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考古学研究和发展的重要阶段,令人震撼的重大考古发现几乎是接踵而至。并且与以往不同,这些重大考古发现,几乎每次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从1991年开始,国家文物局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评选活动,迄今已历12年。
12年来,该项活动一共评选出120项重大考古发现,时代从旧石器时代直至明清,涵盖中国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地域上则覆盖北京、河北、陕西、山西、内蒙古、吉林、辽宁、黑龙江、河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等27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无论从时间上、地域上,这项活动都基本将全国12年中最重要的考古发现包括在内,集中反映了这些年考古工作最重要的成就。
本书正是以上述评选为依托,选取若干重大发现,以时代为序,力争通俗易懂,有重点地介绍了涉及考古发掘的几个方面,诸如遗址、墓葬、窖藏、古建筑等。就某个方面而言,我们尽可能编入同类之中较为典型的项目,以拓展读者对考古发掘的视野,再现形象生动的古代历史。拿墓葬为例,我们注意到陪葬坑的发掘。这是古代王侯贵族厚葬的一种独特葬制,反映了历史上某个历史阶段的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东方墓葬文化。尤其是主墓未动而发掘的该墓的陪葬坑,从出土的器物上,更能了解到古代葬制体现出的特权思想。如秦始皇陵的水禽陪葬坑,不像常人所想象的那样是埋葬了一批生禽,而是埋葬了一批青铜制作的水禽,并以此作为一种象征供墓主人享受。再如山东洛庄西汉某诸侯王墓;主墓未动,而周围即发掘了30多座陪葬墓,已经出土青铜礼器、乐器和大车马器等3000多件,这将给人们留下丰富的遐想空间。
此外,由于科学的进步,考古工作者早已不再停留在“锄头考古学”阶段,而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田野发掘,而且从地上钻探发展到空中遥感,从陆地考古延伸到水下考古。这些情况,也应介绍给读者。因此,我们也编入了两篇文章,其体例或与其他篇目有所不同,但这也是今后考古工作的个重要方面,一个发掘的方向,不可不知。另外,由于本书各个篇目的作者大多为考古发掘项目的本持人和参与者,因而内容真实可靠,推测言之有据,议论有感而发,加之文风朴实,行文简约,知识性和可读性也得到了保证。
1.旧石器考古的圣地
泥河湾盆地远古人类遗迹寻踪・梅惠杰
2.中国新石器革命的摇篮
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揭秘・周广明
3.长江下游史前文明的明珠
金坛三星村遗址考古收获・王根富
4.见证大变革时代到来的史前遗址
郑州西山仰韶时代城址的发掘与发现・张玉石
5.透视龙山文化的深厚内涵
城子崖遗址的最新考古发现・张学海
6.良渚文化的最大中心
莫角山遗址的发现与发掘・赵晔
7.甲骨文的第二次大发现
殷墟花园庄东地窖藏甲骨问世的经过・刘一曼
8.罕见的商代高级武将墓
殷墟郭家庄160号墓发掘记事・刘一曼
9.扑朔迷离的青铜世界
三星堆遗址探秘・陈显丹
10.级别最高、随葬器物最丰富的周代贵族墓
三门峡虢国墓地的考古收获・王龙正 姜涛
11.开启神秘的古应国之门
应国墓地的发现与发掘・王龙正 孙清远
12.青铜礼乐祭神抵
郑国祭祀遗址的发现与发掘・蔡全法
13.改写春秋古国历史的一次偶然发现
长清仙人台遗址的发现与发掘・方辉
14.越国王陵横空出世
绍兴印山大墓的发现与发掘・陈元甫
15.破解千古“碣石”之谜
辽宁绥中姜女石秦汉建筑群遗址揭秘・杨荣昌
16.大火烧过水禽坑
秦始皇陵水禽陪葬坑发掘始末・张颖岚
17.岭南文化艺术的奇迹
南越国官署御苑遗迹・广文
18.震惊世人的发现与发掘
洛庄汉墓发掘纪实・胡思永
19.堑山作郭 穿石为藏
永城西汉梁国王陵的发现与发掘・张志清
20.三次被盗,犹有惊人发现的王后墓
长沙渔阳墓的发现与发掘・宋少华
21.滇文化的地下宝藏
一个匿名电话引起的考古发现・杨帆
22.世纪性的考古大发现
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的发现与发掘・宋少华 邱东联
23.中国艺术史上的波斯风
中国袄教画像石研究・姜伯勤
24.运河考古的首次大发现
柳孜隋唐大运河遗址的面世・阚绪杭
25.千年古寺“佛光”再现
青州龙兴寺的发现与发掘・夏名采
26.富庶甲天下的东方之珠
唐代扬州古城遗址的勘探与发掘・蒋忠义 李久海
27.草原深处宰相冢
劫后余存的赤峰耶律羽之墓葬・侯峰 盖之庸
28.渤海国社会风貌的缩影
黑龙江宁安虹鳟鱼场渤海墓群的考古收获・金太顺
29.明定陵以后的最大发现
梁庄王墓5000余件珍宝重见天日・梁柱/撰文 余乐/摄影
30.白酒酿造工艺的无字史书
解开成都水井街酒坊遗址的谜底・陈剑/撰文 李绪成 李升/摄影
31.用“上帝的眼睛”看世界
中国航空遥感考古纪要・张伟/撰文 杨林/摄影
32.探索碧波之下的蓝色文明
中国水下考古的最新发现・鲁娜/撰文 李滨 徐海滨/摄影
编后絮语 傅光中
菩萨-中国传统形象图说 本书特色菩萨的形象,是中华传统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徐华铛编著徐华铛、张立人、王博、裘利东、杨冲霄等编绘的《菩萨(中国传统形象图说)...
徐三庚篆书册-历代书法名迹技法选读 本书特色 《历代书法名迹技法选讲》第三辑共6单本,包含隶、草、楷、篆书法体,主要内容包括:临习指导,碑帖全帖或选帖,历代名人...
《曾侯乙编钟(全套4册四色豪华精装带函盒)》以曾侯乙编钟的科学报告、背景资料、研究成果为基础,对曾侯乙编钟出土三十余年来我
蒋温祥篆刻作品集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蒋温祥,作品多次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展览,连续五次入展西泠印社的展览,曾获全浙展金奖,入选浙江...
该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本世纪初以来日本对中国城市与建筑的研究情况和研究成果。由于历史的原因,书中很多资料没有在中国公开过,
电影月报-老上海电影期刊经典 本书特色 《电影月报》1928年4月创刊于上海,1929年9月15日出至第11、12期合刊号后停刊,共出12期11册,为16开本大...
硬笔草书《千字文》字帖 内容简介 本字帖以《千字文》为书写内容,使习字者在练字的同时,品味《千字文》所蕴含的意境。本字帖共分三个部分:**部分为《千字文》单子摹...
董美人墓志 苏慈墓志 本书特色《董美人墓誌》全稱《美人董氏墓誌銘》,隋開皇十七年(五九七年)刻,蜀王楊秀撰文,書者不詳。誌石呈方形,長寬各五十二釐米。誌文楷書,...
本书是已故中国著名古建筑学家、园林艺术家陈从周先生的第一本随笔集。叶圣陶题书名,俞平伯作序,配以作者古色古香之文字,人称
王铎草书卷精典.杜陵秋兴诗卷 内容简介 王释(一五九二——一六五二年),字觉斯,又字觉之,号嵩樵、痴樵、雪山。明万历二十年生于河南孟津双槐里。十四岁开始读书,十...
颜真卿丛帖-第一册 内容简介 颜真卿创立的“颜体”楷书,用笔匀而藏锋,内刚劲而外温润,字的曲折出圆而有力。书法既以卓越的灵性系之,境界自然瑰丽;既以其坚强的魂魄...
人类设计思潮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 主编翟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以其丰富的理论成果和独特的批评实践成为有广泛影响的美术理论家和艺术...
成语故事-(全四十册)-收藏板 本书特色 ★ 64开平装,连环画出版社出版★ 本套书共40册,每本包含几个成语故事★ 葛闽丰、周永生、章伯奇、武凯军、周申、黄全...
给孩子的第一堂史前艺术启蒙课(全3册) 本书特色 ★ 24开精装,适读人群 :1-5岁★ 近6000字解读33幅史前艺术作品,契合孩子启蒙认知的阶段★ 波兰图书...
知日·嗨!美术馆 本书特色 重量级撰稿人,画廊级摄影师联袂打造深度心灵巡旅,珍藏一生*值得去的日本美术馆! 独家报道旅日华人作家毛丹青“心象风景”企划,...
邮票上的国花国鸟-我的第一套邮票科普书 本书特色 1.针对青少年读者推出,适合暑期销售高峰。这是一套面向青少年读者编写的图文并茂的集邮普及图书。内容齐全、条目系...
《商周青铜器群综合研究》郭宝均遗著,邹衡、徐自强整理。1981年文物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六章,分别为:中商铜器群、晚商铜器群
米芾蜀素帖 本书特色 蜀素是北宋時期蜀地(四川)出產的一種本色生絹,其上織有烏絲欄,專供書寫之用。《蜀素帖》卷末有跋云:『慶曆甲申嵗,東川造蜀素一卷,藏余家者二...
透视美国独立电影制作思维低成本如何“四两拨千斤”...................※编辑推荐※好莱坞是世界电影的中心,然而正在蓬勃发展的
宋元书法故事/书语墨香:中华历代书法故事 内容简介 《书语墨香——中华历代书法故事》系列丛书是专门针对中小学生学习、阅读的书法题材丛书,以时间为线索,系统向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