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兵团:二战德国装甲师(1939-1945)》内容简介:铁甲兵团:二战德国装甲师1930-1945)是德军28个正规装甲师之编制及装备的全方位论述,完整呈现德军坦克的精美插图及部队徽章,每一幅图均有详细注解及规格参数,《铁甲兵团:二战德国装甲师(1939-1945)》以装甲师的成军日期先后进行编排,是一本德军装甲师的完整图鉴,由1935年成立的第一装甲师开始,一路介绍至1944年匆匆成立的最后一个第一三○(示范)装甲师
《铁甲兵团:二战德国装甲师(1939-1945)》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役于各个装甲师的各式坦克。均有深入的描写,此外还用表格列出各单位的历任指挥官,以及著名的德军坦克王牌 每个师再以各大战役为章节条目编排,每个章节均附有战斗序列、战役简吏,以及部队微童
每幅图的信息框均以同一色系标示,以方便读者阅读比较。铁甲兵团:二战德国装甲师1938-1945)是模型玩家、以及二战德军装甲师爱好者的必备宝典。
简介第一章 战前的装甲师(第一至第五装甲师)第二章 1939年的装甲师(第六至第十装甲师)第三章 1940~1941年的装甲师(第十一至第二三装甲师)第四章 战争末期的装甲师(第二四至第二六、第一一六、第一三○装甲师)索引
全球通史7-革命浪潮(1700年至1800年 彩图版) 内容简介 18世纪的历史以战争开始,又以战争结束。与之前的几个世纪不同的是,18世纪的战争中不仅仅是宗教...
岭外代答校注 内容简介 《岭外代答》是周去非惟一传世的著作,是他仕于广西所获得的*有价值的成果。周去非的这部书,也确实内容丰富,具有多重史料价值,堪称不朽之作。...
中国通史纲要:英文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全英文版的中国通史纲要。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中国通史纲要:英文 目录 Chapter Ⅰ Introd...
经典图读:山海经 内容简介 让我们来共同欣赏这样一部博大精深的著作,这就是千古奇书、中华宝典《山海经》,本书记述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进程。《山海经》的成书经历了...
甘肃史话丛书全集 (套装共8册) 本书特色 甘肃平凉,自古为屏障三秦、控驭五原的重镇,史称“西出长安**城”。《平凉史话全集》套装全8册,以史话的形式,对平凉地...
《上海之声》内容简介:当希特勒上台,德国军队开始席卷欧洲时,近2万名中欧犹太难民逃到了上海。本书收集了犹太难民在登陆中国后数
战列巡洋舰是在世界海军史上短暂出现却又红极一时的著名舰种,它结合了战列舰的火力和巡洋舰的速度,具有修长的舰体和美观的外形
In1957ErnstKantorowiczpublishedabookthatwouldbetheguideforgenerationsofscholarst...
Sincethemid-1990s,theInternethasrevolutionizedpopularexpressioninChina,enablingu...
一想到德国人民,我常常不免黯然神伤,他们作为个人来说,个个可贵,作为整体来说,却又那么可怜……在第三帝国短促的生命的前半
他们为什么没能成为皇帝 内容简介 中国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本可以成为皇帝,而且很有可能成为历史上的明君,但因为种种“机缘”而与皇位失之交臂。他们,就是那些...
殷周青铜器通论-容庚学术著作全集 内容简介 容庚(一八九四-一九八三》,原名肇庚,字希白,號頌齋,廣東東莞人,我國當代著名的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書法篆刻...
春秋左传 本书特色 《民国国学文库》丛书原名《学生国学文库》,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商务印书馆王云五主编《万有文库》之子系,为突显其时代印记现易名为《民国国学文库...
《Hadoop 构建数据仓库与实战分析》内容简介:本书从Hadoop背景、特性、安装等开始,逐步讲解其配置、解决方案、元数据解析等内容。
二十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 :中国农民战争史论辩(精装 历史卷) 内容简介 《二十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是一套熔资料性、思想性、学术性、可读性于一炉的大型系列书籍...
走在历史的路上(顾颉刚自述)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了顾颉刚为《古史辨》**册所写的序,历述他求学的经过和生活的感受,以及他和古史考证、辨伪及民俗学的因缘,从中不仅...
东方博物:第三十辑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浙江丽水灵鹫石塔,浙江嘉善泗洲塔天官文物,元明清瓷器纹饰“番莲花”研究,北京新出土唐英妾可姬瓷相关宋代文献记载新思考...
明末清初大变局 本书特色 大明王朝立国二百多年,从中期开始皇帝消极怠政,但明朝却依然在正常运转,到了明朝末年,明朝阶级矛盾尖锐,各地小股农民起义在酝酿之中,励志...
《Python实战指南:手把手教你掌握300个精彩案例》内容简介:本书以300个不同类型的案例引导初学者快速入门,全面掌握Python语言编
本书收入历史学家顾诚先生在明清易代史事研究的文章。其中代表作《李岩质疑》发表于1977年,用力颇深,奠定了他在明清史学界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