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通过对20世纪最著名的两位学术大师海德格尔和德里达解读尼采的不同方式的系统论述,细致地分析了当代德国思想史和法国思想史上的一系列巨擘——索绪尔、胡塞尔、哈贝马斯、伽达默尔、福柯对于尼采的看法,以及他们与海德格尔和德里达在思想源流方面的异同。
如果想全面了解尼采身后欧美学术界到底是怎样对这位思想"怪杰"进行评价的,本书可以说是一本最佳读物,因为它涉及尼采之后的几乎所有学术泰斗的主要观点。海德格尔的《尼采》一书不但卷页浩繁,而且浸透着形而上学的奥义,本书却以相对简明的语言概述了其全貌。德里达的解构观以晦涩难懂著称,本书却以他对尼采思想中的符号、解释、游戏和风格的解读,十分明晰地阐述了德里达思想的来龙去脉。总之,本书具有很强的概括力,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尼采、海德格尔、德里达等大思想家跨世纪的冲撞与对接。当代著名思想家和哲学家伽达默尔认为"这是一本无与伦比的杰出著作",尤其是"用那么简短的篇幅,说明了十分丰富的内容",令人惊叹!
前言
第一章 海德格尔
第二章 德里达
第三章 尼采
第四章 德里达与尼采
第五章 解构主义与解释学
主要参考文献
中外译名对照表
译者后记
中国佛教简史 内容简介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初流行于中印度恒河流域一带。孔雀王朝时期,阿育王奉佛教为国教,广建佛塔,刻敕令和教谕于摩崖和石柱上,从此传遍了...
环境美学译丛-环境之美 本书特色 本书分为三部分:首先,介绍了美学中三个研究传统;其次,着重讨论了本体论及元批评。*后,通过使用一些实例来验证并阐明在对环境描述...
禅学指归-胡适哲思录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了胡适论述中国佛教及禅宗的精华文章。胡适本人不信任何宗教,然而,说到对佛教和禅宗的研究,作为研究中国思想史的大学者,胡适...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五) 本书特色 本册专论两宋之部。作者把宋学分成三期,初期以胡瑗、孙复、欧阳修、范仲淹和王安石为代表,注重明体达用和道德文章,气象阔大;第...
陶治-朱光潜谈美-读点大师 本书特色 一个缺少审美情趣的民族,要读朱光潜;在一个信仰缺失的社会生活,更要读朱光潜。朱光潜先生是我国近代继王国维之后的一代美学宗师...
《我从西藏来》,原书书名:《BornInTibten》,是创巴仁波切记述他被认证为第十一世创巴祖古(转世活佛),带领一群藏胞从西藏前
菩萨心行要略 内容简介 菩提心、菩萨行是大乘佛教的重要思想,本书汇集了印顺法师关于如何发菩提心、修菩萨行的精彩论述,包括菩萨行通说、学佛三要、自利与利他、菩萨行...
新版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内容简介 本书由“补篇”和“前著”组成。“补篇”揭示了中国上古思想史的*大秘密:“巫”的基本特质通由“巫君合一”“政教合一”的途径,直接理...
明天会怎样:雅克.德里达与伊丽莎白.卢迪内斯库对话录 本书特色 维克.雨果曾在他的诗集《黄昏之歌》中问道:“明天会怎样”他指出“今天,所有的一切,无论是精神还是...
庄子精解-百部国学精装版 本书特色 赏读这部奇书,能知淡泊名利不是逃避现实,文学雅兴尽在其中。庄子精解-百部国学精装版 内容简介 《庄子精解(百部国学精装版)(...
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 本书特色 侯外庐,历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在史学界,侯外庐与郭沫若、范文澜、吕振羽、翦伯赞并称“五老”。《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是他讲授中国...
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叶适集(套装共3册) 本书特色 叶适是宋代著名思想家,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在哲学、史学、文学以及政论等方面都有贡献。《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
《莱布尼茨》内容简介:莱布尼茨是17世纪最有才气的知识分子,可能也是那个时期最为博学的人。他感到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去理解宇宙
中国庄学史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福建人民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书是一部专门探讨、论述庄子学说发展历史的著作,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 本书是国家社科...
论语 内容简介 本书总共二十篇,不到五百章,共有一万二千七百多字,它从各个角度讲述仁义道德,涉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还有历史上重大事件和人物的评论。论语 目录 ...
苏格拉底 本书特色 本书首先介绍了苏格拉底所处的时代背景,以让我们了解苏格拉底的思想成因,然后则讨论了苏格拉底在其受审时的申辩以及“苏格拉底方法”即“诘问式”,...
神圣者的观念:英汉对照 本书特色 本书是“西方学术经典文库”系列之一的“神圣者的观念”专著,具体包括了:理性与非理性、“神秘”与“神秘者”、对“神秘”的分析、类...
济源邵原创世神话群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邵原口传创世神话、论著、专家论说三部分。共收录了邵原口传创世神话58则,各篇论文中又引用的神话资料。济源邵原创世神话群 目...
《周礼》,原名《周官》,据说讲述的是周代的官制,分设天地春夏秋冬六官,每官下又设若干下属,掌管国家的治教礼政刑事六典。但
禅的探索 内容简介 禅法来自印度,兴盛于中国,而后传递至日本、韩国、越南等地;即使是欧美地域有了禅法,也是达摩式的中国禅法;所以,现在世界流通的禅法,几乎是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