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化的教育
1、物质与文质:20世纪中国文化的反思(《光明日报》2000年12月26日)
2、社会心态的“贫寒子弟化”:从有与无的比较说起(《开放时代》2001年1期)
3、以平常心见证历史时刻(《北京大学学报》2003年3期)
4、学会共处:“双不赢”未必“双输”——也说大学“土政策”(《开放时代》2001年2期)
二、社会的学术
5、学术与社会的互动有感(《读书》2001年5期)
6、业余“学术警察”心态与学术打假(《读书》2000年7期,题目有更易,后半部分删)
7、打倒与建立:再说学术打假(《东方文化》2001年6期)
8、学者立言宜谨慎——也说中美外交中的“承认”与“认识到”(《东方文化》2002年第2期)有“作者附志”
9、学术规范的主要目的是建设而非防弊——呼应王笛先生(《开放时代》2002年2期》
10、论文评审与学术创新(《文史知识》2003年9期)
11、人鬼共舞:学术的多重围城式表现(《东方文化》2002年4期)
三、学术的履迹
12、近代中国学术分科的演变(《光明日报》2002年3月26日)
13、“赛先生”与国学(《读书》2001年2期)
14、整理国故与文学史研究——致胡适的一封信(《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4卷)
15、与《光明日报》记者谈史学(《光明日报》2002年3月21日)有“作者附志”
16、史无定向:思想史的社会视角稗说(《开放时代》2003年5期)
四、史学的书
17、姑妄言之——历史专业本科生可读的一些书(《南方周末》2004年7月1日)
18、评《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集刊》第25卷)
19、2000年7月出版的两本“好书”(这是为《中华读书报》“好书告诉你”栏目写的新书介绍,刊于该报2001年11月28日)
20、通过日本认识西方的梁启超(《南方周末》2002年11月28日)
21、中国现代史上的自由主义(《二十一世纪》2002年12月号)
22、尝试大同:讲述老百姓的故事(《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2期)
23、历史的不完全:新诗的历史和几成历史的新诗(《万象》8卷9期,2006年12月)
24、从国际发现中国历史(《二十一世纪》2006年6月号)
五、从文化看政治
25、18世纪清代“多主制”与《宾礼》(《清史研究》2001年4期)
26、数千年中大举动:废科举百年反思(《二十一世纪》2005年6月号,有较大改动)
27、从文化视角看辛亥革命前夕的派别分野(《文史知识》2001年8期)
28、国粹与欧化:从清季到民初的观念传承(《读书》2002年1期)
29、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开放时代》2000年5月号)
六、影响历史的人物
30、张之洞与“中体西用”(《南方周末》2004年6月17日)
31、有计划的死:梁济对民初共和体制的失望(《南方周末》2006年11月30日)
32、国器章太炎(《南方周末》2005年8月11日)
33、疾病与历史:非常威尔逊(《南方周末》2004年8月12日)
34、尝试梦想的胡适其人(《万象》2006年5期)
35、两个质疑留学的留学生——读梅光迪致胡适书信,1910-1913(《东方文化》2003年4期)
36、话语四千年:傅斯年眼中的中国通史(《南方周末》2004年4月8日)
自 序/1
一 文化的教育
物质与文质:20世纪中国文化的反思/3
社会心态的“贫寒子弟化”:从有与无的比较说起/9
以平常心见证历史时刻/15
学会共处:“双不赢”未必“双输”——也说大学的“土政策”/26
二 社会的学术
学术与社会的互动有感/41
业余“学术警察”心态与学术打假/45
打倒与建立:再说学术打假/49
学者立言宜谨慎
——也说中美外交中的“承认”与“认识到”/56
学术规范的主要目的是建设而非防弊
——呼应王笛先生/64
论文评审与学术创新/77
人鬼共舞:学术的多重围城式表现/85
三 学术的屡迹
近代中国学术分科的演变/97
“赛先生”与国学/102
整理国故与文学史研究
——跋胡适的一封信/111
与《光明日报》记者谈史学/125
答《三联生活周刊》问近代史/135
史无定向:思想史的社会视角稗说/138
四 史学的书
姑妄言之
——历史专业本科生可读的一些书/151
评《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155
2000年7月出版的两本“好书”/159
通过日本认识西方的梁启超/161
中国现代史上的自由主义/165
尝试大同:讲述老百姓的故事/171
历史的不完全:新诗的历史和几成历史的新诗/178
从国际发现中国历史/187
五 从文化看政治
18世纪清代“多主制”与《宾礼》/195
数千年中大举动:废科举百年反思/204
从文化视角看辛亥革命前夕的派别分野/222
国粹与欧化:从清季到民初的观念传承/228
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236
六 影响历史的人物
张之洞与“中体西用”/251
有计划的死:梁济对民初共和体制的失望/260
国器章太炎/269
疾病与历史:非常威尔逊/279
尝试梦想的胡适其人/287
两个质疑留学的留学生
——读梅光迪致胡适书信,1910—1913/296
语语四千年:傅斯年眼中的中国通史/309
晚清的新式傳播媒體與知識分子,ISBN:9789867862778,作者:李仁淵目录 自序序论第一章1895年之前新式传播工具的引入第二章传播
《黄同学漫画兵器史》内容简介:从200万年前到19世纪:越王勾践剑·青龙偃月刀·大马士革钢刀·诸葛弩·日本武士刀·马其顿长矛·英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内容简介:计算机网络是高等院校计算机及通信相关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普遍感觉较抽象
《商务文书写作》内容简介:编者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标准》要求,根据中职院校实际教学情况,编写了本教材。本教材
本书尝试着提出一个“儒学地域化”的解释体系,通过研究儒学从官方的意识形态转化为民间的思想资源这一复杂的过程,展示了不同的
法国大革命:一部历史(套装共2册)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吉林出版集团2017年7月出版★ 浪漫主义史学家、文坛怪杰托马斯·卡莱尔的经典之作:“这是一部完全...
1920s新贵崛起 本书特色照片里的20世纪全球史:1920年代 新贵崛起 爵士乐和有声电影交相辉映,时装和新发明层出不穷,交通工具的革命、经济复苏和法西...
理论考古学 本书特色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考古学译丛系列之一,本书全面回顾了现代考古学的所有主要理论运动,包括过程主义、后过程主义、文化-历史学派和马克思主义等流派...
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我所知道的汪伪政权 本书特色 汪伪政权又称汪伪国民政府,是抗日战争期间以汪精卫等投靠日本的国民党要员为首建立的政权,1940年在日本扶持下...
读了明朝不明白 本书特色 明代是中国历史中的一个富矿,它不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鼎盛期,也是资本主义萌芽阶段市民社会的生长期,熊召政等著的《读了明朝不明白》这部书深...
两晋通俗演义:绣像本 本书特色 蔡东藩所*的《两晋通俗演义》为本系列图书之一,共100回。叙述自司马炎代魏至刘裕代晋,真实再现了中原汉政权衰亡时五胡十六国混战下...
"1500年,北京生活着近70万人,伦敦人口仅有5万;400年后,伦敦以超过600万的人口成为全球特大城市;1990年,美国人均富裕程度是
一得集:崔凡芝史学散论 本书特色 《一得集》中的文章大体分两类,一为史学论文,一为序言类文章。史学论文又分作两司马研究,史家、史籍、史注、史体研究,杂论三部分。...
《实证社会科学(第三卷)》内容简介:《实证社会科学》是由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主办的社会科学类学术丛书,以实证性研
资治通鉴-中华国学经典藏书-简易读本 本书特色 “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经典的价值和魅力在流光岁影里永不褪色,先贤圣哲的智慧光芒照耀着我们的现代生活。为在古代经...
《近代中国的不吸纸烟运动研究》内容简介:本书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考察近代中国国家与民众关系的塑造和转变。纸烟从晚清传入中国以后
《庞贝:一座罗马城市的生与死》内容简介:自从18世纪得到发掘以来,庞贝是如今世界上最著名的考古遗址之一,每年有200多万人参观。
胡阿祥解说琅琊榜 本书特色 诗无达诂,戏无正说,历来如此,且看胡阿祥如何解说《琅琊榜》!能破例吗?个人觉得,不仅妙趣横生,而且往往出乎意料……——复旦大学资深教...
先秦篇-女人的私房历史书-2 本书特色 尹剑翔的《女人的私房历史书(先秦篇2)》是首部从女性视角诠释的历史通俗读本。从先秦到民国,以历史上的传奇女性为线索,讲述...
五胡录 本书特色 五胡是指匈奴、羯、氐、羌、鲜卑等五个少数民族,后来被当作公元300年—400年这段时期中国北方民族的代称。现在这些民族大多已经不存在了。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