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
★全世界嘻哈化的四年:迈入2010年代的嘻哈发生了哪些变化?
★超强人气嘻哈入门系列第三部!特别座谈:奥巴马执政下的美国社会与嘻哈 featuring 有光道生。
★《别再问我什么是嘻哈①》已重版出来至第7印!
★小老虎×血男孩 联袂推荐!
★嘻望HIPHOPE×Complex中文 力荐!
★小老虎:“这已经不只是一部‘音乐对谈录’了,两位日本嘻哈乐迷用嘻哈梳理了我们所处的世界和这个时代。”
★嘻哈音乐/文化自媒体嘻望HIPHOPE:“在你来我往的对话中,看到嘻哈如何在作为文化形式走向世界的同时,在社会议题中也拥有愈发重要的思想价值。推荐给想要了解嘻哈世界化的朋友们,把这本书作为敲门砖来阅读。”
- 内容简介 -
划时代人气嘻哈入门系列“别再问我什么是嘻哈”第三弹!
……
万众瞩目的肯德里克(Kendrick)
横扫纽约的陷阱乐(Trap)
持续引发争议的坎耶(Kanye)
……
2015—2018年乐界总回顾!
64张唱片指南+3个专栏+2019年嘻哈简报
长谷川 原本不过是次流派的陷阱乐,借着流媒体的力量发展成了主流,对这个过程的描述,大概就是我们这第三部里的一大主题了。
大和田 虽然不包含明显的政治讯息,但它的声音的的确确表现出了奥巴马政权之下,尤其是在他第二个任期里“黑人的命也是命”的那种闭塞感。
长谷川 肯德里克作为说唱歌手固然是超一流,但是我觉得他作为A&R其实也是极其优秀的,《该死.》(DAMN.)做出的路线转换就真的非常明智。
大和田 这次他却是找来迈克·威尔·梅迪特(Mike WiLL Made-It)当制作人,感觉就是瞄准了乐界潮流的正中心。
大和田 我觉得未来(Future)才是这五年里乐界的中心人物。
长谷川 未来,或者说未来式的某种东西。
本书所涉音乐播放详情请见扉页。边读边听,乐趣何止倍增。
- 作者简介 -
长谷川町藏(Hasegawa Machizo),生于1968年,成长于不良少年团全盛时期的东京“脏南”——町田市。1990年代末开始从事文字工作。从电影、音乐、文学到八卦,以作家身份在跨流派的领域里hustle不辍。个人著作包括《内城蓝调》(『インナー·シティ·ブルース』,Space Shower Networks,2019)、《原声国度——通过原声音乐看电影》(『サ·ン·ト·ランド サウンドトラックで観る映画』,洋泉社,2017)、《我们的未来一定会》(『あたしたちの未来はきっと』,taba books,2017)等。合著作品包括《美国热烤三明治——2010年代美国电影指南》(『USムービー·ホットサンド——2010年代アメリカ映画ガイド』,Film Art社,2020)、《美国年轻人》(『ヤング·アダルトU.S.A.』,DU B...
(展开全部)
大和田:看过《少年嘻哈梦》的同学可能都知道,在这部剧里,男主人公所处的嘻哈世界的街头时尚和女主人公意欲进军的迪斯科世界的华丽风格,在表现上彻头彻尾形成了对照。嘻哈有厌女(misogyny)情结,迪斯科是同志文化的产物,所以在这方面两者也是正相反。因为巴兹·鲁赫曼是拍过《红磨坊》(MoulinRot4ge!,2001)和《了不起的盖茨比》(TheGreatGatsby,2013)的人,所以拍起迪斯科的华丽段落来也是相当有激情。长谷川:不过也确实会让人想起来,当年这两者原本是表里一体,嘻哈后来是把自己受到过的迪斯科影响给隐藏了起来。大和田:说到隐藏,我就想起来了,这部剧的主人公是拉丁裔。长谷川:设定上是波多黎各裔和非裔的混血。虽然现在嘻哈变成了“黑人的音乐”,但其实在最初的创始期,玩嘻哈的孩子里黑人和波多黎各裔差不多是一半一半的比例。大和田:尤其是早期的舞者,波多黎各裔好像比黑人还多。所以这剧要是让斯派克·李(SpikeLee)来拍的话,肯定就不是现在这样了,应该会增加很多强调非裔美国人身份的描写。所以说,这部剧把主人公设定为拉丁裔,这一点也是划时代的。长谷川:不过这部剧对酷赫克和闪耀大师是牙买加、巴巴多斯移民后裔这些史实没有提及,所以还是招来了不少批评。“隐藏起嘻哈的根源之一是雷鬼(reggae)、卡利普索(calypso)等加勒比海音乐,而将其单纯作为蓝调和爵士乐这一脉络中的音乐来描述”,对这种史观的批评一直以来就都存在。大和田:我在2011年写的那本《美国音乐史》(了メ)力音楽史)的最后一章里作过这样的预测:“接下来对各个流派黑人音乐的记述都会逐渐被改写,会越发强调拉丁裔对其作出的贡献。”单纯是人口增加,就会导致某族裔在一个国家中的存在感增强,于是便会推动历史改写。我想摇滚乐、蓝调和爵士的历史记述,大概也都会向着更强调拉丁裔贡献的方向发展。
——引自章节:嘻哈成为历史
思想卷-渡-书的信仰 本书特色 1新京报成立10周年,中央编译出版社成立20周年,联袂重磅推出《渡》。2新京报“书评周刊”封面人物10年精选,开启2014年阅读...
情爱论 本书特色 爱情是人类精神的一种*深沉的冲动,其本身总是一种善,是在传宗接代的本能基础上产生于男女之间,使人能获得特别强烈的肉体和精神享受的相互倾慕和交往...
马克思的社会本体论:马克思社会实在理论中的个性和共同体 本书特色 《马克思的社会本体论:马克思社会实在理论中的个性和共同体》:马克思学是关于马克思生平事业、著作...
8个人,8个视角:否则的话,曼一家的故事无法讲述。 托马斯·曼的文学作品突出了竞争,而竞争也主导着他的家庭。他的妻子卡蒂亚(Katia)使 他没有后顾之忧,但孩...
思想史研究-思想史的元问题(第一卷) 内容简介 如今的知识越来越表现出专门化和特殊化,回归更具普遍性的思想便成了当前各学科发展的内在需要。为此,《思想史研究》应...
《回归家庭?》内容简介:★她们是高学历、高收入的职业女性,本该在职场上大展身手,但是—— 性别歧视与职场天花板阻断了女性的上
胡适文存-第三集 本书特色 本集以上海亚东图书馆1930年10月第2版为底本,参考其他版次及台北远东图书公司1953年版编校而成。原书书名《胡适文...
罗马爱经 本书特色 被流放的情爱大师传世两性宝典,“雨巷”诗人戴望舒倾情打造的馨香译本!《罗马爱经》是古罗马时代*伟大的两性作品,诗人奥维德以神的名义宣讲爱的艺...
季羡林说清华那些事儿 本书特色 《季羡林说:清华那些事儿》,是季老谈在清华5年求学的事儿。这是他青年读书的黄金时代,也是学术研究的发轫阶段。季老通过对往事的回忆...
语言文化学论纲 本书特色 本著作是在笔者多年研究语言文化学基础上写成的。它主要以2003年出版的《应用语言文化学概论》以及近5年多来本人在国内各种外语类核心期刊...
柯文(Paul A.Cohen),美国麻州卫斯理学院亚洲研究教授、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研究员。还著有《中国与基督教》、《在中国发现历史》和《历史三调》等。
生育制度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关于家庭社会学的著作,曾在社会上产生广泛的影响。作者根据抗日战争时期自己在大学授课时的讲义整理、编写而成。书中主要论述了家庭所担负...
柯文(Paul A. Cohen,1934—),美国麻省卫斯理学院亚洲研究及历史学荣休教授,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1955年进入哈佛大学,师从费正清...
黄海学术论坛-2016年 第1辑-中华复兴与中国道路专辑 本书特色 《黄海学术论坛》系在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已连续出版十多年的《黄海学术论坛》基础上改版而成的学术集...
薄荷实验生老病死的生意:文化与中国人寿保险市场的形成 本书特色 美国社会学会2013年度亚洲研究*佳著作奖 2013年度玛丽·道格拉斯*佳著作奖提...
编辑人的世界 本书特色 这部新版的《编辑人的世界》是了解编辑工作的绝佳途径。假如你是一位编辑人,你会从中得到很多启发;假如你是一位作家,你会希望得到书中所描述的...
社会转型下的中国媒介审判现象研究 本书特色当前,我国处在一个深刻的社会转型体制中。新 闻媒体和司法机关作为两种重要的社会规制力量,在 共同致力于实现社会正义的路...
陆上行舟——一个中国记者的拉美毒品调查 本书特色 央视记者刘骁骞凭借一线报道被称作美国骚乱中“一个熟悉的中国人”。他打入巴西贩毒集团内部,和毒贩畅聊生死。著名记...
诗词地名故事 本书特色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一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词透露着诗人的情怀也蕴含着深厚的历史,而诗...
启功卷-师道师说-中国文化书院九秩导师文集 本书特色 弘扬中国文化在世界走向全球化的时刻要有一个观照全球的眼光,我们一方面要坚持自身文化的主体性,另一方面我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