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无人能够逃脱。然而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人在人生的不同感悟和体会。《人这一辈子:探索生命的文化密码》是耄耋之年刘达临先生和妻子胡宏霞女生,以独到的自身经验,从生命文化的角度,创作的充满哲思的文集。
从命运和人生、科学具有两面性、人的心灵世界、透视人生之旅、人贵教养、教育指导、爱情和婚姻的艺术、乐死和乐死等八个方面,总结一辈子的生命感悟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强调人的价值在于遵循“天道”来修炼自己。
适读人群 :刘达临的粉丝,中老年读者,关注生命思考人生的大众读者。1.刘达临先生是国内知名的社会学教授,著作等身,性学研究造诣尤为深厚,在性学研究方面开创过多项国内**,多次获得国际大奖。刘先生的人生经历比较丰富,解放前家境比较好,解放后有过20年的从军经历,复员后在上海工厂工作,*后到大学从事社会学研究,他的这一生经历过大起大落,*后以坚忍不拔毅力和广博的学识在学界闯出一片天地。这一经历为其和妻子撰写《人在一辈子》做了*好的注角。
2.图文并茂,装帧精美,细致读来,笔触细腻,充满哲理,犹如听一堂长者的智慧课。
**部分命运和人生
一命运的辩证法
二勿失时机
三寻找世界和人生的总钥匙
四“天道”的核心与根本
第二部分科学具有两面性
一人生多有未知数
二科学和迷信的交叉
三非科学与伪科学
四科学和人类的未来
第三部分人的心灵世界
一德是心灵的根本
二君子之德惠及万物
三貌由心生
四风水在于有德
第四部分透视人生之旅
一人性和动物性
二人的年龄和心态
三人的生活层次和需要
四祸福相依之悟
第五部分人贵教养
一家风惠人一生
二于细微处见精神
三人要认识自我
四学会说话和沉默
第六部分教育之道
一不要做考试分数的奴隶
二天赋用于人生
三读书使人生明理
四性教育亟待改进
第七部分爱情和婚姻的艺术
一走出爱情的迷宫
二男女“合为一体”
三大爱无私
四思析“恐婚族”
第八部分乐老和乐死
一老人要留三条路
二养生重在精气神
三老得淡定,死得从容
四震惊世界的“濒死体验”
后 记生命总是矛盾求“中”
**部分命运和人生
人的一生,有人是顺风顺水,一马平川,有人却是坎坷连连,风雨不断,有人常有吉星高照,有人却是灾难常临,有人出身于富厚之家,有人却生长于贫困之户——古往今来,许多人把这一切都归于“命好”或“命不好”,那么应该怎么看这个问题,命运究竟存在还是不存在呢?
原始初民的群婚杂交命的确是人类生命文化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什么是命?它是指人对与生俱来的必然性的认定。每个人一生下来就处在自己无可奈何、不可选择、一时又改变不了的状态之中,例如:一是出生在什么家庭,“穷二代”和所谓“富二代”、“官二代”是大不一样,赌徒恶棍的环境和诗礼传家的环境也大不一样。二是出生在什么地区,在偏僻山区生长和在大都市生长是大不一样的。三是出生的时代,“生当其时”还是“生不逢时”,生长在落后保守的岁月,或是生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大不一样。四是长得美丑是无法选择的,而这也可能影响一生的命运。这就好像是一颗种子,它在什么时候,掉在什么样的土壤里,以后在什么样的气候条件下生长,自身是不可选择的。
以上这些条件在人生的开始有优劣之分,在一定的时间、空间是不会改变的,因此可以说人和人的命一开始就不平等,人生下来就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没有人能承诺和保证谁一生下来就有阳光灿烂的平等。
寒门难出贵子,是古代的一种普遍现象,现代仍有残存。根据一项对全国省级高考状元的调查结果,2007 年至2016 年全国共有837 名高考状元,其中有5 成的状元出自知识分子或富裕家庭,还有近2 成的父母是公务员,而且,状元们大多出自省会城市。北京大学学生的“出身”也和上述情况互相印证,1978 年至1998 年,来自农村的北大学生比例约占三成,
20世纪90 年代中期开始下滑,2000 年至2005 年,已经萎缩为1 成左右。而在2016 年,全国有54.6% 的中学生来自农村,但这一年北大新生中只有16.3% 的农村生源。
在古代,绝大多数人都相信命,认为人生的一切都取决于命,人要顺天应命,这种文化是小农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因为那时科学不发达,人们难以认识和掌握自己,于是把一切都归结于命,心甘情愿地俯首于人和人之间命的不平等。同时,古代的统治者也极力地维护这种不平等,宣扬“工之子恒为工,农之子恒为农”,皇帝还叫人编出一套套神话作为“证据”,宣扬自己是“龙种”、“天子”,“替天行道”,至高无上,就是当皇帝的命,从而维护封建统治。《荀子·正名》说:“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授之者天也,告之者神也,成之者运也”,形成了维持封建统治秩序的整套伦理,这样,命的不平等也似乎是天经地义了。
刘达临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中华性文化博物馆创始人,著名社会学家、性学家。曾在国内举办第一个向社会公开的性学系列讲座,举办第一个性教育骨干培训班,建立第一个性学术团体,出版第一部《性社会学》,创办第一份性学刊物《性教育》,组织了迄今世界规模*的性调查——“全国两万例性文明调查”,承办了首届国际性学研讨会,创建国内第一个性文化博物馆,也是国内第一个获得国际大奖的社会学家。出版著作140余部,作品被译为英、法、德、俄、法、韩等文字,曾四次获得国际大奖,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引导中国走向幸福的21世纪的六个代表人物”之一。
路翎代表作:旅途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作者小传;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以及作者主要著作书目。路翎代表作:旅途 目录 路翎小传中篇小说谷棺材罗大斗的一生两个...
古今之间的但丁 本书特色 但丁的《神曲》致力于复兴希腊的政治哲学,因此也全面分析了阻碍这条复兴之途中的重重障碍。这种分析*初集中呈现在《神曲》开篇但丁对“三种野...
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原国民党将领大陆新生始末-(完全本) 本书特色 当年,《将军决战岂止战场》用文学的方式更新了人们对历史的看法,参与了中国思想解放的大合唱。当...
你若不来,我怎敢老去 本书特色“说一万遍我爱你,不如好好在一起。”本书是一本情感治愈故事读本,包含了三十个让人心动的情感故事,以“我爱上了”“想分开了”、“你忘...
宋词之旅 内容简介 本书系“中国文学之旅文化大散文丛书”之二。本书以宋词和宋代词人为题材创作的专题系列散文。作者“将古典诗词与现代生活熔于一炉,将读万卷书和行万...
《徒然草》内容简介:与《枕草子》并称为日本随笔文学双壁。《徒然草》书名依日文原意为“无聊赖”,也可译为“排忧遣闷录”,写于
徐志摩文集 本书特色 徐志摩,浙江海宁人,笔名南湖、云中鹤等。1915年中学毕业后,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和1921年分别赴...
谈自己-巴金选集-十 目录 《忆》选(1933-1936)忆*初的回忆家庭的环境觉醒与活动做大哥的人我离了北甲《短简》选(1936)我的幼年我的几个先生《谈自己...
《Django实战》内容简介:本书结合样例,介绍Django的基础知识、主要模块的开发以及权限管理等高级内容,并且通过图书管理系统、博
《普希金诗选》内容简介:本书精选了广为流传的《自由颂》《纪念碑》等二百首抒情诗,它们充满对自由的向往,富有优美的爱情旋律。
不辞职 去旅行 本书特色 旅行的离开是为了更好的回归。旅行是一种体验,工作也是一种体验。不要把旅行当逃避,找对自己的方式,偶尔给心灵放个假,用远足积聚的正能量重...
自己的园地-名家散文经典精装插图版 本书特色 周作人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名家,一直以来备受读者和研究者的推崇。其散文作品多取材日常生活,在行文中融入大量的野史趣...
在德意志阳台上 本书特色 《在德意志阳台上》是作者陈武在德国学习、游 历的感悟和心得,作者用细腻而温情的笔调,书写了 在德国的所见所闻。《在德意志阳台上》客观真...
洛特雷阿蒙作品全集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比兰波更具摧毁力的人物:这是一个患了深度语言谵妄症的病态狂人;这是一个默默无闻却被超现实主义奉为先驱的怪异神魔;这还是一位...
张炜精选集-世纪文学60家 内容简介 20世纪是一个不寻常的世纪。20世纪的社会生活风云激荡,沧桑巨变, 20世纪的华文文学也波澜壮阔,气象万千。以其大起大伏、...
郁达夫散文 本书特色 这里,有优美而浪漫,让人馨香练怀久久不忘的心灵独白;这里,有启迪青春、点缀人生、畅想世纪的人生感悟;这里,有*具有代表性的或伤感或甜蜜或浪...
诗经之美(精装) 本书特色 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胡适说:《诗经》并不是一部经典,确实是一部古代...
《中国民间故事长编》为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是国内第一本系统、全面的由古文献内辑录而成的民间故事读本
味蕾唱歌 本书特色 《味蕾唱歌》汇集了爱亚多年来的饮食小品文,她的幽默风趣,她的细腻情思,她对饮食特别的品味与深长的过往记忆,全都融揉在《味蕾唱歌》之中。全书共...
郁达夫小说全集-精装版 本书特色 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郁达夫小说全集》保持了郁达夫白话小说的原貌,全面展现了郁达夫的文字风格和艺术思想,有很强的文学性、思想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