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德育是整体性、社会性、实践性、真实性、有效性德育,是对知性德育的全面超越。
知性的“现代德育并没有表现对个人整体生活与内含于整体生活的整体德性的关注”。与此相对照,生活德育不但关注生活的整体性、德性的整体性,还关注德育的整体性,生活德育本身就是一种整体性德育。生活德育所关注的在多个方面。首先,生活德育与整体性的生活血脉相连,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而又回到生活,不是撇开生活“另立门户”割裂的德育。其次,生活德育所培养的德性不是知性的德性,而是由知性之纬、情意之纬等多纬构成的,包含道德内容的德性,这种德性由德行确认并体现在德行之中,是生活中的具体可感的德性。第三,生活德育的整体性还表现在这种德育贯穿在人的所有生活之中,不是像传统德育那样在专门的课程与时间教授道德,而在另外的课程与时间里对道德问题麻木不仁、漠不关心或自觉不自觉地于着违背道德的事情。生活德育要求人过道德的生活,通过过道德的生活而学习道德。如前所述,生活是整体性的,生活德育所依托的生活不是从空间上被肢解的生活,也不是从时间上被切断的生活,从学校教育的范围看,学校生活没有真空,所有生活都与道德相关,都有德育意义;从人生历程的角度看,生活德育不但贯穿学校生活的所有时段,而且超出这一时段向前向后延伸,是终身德育。*后,生活德育的整体性还表现在这种德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接受教育的德育,两者在生活交往中共同接受教育,两者都受“一套道德原则”制约,不是那种受教育者接受教育而教育者超然于道德之外的“割裂的德育”。
知性德育蒸发掉了德育的社会性,使德育变成了一种基本上与社会关系无涉的智力或思维活动。事实上,德性发展不是在个体抽象的道德知识学习或知性道德的思维探求下进行的,而是在人际关系背景下通过交往、互动进行的。人际互动与交往既是德性发展的条件、背景,也是德性发展的动力和内在因素。“交往是社会生活的开端,同时也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生活德育的提出就是为了克服知性德育的“学术性”、“思维性”和人际封闭性,主张在人际关系背景里,通过人际互动与交往实现德育现实性、人际性、多向性。社会关系有两个方面:“首先一面是他们(人与人)的相互作用的方式,。他们之间相互涉及的言行;另一方面则是他们对他们之间的关系的概念,即相互之间的看法,或指引他们行为的默契、策略和期待。”这两个方面都是德性形成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前一个方面也是德性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因为人的道德发展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后一个方面,既是道德行为的前提条件,因为道德行为的选择离不开对他人的理解,也是德性获得的过程本身,因为指引人们行为的“默契、策略和期待”本身就包含有道德的成份。总之,德性的形成不可能是一个脱离社会关系的纯粹的个体认知过程,必然是一个社会过程。个体一出生就不是一个自然的存在物,而是带有一定社会性的社会存在者。个体的人的生存与发展,包括德性的生成与发展,是在已有的社会关系里,通过社会实践(包括社会交往实践)进行的。
道德的学习不是专门的“理论专修”所能实现的,因为“理论专修”只能学到僵死的道德教条;也不是脱离生活“苦心修炼”道德能力所能实现的,因为脱离现实生活内容的道德能力是不存在的。知性德育的根本缺陷就在于脱离现实的生活世界,用知性思维的方式进行认知式的、抽象的道德教育;缺乏实践性。生活德育是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过道德的生活而进行的德育,是实践性德育。生活德育的实践性来自于生活的实践性,生活不能只是思,生活是需要过的,从平凡习俗。日用常识到以此为基础的德育活动,都是实践性的。生活德育的实践性表现在其整个过程之中。如前所述,生活德育从生活开始、在生活中进行、又回到生活,贯穿于生活实践的全过程。生活德育就是通过过道德的生活而学习道德的德育,其发生、运行到一个阶段的完成都是在实践中进行的。道德不是空谈或可以旁观的事件,道德的学习不能在事不关己的讨论和冷眼旁观中进行。德育主体必须在过道德的生活过程中,认识社会与道德,体验道德生活,发展道德理性与道德感悟的能力,进而将自己的认识、体验、感悟化在生活之中。生活德育就是这样一种连续不断的道德实践活动。在这种道德实践之中,不是没有道德之思,只不过是道德实践中的道德之思。
思维德育用虚构的、抽象的、哲学的道德材料作为道德教育的依据,来培养抽象的、没有具体内容的因而也是不真实的道德思维能力。生活德育所依据的材料来自于德育主体当下的真实生活,培养的也是生活着的道德的人,是真实的德育。生活德育的真实性表现在多个方面。首先,生活德育的真实性体现在其所生所长的生活是具体的、当下的、真实的,生活德育与德育主体真实的生活融为一体。其次,生活德育的过程是具体的、可感、可触的,就在德育主体的每日的生活之中,德育主体在这种德育过程中的认识、体验、感受、感悟都是真实的。第三,生活德育所借以进行的素材来自于德育主体当下的生活,真实性无可质疑。当然,生活德育重视当下生活的素材,并不是排斥传统,排斥人类积累的美德与规范,只是生活德育对传统美德与规范的学习不是通过书本来学习,而是通过生活来学习,化在生活之中的传统美德比任何书本上的都要真实、都要丰富,第四,生活德育的真实性还表现在其自然性上。生活德育是通过引导人过道德的生活而进行的德育,是自然的而非虚构的。那种为德育而德育、表演性的德育、展览给别人看的德育与生活德育格格不入,生活德育是对生活过程加以引导的自然的。真实的德育。*后,生活德育的真实性还体现在其效果是真实的。通过练习游泳而学会的游泳是扎实的,通过过道德的生活而学会的道德同样是真实的。从生活中学习的道德是“德性之知”,而不是“见闻之知”,是生活的结晶,是可以直接化为德行的真实品质。
李永乐老师主编的《数学基础过关660题》是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复习备考用书。本书分为数学一、二、三三册,供考生选择使用。书中内容包括高等数学 (微积分)、线性代数...
阅微草堂笔记 本书特色 纪昀*,夏华等编译的《阅微草堂笔记》是五种笔记小说的合集。是纪昀晚年的遣兴之作。“追录见闻”“时作杂...
创新-奇思异想 本书特色 创新教育是少儿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全面提高少儿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本书汇总了国内外创新教育的实例,根据少儿的思维特...
图说天下学生成长第一书-伴随男孩成长的好故事 本书特色 动人的神话传说,传奇的民间故事,富于想象的童话,发人深思的寓言,60多个故事,60多个跳动的音符为你奏响...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 本书特色 根据教学要求和中考的需要,这本由高金 华、杨德林主编的《初中数学解题技巧》试图在模块 学习下,通过专题形式展示数学解题技巧。本书由具...
社会福利-政治与公共政策-第七版 本书特色 这本书的作者追随着美国政府福利政策的变化,以及社会政策研究的发展,不断对先前的版本进行修订。在这个第七版中,作者不仅...
英语口语30天入门:漫画图解 英语入门 一本就够了:白金版 本书特色 《英语口语零起点30天入门(白金版)》专门为英语零基础或基础较差的人精心编辑制作,不管年纪...
朝华夕拾 本书特色 拈朵时光花,回味成长的芬芳——《朝花夕拾》导读文/涂丽君 《朝花夕拾》,鲁迅作品。时人近来颇好史记笔风,试用之简介鲁迅:鲁迅者,浙江绍...
作品目录目录 1一、序言 1二、前言 2(一)寒山子的年代与籍贯 2(二)寒山子诗集的版本源流 8(三)独具风格的寒山诗 16三、凡
爱的教育-彩色双语全译 本书特色《爱的教育》的主人公是意大利著名作家米亚契斯的一本日记体小说。他借一个意大利的小学生的口吻记下了日记,每篇日记里的主人公是都是平...
精彩摘录死亡通过消散于宇宙之中而保持纯净,纯净是艺术家的最高法则。他需要保持完整的不是容器,而是精神。只有死亡才能拯救诗
秋夜 本书特色 《秋夜》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4年创作的一首叙事兼抒情的散文诗。作者采用象征手法,赋予秋夜后园中不同景物以人的性格,代表不同类型的社会人物,&...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彩绘注音版 本书特色 企业家天生就没有惧怕风险的基因,在普通人看来,他们胆识过人,可实际上他们是一群喜欢冒险的疯子;金融家对道德也有同样...
10000个科学难题.数学卷 内容简介 《10000个科学难题·数学卷》是教育部、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组织开展的“10000个科学...
《数学概览:Klein数学讲座》将对中国的学生和年轻的数学家起积极的影响。1893年夏天,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国际数学大会上,19世纪
高中地理那些事儿-学科那些事儿 本书特色 在一年多的策划筹备阶段,编辑部遍访全国近百位名师,其中既有高中特级教师,也有高校著名学者,还有各省市的高考学霸,甚至一...
西方教育文化史 本书特色 《西方教育文化史(精)\/西方教育史经典名著译丛》一书是R·弗里曼·伯茨教授在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从事教育历史和教育社会哲学教学长达2...
一年级(下册)-人教课标版-整合集训口算速算天天练-培优版 本书特色 口算方法指导,速算方法指导不是本书的重点,但绝对是本书的闪光点。一年级(下册)-人教课标版...
闪光的句子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语言的比喻、类比修辞手法及其在生活中的主导性功用:它既形象表征气象万千的客体世界,又为困惑的人类主体指点迷津;它编织情感网络,它简...
颜真卿颜勤礼碑 本书特色 本书面向中小学生,注重实用性,同时还体现出一定的学术性。全套书的体例设计严谨科学、内容简介扼要、排版直观明晰、说解简明科学,富于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