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些有识之士、大学精英、成功的企业家与国家干部纷纷开始了他们的“文化担当”,许多著名大学办起国学院,各地也多有各种形式的读经尝试,乃至于孔子学院已经办到国外,新一轮的“国学热”正在悄然兴起!国学为何“热”了起来? 要知道答案的话,就一定要从我们的国学中去寻找。《国学入门》从群经略说、诸子略说、史学略说这三个方面为大家系统地介绍了国学中*基础、*经典的《诗经》、《尚书》、《三礼》等著作,墨子与墨家略说、老庄与道家略说、商鞅韩非与法家略说等名家,正史、编年史、纪事本末等史学。
第一章《诗经》略说一、什么是《诗经》《诗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里面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到春秋中叶(公元前6世纪),前后约五百年的诗歌作品共三百零五首,人们习惯上只取它的整数,称为“诗三百”。《诗经》大约编次于春秋中叶,主要为周诗(西周及东周前期的诗歌),也有少量的商诗,它反映了公元前12世纪至6世纪以黄河流域为主的中原地区广阔的社会生活。梁启超说:“《诗经》为古籍中最纯粹可信之书,绝不发生真伪问题。”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孔子于文学与人生之关系看得最真切,故有此言。古者以诗为教育主要工具,其目的在使一般人养成美感,有欣赏文学的能力,则人格不期而进于高明。 司马迁最早提出“删诗说”,以为古代诗本来有三千多首,后来经过孔夫子的删除,“去其重”便只剩卞三百零五首。至宋代才提出异议。 也有学者认为孔子不曾删诗,其理由是,早在公元前554年,季札访鲁时,孔子才八岁,《诗经》已经定型。《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吴公子季札聘鲁观周乐,鲁国乐工为他演奏《风》、《雅》、《颂》,其编次同今本《诗经》。孔子只是说:“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他只是整理过《诗经》的乐曲而已。由此可见,它的编订者并非孔子。以上两说并存,可继续研究。我国文化至周而完全发达,平王东迁前后是政治、社会急剧变动时期,也是产生诗最多时。春秋中叶以后的诗,已不被辑入《诗经》。孟子说:“王者之迹熄而《诗》亡。”所谓“王者之迹熄”,系指春秋中叶,周室衰而采诗制度废,故不再有人采各国的风诗,而《雅》、《颂》也不再有人收辑了,故日《诗》亡。古人研究《诗经》,说《诗》有风、雅、颂、赋、比、兴“六义”。其实风、雅、颂指的是《诗》的分类;而赋、比、兴是讲《诗》的表现手法。二、《诗经》的分类《诗经》分三部分,“风”、“雅”、“颂”是这三部分的标题。那时诗都是配乐歌唱的,因而有人认为,“风”、“雅”、“颂”的叫法与音乐有关。孔颖达疏:“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风、雅、颂,系指《诗经》的成形、体制、文体的分类;赋、比、兴,系指诗之所用、修辞方法、表达手法。宋郑樵《通志?昆虫草木略》云:“风土之音日《风》,朝廷之音日《雅》,宗庙之音日《颂》”。朱熹《诗集传序》:“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
孔祥骅,山东曲阜人,孔子后裔。出身国民党官员家庭,曾经历二十年磨难,在极其艰苦的环境里,刻苦学习孔孟之道《四书》《五经》和诸子百家学说,励志追求人生真谛。平反后,进华东师大图书馆工作,更加专注于孔子与儒学的研究。后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任编辑、副编审、编审。
《孔子大辞典》主要撰稿人,著有《孔子本纪.孔子百问》,合著《中国古代十大圣人》、《中国学术名著大字典(近现代卷)》、《申报索引》等,发表学术论文《论孔子仁学思想对于血缘观念的超越》、《论孔子内圣之学的多重内涵》、《先秦儒学起源巫史考》、《“六艺”出自巫史考兼论孔子与(六经)之关系》、等数十篇。近年来作者努力弘扬圣祖孔子之精神,先后在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东方广播电台、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曙光医院、上海卢湾区新世纪国学沙龙等单位作讲屋。出版长篇回忆录《老爸青春无歌》,讲述以国学支撑人生的传奇经历,受到海内外关注。
触摸俄罗斯 本书特色 俄罗斯*缺乏的是好男人俄罗斯的“上帝”是伏特加俄罗斯*丰富的资源是大美女俄罗斯*值得敬仰的是墓园文化不缺土地的莫斯科房价比北京还贵中国正在...
罗常培:语言与文化/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位开拓型的语言大师罗常培先生撰写的一本探索语言与文化关系的小书,被认为是中国文化语言学的开山之作。罗常培:语言与...
国学知识全集:史学大师解读国学经典 了解国学常识的权威著作 本书特色 《国学知识全集》是吕思勉先生为指导青年学子阅读国学的开示门径之作,写于先生的学术盛年期,在...
中国文化对欧洲的影响 本书特色 0世纪已匆匆离我们而去,但它所探讨研究过的不少问题却还久久留在我们脑间。像季羡林教授所说的中西文化交流问题,不但研究“拿来”西方...
接地气的历史书-从前有个老北京 本书特色 走街串巷钻胡同,有礼有面敞亮人,四九城里寻旧迹,有滋有味老北京。接地气的历史书-从前有个老北京 内容简介 一处处北京古...
余英時先生於二○二一年秋天遠去,各界震悼不已。在王德威院士的倡議下,「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規劃了「余英時院士紀念專輯」,由王德威教授與我主編,這一專輯:「為表...
水墨北京 本书特色 ★首位获许进入紫禁城未开放地带的外国画家,现场实物写生,珍贵作品别具情调;★完全采用中国墨、中国毛笔创作,西方绘画透视法和中国绘画“虚与实”...
(故宫日历.2020年)紫禁六百年 本书特色 2020年是农历庚子年,生肖鼠。鼠寓意财富与聪慧 ,又适逢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因此《故宫日历》选取表现鼠年与紫禁城的...
长三角都市文化演进与体验 本书特色 本书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地区都市文化要素、形态、系统等历史演进规律和空间分布规律的认识与梳理,再现长三角地区的文化宝库,...
中西之交 本书特色 《中西之交》,辑录了陈乐民先生关于中国和西方对比的一些经典文章,分为两部分。辑一,主要谈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些思想史问题。辑二,主要是西方哲学家...
中国文化论争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评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点,对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核心思想、结构模式、历史成就、缺陷与不足,以及近几百年来的文化论争都进行了精到的...
西方狼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以狼为核心,集中剖析西方文化乃至文学艺术特性的书。书中所说的狼,不是自然之狼,而是文化之狼,是西方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基因。读这本书,仿佛...
古文字学讲义 本书特色 《古文字学讲义》系一尚未使用过的初稿。按先生(徐中舒)的习惯,讲义总是在实际讲授中不断完善的(先生不少发表的论文,都是在讲授过程中对讲义...
古汉语句读 内容简介 汉语知识丛书是商务印书馆推出的雅俗共赏的知识性读物。它由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撰写,既有一般的汉语知识介绍,又有语言学方面的科研成果;既体现出学...
《太平经》动词及相关句法研究 本书特色 《动词及相关句法研究》共八章,以《太平经》动词为文本对象,本着意义和形式相结合的原则,用普通语言学理论,揭示动词的本质特...
知难.行亦不易-胡适思想录-(七) 本书特色 胡适,汉族,安徽绩溪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
读库0705 本书特色 Mook《读库》为“京城著名文化名人”(圈内语)张立宪主编的综合性人文社科读物,取“大型阅读仓库”之意,一般每两月推出一期。丛书侧重对当...
事的世界观的前哨 内容简介 作为日本新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家和思想大师的广松涉先生,他将自己的哲学体系命名为“事的世界观”,而这部著作可以说是他对该哲学思想的集中阐...
中国语音学报·第1辑 内容简介 《中国语音学报(第1辑)》收录的文章基本涵盖了中国现代语音学研究的各个相关领域,也反映了中国目前语音学的研究水平和研究队伍。语音...
本书的原名是Kirchengeschichte(《教会史》),并分为三卷:《古代教会史》、《中世纪教会史》和《近代教会史》。它不仅仅叙述教会“内部”的发展,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