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化的教育
1、物质与文质:20世纪中国文化的反思(《光明日报》2000年12月26日)
2、社会心态的“贫寒子弟化”:从有与无的比较说起(《开放时代》2001年1期)
3、以平常心见证历史时刻(《北京大学学报》2003年3期)
4、学会共处:“双不赢”未必“双输”——也说大学“土政策”(《开放时代》2001年2期)
二、社会的学术
5、学术与社会的互动有感(《读书》2001年5期)
6、业余“学术警察”心态与学术打假(《读书》2000年7期,题目有更易,后半部分删)
7、打倒与建立:再说学术打假(《东方文化》2001年6期)
8、学者立言宜谨慎——也说中美外交中的“承认”与“认识到”(《东方文化》2002年第2期)有“作者附志”
9、学术规范的主要目的是建设而非防弊——呼应王笛先生(《开放时代》2002年2期》
10、论文评审与学术创新(《文史知识》2003年9期)
11、人鬼共舞:学术的多重围城式表现(《东方文化》2002年4期)
三、学术的履迹
12、近代中国学术分科的演变(《光明日报》2002年3月26日)
13、“赛先生”与国学(《读书》2001年2期)
14、整理国故与文学史研究——致胡适的一封信(《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4卷)
15、与《光明日报》记者谈史学(《光明日报》2002年3月21日)有“作者附志”
16、史无定向:思想史的社会视角稗说(《开放时代》2003年5期)
四、史学的书
17、姑妄言之——历史专业本科生可读的一些书(《南方周末》2004年7月1日)
18、评《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集刊》第25卷)
19、2000年7月出版的两本“好书”(这是为《中华读书报》“好书告诉你”栏目写的新书介绍,刊于该报2001年11月28日)
20、通过日本认识西方的梁启超(《南方周末》2002年11月28日)
21、中国现代史上的自由主义(《二十一世纪》2002年12月号)
22、尝试大同:讲述老百姓的故事(《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2期)
23、历史的不完全:新诗的历史和几成历史的新诗(《万象》8卷9期,2006年12月)
24、从国际发现中国历史(《二十一世纪》2006年6月号)
五、从文化看政治
25、18世纪清代“多主制”与《宾礼》(《清史研究》2001年4期)
26、数千年中大举动:废科举百年反思(《二十一世纪》2005年6月号,有较大改动)
27、从文化视角看辛亥革命前夕的派别分野(《文史知识》2001年8期)
28、国粹与欧化:从清季到民初的观念传承(《读书》2002年1期)
29、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开放时代》2000年5月号)
六、影响历史的人物
30、张之洞与“中体西用”(《南方周末》2004年6月17日)
31、有计划的死:梁济对民初共和体制的失望(《南方周末》2006年11月30日)
32、国器章太炎(《南方周末》2005年8月11日)
33、疾病与历史:非常威尔逊(《南方周末》2004年8月12日)
34、尝试梦想的胡适其人(《万象》2006年5期)
35、两个质疑留学的留学生——读梅光迪致胡适书信,1910-1913(《东方文化》2003年4期)
36、话语四千年:傅斯年眼中的中国通史(《南方周末》2004年4月8日)
自 序/1
一 文化的教育
物质与文质:20世纪中国文化的反思/3
社会心态的“贫寒子弟化”:从有与无的比较说起/9
以平常心见证历史时刻/15
学会共处:“双不赢”未必“双输”——也说大学的“土政策”/26
二 社会的学术
学术与社会的互动有感/41
业余“学术警察”心态与学术打假/45
打倒与建立:再说学术打假/49
学者立言宜谨慎
——也说中美外交中的“承认”与“认识到”/56
学术规范的主要目的是建设而非防弊
——呼应王笛先生/64
论文评审与学术创新/77
人鬼共舞:学术的多重围城式表现/85
三 学术的屡迹
近代中国学术分科的演变/97
“赛先生”与国学/102
整理国故与文学史研究
——跋胡适的一封信/111
与《光明日报》记者谈史学/125
答《三联生活周刊》问近代史/135
史无定向:思想史的社会视角稗说/138
四 史学的书
姑妄言之
——历史专业本科生可读的一些书/151
评《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155
2000年7月出版的两本“好书”/159
通过日本认识西方的梁启超/161
中国现代史上的自由主义/165
尝试大同:讲述老百姓的故事/171
历史的不完全:新诗的历史和几成历史的新诗/178
从国际发现中国历史/187
五 从文化看政治
18世纪清代“多主制”与《宾礼》/195
数千年中大举动:废科举百年反思/204
从文化视角看辛亥革命前夕的派别分野/222
国粹与欧化:从清季到民初的观念传承/228
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236
六 影响历史的人物
张之洞与“中体西用”/251
有计划的死:梁济对民初共和体制的失望/260
国器章太炎/269
疾病与历史:非常威尔逊/279
尝试梦想的胡适其人/287
两个质疑留学的留学生
——读梅光迪致胡适书信,1910—1913/296
语语四千年:傅斯年眼中的中国通史/309
品曹操 本书特色 全面,准确地描述曹操复杂而鲜明的思想,性格和作风以曹操的生平事迹为主线,全景式地再现汉末三国时期那令人目不暇接,惊心动魄的一幕幕政治事件和军事...
希特勒回來了!這回不打閃電戰,他要用電視和網路橫掃全世界!★德國暢銷150萬冊★在德國擊敗丹布朗的第一名小說★德國《明鏡週刊
本书是1938年商务印书馆推出的中国文化史丛书第二辑的一个分册。本书记叙了中国自传说中之黄帝始,就出现了疆域区划的痕迹;夏代
翻书党-打捞历史的细节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金城出版社出版★ 裴毅然20余年潜心于现当代知识分子研究,每每发现独特史料,都能在学界掀起波澜★ 本书涉及文化...
学术研究方法与规范 本书特色 《学术研究方法与规范》作者张清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些学生虽然有志于学,却因不懂治学之道,读书、写作事倍功半,遂于文艺学专业研究生...
《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民族学文选》内容简介:费孝通是中国民族学的奠基人之一,从1935年进入广西大瑶山展开实地调查开始,对
三国之杀死聪明人 本书特色 *值得期待的历史佳作全新写史方式,人物历史新作新派手法解三国轻松读历史诙谐看三国三国之杀死聪明人 内容简介 本书避开了众所周知的大人...
长江流域的稻作文化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史前稻作和历史时期的稻作两部分,包括稻作起源与长江流域、史前长江流域稻作农业的发展与繁荣、历史时期的长江稻作等13章。长江...
帝国的溃败 本书特色 擅于写“小历史”的张鸣,这一次是带着研究体系回来的。《帝国的溃败》开篇直指“帝国溃败的根源”——养人的官僚制度、怀柔的天下体系。由此之下,...
中国近代海关史 内容简介 本书所称的中国近代海关,主要是指外籍税务司管理下的中国海关,内容包括从外籍税务司海关制度的酝酿、建立至1950年在中国国土上*后消失的...
陈垣的史源学理论与实践 本书特色 《陈垣的史源学理论与实践》一书,是作者史丽君在其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加以补充修订的新成果。该书从史源学的定义、目的、程序、方法...
《英国共和兴亡史》内容简介:全球奖金最高历史著作奖坎迪尔奖2020年入围作品; BBC《历史》杂志创始人保罗·莱著名代表作; 英国历
国内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著作各种各样,涉及领域也十分广泛,但至今尚未有一本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和理论、并将其上升到原
本书是关于鸦片战争之后中外关系的独特论述,其最可注意之处有:第一,作者有意选取冷僻细小少人注意之问题;第二,多数学者已趋
这是由社科院委托历史所编写的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中国历史书,是一部为广大干部和国民提供传播正确历史知识和历史价值观的读本
三国志索引 内容简介 一、本书以中华书局一九八二年标点本《三国志》为底本编纂而成。索引的字形、标点与中华书局一九六五年版《三国志》相同,可以对中华书局一九五九年...
话说中国 变换中的乾坤 本书特色 《话说中国》是一部以当 历 学研究、 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的新成 为底蕴,采用人们 闻 见的故 式, 以大量 文 编辑而成的新体...
探寻古印加-解密文明古国 本书特色《解密文明古国:探寻古印加》主要收录了食物、住房、语言、印加人的婚姻、王子的成人礼、奇闻趣事、印加的灭亡与消失、印加内战,兄弟...
中国古代的乞丐 内容简介 历史学的命运不是没有转机,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这一古老学科已经逐渐转向于一些新兴的分支。其中很值得注意的,有文化史和社会史。文化史...
《不可思议的蜘蛛》内容简介:蜘蛛是最常见的动物之一,有的外貌奇丑、有的步履蹒跚、有的能走善跳,可谓千奇百怪。本书针对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