”、“美味段子”、“胡同段子”、“大学段子”、“外企段子”、“文人段子”及“动物段子”七部分,纪录了各种场景里的人的生活。...
弗兰纳里·奥康纳(Flannery O’Connor)美国作家。1925年生于佐治亚州萨凡纳市,父母为天主教徒。1945年毕业于佐治亚女子州立大学,而后进入艾奥...
希姆博尔斯卡选读札记:Ⅱ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了希姆博尔斯卡对1975年到2002年出版的二百余本著作的读书随感。这些图书评论首次翻译为中文出版,内容涵括传记、选...
唐宋诗名句品读 内容简介 《唐宋诗名句品读》中都是千古传诵的名句,非常短小,容易记忆,但又都形象生动或含义深刻,对我们的人生应该会有启示意义。希望《唐宋诗名句品...
歌德诗歌精选 目录 序言贺年诗元旦献诗这是我的唯一的乐趣致我的母亲献给友人贝里施的三首颂歌给路娜美丽的夜幸福和梦喊叫河滨一位圣徒在荒野里面灰色的阴郁的朝晖天使跟...
唐浩明评点曾国藩诗文 本书特色 《唐浩明评点曾国藩诗文》是曾国藩研究者唐浩明对曾国藩诗文的评点,为“唐浩明作品典藏系列”之一种。曾国藩是...
夕照中的等待-赵丽宏文学作品卷4-散文卷.人间抒怀篇 本书特色 《夕照中的等待》是赵丽宏记录生活、感悟世情、抒怀人间的备忘录。收入本书的文章有散文、报告文学等题...
董桥小品:卷二 本书特色1989年,作家柳苏(罗孚)在读书上发表文章《你一定要看董桥》,使大陆读者了解了董桥其人其文。此后,董桥的文章风行大陆,拥有了无数忠实的...
迦陵谈词 本书特色 《迦陵谈词》是叶嘉莹**本谈词的书。从王国维《人间词话》的三种境界谈起,继而赏析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后主、晏殊和吴梦窗等各位词人的风格特...
《GOTH断掌事件》内容简介:本书是乙一的巅峰作,比肩《动物园》,横扫日本各大年度推理榜,含《暗黑系》《断掌事件》《犬》《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