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美国乡村圣人"的精神秘境,与"大自然的向导"共赏自然音画.约翰·巴勒斯不仅确立了自然文学的写作标准,同时也向人们昭示了一种贴近自然、善待自然的生活方式,并使之成为一种时尚,成为一处自然与心灵相交融的风景。阅读约翰·巴勒斯的作品,仿佛置身处探索不尽的精神秘境,使我们的心灵得以畅游那片久远的"净土"……
本书荟萃了巴勒斯的自然主义文学作品的精华,共分为四大部分:**部分《自然札记》收入了作者体验自然的文字,表现了作者与自然的亲近和从中获得的乐趣;第二步《季节的音色》收入作者描述时间在自然中发生微妙作用的作品,揭示出各种动植物在自然中随季节而发生的微妙的变化;第三部《鸟与蜜蜂》是作者多年来对鸟类和蜜蜂的观察手记,向读者展示出自然之妙的可感细节;第四部《路边笔记》则是作者的一些篇幅较短的杂记,涉及他多年观察的多种动物的习性及趣闻。全书共约15万字,从各方面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亲身经历和体验。
美国是一个富于自然主义文学传统的国家。19世纪,以爱默生和梭罗为代表的一批“超验主义”文学家,像开拓者一样,在荒野中建立了自己的精神家园,把灵魂寄托在瓦尔登湖畔,因此可以这么说,他们是文学家当中的自然主义者。值得注意的是,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之间,美国自然科学界出现了两个文学家,即“两个著名的约翰”:约翰·缪尔(JohnMuir,1838~1914)和约翰·巴勒斯(JohnBurroughs,l837~1921),他们是自然主义者当中的文学家,不仅深谙自然之道,而且本身在文学上也颇有造诣,他们留下的作品为美国自然主义文学增添了极其生动而抒情的一笔。约翰·巴勒斯,1837年4月3日生于纽约州罗克斯贝里,在卡茨基尔山区的父亲的农场上度过了童年时期,从小就深受大自然的影响:鸟语的森林、花香的田野、淙淙的溪流、峻峭的山峦、各种习性奇特的动植物等等,都已成为他生命中的有机部分。因此,尽管他后来从事过多种不同职业,可是他的精神早已融入到了大自然之中。成年后,他先后做过教师、记者、银行职员。内战期间,他在华盛顿的国家财政部任职,利用空闲时间写作,与诗人惠特曼成为好朋友。1873年他回到家乡哈得逊河谷的卡茨基尔山区,在那里开辟果园,种植果树,并继续写作,不时远足到邻近的山中观察和研究自然。他在之前1871年出版了**部重要著作《醒来的森林》(原名为《延龄草》),深受欢迎。1874年,他在埃索普斯溪附近买下一个小农场,建起了他的“河畔小屋”;1875年,他又与儿子一起在离“河畔小屋”不远的山中盖起了“山间石屋”。他的“山间石屋”尤为著名,吸引了众多名人到那里去作客,其中包括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大诗人沃尔特·惠特曼、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汽车大王亨利·福特、小说家西奥多·德莱塞和他的同行、另一位自然文学作家约翰·缪尔。在后来的岁月里,巴勒斯的时间几乎都是在这两处贴近自然的乡间小屋中度过的,在那里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给他带来的愉快。巴勒斯被誉为“美国自然主义文学之父”,他以哈得逊河谷和卡茨基尔山区为中心,长期致力于自然探索,把对大自然的亲身经历和体验都写成文字,其著述非常丰富,先后出版了23部作品集,除了《醒来的森林》之外,重要的还有《鸟与蜜蜂》、《鸟与诗人》、《清新的野外》、《冬天的日出》、《在卡茨基尔山中》等。他的散文题材非常广泛,尤其是对鸟类的观察手记*为著名;除大量涉及到鸟类生活的文字外,还有描写自然界中其他动植物、季节变化、个人游历等诸多方面的作品,以优美的笔触展示出了一个博物学家兼散文作家对大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体验。巴勒斯本人不仅是一位探究鸟类的科学家,而且还是一位颇有成就的诗人,因此他给我们留下的文字毫不枯燥,展现出一位散文大师的风范。读他的作品,仿佛在聆听一位经历丰富的长者在娓娓谈论自然。他的作品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大的忠告,那就是:热爱自然,体验自然,珍视自然,保护自然。他的作品在美国一次次再版,至今盛行不衰,在读者中产生了很大影响,销量已逾150万册。据说,美国有好多著名人物都受到过他的作品的影响,其中西奥多·罗斯福总统便自称是“读着巴勒斯的书长大的”。巴勒斯在晚年曾应罗斯福总统之邀,和总统一起到野外宿营。更重要的是,巴勒斯的作品还对20世纪初的美国环境保护政策产生过一定影响。他的作品不仅适合于成人,而且适合于孩子,它们纷纷进入了美国的一些学校,被指定为学生必读的课外读物。他去世后,先后有11所学校以他的名字命名。今天,在环境保护问题上日益突出的中国,介绍他的作品显得很有意义。本书荟萃了巴勒斯的自然主义文学作品的精华,共分为四大部分:**部《自然札记》收入了作者体验自然的文字,表现了作者与自然的亲近及其从中获得的乐趣;第二部《季节的音色》收入作者描述时间在自然中发生微妙作用的作品,揭示出各种动植物在自然中随季节而发生的微妙变化;第三部《鸟与蜜蜂》是作者多年来对鸟类和蜜蜂的观察手记,向读者展示出自然之妙的可感细节;第四部《路边笔记》则是作者的一些篇幅较短的杂记,涉及他所观察的多种动物的习性及趣闻。全书从各方面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亲身经历和体验。我相信,这些质朴而优美的文字将会有助于中国读者在更深层面上去重新认识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从而融入大自然。
约翰·巴勒斯(JohnBurroughs1837~1921),生于纽约州罗克斯贝里,成年后先后做过教师、记者、银行职员,并在国家财政部任过职。巴勒斯被誉为“美国自然主义文学之父”,他以哈德逊河谷和卡茨基尔山区为中心,长期致力于自然探索,把对大自然的亲身经历和体验都写成文字。其著述非常丰富,有《醒来的森林》、《鸟与蜜蜂》、《鸟与诗人》、《清新的野外》、《冬天的日出》、《在卡茨基尔山中》等23部。
诗经选:图文典藏本:[中英文本]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选编《诗经》作品中的《关雎》、《静女》、《硕鼠》、《蒹葭》等50篇,对作品进行了赏析,并译成英文。诗经选:图...
不羁的思绪-阿西莫夫谈世事 本书特色 阿西莫夫是任何时候——甚至是有史以来的任何时候,*善于(和*多产地)陈述科学的人。只有伽利略和赫胥黎(在我们这一代人里也许...
记丁玲-沈从文别集 本书特色 《记丁玲》一书绝版近六十年,现重校,增补被删文字,重印面世。作者以诚挚的情感、素朴的语言记叙了胡也频和丁玲的故事和丁玲早期步入文坛...
北岛诗精编 本书特色 收录了中国当代诗人北岛的诗歌百余篇,包括《日子》《港口的梦》等。他的文字凝练而细腻,富于想象而讲究韵律,无论是温婉抑或豪情,精致抑或粗犷,...
不朽的美:似曾相识燕归来:许渊冲经典英译诗词:五代-清朝.第三辑(汉英) 本书特色 “不朽的美:许渊冲经典英译诗词”系列共分三辑,收录了...
中国杂文 现代部分 卷七 聂绀弩集 内容简介 《聂绀弩集/中国杂文》收录的四十余篇杂文中,《“确系处女小学亦可”》、《蛇与塔》、《韩康的药店》、《探春论》、《魔...
散文精华(精) 本书特色 何谓散文?冯骥才曾开玩笑、打比方地说:一个人平平常常走在路上--就像散文。一个人忽然被推到水里--就成了小说。一个人给大地弹射到月亮里...
瑞典文学界两位大师倾力合作的精品!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最新的诗和最初的人生,由著名汉学家、诺奖评委马
经历了十几年的曲折后出现的“世纪回眸”热潮所尤为心仪的核心问题。本丛书辑取其中尤具开创性而篇幅不大者,并约请当今著名专家
《城堡》内容简介:雪夜中,长途跋涉的K终于来到城堡下的客店,他本想稍事休息再前往,但守卫多番要求出示许可证,无奈向公务部门打
西北的剖面 本书特色 本书写作于1929-1931年间,涉及四次大规模的旅行考察,合计路程两万里,足迹至今,占中国北方的大部,而大半又是边荒偏僻的地方。书中所记...
茫茫黑夜漫游(上下册) 本书特色 20世纪“写得*真切、*令人心碎的作品” 一面世就得到法国文坛上几乎所有权威人士的赞许瓦莱里赞其为“写罪恶的杰作” 萨特评价说...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季羡林散文新编 本书特色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季羡林散文新编”十种之一。进入老境,几次患病就医,入院治疗,季羡林先生对于这一生为何而来的命...
谁红跟谁急 本书特色 一本严肃的批评集,却起了这么个嬉皮笑脸的名字。韩氏为文,嬉笑怒骂,游刃有余,批评自然不会例外。看看他的作为就知道*近到底都谁红了:谢冕是北...
读者丛书做时代的君子 本书特色 秉持《读者》“清新、隽永、朴实、平民”的风格和“真、善、美”的价值标准,用一个个好故事拨动我们这个时代的“心弦”,倾听我们这个时...
《繁星春水》内容简介:《繁星春水》是冰心的诗集,从中不难看出冰心纯美的文字、细腻的笔致。让你宛如重温儿时的梦,和她一起在
帕韦泽(CesarePavese,1908-1950)意大利诗人,小说家,文学评论家和翻译家。出生在意大利北部山区。在都灵求学期间对美国现代文学
老梁批三国-纵横捭阖逐中原 本书特色 本书是对梁宏达主持的《老梁看电视》《老梁观世界》《老梁说天下》《老梁故事汇》等节目内容汇编。它既保留了老梁睿智、犀利、幽默...
《社区矫正工作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内容简介:本书借助真实案例探索社区矫正工作风险防控与工作创新的简明教程,对当前社区矫正工作
小说中国-张贤亮作品典藏-散文卷 本书特色 本书是作家张贤亮的“文学性政论随笔”,表达了他对中国社会改革的观点、理念及思虑,文风尖锐犀利而又密实老辣。张贤亮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