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著《南京难民区百日——亲见日军大屠杀的西方人》(岩波书店1995年出版)近由南京师范大学翻译出版,实乃自己无上光荣无比喜悦之事。在此,谨向给予帮助的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主任张连红教授和各位友人,以及费时费心完成艰苦翻译工作的李广廉教授表示由衷的感谢。
拙著首次出版正值日本战败50周年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的1995年。10年之后,在日本战败60年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2005年,该书的中文版能够问世,让自己无限感慨。
我是从1984年起从事南京大屠杀事件(南京事件)的研究的。当时,为声援家永三郎教授以文部省的教科书审订违反日本国宪法为名起诉日本政府的教科书审判,由一些学者、记者和律师组织了南京事件调查研究会(成立于1984年,代表为已故的早稻田大学洞富雄教授)。加入该会成为我研究南京事件的契机。在家永教科书诉讼中,南京大屠杀与南京战役中对妇女的暴行是争论的焦点之一。
1984年12月,在南京市历史学会(会长张允然)的帮助下,南京事件调查研究会前往南京进行了实地调查。1987年12月又进行了相同目的的第二次实地调查,其成果汇总在洞富雄·藤原彰·本多胜一主编的《通往南京大屠杀的现场》(朝日新闻社1988年出版)一书中。在第二次实地调查过程中,我们得到了1985年设立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杨正元馆长、段月萍副馆长以及孙宅魏、高兴组、邹明德、胡菊蓉、陈娟等诸多中国学者的大力帮助。
在当时两次的南京实地调查中,我们听取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直接受害经历,查阅了南京大学、南京图书馆、第二历史档案馆中收藏的史料。这些成了我后来真正进行南京事件研究的珍贵经历。当时的南京,称得上高层建筑的只有金陵饭店,其余均是原样保存下来的解放前的旧建筑和街道。其中,南京难民区中作为难民收容设施使用的洋楼和公共建筑也大多保留了下来。我从南京的大学生那里借来自行车,沿着南京难民区遗址和在南京城内四处进行寻访。当时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现场地理状况的确认为后来自己的研究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南京事件发生之时,日本国内实施了严格的舆论报道管制,日军的屠杀和暴行完全不为国民了解。同时,日本战败前后,日本政府和军部为隐瞒南京大屠杀的事实,下令烧毁证据和记录文件。故日军官兵从上到下均彻底地焚毁了相关文件。
因此,我在开始研究南京大屠杀的时候,所能接触到的,仅限于日本国内的公开资料。于是,我采取了走访美国的大学图书馆、议会图书馆、国家档案馆,调查、收集南京事件期间居住或派驻南京的美国宣教师的书信、记录和新闻记者报道的研究方法。
我曾于1984年、1986年、1987年三次前往美国收集史料。其中,我在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成功收集到担任南京安全区(难民区)国际委员的美国传教师的大批史料。而采访到南京事件期间曾派驻在南京,向世界报道了日军暴行的《纽约时报》的F.T.都亭(F.Timllman.Durdin)和《芝家哥每日新闻》的A.T.斯蒂尔(A.T.Steele)两位记者,也是一大幸事(二人现在都已去世)。
1992年,我在美国收集到的大量史料作为南京事件调查委员会编译的《南京事件资料集①美国相关资料编》(1992年青木书店)出版。正是在上述史料调查与收集、资料集编辑翻译的基础上,我才能够得以执笔写成本书《南京难民区百日》。
在支援家永教科书审判活动方面,我本人于1991年4月前往东京高等法院出庭,证明南京大屠杀是历史事实,并获得了认定家永教授的教科书中有关南京大屠杀和南京战役中对妇女的暴行的记述不合格的文部省的审订违法的判决(1993年10月)。因*高法院也追认了该判决,故南京大屠杀是历史事实*终得到了日本司法界的确认(1997年8月)。
其后,尽管分量和内容并不充分,但现有的日本所有小学历史教科书、初中历史教科书、高中日本史教科书以及绝大多数的高中世界史教科书都开始收录南京事件的记载。
我于1994年由大月书店出版了专著《亚洲各国中日军》,进而在1995年由岩波书店出版了本书《南京难民区百日》。此后,我还相继出版了《南京事件》(岩波新书1997年),《南京事件与三光作战》(大月书店1999年)和《南京事件与日本人》(柏书房2002年)和其他有关南京大屠杀的专著。
在日本,主张“南京大屠杀是虚构的”、“南京大屠杀是中国和美国为宣传所做的捏造”的南京大屠杀否定派的出版物被放任自流,得以大量涌出。相比之下,我们这样记述南京大屠杀事实的书籍的出版则举步维艰,哪怕被人找到一处差错,就会立即招来右翼和否定派停止出版的威胁和压力。
因此,本书《南京难民区百日》的写作和出版牵扯了我大量的精力,为避免出现记述上的差错,我首先认真检查,并请岩波书店聘请的专家对我的原稿进行了仔细检查,请已经去世的一桥大学藤原彰教授交流校对了清样。结果本书出版后,没有受到右翼和南京大屠杀否定派的攻击。其后,因我出版了新著《南京事件》(岩波新书),故本书二版后,岩波书店将本书绝版。因此,此次本书的中文版在中国出版,我认为是本书的再生,对我而言是无限喜悦之事。
此外,还有一点让我感叹的是,本书在南京事件期间位于南京难民区中心的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后身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们的帮助下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同样是历史的姻缘。期望本书能够为加深日中南京事件研究的交流,推进日中友好做出贡献。
*后,谨以中文版本书献给明妮·魏特琳女士以及约翰·H·D·拉贝、M·S·贝德士、路易斯·S·C·史迈士、罗伯特·O·威尔逊等为从日军的暴行下保护南京市民而舍命奋斗的南京安全区的各位国际委员会成员。
还原民族真实的历史,建立民族自己的记忆;把“落后就要挨打,没有国权就不会有人权”的道理,告诉所有的中国人,并且传之子孙,永不湮灭。
笠原十九司,1944年生,东京都留文科大学比较文化系主任,是日本国内研究南京大屠杀问题最为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笠原教授同日本进步学者藤原彰、本多胜一等南京事件研究会成员一起从事南京大屠杀问题的研究。他通过文献调查和实地考察,甚至通过出庭作证的方式驳斥了“南京大屠杀是虚构的”,“南京大屠杀是中国和美国为宣传所做的捏造”等荒唐论点。他先后出版的相关专著有12本之多。本书是他第一本翻译成中文的著作。
《万物大历史·国家和城市发展的原动力是什么》内容简介:“大历史”概念由美国知名历史学家大卫·克里斯蒂安提出,后经比尔·盖茨
十七史疑年录 内容简介 历代正史成书以后,在各自的傅抄、刊刻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讹误。中华书局“點校本二十五史”在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仍有较多漏校或误校。本...
异世同调 本书特色 ★ 16开布面精装,中华书局出版★ 铜版纸印刷,全彩图文★ 收录文房雅器、瓷器、青铜器、石器、漆器、家具、绘画等★ 每件藏品均附规格及质地的...
故宫博物院八十华诞古陶瓷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紫禁城出版社出版★ 收录苗建民、叶佩兰、伊娃·斯特霍伯等15位中外知名古陶瓷研究专家的学...
中国悬棺研究-中国悬棺问题的理论与实践 本书特色 《中国悬棺研究:中国悬棺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由“上海科技专著出版资金”资助。中国悬棺研究-中国悬棺问题的理论与实...
《老实人(汉英对照)》内容简介:★法国思想家、文学家伏尔泰哲理小说代表作 ★深刻影响雨果、博尔赫斯、拿破仑等人 ★翻译大家傅
《我眼中的殖民时代香港》内容简介:杜叶锡恩女士是香港人熟悉和尊敬的一位社会活动家和教育工作者。她一生热衷于社会服务及教育工
《项塔兰3》内容简介:在孟买这个新世界里,林巴巴的境况急转直下。在失去了普拉巴克和阿布杜拉后,林巴巴决定以吸毒来麻醉自己的苦
《饥饿游戏2:燃烧的女孩》内容简介:饥饿游戏无休无止,燃烧的女孩飞箭点燃,星火必将燎原。第七十四届饥饿游戏已经结束,凯特尼斯
《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讲述无论是追溯学科之形成,分析理论框架之建构,还是评价具体的名家名著、学派体系,都无法脱离其所处时
大都会-手绘地图中的城市记忆与梦想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以手绘地图为载体,阐释全球各地古老的、年轻的、有活力的,还有那些易成为争夺对...
人间正道是沧桑 本书特色 “中国电视剧三十年优秀剧作丛书”立足于这三十余年间产生的众多脍炙人口的电视剧作品,以剧作的文学性、文本的可读性为主要标准,兼顾艺术制作...
《意志力陷阱》内容简介:想改变人生现状,光靠意志力是不够的。知名内容平台Medium.com作者、企业组织心理学博士本杰明·哈迪认为
《突破个人成长瓶颈》内容简介:《突破个人成长瓶颈》讲述了10个故事,包括职业经理人发展到高职位的故事、发展到总监以后转型创业
聆听唐朝-读懂了人性.就读懂了社会 本书特色 本书以正史为经,以佚闻为纬。通过对唐朝风云人物的盘点,帮您解读宫廷权力角逐中的冷漠与残酷;透过对唐朝历史人物...
Morethan630millionChinesehaveescapedpovertysincethe1980s,reducingthefractionrema...
《永乐帝:华夷秩序的完成》内容简介:一个血腥、残酷,但却励精图治、克服艰难、终成名君的伟大帝王的一生…… 一个帝国、一座大都
《三国志集解》由民国卢弼编纂,是目前关于《三国志》的最详细注本,为解决读者需求,中华书局根据1957年古籍出版社的排印本影印
回望丛书从谭鑫培到余叔岩 本书特色 本书为齐如山回忆谭鑫培、陈德林、杨小楼、余叔岩等四大京剧名家的文集,所记事情均为亲身经历,可以从中得见京剧名角一生行事。 回...
史学要论 中国史学通论 本书特色 《史学要论》是由李大钊编写,全书共分8个部分,主要对史学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史观、马克思的历史哲学、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