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六篇文章组成,作者都是计算语言学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这是他们在第19届国际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COLING2002)上发表的特邀报告或综合评述。这些文章评估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介绍了一些尖端成果,昭示了21世纪计算语言学的发展前景。
[前言]前言:与社会信息化进程密切相关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与计算语言学,近年来在中国有了长足的进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都对相关课题给予了支持。两年一度的全国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于2003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召开了第7届会议,第2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也于2004年8月下旬在北京语言大学召开,其他相关的学术会议也很多。本领域的研究、教学工作和学术交流都是相当活跃的。本领域的学者当然了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故一直努力学习和引进境外的先进理论与经验,不断加强与境外同行的交流。ComputationalLinguisticsandBeyond(黄居仁,WinfriedLenders联合主编)一书于2004年7月由台湾AcademiaSinica语言学研究所出版,这应该是*新问世的计算语言学著作。这本书由六篇文章组成,作者都是计算语言学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这是他们应2002年于台北市召开的第19届国际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COLING2002)之约,在大会上发表的特邀报告或综合评述,会后整理成文。第19届国际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双年会,已于2002年8月在台北成功召开。这次会议有两个特殊的意义:——这是21世纪的**次COLING会议。正好提供了计算语言学界集思广益、为新世纪发展定调的绝佳机会。——这是国际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次在欧美日等先进国家以外的地方召开。不但代表了亚太地区步入科技开发国家之林,也凸显了这个地区的语言,特别是中文,在信息处理的国际舞台上将扮演关键角色。在大会发表的近三百篇论文中,每篇在该领域中都有其贡献。其中有六篇*具标杆性,值得注意。六篇中有三篇论文的作者是大会的特邀讲席,讲席的国际学术泰斗地位固不需赘言。这三篇论文在学术上所具有的前瞻性,更是令人瞩目。不但是当前学界必读之作,更将成为后世的经典。另三篇论文,则分别由三个不同领域*有影响力的学者,对该领域现状作了全面评估,并为未来的发展勾勒出蓝图。这六篇论文不但是计算语言学的经典,对2l世纪的语言科技,更有重要的启发。特别是网络时代,如何运用语言科技解决知识经济的问题(如2008年奥运的多语信息问题),将是计算语言学研究回馈于社会的*大贡献。而在学术上,如何在神经、心理与计算机交叉的这一块领域,以跨科际研究来解答智能为何、语言从何处来等人之为人的*基本问题,正是学术研究的*高挑战。本书汲取了学术与科技的精华。若能以中文出版,不但能嘉惠莘莘学子,更可以提升国内学术水平,与国际*高水平接轨。黄居仁也是北大计算语言学研究所的境外兼职教授。根据黄居仁的建议,俞士汶组织北大计算语言学研究所的一批博士完成了这六篇文章的翻译。翻译得到了原文作者的授权。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本译作,是对计算语言学这门新兴学科的扶持,也是对译者的鼓励。大家都了解,翻译这样高水平的、具有前瞻性的学术著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保证翻译的质量,北大计算语言学研究所采取了以下措施:(1)翻译者和校对者都署名,以示负责。(2)翻译者在讨论班上报告每篇原文的内容以及学习心得,报告过程和听众的质疑都检验了译者的理解程度。(3)成立编委会,成员包括俞士汶、黄居仁、刘玲、刘扬、吴云芳。编委会对全书的质量和体例把关,并编制了“计算语言学前瞻”翻译文稿的体例。实际上,每篇文章都是在译校者和编委会的多轮交互中才*终完成的。(4)原文作者有通晓汉语者,译者均将译文初稿送呈原作者确认。非常感谢相关原作者的合作与指导,他们的奉献精神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对译校者是极大的鼓励和鞭策。还要特别感谢王士元先生,他在英文版出版之后,又为翻译提供了原文的更新版本,因此这篇文章的中文版比英文版更完善。学术著作无论是原文还是译文都比较难懂,这是正常的,不难理解。正因为考虑到这一点,这本书的一个特点是每篇文章前面都有一个“导读”。对于科技作品的翻译,常有这样的议论:译文看不懂,看原文倒反而看懂了。这是翻译工作的*大失败。本中文版力求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另一方面,科技作品的翻译也不能随意再创作,应当忠实反映原文的内容与风格。本书的翻译基本采用直译方式,必要的时候加“译者注”。第六篇文章在介绍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和现状时,由于作者一直在香港工作,把重点放在了中国内地以外,这是可以理解的,这也正好与中国内地出版的相关论著、期刊和学术会议文集互相补足。六篇译文都包括以下组成部分:题目、作者、译者、校者、导读、正文、作者简介。书后附有两个附录:中英文术语对照表、英文术语索引。译校者刘扬(liuyang@pku.edu.cn)、刘云(liuyun@pku.edu.cn)、李芸(1iyun2003@pku.edu.cn)、吴云芳(wuyf@pku.edu.cn)、李素建(1isujian@pku.edu.cn)、吕学强(1xq@pku.edu.cn)、詹卫东(zwd@pku.edu.cn)、常宝宝(chbb@pku.edu.cn)都是北大计算语言学研究所的博士,李佐文博士现在是河北大学教授,李晋霞博士是《语言文字应用》杂志的编辑,彭国珍同学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在读博士生,谌贻容是北大计算语言学研究所在读硕士生。除署名者外,还有北大计算语言学研究所的其他同仁为中文版的问世贡献了力量,恕不一一具名致谢。衷心感谢商务印书馆周洪波先生的支持和刘玲女士为编辑这本书付出的智慧和辛劳。本稿曾在第2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之前少量印发了一些给与会代表(未包括术语表及索引),目的是希望在正式出版前广泛征集对译文的修正意见,尽可能把瑕疵、错漏消灭在出版之前。现在确实收到了效果。期望《计算语言学前瞻》的中文版能为中国计算语言学的发展奉献绵薄,更期盼广大读者把发现的错误和瑕疵反馈给我们。俞士汶黄居仁2004年10月12日
BruceTate身为一个顾问,经常在学术会议上发表讲演,他着力推广和讲授有效的Java设计。
木犁书系/我思文丛:语言空间 本书特色 “风雨文丛”,是一批德高望重,极有影响的前辈学者(以现当代文学研究为主)学术随笔自选集,或是对现当代文坛的风风雨雨作些梳...
樱花与武士 内容简介 本书对决定现代日本成长轨迹的“先天基因”——风土细节和世间规则的进行了深入剖析和精辟解读,不仅真实质感地呈现了日本人的文化品格和行为习惯,...
《用户研究成长之路》内容简介:本书是从事用户研究工作的入门指导和实践指南,不仅介绍了用户体验研究的基础入门知识,还介绍了可
古文字研究·第27辑 内容简介 简介本书收集了97篇研究古文字学的文章,大致按甲骨文、金文、楚简三部分内容编排。体现了当前*新的古文字研究成果。古文字研究·第2...
山西-上党从来天下脊 本书特色 本书是《华夏地理》“国宝中国”系列专题之一。《华夏地理》“国宝中国”系列专题,通过对一些列文物实体的寻访、追述,用图文结合的方式...
藏经洞打开了百年悲欢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部分 “亲历者的悲欢”,主要讲述敦煌藏经洞文书盗掘的历史。与其他书籍不同的是,...
杨家将的故事(下) 本书特色 本书稿为杨家将故事,作者用讲故事的方式将其详细演义。故事催人奋进,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本书情节曲折动人,人物鲜活饱满。本书稿...
读图时代-视觉人类学语法和解密 本书特色 王海龙所著的《读图时代(视觉人类学语法和解密)》一书时间上从原始视觉密码的破译谈起,述及现代文明的诸多视觉现象;空...
笔底波澜(百年中国言论史的一种读法)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编年体的百年中国言论史,主要介绍了王韬、梁启超、鲁迅、胡适、邹韬奋等人言论。笔底波澜(百年中国言论史的...
禅字修心(上下)精装 本书特色 《禅字修心》梳理了将近一百个常用汉字的起源和演变,告诉你我们平时习以为常的小小汉字中藏着想不到的丰富禅学哲理。中国的文字是世界上...
教你看懂梦溪笔谈 本书特色 《梦溪笔谈》是中国**部科技著作,英国科学家李约瑟称之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你知道中国是世界上**个使用石油的国家吗?你知道中国...
古代汉语知识教程-(增订版)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为大学中文学科编写的一部教材,也或供具有同等学历的读者使用。本教材在学习古代汉语课程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介绍古代汉语...
孟姜女传说 内容简介 孟姜女的故事, 作为中国汉族古代四大爱情传奇之一, 千百年来一直广为流传。本书叙述了秦朝暴政, 强征大批劳役修筑长城, 孟姜女之夫范喜良亦...
全方位图解白话版---图解山海经 本书特色 《山海经》是我国一部稀世珍贵而充满玄奇幻想、备载丰赡的百科全书式不朽奇典,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史学、民族、天文、...
家谱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介绍了家谱的起源与发展;笼罩着神圣光环的家谱;家谱中的祠堂、墓地与族产;家谱中的家法族规。家谱 目录 **章 “黄帝以来皆有年数”:家谱...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化要略 本书特色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化要略》是中国西南民族文化丛书之一。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化要略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
《说文解字注》研究文献集成(上中下册) (精)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说文解字》是东汉学者许慎所撰我国头一部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
团购:中国趣味文化3册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苏山致力于历史文化的推广与出版★ 语言简洁风趣、体例轻松活泼、内容包罗万象★ 纵...
《跨文化交际俄语教程》内容简介:本书为高校俄语专业必修课“跨文化交际”教材,针对大学俄语专业本科高年级学生及研究生,旨在帮
第二语言习得的语言学视角 本书特色 本书由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戴曼纯教授编写导读,是一部从语言学角度阐述二语习得问题的经典合集,所选文章展示了不同的语言学理论,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