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关于民国和当代自由知识分子的名著。书分六辑,前四辑:天凉好个冬、毕竟是书生、无奈的群体、谁在思考。1999年文化艺术版《逝去的年代》的第五辑是“《观察》研究”,考虑到谢泳先生已在2005年出版了专著《储安平与<观察>》,故删去此辑,由谢泳先生新增两辑:“第五辑 书生私见:旧史料与新观点” 和“第六辑知识分子的抉择:离开的与留下的”。这两辑采撷自谢泳先生近几年所撰之尚未结集出版的知识分子研究文章,约14万字。可以说,本书是一本全新的著作。
第一辑 天凉好个冬
吴先生令人肃然起敬的一面,正是他那种对正义、对公道的被人漠視敢于挺身而出的知识分子品格,可以想见,如果今天知名的知识分子,都能像吴先生那样,敢于路见不平,以言相助,那又是一种什么情形?
——《普及吴祖光)
晚年冯友兰
晚年费孝通
寂寞钱端升
安福三才子
天凉好个冬
普及吴祖光
陈寅恪与周扬
张东荪这个人
吴晗的悲剧
过去的教授
遥想教授当年
常风先生
冯雪峰的悲剧
第二辑 毕竟是书生
1988年钱钟书给《光明日报》写了一则短文《报纸的开放是大趋势》,压抑了多年的钱钟书终于说话了,可惜时间不久,他又沉默了,而这时他已到了人生晚年,这次的沉默,也意味着,除了过去学术文章中偶有自己的愤懑流露出外,钱钟书40岁以后,几乎没有再说什么自己真想说的话,而这样的机会对钱钟书这样的老年学者来说已经赶不上了。
——《钱钟书:书生气又发作了》
金岳霖的理想和无奈
杨树达的屈辱
叶企孙饶毓泰的死
汤用彤的顾虑
汤用彤写序
陈垣的转变
顾颉刚的恐惧
晚年贺麟
吴恩裕的学术转向
失望的王芸生
周一良:毕竟是书生
尹达的学术道路
王瑶曲折的学术道路
钱锺书:书生气又发作了
第三辑 无奈的群体
1948年,张申府因在《观察》上发表《呼吁和平》,被开除出了民盟,1951年张东荪又出了那事,之后的运动不断,仔细一想,整批倒下的都是那些自由主义知识分子。
——《再说张东荪》
再说张东荪
胡适与冯友兰
怎样评价傅斯年
吴世昌的选择
令人困惑的梁思成
晚年曹禺
由王瑶想到陈旭麓
舒芜:回到起点
范文澜的无奈
谁给了周扬压力
胡风案对知识分子的影响
无奈的群体
以小见大
三个教授的命运
第四辑 谁在思考
我所理解的底线有两条,一条是带有民族情感的,如外敌入侵时,应当持一什么立场。中国人最讲这个,在这方面失节,通常不会被后世谅解。一条是带有人道主义色彩的,如公然违反人类行为的准则,中国人好像不太在意这一点,所以许多在这方面过了底线的人很容易被谅解,这是很悲哀的。
——《做人的底线》
过去的大学生辩论
为什么怀旧
钱锺书与西南联大
反认故乡是他乡
自欺欺人
什么文化养育了他们
论战的规则
做人的底线
学者的道德
胡适的学生
金岳霖的名言
北大往事
有意味的百分比
电视与学术明星
1959:谁在思考
西南联大与中国大学教育
鲁迅、郁达夫日记的比较阅读
西南联大的学术传统
西南联大知识分子群的形成与衰落
第五辑 书生私见:旧史料与新观点
我想对中学历史教员说句话:我们现在教授历史的方法是相当落后的,虽然这个责任不完全在个人,但我想说,虽然大制度一时无法改变,但在具体教学中,我们还有一些机会告诉学生如何了解真实的历史,我们要有这个自觉,我们要在这方面努力。历史教员不能完全以现行的历史教科书来传授历史知识。我有这个感受,主要来源于近期一些青年学生判断历史的思路。中国的历史教学局限明显,这个大概不需要争论。如今中学里教授历史的基本习惯,不是告诉学生要用什么方法去判断历史真相,而是简单告诉学生历史知识。
——《历史教员的责任》
当明引不当暗袭
陈寅恪谈学术规范
如何理解档案解密
学术批评要与人为善
知青的最后辉煌
今天我们如何了解国史
历史教员的责任
我们有没有自由主义传统?
关于燕京大学研究院
危机时代中的西南联大
老北大和老清华的外聘教授
恢复高考与阶层流动
张芝联译《英国大学》
关于《沁园春?雪》的两条史料
陈寅恪诗的标题问题
几则读书札记(七则)
第六辑 知识分子的抉择:离开的与留下的
如果说有一种清华精神的话,我以为这个精神主要体现在旧清华身上,而新清华就其主导的教学风格与学风而言,和其他同时代中国大学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这个区别主要指当普遍的政治气候主导一切的时候,清华能够特立独行,而显示其个性和风格,在新清华时代,我们很难看到这种气质在清华作为整体精神风貌呈现出来,相反,在新清华的蒋南翔时代,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总能和现实政治达成平衡的清华,而不论这种政治是进步与否,学术自由,教授治校,这些曾经引为自豪的清华自由主义精神瞬间消失,“听话,出活”成了一种新校风,把政治辅导员制度建立在班上,这种新时代的创新,很难让人再想起清华的自由主义精神。
——《清华精神与北大传统》
胡适的直觉
胡适关心黄晖
周一良五十年代的思想倾向
怎样理解舒芜
储安平与季羡林
给储安平的一封信
二钱与陈衍之关系
钱锺书的“代笔”之作
钱锺书的科举观
关于金礼仁
费孝通的一封信
清华精神与北大传统
李拓之译《英译唐诗选》序言
雷海宗的《中国的文化与中国的兵》
学部委员中为什么没有法学家
钱学森和他的同学徐璋本
董时进——一个被遗忘的知识分子
重版后记
孔庆东文集-井底飞天(精装版) 本书特色 《井底飞天》:北大中文系教授孔庆东被誉为“继钱钟书以来真正的幽默”。他的作品,让你“先是笑到要死,再是忙着深思”。孔庆...
简牍 内容简介 这是“遥望星宿:甘肃考古文化丛书”之一种。甘肃省出土的简牍数量多,对于简牍的研究在简牍学界处于领先位置。本书对甘肃简牍的出土情况、包含的内容、学...
视觉文化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失聪 目录 《左岸书系》献辞绪言**章真理与视觉第二章听觉与情感第三章回声的沉寂第四章现代性幻象第五章男性主义迷途第六章现实主义之眸第...
先秦卷-中国诗歌通史 本书特色 《中国诗歌通史(先秦卷)(精)》由李炳海所著,填补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一项重要学术空白。其中有多处创新:一是从多民族融合的角度探...
《声音乐团》内容简介:声音乐团,讲述了四个名为《声音乐团》的故事。这些故事发生在永安城,都是关于一个叫做刘蓉蓉的小说家和
满族说部传承研究 本书特色 《满族说部传承研究》选题有眼光和勇气,这是因为学界对“满族说部”这个文类的形式和属性的认识,存在分歧,对其历史渊源和当代发展...
无语问上帝 本书特色 上帝公平吗?上帝沉默吗?上帝隐藏了吗? 杨腓力以其独特的视角款款回答了这三个问题。山旧约到新约.从亚伯拉罕到约伯,从耶稣到保罗,他发...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上下) 本书特色 《中国文学史(套装上下册)(插图本)》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上下) 目录 上册绪论上卷 古代文学第二章 古...
民族和民族主义是什么?其本质是什么?它们在历史上是怎样出现的,又经历了怎样的变迁?为何它们能够在今天拥有如此深刻的情感上
忧等生-1 目录 PART 1*爱的事——看电视玩游戏(为什么不能列入成绩?)*不爱的事——吃亏(孔融让梨,是因为小的比较甜)*爽的事——恶作剧(自娱娱人,天天...
西方后现代主义戏剧文本研究 本书特色 潘薇的《西方后现代主义戏剧文本研究》力求从戏剧学、人类学、社会学、哲学、美学、伦理学等立体交叉角度来展开文本分析,这样既暗...
中药学 内容简介 片断:GeneralDiscussion1.ConceptsofChineseDrugsChineseDrugs:Thetraditional...
幾米早期的圖文,有一種寫意。他以簡單的畫面和角色,就能創造出一個遠離塵囂的場景,溫柔地包圍著你我心底的秘密和美夢。潮水漲
人间词话 目录 前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三十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三十...
璀璨星座—竹林七贤 本书特色 《竹林七贤》:在文学的星空下,三曹、建安七子、竹林七贤、初唐四杰……依然静静地燃烧着火把一样的光芒。仰望是我们的视线,阅读是交流的...
历史避讳字汇典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研读经、史,包括诗、词、小说等诸类古籍非常有用而**的工具书。中国历史上特有一种敬讳、忌讳、憎讳现象,起于周,成于秦汉,盛于唐...
废墟上的争战-论后苏联文学批评的话语权力之争 本书特色 《"废墟"上的争战:论后苏联文学批评的话语权力之争》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当代俄罗斯文学批评为研究对象...
这部绘本漫画讲述的是一个在大城市打拼的单身女孩,于迷茫无助之时,在天台遇见了一个男孩,以后他们常常相遇,却从来没有说过话
诗境浅说 内容简介 《传世经典文库:诗境浅说》是俞陛云先生精心编写的一本古诗词启蒙读本。本书收录了王勃、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白居易、卢纶、柳宗元等诗人数百...
超级记忆魔法 本书特色 阅读完此书你会发现一个事实,记忆力可能快速提升,同时这个训练过程轻而易举、充满乐趣,让你拥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力。超级记忆魔法 内容简介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