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者,大智慧大学问家也。他们是民族智慧的象征,人类文明进步的明灯。人们呼唤大师,尊重大师,乃至崇拜大师,其根本原因就在这里。民族文化的传承,现代文明的构建,必须对大师的思想进行深入的阐释和弘扬,对大师的论著进行全面的研究和解读。在中国文化迈向现代化的今天,大师的理念、精神和人格,尤显得那样可亲、可敬、可爱。可以讲,大师是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和难得的原动力。有鉴于此,我们经过广泛调研和反复论证,决定推出这套《大师讲坛》丛书。基本创意是: 1.选取为社会所普遍认可的学术大师的原著编辑成册,让读者原汁原味不走样地去品味大师;2.按照大师众多论著的不同主题和不同特色进行大致的分类,如分为经济、文化、法律、社会、人生、教育、宗教、家庭等,分册出版,给读者理解和把握大师提供一定的方便;3.以“讲坛”作为平台,大师用“讲授”的姿态娓娓道来,读者以“听讲”的心态去领略大师的智慧和才学,以达到心灵的对话和学术的沟通。 大师以其独特的社会贡献,大都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这无形中就拉大了和广大民众的社会距离,为准确地理解大师设置了某种障碍。再加上现实和历史的差异,以及大师往往个性超常,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些“隆癖”,理解大师就不那么容易了。其实,我们应该破除对大师的“迷信”,将大师“ 拉到”平民行列中来,以平常心去面对不平常的大师,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道理很简单,大师是人不是神,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而真正的大师,从来不会去包装和卖弄自己,更不会装腔作势,故弄玄虚,他们总是温文尔雅,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大师的亲和力往往是一般人所想象不到的。他们一点儿都不神秘。他们还常常用通俗易懂的平民化语言去表达高深的学理,让人叹为观止。前不久在南开大学刚刚去世的数学大师陈省身讲“数学就是好玩儿”;近百年数一数二的哲学大师金岳霖讲“哲学就是概念的游戏”;而大名鼎鼎的胡适在谈到历史研究的艰巨性时则将历史说成是“十七八岁的大姑娘”。这些看似戏言的调侃,其实藏着艰深的学理和哲理。是一般循规蹈矩的教授和学者讲不出来的,只有大师才会有此惊人之语,大众之语,真诚之语。实际上,用一颗真诚和平常的心去认识、理解大师,才能比较真实地窥见大师的本来面目,才能有所收获。 此外,从读书的一般常识上讲,关注历史、把握精神、不断思索,也是阅读大师作品必须掌握的基本方法。所谓大师,都是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社会文化的产物,是时势造就了大师,而不是大师造出了时势,大师的高明之处是善于把握时代的脉搏,能够触摸文化的前沿,在解决社会问题、文化问题、学术问题中闪烁出其超人的智慧光芒,所以历史感和时代感是理解大师的前提。换言之,就是首先要将大师放在他所处的那个历史的特定的社会文化乃至学术文化背景中去领略其风姿。也正因为大师是从历史走过来的大师,要汲取和传承的核心就应该是大师的思想,尤其是精神,而不是寻章摘旬,照抄照搬,甚至于生搬硬套,出现东施效颦的偏颇。大师具有永恒意义的是他们的精神,而不是具体的社会文化主张。文化的传承,说到底是精神的传承。只要民族和国家的精神不死,民族和国家就不仅不会灭亡。而且还有振兴的希望。从一定意义上讲,大师的精神,大师的灵魂,总是从不同角度代表着民族文化的走向。。在追寻大师精神风貌的过程中,必要的思考是必须的,而且要勤动脑,多思索。应该是在理解后的接受,而不是生吞活剥地照搬。盲目的崇拜式的照抄,不仅是不可取的,而且是有害的。大师是追求真理的典范,决不是真理的化身。以为只要是大师的东西就不假思索地盲目认同,那就不自觉地走到了大师反复倡导的怀疑精神、科学精神的反面。这些几乎人人都知道的道理,看似简单,但真正做到就不容易了。这里又在罗嗦,是求共勉也! 通常情况下,大师多是在某一领域的某一方面或某一点上有突破性的研究,对自然、人类、社会有永不磨灭的贡献。但也有另一种百科全书式的思 想文化启蒙大师,就是在许多方面都有独到的研究和闪光的亮点,这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比较突出。例如,梁启超就是一个典型。梁启超(1873—1929) 一生虽然只度过了56个春秋,却留下了一千四百多万字的宏篇巨著,涉及史学、文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新闻学、图书文献学、佛学、伦理学、美学等许多方面,而且论述精当,创新意义明显,不少属经典之作。梁启超既能用学术语言、学术思维来写高深的学术专著,也善于以报章文体,笔尖常带感情地去向大众宣传。他主办的《新民丛报》,影响了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时期的几代青年。毛泽东、周恩来、胡适等都曾是梁启超的崇拜者。梁启超还十分注意和善于观察政治和文化的走向,总是从中国和世界的前途及命运着眼,提出一些惊人的新见解,给民众以宝贵的精神食粮。他的很多论断对今天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在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宝库里,梁启超是占有一定位置的。所以,他的作品从在世时就一再翻印,到如今仍为广大读者所欢迎。除了各种单行本之外,曾印有不同版本的文集、专集、合集,也出版过按专题编的类编等。这里推出的梁启超讲文化、讲教育、讲读书、讲修身、讲诗词书画等,虽然也有类编的味道,但还不尽相同。一则是从相关内容中选取*具代表性的精华编为一册,只求精,不求全;二则不做绝对的分类,一些经过历史检验又为广大民众所喜爱的佳作,即使和分类略有出入,也保留原貌,一并收入,给读者以选择的自由和想象的空间;三则不是简单的编排,在版本的选定和文字、内容的校订等方面都下了很大功夫,还适当插入一些图片,以求图文互动。。这些尝试,主观愿望当然是不错的,但有待实践来检验。所以,衷心希望读一者多提宝贵意见。 李喜所 2005年5月25日于南开大学书来堂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学者和政治家,在学术上有很高的成就。本书记录了这位革命伟人在文化方面的独特见解,其中包括作者欧游心影录节录,对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对文化史的几个重要问题的研究、印度与中国文化之亲属的关系等内容。
儒林碑影 本书特色 《儒林外史》是中国古典文学讽刺艺术的一座高峰,作品对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对吃人的科举、礼教和腐败世态的生...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解放区文艺运动资料汇编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朱德发、蒋心焕、李宗刚主编★ 全书分为“文艺...
德国儿童文学纵横 本书特色 《世界儿童文学研究丛书》共10本,由韦苇、王泉根、朱自强、方卫平、舒伟、孙建江等专家学者执笔,以儿童文学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作家作品及文...
梁实秋莎评研究 目录 序言(关爱和)引言**章 18、19世纪西方莎士比亚批评概览**节 18世纪西方莎士比亚批评第二节 19世纪西方莎士比亚批评第二章 ...
物理淋巴疗法-用手部力量改善淋巴循环 本书特色 《物理淋巴疗法:用手部力量改善淋巴循环》主要以淋巴疗法治疗的实用技术为中心,若想了解有关淋巴的基础知识和理论知识...
希腊罗马神话与传说中的恋爱故事-插图版 本书特色 《希腊罗马神话与传说中的恋爱故事(插图版)》:希腊罗马神话是世界上*系统、对人类文明影响*大的神话,它丰富、美...
故宫学刊-二0一一年总第七辑 内容简介 《故宫学刊(2011年·总第7辑)》主要内容包括:明世宗与道教浅论、紫禁城建筑的政治内涵、皇极殿考略、乾隆太上皇宫宁寿官...
回到古代的人很多,回到古代的方式有很多种,所去的时间地点人物也大大不同。有连身体去的,有灵魂单独去的;有一个人去的,有两
诗镜 本书特色 ★ 大16开精装,1252页,丰厚翔实★ 明末学者陆时雍选评,著名学者任文京、赵东岚整理、点校★ 《诗镜》是一部规模宏大的古代诗歌选本,共九十卷...
心理学原理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个体心理到群体心理为阐述线索,从基本原理分析入手,设计出心理与心理学、认知心理、人格、心理健康等10个知识点,探讨作为教师所面临的心...
一次死亡经历,大学生凤鸣竟以西雷国假太子身分重生。可是,这个时空征战不断。被卷入这场霸权之争,凤鸣为帮助容恬统一纷乱的大
红楼梦研究 目录 自序论续书底不可能辨后四十回底回目非原有高鹗续书底依据后四十回底批评高本戚本大体的比较作者底态度红楼梦底风格红楼梦地点问题底商讨八十回后的红楼...
先秦两汉文学史(全二册) 本书特色 这部断代文学史,是在对过去比较长期的中国文学史教学的认识的基础上写成的。我讲授中国文学史始于一九五四年,先是在外系如教育、历...
北京文学史-北京专史集成 内容简介 这部《北京文学史》把北京文学发展的整体历程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即古代、近代和现代。古代和近代的分界为“鸦片战争”,近代和现代...
现代英国小说(1950~2000)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对战后英国小说进行了*为详尽的研究,囊括了100多位小说家以及大约200部小说。内容主要包括:国家与小说、...
常见病食疗方 内容简介 《常见病食疗方》一书,介绍了50多种常见病的饮食调理知识。如果您患有某些疾病,能在看医生用药的同时,配以合理的饮食调理,就可获得事半功倍...
《活过,爱过,写过》内容简介:★社会学家李银河新版自传——一位女性主义者的人生自述,坦荡、独立、勇敢、自由,一生所求不过爱
红楼梦汉民族精神研究 本书特色 《红楼梦:汉民族精神研究》是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汉民族精神研究 目录 红楼梦因何伟大(代序言)《红楼梦》吊明反清思想管...
「1.2.3.木頭人」,幾米畫筆一揮,那些小人兒、小貓、小狗、大象、獅子、企鵝們……全都不動了,那些歡聲笑語,涮地──一下子統
钢铁材料中的第二相 目录 l概述1.1钢铁结构材料的发展1.2钢铁材料的各种显微缺陷强化方式1.2.1位错运动的点阵阻力1.2.2固溶强化1.2.3位错强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