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武康大楼是上海的一座地标性百年建筑,具有浓厚的历史价值和强烈的艺术气息。
本书由著名作家陈丹燕、陈保平等采访武康大楼里的居民,由居民们讲述这座大楼的历史。受访者有画家、大学教授、建筑系教授、作家、医生、物业经理、公司职员等多种身份,叙述了武康大楼和中国、上海近现代百年的历史,讲述了当时的文化演艺界人士以及公司职员等的丰富生动的人生故事。宋庆龄、孔二小姐、赵丹、王人美、巴金、郑君里、孙道临、秦怡、谢晋、王文娟等文化演艺界人士,在这座大楼以及附近穿梭,读了犹如身临历史之境。一户户普通居民以及他们的儿女的故事,传达出上海人的尊严、品味、情趣、自信和乐观等。书中,将注意力和立足点放在上海武康大楼社区民众的真实生活和存在上,弄堂历史、婚丧习俗、职业生涯、邻里亲情等被惟妙惟肖地讲述出来。寻求共同构筑的集体记忆,通过口述史记录民间的生活,为上海的城市更新提供文化基础。
全书有六十多张采访现场拍摄的照片,以及一个嵌入书中的小视频——武康大楼的影像与声音,增强了图书的历史感、生动感、现场感。
内容简介
上海是开放的,是中西文化的融合。武康大楼是上海的一座地标性百年建筑,具有浓厚的历史蕴含和强烈的艺术气息。武康大楼原名诺曼底公寓,始建于1924 年,由万国储蓄会出资兴建,由著名建筑设计师邬达克设计,是上海第一座外廊式公寓大楼。1953年,诺曼底公寓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并更名为武康大楼,其后一些文化演艺界名流均入住此间,现今积极开展居民自治和弄管会自治,国际化程度高。
口述历史是一种起源于美国,并广为世界各国应用的公众记忆历史的记录方式。口述历史相较于大历史,是一种公众记忆的微观历史。口述历史在复原历史方面,有其他任何档案、文献资料无法替代的价值。口述史是为城市发展和历史保护留下鲜活资料的重要途径,是保存城市生活方式、社会习俗、价值观念等记忆的重要载体。居民口述历史从平民的角度反映一个时代的特征,见证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发展轨迹。本书由出版家陈保平、作家陈丹燕采访武康大楼里的居民,由居民们讲述这座大楼的历史。通过口述史记录民间的生活,为上海的城市更新提供文化基础。《武康大楼口述史》,为中国城市居民、社区民众的口述史写作,提供了先例和路径。
陈保平,上海媒体人和出版人,曾任上海三联书店总编辑、韬奋纪念馆馆长、上海文艺出版社总编辑、新民晚报总编辑、文新报业集团社长。
著有散文随笔集《文人心意》《读读书,看看片,聊聊天》《精神故乡》《名家访谈:中国七问》。
策划编辑的《黄河边的中国》获得上海文学艺术大奖,曾获上海长江韬奋奖。
陈丹燕,作家,电影导演,塞尔维亚旅游局中国形象大使,上海辰山植物园文化园长。
她的上海非虚构作品获得过上海图书奖一等奖,是长期的畅销书。
她的青少年作品获得过奥地利 文学奖金奖,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文学金奖。
她的旅行文学作品获得塞尔维亚 特殊贡献奖,中国百家书店评选的单向文学奖·旅行文学奖。
她的长篇小说是《白雪公主的简历》, 的专题散文集是《告别》, 的艺术作品是座落在辰山植物园月季岛上的装置艺术作品《律令》。
汤显祖小品 内容简介 汤显祖出身于耕读传世的乡绅家门,从高祖峻明至父亲尚贤四代习文,都是秀才,在当地颇具名望,但都没有做官。祖父汤懋昭、父亲汤尚贤为人端方,场屋...
《刑法研究(第十二卷)刑法各论 Ⅱ》内容简介:本书稿是北京大学陈兴良教授的论文集《刑法研究》的第十二卷,主要内容是陈兴良教授
众声独语-70后一代人的文学图谱 本书特色 《众声独语——“70后”一代人的文学图谱》是“微光-青年...
梦也何曾到谢桥 本书特色 很多时候,什么都不存在了,只有这感动还存在。为生活面感动……梦也何曾到谢桥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旗袍垂挂在衣架上与我默默地对视。已经是...
中国诗歌-2013 1-第37卷 二零一三 第一卷 本书特色 本书为《中国诗歌》2013年第1卷,书中包括了萨荣的月亮(外三首)、工厂里的国家(外三首)、登山者...
从1813年他创作第一首诗歌到1837年,在他不太长的诗歌创作生涯中,他除了创作数十部长诗和童话诗外,还创作了近800首抒情诗。抒情
《你今天真好吃》内容简介:欢迎登陆莉兹·克里莫的治愈星球 森林里,小兔子遇到了大棕熊。“请不要吃我!”“可是我好饿。”“那…
沙地屯 本书特色 本书包括奥斯丁未完成的长篇小说《沙地屯》和中篇小说《苏珊夫人》。《沙地屯》是奥斯丁的临终之作,只写完十二章便去世。《苏珊夫人》是奥斯丁早起的一...
大书库鲁迅经典文集(4卷) 本书特色 《鲁迅经典文集》(全4册),将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以及散文集《朝花夕拾》和《野草》等经典作品结集编...
我的记忆 望舒草 望舒诗稿 灾难的岁月 内容简介 戴望舒毕生出版过4个诗集。《我的记忆》1929年4月由上海水沫书店出版,收录1924-1929年间诗26首;《...
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 本书特色 一个朝代的丧钟,预示着他们的新生,一部隐秘的历史,演绎着灵魂的战争。功德林往事,败军之将犹能言勇;战犯所亲历,国共纷争尘埃未定。北...
《敬畏传统》讲述了:特立独行的思想者精神家园的守护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一次文化盛宴“三十年集”系列丛书的作者是一批如今活
2008年诗歌-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 内容简介 《2008年诗歌》是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中的一册,书中收录了2008年中国*佳的诗歌作品数百篇。这些作品内容丰富...
沈从文集-民国诗风 本书特色 从1961 年开始,沈从文共有近八十首诗作存世,本集精选五十余首。这些诗作里*多的是五古,也有五绝、七绝、七古、乐府等诗体。按照创...
刘春主编的《在夜晚的高原上(当代诗人十二家)》精选20世纪80年代以来极具实力和影响的于坚、王小妮、王家新、汤养宗、陈东东、李
岁除的哀伤 内容简介 读、写、研究三部曲一、初读《三国》我在苏州读小学初中的那几年,父亲在北平、上海交通银行当小职员,家里连一口书橱也没有,更谈不到四壁放满线装...
老南京记忆 本书特色 这里有原汁原味的南京民俗;这里有传奇的南京旧闻;这里有浓厚的南京情结;这里是南京,有一种难以忘却的老南京记忆。老南京记忆 内容简介 南京是...
散文精选-新中国六十年文学大系 内容简介 由王蒙担任主编、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选编的《新中国60年文学大系》由《中篇小说精选》、《短篇小说精选》、《小小说精选》、...
聆听雨巷-戴望舒精选集-寂 本书特色 “雨巷诗人”戴望舒经典再现新编排,新包装,戴氏文学强势来袭!诗歌、散文、评论、序、跋、日记、译作,一网打尽聆听雨巷,阅读真...
里尔克,作为迄今为止全世界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的传记或许来得有些迟了;幸好,诗人的价值是永恒的,对他和他的诗歌的关注与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