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无人能够逃脱。然而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人在人生的不同感悟和体会。《人这一辈子:探索生命的文化密码》是耄耋之年刘达临先生和妻子胡宏霞女生,以独到的自身经验,从生命文化的角度,创作的充满哲思的文集。
从命运和人生、科学具有两面性、人的心灵世界、透视人生之旅、人贵教养、教育指导、爱情和婚姻的艺术、乐死和乐死等八个方面,总结一辈子的生命感悟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强调人的价值在于遵循“天道”来修炼自己。
适读人群 :刘达临的粉丝,中老年读者,关注生命思考人生的大众读者。1.刘达临先生是国内知名的社会学教授,著作等身,性学研究造诣尤为深厚,在性学研究方面开创过多项国内**,多次获得国际大奖。刘先生的人生经历比较丰富,解放前家境比较好,解放后有过20年的从军经历,复员后在上海工厂工作,*后到大学从事社会学研究,他的这一生经历过大起大落,*后以坚忍不拔毅力和广博的学识在学界闯出一片天地。这一经历为其和妻子撰写《人在一辈子》做了*好的注角。
2.图文并茂,装帧精美,细致读来,笔触细腻,充满哲理,犹如听一堂长者的智慧课。
**部分命运和人生
一命运的辩证法
二勿失时机
三寻找世界和人生的总钥匙
四“天道”的核心与根本
第二部分科学具有两面性
一人生多有未知数
二科学和迷信的交叉
三非科学与伪科学
四科学和人类的未来
第三部分人的心灵世界
一德是心灵的根本
二君子之德惠及万物
三貌由心生
四风水在于有德
第四部分透视人生之旅
一人性和动物性
二人的年龄和心态
三人的生活层次和需要
四祸福相依之悟
第五部分人贵教养
一家风惠人一生
二于细微处见精神
三人要认识自我
四学会说话和沉默
第六部分教育之道
一不要做考试分数的奴隶
二天赋用于人生
三读书使人生明理
四性教育亟待改进
第七部分爱情和婚姻的艺术
一走出爱情的迷宫
二男女“合为一体”
三大爱无私
四思析“恐婚族”
第八部分乐老和乐死
一老人要留三条路
二养生重在精气神
三老得淡定,死得从容
四震惊世界的“濒死体验”
后 记生命总是矛盾求“中”
**部分命运和人生
人的一生,有人是顺风顺水,一马平川,有人却是坎坷连连,风雨不断,有人常有吉星高照,有人却是灾难常临,有人出身于富厚之家,有人却生长于贫困之户——古往今来,许多人把这一切都归于“命好”或“命不好”,那么应该怎么看这个问题,命运究竟存在还是不存在呢?
原始初民的群婚杂交命的确是人类生命文化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什么是命?它是指人对与生俱来的必然性的认定。每个人一生下来就处在自己无可奈何、不可选择、一时又改变不了的状态之中,例如:一是出生在什么家庭,“穷二代”和所谓“富二代”、“官二代”是大不一样,赌徒恶棍的环境和诗礼传家的环境也大不一样。二是出生在什么地区,在偏僻山区生长和在大都市生长是大不一样的。三是出生的时代,“生当其时”还是“生不逢时”,生长在落后保守的岁月,或是生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大不一样。四是长得美丑是无法选择的,而这也可能影响一生的命运。这就好像是一颗种子,它在什么时候,掉在什么样的土壤里,以后在什么样的气候条件下生长,自身是不可选择的。
以上这些条件在人生的开始有优劣之分,在一定的时间、空间是不会改变的,因此可以说人和人的命一开始就不平等,人生下来就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没有人能承诺和保证谁一生下来就有阳光灿烂的平等。
寒门难出贵子,是古代的一种普遍现象,现代仍有残存。根据一项对全国省级高考状元的调查结果,2007 年至2016 年全国共有837 名高考状元,其中有5 成的状元出自知识分子或富裕家庭,还有近2 成的父母是公务员,而且,状元们大多出自省会城市。北京大学学生的“出身”也和上述情况互相印证,1978 年至1998 年,来自农村的北大学生比例约占三成,
20世纪90 年代中期开始下滑,2000 年至2005 年,已经萎缩为1 成左右。而在2016 年,全国有54.6% 的中学生来自农村,但这一年北大新生中只有16.3% 的农村生源。
在古代,绝大多数人都相信命,认为人生的一切都取决于命,人要顺天应命,这种文化是小农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因为那时科学不发达,人们难以认识和掌握自己,于是把一切都归结于命,心甘情愿地俯首于人和人之间命的不平等。同时,古代的统治者也极力地维护这种不平等,宣扬“工之子恒为工,农之子恒为农”,皇帝还叫人编出一套套神话作为“证据”,宣扬自己是“龙种”、“天子”,“替天行道”,至高无上,就是当皇帝的命,从而维护封建统治。《荀子·正名》说:“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授之者天也,告之者神也,成之者运也”,形成了维持封建统治秩序的整套伦理,这样,命的不平等也似乎是天经地义了。
刘达临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中华性文化博物馆创始人,著名社会学家、性学家。曾在国内举办第一个向社会公开的性学系列讲座,举办第一个性教育骨干培训班,建立第一个性学术团体,出版第一部《性社会学》,创办第一份性学刊物《性教育》,组织了迄今世界规模*的性调查——“全国两万例性文明调查”,承办了首届国际性学研讨会,创建国内第一个性文化博物馆,也是国内第一个获得国际大奖的社会学家。出版著作140余部,作品被译为英、法、德、俄、法、韩等文字,曾四次获得国际大奖,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引导中国走向幸福的21世纪的六个代表人物”之一。
百花散文书系 新当代部分 罗大冈散文选集 本书特色 《罗大冈散文选集》荣获第八届中国图书奖。百花散文书系 新当代部分 罗大冈散文选集 内容简介 古往今来,有多少...
先秦两汉文导读 本书特色 韩兆琦、熊宪光、阮忠编著的这本《先秦两汉文导读》是全国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材。教材分上下两编,内容包括先秦文和两汉文。此外,开篇绪...
中国当代文学百家丛书--卞毓方散文精品集 本书特色 对于卞毓方,季羡林先生曾评价说:“毓方之所以肯下苦功夫,惨淡经营而又能获得成功的原因是,他腹笥充盈,对中国的...
2015-中国最美散文 本书特色 本书是从 2014年 11 月到 2015 年 10 月全国重要文学报刊上发表的散文作品中,经过严格筛选和反复研讨,去粗取...
聋天使 本书特色 散文集《聋天使》是周晓枫的代表作之一。《聋天使》由十三个剪裁精妙的故事组成,作者的关注目光从女性生命的隐秘体验扩大到男女两性以及儿童,但是主题...
鲁迅佚文全集(上下) 内容简介 鲁迅先生是一位吉光片羽皆足珍贵的文化巨人。本书收录了1981年版《鲁迅全集》中未曾收录的鲁迅著作,包括杂文、书信、联语、诗歌、题...
《魏荒弩译伊戈尔远征记》内容简介:本书是俄国古代的一部英雄史诗,它被所有俄国古典文学大师研究过,其摹本被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
爱上一座城 本书特色 本书为作者从四川到福建工作生活十余年间所见所闻,故人故事,既有一个外乡人眼中不一样的福州风情,又有一个漂泊者的成长与坚守,和对故乡的深深眷...
《合伙创业:合作机制+股份分配+风险规避》内容简介:在创新创业的市场环境下,单打独斗的创业风险高,且成功率低。而合伙创业则
浪漫弹指间:我与法兰西文学(柳鸣九著) 本书特色 作者柳鸣九先生是我国法国文学研究会的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终身荣誉学部委员。他长期笔耕不辍,有“著作...
微晕的树林-简媜作品 本书特色 在简媜的所有文集里,《微晕的树林》是篇幅较大的一部,一共收录了超过80篇文章。但却完全没必要被这个数字吓到,因为这些文章大多短小...
古罗马神话故事-经典典藏版 本书特色 在绚丽多姿的神话世界中,古罗马神话如同一颗璀璨夺目的珍珠。经过漫长岁月的涤荡,抹去历史的尘烟,它仍以奇幻的故事情节、纯真的...
我敬畏生命的过程--毕淑敏演讲与低语 本书特色 毕淑敏有一种把对人的关怀和热情悲悯化为冷静的处方、集道德、文学、科学于一体思维方式、写作方式与行为方式。 ——王...
《瞬间空白》选取了韩寒、安妮宝贝、苏德、沈星妤等人的小说。虽然其中有的文字温柔简淡,而有些则华美浓郁,呈现出气象万千的姿态,但所有的故事却惊人一致地充满了天马行...
卢克莱修的哲学长诗。1473年整理出版。是现存唯一系统阐述古希腊罗马的原子唯物论的著作。全书依据德谟克利特开创的原子唯物论,
写给恋人:1945-1948 本书特色 ☆《柳林风声》与《彼得潘》译者杨静远女士1941—1945年间的日记选编 ☆一个25岁的女留学生在上世纪40年代对爱人、...
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 本书特色 一代风华的绝世佳人,才华横溢倾倒众生 中国**文学沙龙女主人,聚集无数名流,人人流连忘返让徐志摩、金岳霖、梁思成三大才子痴迷钟爱...
锦书云中来-尺牍小品赏读 本书特色 尺牍,亦称尺素、手札,即今之书信,尺牍小品是文人间往还的小简短札。古人写尺牍小品,将其作为诗文之余事,无关宏旨,但道...
众神的花园-Vol.23 本书特色 曹乃谦著的《众神的花园(共2册)》共分六辑,内容包括:进城、报名、村猴、赛仿、扫盲、积肥、串门、菩萨、梦梦、离别、思念、治病...
陈忠实卷-中国名家成名作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了著名作家陈忠实多年来发表的中篇小说精品,包括《四妹子》《蓝袍先生》《康家小院》等。四妹子,敏感细腻,细腻到瞟一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