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我们同在
——《家藏四库丛书》序
毛佩琦
国学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学问。因
此,国学不仅包括数千年来积累流传下来的经典,比如“四书五经”、
《老子》、《庄子》、《孙子》、《史记》、《汉书》、唐诗、宋词,也包含研究中国人
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乃至娱乐方式的各种学问。广而言之,
国学研究的对象不仅包括文献,也包括实物;不仅包括物质文化遗产,
也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我国各民族的建筑、服饰、饮食、音乐、
绘画、医药、戏曲等等。
国学是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学问。上面说的从“四书五经”到唐
诗、宋词就是一个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近代以来,国学的研究范围还
在不断地扩大,比如,敦煌学、甲骨学,是随着有关文物的出土而兴起
的;比如红学,是随着文学理论和学术风气的发展变化而兴起和发展
的。随着时伺推移和学术进步,必将有更多的学问被纳入国学研究
的范围。
数千年来,中国人作学问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和方法,比如思想
理论、史学理论、文学理论,以及训诂学、考据学、音韵学等等。但这
些理论和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在史学研究领域,由于地下文
物的出土,王国维等人提出了所谓以地下文物与传世文献相补充互证的
二重证据法。近代以来,西风劲吹。国人主动借鉴西方的理论和方法,
研究中国学问…E国维借鉴尼采的哲学等研究中国的文学戏剧,胡适以
杜威的实验主义研究中国的“国故”。国学从来没有拒绝外国学问的介
入,佛教传人十国后,经过改造,形成丁中国独特的佛学、因明学;自
明朝末年西学传人小国后,中国的文数学等就已经融人了西学的
因素。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后,不少人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国历史
文化,它们当然也是国学的一部分。因此,国学又是开放的、随时代而进
步的。那么,当今我们研究、振兴国学,不允许也不应该倒退,不允许也
不应该僵化。 .
然而,国学又是与西学明显区分的。国学是西学的对应物,是与西学
完全不同的学术体系。在近代,西学挟船坚炮利强势进入中国之后,中国
人还视自我,对于中国固有之学问出现了中学、国故学、国粹、国学这样
的名称。面对帝国主义的强大,中国人自愧不如,一方面拼命学习引进西
学,另一方面就是拼命地贬低、抛弃国学。虽然也有一些人,如张之洞为
保护中华文化之根本,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如胡适,提出“整理
国故”,以“再造文明”、“建立民族自信心”,但其声音终被时代所淹没。
国学一再被严重曲解和轻视,以致造成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大断裂。也许,
这一历史过程是必然的。但回顾过去,中国在走向独立富强的过程中,国
学所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太惨重了。
新中国成立,饱受屈辱的中国人从此站立了起来,民族自信心大大加
强,但没有能够及时认识到国学在新时代的重要性,甚至仅存的一点点国
学遗产也进一步成为被抛弃的对象。在全面批判全盘西化的同时,却走向
全面西化。改革开放三十年之后,走向富强的国人终于猛醒,保护和振兴
国学逐渐成为全民的共识。一个强大的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国家,必然
要有与之相匹配的伟大的民族文化。中国人,从学术界到普通百姓,都在
重新发现国学的现代价值。同时,在走向全球化的进程中,东西方各国也
把目光投向了中国。中国学问,中国的一切都在被重新评价。中国不仅为
了自身的建设和发展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而且,中国也面临着以
优秀的中华文化向全人类贡献智慧的责任和机会。
那么,这套国学丛书编纂就是可喜的,编纂者的初衷和努力就是可敬
的。希望这套丛书能发挥点滴作用,如同涓涓细流与千百万有志者的努力
言情,是婉约词*经典的内容。那些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浅吟低唱的词句道尽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其中蕴含着一种生命的感动和召唤。在这一份跨越时空的共鸣中,积蓄了古代伟大词人的所有心灵、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无疑能够使得一个人超越小我生命的狭隘和无常,把目光投向更广大、更恒久的向往和追求,并且给予你坚强的力量和坚定的信仰。著名的古典文学家叶嘉莹教授曾经说:诗词的研究并不是我追求的目标,而疋支持我走过忧患的一种力量。我们学习古典诗词,*大的好处就是让我们的心灵不死一明代徐师曾在个文辨序说二》中写道:至论其词,则有婉约者,有豪放者。婉约者欲其辞情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盖虽各因其质,而词贵感人,要当以婉约为正。柳永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词作被当时人竞相传诵,据说凡有井水饮处,皆歌柳词。
从书推荐人 ●.序言作者 毛佩琦,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常务理事、北京郑和下西洋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北京吴晗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中国明史、社会生活史、文化史研究,主要著作有《=明成祖史论二》、《明清行政管理制度二》、《中国明代政治史=》,主编有《岁月河山图说中国历史二》、《二中国社会通史.明代卷二》等。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明史、七解《二中庸=》,影响广泛。一何谓彳家藏四库一 《四库全书二》编定于清乾隆四十三年,共收中华典籍一3461种。如此浩瀚典籍仅分经一儒家经典一、史一各类史~书一、子一百冢著述一、集一名家诗文一四类。其后,四~库之名既具有中华经典集成的寓意,同时也具有古代图一书分类的含义。一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华经典所蕴含的智慧,越来越为一世人瞩目。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热播足以证明这一一点。丛书策划者为了消除今人阅读古代文言经典的艰涩,一力求使用时人容易读懂的版画图不和读解心得的方式,让一读者充分汲取古人成功的养分,使圣贤的智慧真正进入寻一常百姓家。所以从书得名家藏四库一。第.一辑主编 赵国华,安徽界首人,一955年生,1_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从事出版工作至今。现任黄山书社总编辑、编审,《明史研究=》常务
人间词话 本书特色 20世纪中国*具影响力的美学力作古典诗词的旖旎与哀愁“人生唯美三境界”饮誉大江南北◆精心汇集国学大师珍稀手稿,完整重现其本人亲手删改后的64...
妈妈.我又想你了 本书特色 八岁的姐姐珍珠和六岁的弟弟仁宇从小没有父亲,靠着残疾的妈妈每天卖烤面包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当妈妈得知自己已是胃癌晚期时,依然强忍着病痛...
古文观止(精装全四卷) 本书特色 《古文观止》是一部经典的文言散文汇编,问世于清初康熙年间,是由吴楚材、吴调侯选辑评注的,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一直受到广大读...
佳茗似佳人-煎茶小品赏读 本书特色闲闲的午后,有疏梅在侧,有新泉活火,把一盏香茗,随意翻阅古人关于茶的那些叙述,那些咏叹。遥想长林浮云、雨窗晴帘的优雅生活。 ...
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精装)—中国古典诗词校注评丛书 本书特色 《温庭筠全集》汇辑温庭筠诗全部作品,是目前温庭筠诗作全面的辑本。每篇均加以今注、简释,力...
从今天起面朝大海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融汇心情、成长、感悟的真诚之作。全书分为四个部分,*部分为心灵感悟,是在现世的大海中浮沉,不忘初心、返璞归真的心路历程。第...
中国诗歌-菩提树之诗第47卷二零一三第十一卷 本书特色 夜鱼编著的《菩提树之诗》为“中国诗歌”系列丛书之一(第47卷),收入夜鱼等一百多位诗人的诗歌原创、转载作...
陈文丁画之唐诗图 内容简介 引起我写"唐诗别解",完全是一次偶然的体验。白天,刚刚读到一篇报道,说是一个单位为了一个什么项目的审批,竞要到不同的部门加盖一百六十...
(平)李健吾文集-(全11卷)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 李健吾为中国现代五大评论家之一,国内*早从事法国文学研究的学者之一★ 《李健吾文...
节钺丹心 弘武养德:保定武林萧门轶事 本书特色 张炳宸编著的《节钺丹心弘武养德》内容介绍:随着热兵器时代的到来,武术越来越被世人认为是百无一用的闲艺冷技...
英华沉浮录-4 本书特色 《英华沉浮录(4)》系董桥上世纪九十年代在香港《明报》的同名专栏文章结集,主要记述作者读中文英文的心得,包括阅读、文物、文化、语文、人...
一片二片三四片:钟叔河散文精选 本书特色 钟叔河著述丰富,《一片二片三四片》一书分别从钟叔河不同时期的几十部作品中,摘取出随笔几十篇,汇编而成。 钟叔河先生的文...
中国盒子 本书特色 《中国盒子》是杜君立**本随笔精选集,总共收入了25篇随笔、杂文和散文。这些文章写于2009年到2013年之间,*早发表在杜君立的个...
梦里潮音:我的八十年代文学记忆 本书特色 如果说中国文学在20世纪拥有两个自己的年代,那么,一个是在“五四”精神感召下产生的“三十年代”,另一个就是“...
葛浩文随笔-葛浩文文集 本书特色 厄普代克曾说:“当代中国小说在美国之英译,几乎竟由一人包打天下,此人即葛浩文也。”(见《纽约客》网站)柳无忌则云:“美国学者…...
初心 本书特色 如果不面临“失去”的惶恐,不像遭剥皮一般被活活剥下什么东西,也不会憬悟“曾经拥有的喜悦”。就像身...
季羡林精选文集4-新纪新语 本书特色 光阴荏苒,季羡林先生离开我们不觉已经三年了。而今,季先生的身影仍然时常闪现在我们眼前,并且注定会长久地存留在我们的心中。常...
★双厨狂喜!略萨VS博尔赫斯,跨越半个世纪的大师对话★诗歌、对谈、书评、演讲、采访,众多珍贵一手资料,呈现略萨眼中的博尔赫斯★揭秘“家中的博尔赫斯”、“博尔赫斯...
幸福地图-寻找世界上最幸福的地方 本书特色 作为知名记者,埃里克走访过全球三十多个国家,出现在新闻发生的每一个现场,可是,不幸的人加不幸的地方加不幸的故事,才是...
跨世纪文丛精华本-苏童作品精选 本书特色 《苏童作品精选》:妻妾成群红粉刺青时代阅渎美声唱法、信天游和镣铐镜子与自传虚构的热情跨世纪文丛精华本-苏童作品精选 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