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1)
**章 坎坷求学的少年 (1)
耕读之家 (1)
滴水穿石的座右铭 (5)
兄长如父 (6)
效实的新闻人物 (8)
第二章 如冰似火的青年 (14)
猫鼠实验的启示 (14)
三位老师 (16)
这不是我呆的地方 (23)
从此走上科研路 (29)
爱妻叶毓芬 (31)
赌气留洋 (35)
初露锋芒 (37)
热血青年 (43)
获博士学位 (47)
第三章 国破人流离 (52)
投奔陈铭枢 (52)
北上山大 (54)
抗日学潮 (58)
战火纷飞西迁路 (61)
在中大的日子 (65)
“同济”难同心 (67)
来自李约瑟的敬意 (71)
受聘复旦 (74)
与三青团的较量 (77)
艰难岁月里的科研成果 (80)
反内战、反迫害、反饥饿 (84)
第四章 建设新中国 (90)
冒险回国迎解放 (90)
肝胆相照 (94)
**副校长 (98)
组建海洋研究所 (110)
有关海鞘的后继研究 (120)
文昌鱼 (122)
李森科学派 (132)
首届遗传学座谈会 (148)
第五章 风雨中的坚持 (158)
步履维艰 (158)
五教授案 (161)
四国渔业会议 (169)
克隆先驱 (173)
“文化大革命”风暴 (183)
肿瘤免疫实验 (194)
核质杂种鱼 (198)
第六章 老骥负重在征途 (203)
**次中美科研合作 (203)
童鱼出世 (209)
忍辱负重 (213)
硕果累累 (220)
鸳鸯失偶 (222)
长了平衡器的金鱼 (225)
第七章 重生的喜悦和生命的遗憾 (228)
乔木春华 (228)
良师益友 (234)
科研是靠双手做出来的 (242)
放眼看世界 (245)
筹建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248)
鞠躬尽瘁 (255)
永远的怀念 (258)
童第周大事年表 (261)
参考文献 (272)
后记 (274)
本书致力撷取可信的一手资料,描绘出童第周真实一生的大致线条,显现其独特经历所孕育的丰富个性色彩,并解释为何童第周能在生活清贫的家庭环境中还能成为一代科学名家,正视与正确评价他作为近代科学界偶像的真实文化意义。 本书语言平实,资料翔实,重现了童第周坎坷而又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塑造了一位形象饱满可亲的科学巨匠,值得一读。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闻此噩耗,童第周夫妇的心情都十分悲痛。叶毓芬的心脏病一直比较严重,但那P222时因为她的级别不够,还不能去北京医院而只能在附近的医院就诊,医生误诊她的背痛是神经痛,让她采用锤打肌肉的松弛疗法,但无效并日益严重。受此噩耗刺激后,更是一蹶不振,于3月11日因心绞痛抢救无效而去世。 风雨相伴40多年,夫妇俩很少分开过,如今一个撒手而去,留下的一个悲痛欲绝。据童第周之子童时中回忆:“母亲的去世给父亲带来沉重的打击、无限的悲痛,常见他坐在那里陷入痛苦的深思,他流着泪对我们说,我对不起她,她这几天不舒服,我没有陪她去看病她工作成绩很出色,但由于我,她却未能升为教授。”20世纪30年代初叶毓芬从中央大学毕业后,一直在高校和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40余年,有相当的科研成果,论资历,论水平,早就应该被评为教授了。60年代,有个日本代表团到中国访问,拿着一本书指着书上叶毓芬的照片,指名要见这位著名的科学家(当时形势下未能会见),却不知这位他们眼中的著名科学家至死都只是个副研究员。原因就是童第周一直是叶毓芬所在单位的领导,叶毓芬的晋职材料一次次报到他手里,却一次次被卡下了,把名额让给了别人。在山东大学的时候,叶毓芬就有资格提教授了,但童第周当时是校务委员会负责人,把她拿掉了。到北京中科院动物所工作后,副研究员中曾有两个提升研究员的名额,大家都说叶毓芬有那么多论文,这回总该轮到她升了吧,但任所长的童第周又把她给拿掉了,升了别人。 “我要是早点带她到大医院去看看就好了”,这是童第周在叶毓芬去世后常常自责的一句话。因为3月5日那天早上,因病在家休息的叶毓芬听说严绍颐要到广西去出差,生性重情重P223义的叶毓芬就一个人摸到实验室,嘱咐严绍颐代她向在广西水产研究所工作的学生和朋友们问好,严绍颐连忙应承了,见叶毓芬脸色非常不好,行动迟缓,就劝她赶快回家休息,并一直把她送到了动物所的大门口。下午出差前去向童第周告别时,就顺便说了叶毓芬的情况,劝老师早点回去陪陪师母。童第周原来认为他又不是医生,在家陪着也没用,又治不好她的病,但严绍颐认为有亲人陪着,至少病人的心情会好些,童第周被严绍颐说动,答应马上就回家去陪陪叶毓芬。但有些事情是无法弥补的,童第周正准备回家,家里的电话就到了,叶毓芬病危。童第周急忙赶回家,情急之下,靠家中的保姆和一个邻居的帮忙,才七手八脚地把叶毓芬送进了附近的中关村医院。童第周放下所有的实验工作,在医院里守着妻子,看着叶毓芬苍白的面容,他才意识到一向坚强能干的妻子已是一个衰弱的老人。11日,叶毓芬去世。 叶毓芬与童第周在性格上属于互补型,童第周性格内向,不大讲话,一心放在工作上,不考虑生活,出差时都是由叶毓芬为他整理好行装,平日在家则都是叶毓芬给他做饭吃。叶毓芬非常乐观,很健谈,整天有说有笑的,甚至在晚年还会描眉点唇地淡妆一下,把自己打扮得精精神神,很有女人味。P224她一辈子乐呵呵地相夫教子,从没有因繁重的家务影响了自己的科研工作而怨天尤人,几个孩子也培养教育得非常成功,一个个都学有所成。同时,她又是一位勤奋努力,自尊自强,与丈夫在事业上并驾齐驱的女强人。有人统计,夫妇俩合作的科研论文有29篇,占童第周主要论文的60%以上,他俩由此被誉称为中国生物界的“居里夫妇”。童第周对她的评价也非常高:“她工作非常突出,观察仔细,甲是甲、乙是乙,反复观察。统计也非常仔细,她总是反复计算,以求绝对准确。” 现在,实验室里只剩下童第周一个人了,“但他一直保存着叶毓芬使用过的桌椅和实验用具,每天都要仔细地擦拭一遍,像是等待着妻子安详地走来和自己一起做实验似的。”一个女人,*后能得到丈夫这样的尊重和怀念,她是幸福的。P225
怎樣的衰運算是最倒楣?先有傭兵團逼迫製造殺人武器,接著被人半夜摸到身邊把頭給砍了,好好的死靈法師變成年輕英俊的金髮王子,
《超低空滑翔》是首部以民航人的生活为原型创作的长篇小说。故事由一场空难为切入点:小说的主人公白东方的父亲命丧灾难,父亲的
现代动漫人物表现技法 目录 一、漫画中的头部与人体比例1二、卡通形象的设计定位8三、动漫画中的各角度姿态10四、英雄造型设定 l2五、反派造型设定 16六、神奇...
白雪石画选 内容简介 简介选编了作者近20年来所创作的作品260余幅。白雪石画选 作者简介 白雪石(1915- )北京市人。自幼喜爱绘画。1932年在中学读书时...
求知篇-中外名言佳句精粹 本书特色 《中外名言佳句精粹:求知篇》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求知篇-中外名言佳句精粹 内容简介 地域的广泛和历史的积聚,历世历代见诸古...
朗文袖珍英汉双解精选词典 本书特色 《朗文袖珍英汉双解精选词典》是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朗文袖珍英汉双解精选词典 目录 前言发音表略语表语法代号派生词代号辞典...
读诗-大于诗的事物-2012年第一卷 本书特色 《读诗》自创刊迄今,已经编到第四卷。本书作为第四卷的特辑部分,经由潘洗尘、宋琳、莫非、树才等主编,辑录了包括郑玲...
在这个时代,有太多的心灵鸡汤充斥世界,有太多励志的成功学充斥世界,我们都疲惫地奔跑在名利的大马路上,而我们的内心则充满了
「我在無可置疑的情況下一再強調,我的生存努力,跟任何人毫無關係。就是這樣。我原來是這樣的過一生的。書寫有著莊嚴的寂靜。在
诗歌鉴赏入门 内容简介 该书从诗歌鉴赏的本质入手,论述了诗歌鉴赏的特征,重点探讨了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与途径,*后归结到诗歌鉴赏的衡量标准及兴趣培养。诗歌鉴赏入门...
作者简介劳伦斯・沃德・比尔拉斐特学院弗雷德・摩根・柯比讲座民权教授,宾夕法尼亚约翰・杜加德法学教授,威特沃特斯兰大学应用
中古文史丛稿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对古代文学、史学研究的理论文章涉及地域、家族等因素和学术、文艺的关系等领域,文章有:略论南朝学术文艺的地域差别,关中地区与汉代文...
小仓百人一首-日本古典和歌赏析(新版) 内容简介 《小仓百人一首:日本古典和歌赏析》按中国读者的欣赏习惯,将每首原歌翻译成五言诗。除此之外,为了保留日本和歌的原...
文心可鉴-范曾古体文赋八篇评注 本书特色 本书共有赋文八篇,分别为《炎黄赋》《水泊梁山记》《崂泉铭》《寿翁铭》《八大山人记》《孔子大典祭文》《黄帝颂》《莽神州赋...
看图说书:小说绣像阅读札记 本书特色 近年来陈平原一直在关注图像与文字的关系,从《触摸历史》到《点石斋画报》,本书主要是讨论中国古典小说的绣像,考察中国古代小说...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精 内容简介 片断:序明矣故汤之盤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致明明德窮至事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务烸物之理马。百寡...
《消费者行为分析与实务(第3版)》内容简介:本教材的编写基本上是沿循消费者购买决策的过程及其内外影响因素这一主线而展开,主要
团购:席慕蓉文集3册 本书特色 对作品本身保持永远的沉默,是一个创作者应该有的权利和美德。 在写作的时候,一无所求。只想把深藏在心中的感觉牵引出来,只希望把生命...
团购:世界+中国地理地图集(地理百科简明版) 本书特色 《世界地理地图集》《中国地理地图集》地理百科简明版这两部地图集的体例编排与上面两部大致相同,同样包含各地...
程租合约(第七册) 本书特色 本书的特点是笔者尽量去把租船与外贸串在一起,每一问题相互来考虑.所以.本书绝不只是船东的书,而是祈望每一位做外贸的人士.也会觉得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