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1)
**章 坎坷求学的少年 (1)
耕读之家 (1)
滴水穿石的座右铭 (5)
兄长如父 (6)
效实的新闻人物 (8)
第二章 如冰似火的青年 (14)
猫鼠实验的启示 (14)
三位老师 (16)
这不是我呆的地方 (23)
从此走上科研路 (29)
爱妻叶毓芬 (31)
赌气留洋 (35)
初露锋芒 (37)
热血青年 (43)
获博士学位 (47)
第三章 国破人流离 (52)
投奔陈铭枢 (52)
北上山大 (54)
抗日学潮 (58)
战火纷飞西迁路 (61)
在中大的日子 (65)
“同济”难同心 (67)
来自李约瑟的敬意 (71)
受聘复旦 (74)
与三青团的较量 (77)
艰难岁月里的科研成果 (80)
反内战、反迫害、反饥饿 (84)
第四章 建设新中国 (90)
冒险回国迎解放 (90)
肝胆相照 (94)
**副校长 (98)
组建海洋研究所 (110)
有关海鞘的后继研究 (120)
文昌鱼 (122)
李森科学派 (132)
首届遗传学座谈会 (148)
第五章 风雨中的坚持 (158)
步履维艰 (158)
五教授案 (161)
四国渔业会议 (169)
克隆先驱 (173)
“文化大革命”风暴 (183)
肿瘤免疫实验 (194)
核质杂种鱼 (198)
第六章 老骥负重在征途 (203)
**次中美科研合作 (203)
童鱼出世 (209)
忍辱负重 (213)
硕果累累 (220)
鸳鸯失偶 (222)
长了平衡器的金鱼 (225)
第七章 重生的喜悦和生命的遗憾 (228)
乔木春华 (228)
良师益友 (234)
科研是靠双手做出来的 (242)
放眼看世界 (245)
筹建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248)
鞠躬尽瘁 (255)
永远的怀念 (258)
童第周大事年表 (261)
参考文献 (272)
后记 (274)
本书致力撷取可信的一手资料,描绘出童第周真实一生的大致线条,显现其独特经历所孕育的丰富个性色彩,并解释为何童第周能在生活清贫的家庭环境中还能成为一代科学名家,正视与正确评价他作为近代科学界偶像的真实文化意义。 本书语言平实,资料翔实,重现了童第周坎坷而又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塑造了一位形象饱满可亲的科学巨匠,值得一读。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闻此噩耗,童第周夫妇的心情都十分悲痛。叶毓芬的心脏病一直比较严重,但那P222时因为她的级别不够,还不能去北京医院而只能在附近的医院就诊,医生误诊她的背痛是神经痛,让她采用锤打肌肉的松弛疗法,但无效并日益严重。受此噩耗刺激后,更是一蹶不振,于3月11日因心绞痛抢救无效而去世。 风雨相伴40多年,夫妇俩很少分开过,如今一个撒手而去,留下的一个悲痛欲绝。据童第周之子童时中回忆:“母亲的去世给父亲带来沉重的打击、无限的悲痛,常见他坐在那里陷入痛苦的深思,他流着泪对我们说,我对不起她,她这几天不舒服,我没有陪她去看病她工作成绩很出色,但由于我,她却未能升为教授。”20世纪30年代初叶毓芬从中央大学毕业后,一直在高校和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40余年,有相当的科研成果,论资历,论水平,早就应该被评为教授了。60年代,有个日本代表团到中国访问,拿着一本书指着书上叶毓芬的照片,指名要见这位著名的科学家(当时形势下未能会见),却不知这位他们眼中的著名科学家至死都只是个副研究员。原因就是童第周一直是叶毓芬所在单位的领导,叶毓芬的晋职材料一次次报到他手里,却一次次被卡下了,把名额让给了别人。在山东大学的时候,叶毓芬就有资格提教授了,但童第周当时是校务委员会负责人,把她拿掉了。到北京中科院动物所工作后,副研究员中曾有两个提升研究员的名额,大家都说叶毓芬有那么多论文,这回总该轮到她升了吧,但任所长的童第周又把她给拿掉了,升了别人。 “我要是早点带她到大医院去看看就好了”,这是童第周在叶毓芬去世后常常自责的一句话。因为3月5日那天早上,因病在家休息的叶毓芬听说严绍颐要到广西去出差,生性重情重P223义的叶毓芬就一个人摸到实验室,嘱咐严绍颐代她向在广西水产研究所工作的学生和朋友们问好,严绍颐连忙应承了,见叶毓芬脸色非常不好,行动迟缓,就劝她赶快回家休息,并一直把她送到了动物所的大门口。下午出差前去向童第周告别时,就顺便说了叶毓芬的情况,劝老师早点回去陪陪师母。童第周原来认为他又不是医生,在家陪着也没用,又治不好她的病,但严绍颐认为有亲人陪着,至少病人的心情会好些,童第周被严绍颐说动,答应马上就回家去陪陪叶毓芬。但有些事情是无法弥补的,童第周正准备回家,家里的电话就到了,叶毓芬病危。童第周急忙赶回家,情急之下,靠家中的保姆和一个邻居的帮忙,才七手八脚地把叶毓芬送进了附近的中关村医院。童第周放下所有的实验工作,在医院里守着妻子,看着叶毓芬苍白的面容,他才意识到一向坚强能干的妻子已是一个衰弱的老人。11日,叶毓芬去世。 叶毓芬与童第周在性格上属于互补型,童第周性格内向,不大讲话,一心放在工作上,不考虑生活,出差时都是由叶毓芬为他整理好行装,平日在家则都是叶毓芬给他做饭吃。叶毓芬非常乐观,很健谈,整天有说有笑的,甚至在晚年还会描眉点唇地淡妆一下,把自己打扮得精精神神,很有女人味。P224她一辈子乐呵呵地相夫教子,从没有因繁重的家务影响了自己的科研工作而怨天尤人,几个孩子也培养教育得非常成功,一个个都学有所成。同时,她又是一位勤奋努力,自尊自强,与丈夫在事业上并驾齐驱的女强人。有人统计,夫妇俩合作的科研论文有29篇,占童第周主要论文的60%以上,他俩由此被誉称为中国生物界的“居里夫妇”。童第周对她的评价也非常高:“她工作非常突出,观察仔细,甲是甲、乙是乙,反复观察。统计也非常仔细,她总是反复计算,以求绝对准确。” 现在,实验室里只剩下童第周一个人了,“但他一直保存着叶毓芬使用过的桌椅和实验用具,每天都要仔细地擦拭一遍,像是等待着妻子安详地走来和自己一起做实验似的。”一个女人,*后能得到丈夫这样的尊重和怀念,她是幸福的。P225
我要自己做:今天我画画 内容简介 对“我今天要做什么?”这个孩子常常想的问题,这本精彩的书里充满了富有幻想力的答案。本书每一个题材的做法都简单易学,专门为“跳跃...
元明清楚辞学史 本书特色 《当代浙江学术文库:元明清楚辞学史》从历时的角度注目于元明清三代的楚辞学,探讨这一阶段楚辞学的发展状况及其规律。对屈原作品的创作时地、...
对祁子嘉一见锺情,林皓从此以「大哥的情人」身分自居。在外人眼中虽然两人是伉俪情深,但你追我闪的求欢戏码不断上演,让林皓也
《尚书今注今译》内容简介:本丛书由出版大家王云五先生主编,严选国学经史子集各部中的名家名典,力邀一批学风严谨、学术缜密的文
北岛的散文集。书中记录了北岛近十几年间在国内国外遭逢的一些人和事。文风淡定,谐谑,妙趣其中。目录 瞎子领瞎子,穿过光明/孟
二安词话 本书特色 简墨学养和才具均是罕见,内心敏感而丰富,经她目光打量,戏剧、书法、国画诸等,莫不熠熠生辉。 《二安词话》能在古蕴基础上拈取、化开甚至灵逸,可...
钢琴考级曲集-2004-2008版合集-上册(1-7级)-附CD1张 本书特色 《钢琴考级曲集(2004~2008版合集)上册(1-7级)》由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白蛇》通过细腻、戏剧性很强的笔法,描写了上世纪70年代的两个女人:徐群山、孙丽坤在社会大环境下内心世界的压力和变化,以及
突然之间,人们就对字体着了迷。从无处不在的Helvetica,到爱恨交织的ComicSans;从与世长存的Baskerville,到昙花一现的2010Hea
中华常用文言文词典 本书特色 本小词典对词条的解说包括五个方面:(1)解释词义;(2)标明词性;(3)例句附有现代汉语译文;(4)对近义词进行辨析;(5)对古今...
中国民间文学古典文献辑论 内容简介 我国在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和理论方面的探索研究工作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虽然我国古代作家研究民间文学的理论专著并不算多,但...
和我一起走吧!不论天涯海角,不论时光流逝,我们都会在一起的。被封进画里的孤魂,站在梅林中的缥缈白影,看似遗忘一切的苍……
中国诗史 内容简介 柳永本是个放浪而久不得志的文士,他在汴京流连*久,对于北宋中年的都市生活感受*深,所以他的作品能充分地代表当时的沉酣太平的人士们的变态心理。...
出版社/著者からの内容紹介好きだった男の忘れ形見を育ててきた篤だが、大学生になった直己と、どう接していいかわからず…。内容
民间原型与新时期以来的小说创作-1976年至2009年文学与民间文化关系研究 本书特色 阿城的《棋王》同“烂柯山”的故事有何关联?张炜的《我的老椿树》竟可远溯至...
文案:五百年前,東海龍太子龍靜水突然刺了最疼愛的弟弟無波一劍,同時殺光寢宮所有的人。五百年後,無波起兵把龍靜水拉下王位,
(毛边本)涅槃与再生 : 在多元重构中复兴 内容简介 《涅槃与再生:在多元重构中复兴》为乐黛云先生21世纪以来学术论文的自选集 )意在探求中华民族如何参与世界文...
传媒语境与20世纪90年代文学转向 本书特色 《传媒语境与20世纪90年代文学转向》编著者刘文辉。 《传媒语境与20世纪90年代文学转向》内容提...
从流浪汉到记者:斯诺1928-1941亚洲经历 本书特色 《从流浪汉到记者:斯诺1928~1941亚洲经历(英文版)》:中国之光从流浪汉到记者:斯诺1928-1...
波德莱尔: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 本书特色 《波德莱尔: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是本雅明论波德莱尔的专著。波德莱尔对19世纪中期巴黎的现代性体验的考察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