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祖陶
杨祖陶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1927年生于四川达川市。1945年入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师从金岳霖、汤用彤、贺麟、郑昕、洪谦诸教授,i950年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文学士)后留校任教。1959年调武汉大学哲学系任教。1982年被评为教授,1990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顾问,湖北省哲学史学会名誉会长。
杨祖陶一贯把第一线教学视为天职,他讲课的逻辑魅力在20年后仍为听者所难忘和称道。1981年获湖北省高校先进工作者称号。在指导研究生工作中,以严谨规范著称,多次获得武汉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他惜才如命,甘当人梯,刻意扶植,感人至深,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在学术界传为佳话。
长期从事西方哲学史研究,主攻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康德黑格尔哲学,治学严谨,造诣精深,务求其新,必得其真。其专著被学术界评论为“哲学史方法论研究的典范”,主要特色在于:(1)“严格的历史主义眼光”;(2)“深入的逻辑分析”;(3)“对‘逻辑和历史相一致’方法的熟练运用”。他承担多项社科基金项目,其成就为学术界所公认。1988年在湖北大学召开的圈际学术讨论会上,他作的“黑格尔逻辑学中的主体性”的学术报告引起强烈反响,前联邦德国哲学家施米特在大会上评论说,“在中国看到对黑格尔哲学作这样深刻的研究是令人惊讶的”。
1999年在北京举行的“新中国哲学50年”学术研讨会上,他作为特邀代表在大会上深刻地阐明了被马克思恩格斯继承和发扬了的德国古典哲学的“为真理而真理的理论精神”和“为自由而自由的实践精神”是正在形成中的现代中国的民族精神所必须的,引起高度关注。他推出的“德国哲学中的理性主义与意志主义的关系问题”被《哲学研究》视为“是一篇有思想深度的学术论文,在研究态度和方法上也具有启发意义”。其代表著作有:《德国古典哲学的逻辑进程》(列入武汉大学学术丛书,国家教委高校出版社优秀学术著作奖,台湾出了繁体字版,2003武汉大学出版社修订再版);《康德黑格尔哲学研究》(列入武汉大学学术丛书,2002年《中国哲学年鉴》刊登新书简介);《欧洲哲学史稿 (与陈修斋合著,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与邓晓芒合著,教育部第二届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人民出版社再版);《康德三大批判精粹》(与邓晓芒合作编译,人民出版社)。历时数载,目前已全部完成了康德三大批判国内首次德文全译本的百万字工程(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邓晓芒教授在中译本序中写道:这是“我们以学术和真理为基础的忘年交的最珍贵的纪念”。 从十年前的百年校庆到跨世纪的110年校庆,学校发展了,院系发展了,一个老者始终不渝地遵守着他的人生格言:低调、实事、执着、大度,这就是杨祖陶。
导论 德国古典哲学逻辑进程的基础和线索
一 经济—政治基础
二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础
三 思想基础——近代哲学及其提出的问题
四 发展的主要线索
第一章 康德——主体和客体矛盾的“批判”的揭示
第一节 批判哲学的形成
第二节 批判哲学的认识论
一 认识论的根本问题和根本任务
二 感性直观·时空观
三 知性思维·范畴论
四 理性理念·辩证法和对旧形而上学的批判
第三节 批判哲学的伦理学说
一 实践理性的基本规律:道德律
二 实践理性的二律背反及其“假定”
第四节 批判哲学的目的论思想
一 反思判断力和自然的合目的性
二 美学思想
三 自然目的论思想
四 历史目的论思想
第二章 费希特和谢林——从行动的主观主义到静观的客观主义
第一节 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
一 知识学的基本问题和出发点
二 知识学的基本原理
三 理论知识的基础
四 实践知识的基础
第二节 谢林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
一 同一哲学的基本问题和绝对同一原理
二 自然哲学
三 先验唯心主义
第三章 黑格尔——主观能动性和客观制约性的唯心辩证法
第一节 黑格尔辩证唯心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和基本特征
一 黑格尔哲学的理论来源
二 黑格尔哲学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逻辑学
一 对象和方法
二 存在论
三 本质论
四 概念论
第三节 应用逻辑学
一 自然哲学
二 精神哲学
第四章 从青年黑格尔派到费尔巴哈——唯心主义的解体和唯物主义新基地的建立
第一节 青年黑格尔派从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的转化
一 大卫·施特劳斯的唯“实体”论
二 鲍威尔兄弟的唯“自我意识”论
第二节 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的思维和存在同一说
一 对唯心主义的批判
二 自然主义的人的学说
三 感觉论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四 社会历史观中的唯心主义
结束语 德国古典哲学逻辑进程的最后成果和必然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
附录 从法国唯物主义到德国唯心主义
汉德人名对照表
汉德书名对照表
汉德术语对照表
后记
宋元明易学史 本书特色 本书系以哲学思想为价值取决,以发明哲思为高尚,训注推演者其次。由此,在易学兴盛的时代,依据该时代中易学家的哲思表现,在述论中显其高下地位...
本书以佛陀为叙事核心,从文献学、社会学的角度对早期佛教发生与发展历程了做了全新挖掘与探讨。作者从佛陀降生起笔介绍了这个来
中古哲学与文明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研究中古哲学与中古欧洲文明的理论研究专著,内容主要涉及十二世纪欧洲之文明、十二世纪文明之哲学的反映、十三世纪哲学之勃兴、统一...
《科学与近代世界》共分为十三章,主要研究的是在过去的三个世纪中,西方文明受到科学发展影响后在某些方面的情况。我认为,时代
本书全面系统、广泛深入地探讨了史前或原始文化中的各种宗教、已经消亡但在西方留下痕迹的古代宗教,还有印度教、耆那教、佛教、
《诗人哲学家》初版于十八年前。十八年,差不多是整整一代人的时间。事实上,《诗人哲学家》的作者们当年都还被称为青年学者,今
古代汉语这一门课程,过去在不同的高等学校中,在不同的时期内,有种种不同的教学内容。有的是当做历代文选来教,有的是当做文言
图解易经 本书特色 本书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采用图解的方式,以准确、通俗的文字诠释经典,书中精美的手绘插图和古图,配以文字解说,全面阐释卦义,并详细阐述了每卦卦...
洛阳伽蓝记-线装中华国粹 本书特色 本书的主要读者人群是成人,阅读一定的国学名著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知识能力以及个人品行。单纯的古文对于学白话文长大的成人...
齐家治国女德为要 本书特色 孙中山云:“天下的太平安危看女人,家庭的盛衰看母亲。”古德云:“闺闯乃圣贤所出之地,母教为天下太平之源。以世少贤人,由于世少贤女。有...
《基督教神圣谱》收290条目,每条均以中、英、法、西、德、意六种文字(少数兼收其它文字)的异名相互参照,统一于中文的音译名字
墨学十论 内容简介 故谓思想文化实乃一个民族进步的关键所在,只要有思想文化的活跃滋长,民族精神可以起衰继绝,民族血脉可以雄劲康健。而文化的发达,首在继承。唯有继...
金刚经.心经.坛经 本书特色 《金刚经》《心经》《坛经》是佛教中重要典籍,三经不仅在中国佛教中体现着原典精神和独有的思想价值,从中国文化史的视野来看,它们的影响...
帛书老子校注(全2册) 本书特色 《帛书老子校注》,以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老子》甲、乙本为底本,以王弼《老子注》为主校本,按照帛书《老子》德经在前...
图说《共产党宣言》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大量的历史事件、故事和图片,介绍了《共产党宣言》诞生的背景、产生的历史影响和在中国的传播,便于读者阅读和了解。图说《共产党...
仙道贵生-道教与养生 本书特色 张钦编著的《仙道贵生:道教与养生》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与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从养生方面对中华道文化予以介绍与阐述,并在达到...
圣经的奥秘 本书特色 《圣经》是一部伟大历史《圣经》是一个丰饶宝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圣经》是一个千古之谜,蕴藏着许多奥秘。圣经的奥秘 内容简介 法兰西皇帝...
吴地梵音 苏州三寺 本书特色《吴地梵音(苏州三寺)》由顾鹏程著,以散文式抒写苏州古城及寺院开篇,分三个篇章介绍苏州*著名的三所寺庙,即灵岩寺、西园寺、寒山寺。均...
维特根斯坦论规则和私人语言 本书特色 克里普克这本解读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的著作,是维特根斯坦研究文献中的必读书。本书是该著作在国内的第yi个中译本。如书名所...
《钱穆先生全集(第1辑)(新校本)(套装共16册)(繁体竖排版)》包括《墨子惠施公孙龙》、《论语文解》、《宋代理宋代理学三书随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