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描述清康熙年间,钦差年羹尧查办四川剑山蓬莱岛的故事,包括身受浊目香、弩打石金声、宝鞭对宝鞭、九罪证慧斌、铁球戏三寇、火烧段家庄、广庆楼救驾、金锁换玉莲、夜走十三险、无形剑行刺、三打蓬莱岛等精彩章回。
本书集传统评书、古典侠义公案小说优长,描绘奇侠异事,慷慨悲歌,纵横捭阖,令人神往,极具传奇浪漫色彩;同时,无论故事情节抑或打斗场面,无不遵循书情书理,在令人信服的基础上屡有神来之笔,令人叫绝。作者学识丰富,轶闻典故信手拈来,在紧张跌宕的情节描摹之余不忘画龙点睛式的点评议论,寓理于事,扬善嫉恶,直抒胸臆,神完气足。此外,书中对清朝前期城镇和山村的风土人情、官员服饰及方言俚语亦有所涉猎,如对北京城门街巷、官府民宅的评说,为民俗学的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料。
**回 年钦差身受浊目香 上部《雍正剑侠图》正说到年羹尧一行人来到太原府,金牌失盗,幸亏有西方侠于成相助,群雄聚会七星山,血战西山口,于成掌震董家五虎,一合败司马,慧斌单鞭解围,这才追回金牌。于成、石金声等众侠客一一告辞而去。诸事处理完毕,钦差一行人离开太原,出南门按官道,走平遥、洪洞,渡黄河,进入陕西地界,一路官接官送。有事则长,无事则短,经咸阳、扶风,这一日来到陕西凤翔府。 爷儿几个昼夜小心,因为再往南都是大山,离四川近了,危险也就大了。来到十里接官亭,知府刘汉鼎科甲出身,经纶满腹,是个干才;总镇彭应龙武科出身,马上步下好功夫,这一文一武带合城举监生员递手本接钦差。年大人在轿内一看:“贵府!”“卑职在。”“合城官员都到了吗?”“禀钦命,都在这里侍候老钦命。”“哦,公馆打在何处?”“就在东门里。” “既然如此,晓谕所有官员,各自回府,免参免见。你头前带路吧。”刘汉鼎一躬到地:“卑职遵命。”然后上马,在前引路,来到凤翔东门里。 公馆是一座大店,油饰一新,门垛上贴着大报子,“查办四川钦差大人年公馆”,上下两头贴着大赤金,张灯结彩,绸条飞舞。兵丁戒备森严,亲兵小队一到,立即换岗。大人大轿往里抬,到三道院北上房前,大轿落平,三座皇亭子停稳,大人下轿,圣旨、金牌、尚方剑摆放中厅。大人带群雄拜三宝参驾,然后坐在一旁:“年福,传谕文武生员一律挡驾,知府进见。” “喳。”年福到门前高声喝喊:“钦差谕下,合城生员各自回府,凤翔知府进见。” 刘汉鼎缓步平气往里走,到堂阶下,有当差的挑帘子,刘汉鼎一看三宝,赶紧行罢三跪九叩君臣大礼,然后又给大人叩头:“钦差在上,卑职凤翔知府刘汉鼎拜见大人。”钦差用左手一接:“贵府免礼。”“谢大人。”“ 来呀,看坐位。”年禄搬过杌凳来,刘汉鼎施礼:“不敢,在钦命驾前焉有卑职的坐位。”大人一笑:“不必拘礼,坐下好讲话。”“谢大人。”刘知府坐上一半,年大人问他籍贯、年龄、多大岁数登科、多大岁数登甲、做过几任官,刘汉鼎对答如流。大人端详他也就在五十多岁,微有短髯,白净的面皮,身穿蓝袍,云雁补服,头戴大帽,青金石顶,素花带,五分底的靴子,五官端正,又是两榜的底子,确是朝廷栋梁,年大人很喜欢。“贵府,本钦命奉旨出朝,代天巡狩,一路之上代管民词。你处如有不法之人,贪官劣绅,贵府不敢法办的,本钦命替你伸张正气,以安地面。”刘汉鼎一躬到地:“谢大人。今上君临万民,励精图治,所有百姓畏法执法,安堵如常,强无凌弱,众无暴寡,并无什么贼匪顽民。仰仗天子洪福,大人虎威,境内十分安泰。”大人点头,端茶送客,刘汉鼎告辞:“钦差一路劳乏,卑职先退。” 刘汉鼎走了,这时行李、案牍安置停妥,灯光掌上,里外通明,海川爷儿几个下来,第二层院北房宽敞,又叫人把窗户摘下,过堂风凉快,大家擦脸漱口喝茶。海川传话,在差官房摆上一桌。时间不大,酒宴摆好,请老哥哥司徒朗居中坐下,众人相陪。这些日子,老人家为海川出谋划策,拾遗补缺,滴水不漏,海川很是感激。他们爷儿几个对老人家十分尊重,照顾得无微不至,司徒朗也很感动,想自己出身武林,桀骜一生,树敌过多,是海川好兄弟将自己拉入正途,堂堂正正地做人,好像这些年白白过去,现在才觉着有意义。小弟兄轮流斟酒布菜,此时天光尚早,里里外外都是人,大家畅饮开怀,谈笑风生。 正在兴高采烈的时候,忽然有人高喊:“杀人啦!”司徒朗抓军刃飞身形从后窗出去,长腰上房。这时候星斗尚未出全,小弟兄各持军刃,四外查看。海川当然更惦着上房的钦差,他从后窗出去,问司徒朗:“有什么动静吗?”老人家在房上摇头:“没什么动静。”海川急忙到大人卧室的台阶下,咳嗽一声。“是海川吗,进来。”海川挑帘子进里间屋,大人坐里边,杨师爷坐外边,小书童福儿站在桌旁,桌上摆着公事,后窗前窗都开着。海川给大人请安,大人问:“海川,外边什么事?”海川瞧大人无事,便放了心:“禀大人,我听见有人喊。”大人点头:“是啊,我跟师爷正谈话哪,书童闻见一股清香气味,师爷和我也闻到,可是这香味稍纵即逝,又听到有人喊了一声,正在诧异,你就来了,快去查看一番,速速禀报。”“是。” 海川转身出来,忽听东院一乱,夏九龄从夹道跑过来:“师父,东院有人被杀,您快去看看吧。”海川一惊,在钦差的身旁杀人,这还了得。来到东院,院里站着好几个差人,惊惶失措。海川九龄来到屋中,差人都在阶下往里瞧。海川一看,这是厨房,东山墙是炉灶,房顶上有天窗,西边是架的案板,底下是煤槽,案板北边架着肉墩子,南边是张桌子,上面有纸、笔、墨、砚,想是开菜单子使的,再往南是个大水缸,肉墩子上放一把大菜刀,上面还有血哪。头西脚东躺着一个人,没有头,血流出很远,穿着一身蓝,系着蓝围裙。阶下的人喊:“没脑袋!”海川问他们:“你们谁认得?”众人异口同声:“童老爷,我们不认得。”海川一看这血点儿,滴滴答答,出了厨房,循着血迹找出来,出门顺箭道往北,过了四层院子,*后有十几间一出水的罩棚,里边放着笤帚、簸箕、破桌椅板凳,罩棚的椽子头上微微晃动,好像是颗人头,地下有一汪血。他长腰上房,蹲在前檐,有个镍头钉子,头发挽在上边。海川把辫子解下来,一看在辫根上夹着一个纸条,拿下来揣到怀中,提人头下来,顺原路回到厨房。差人往两边一闪,海川进厨房: “你们谁认得这颗人头,进来瞧瞧。”这些人又惦着挤到前边,可又害怕,往后直退,没一个人过来。后边有一位挤着喊:“众位,让我过去看看,我是这里的老人儿,差不离都认得。”海川点头:“你到里边来看看。”这人战战兢兢,哆哆嗦嗦,低头一看:“童老爷,这不是大师傅老陈吗,他怎么被人杀了?”海川把脑袋放在腔子上,伸手掏出纸条,墨迹尚未干,有几句顺口溜: 夜至三更凉,来到府凤翔。清官原无恨,暂用浊目香。 厨役多不洁,故而刀下亡。若欲明此事,石铎知其详。 英雄心里想:浊目香是何物?大人闻到香味儿,怎么又牵扯到石老哥哥了?他叫九龄看守,这才来到大人房内:“启禀大人,厨师老陈被杀,贼人留下字笺,请大人观看。”年大人看完后叫师爷抄了一份,另一份交给海川:“这是贼人的陷害,石老侠得罪了什么仇人,什么叫浊目香?” P5-9
对话与创新 本书特色 面对汹涌澎湃的全球化浪潮,各民族文化如何实现共存与发展?达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敬请关注哈佛大学终身教授、第三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杜维...
打破浪漫病-胡适思想录-(九) 本书特色 胡适,汉族,安徽绩溪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原名嗣...
《佛说四十二章经浅释》不久就要出版了,宣化上人嘱我写个序。我才疏学浅,对佛法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功夫都很不够,故对这个工作,实在很不敢当。现在这里,只能和读者大众来...
明代欧洲汉学史 内容简介 汉学实为中西文化会通的产物,早期汉学的发轫及发展证明文化交流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冲突、碰撞、对话、融汇构成交流过程中的一个个逻辑阶段。今...
一个时代的痛楚与坚韧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评论社会热点、探寻时代痛点的犀利作品。主要围绕当下中国面临的种种问题进行论述,从国家政策、教育问题、贫富差距、经济形势...
中国古代年画 本书特色 年画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民间美术形式,它以谐音的寓意和通俗的绘画语言表达了人们喜庆的审美情趣。一千多年来,民问艺人积年累代,父传子承,在极为...
圣严法师,1930年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1943年出家修行,2009年2月3日圆寂著名佛教道场法鼓山的创办人,分支道场遍及欧、亚、美、澳各洲,门人弟子遍天下佛教...
北京三百六十行 本书特色 本书分门别类对旧北京的工商业作了一一描述。共列二十四类,七百四十一行齐如山先生在提到写本书的缘由时说,随着时代的变迁,北京的手艺工艺失...
中国文艺研究前沿报告 内容简介 密切关注世界与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人物和学术流派的*新动态,把握全球化时代世界与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新变化。本...
伦理与传统 内容简介 本书特别对我国当代社会道德建设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反思,从而彰显了中国传统道行的现代价值等。伦理与传统 目录 **篇 伦理探索一、道德究竟是什...
汉字与中华传统文化 本书特色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是从传统文化的视角对汉字进行全方位解读,在讲解说明汉字的性质、起源、形义关系的基础上,重点阐释寓含在汉字形体...
近代中国文化诸问题-增订本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较宏阔的历史背景,描述了西方文化自明清之际传入中国以来至清末的种种遭遇,以及国人面对西方文化的挑战作出的种种回应...
作为方法论原则的无语言理论 本书特色 本书在现代语言学和语言学史的理论和方法指导下,通过对元语言这一现代哲学、现代语言学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的梳理,旨在系统阐释哲...
图解三命通会:第一部:八字神煞:白话详解图解本 本书特色 《四库全书》子部精要,古代命理学的集大成之作,400多个示意图表,200多幅精美手绘插图。深入浅出,通...
《气质》内容简介:在人身上,有一些东西超乎外表,是传记作者或照相机所无法捕捉到的东西,是只能够靠感觉传递的东西,是人由内而
梵典与华章:印度作家与中国文化 内容简介 本书以大量翔实的原文资料为基础,勾勒出印度作家在价值层面上对中国文化的交流、误解乃至膜拜,为读者步入印度文化交流与对话...
现代汉语常用虚词双向学习手册(汉韩对照) 本书特色 中国人学习韩语的良师,韩国人学习汉语的益友。精选现代汉语常用虚词650,*精确解释,超实用例句,汉韩对照,地...
经典常谈 本书特色 《经典常谈》成书于1942年,几年间仅在文光书店就印了五次,当时的宣传是“不读《经典常谈》,就过不了考试关”,“不读《经典常谈》就当不好国文...
《学习力:12招巧妙唤醒孩子的潜能》内容简介:本书精选择取与儿童学习力养成和潜能开发相关的代表性话题,从激发能量、培养主动性
小窗幽记-跟着名师学国学 本书特色 陈继儒所著的《小窗幽记》,一名《醉古堂剑扫》,十二卷,格言警句类小品文。《小窗幽记》分为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