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祖陶
杨祖陶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1927年生于四川达川市。1945年入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师从金岳霖、汤用彤、贺麟、郑昕、洪谦诸教授,i950年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文学士)后留校任教。1959年调武汉大学哲学系任教。1982年被评为教授,1990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顾问,湖北省哲学史学会名誉会长。
杨祖陶一贯把第一线教学视为天职,他讲课的逻辑魅力在20年后仍为听者所难忘和称道。1981年获湖北省高校先进工作者称号。在指导研究生工作中,以严谨规范著称,多次获得武汉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他惜才如命,甘当人梯,刻意扶植,感人至深,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在学术界传为佳话。
长期从事西方哲学史研究,主攻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康德黑格尔哲学,治学严谨,造诣精深,务求其新,必得其真。其专著被学术界评论为“哲学史方法论研究的典范”,主要特色在于:(1)“严格的历史主义眼光”;(2)“深入的逻辑分析”;(3)“对‘逻辑和历史相一致’方法的熟练运用”。他承担多项社科基金项目,其成就为学术界所公认。1988年在湖北大学召开的圈际学术讨论会上,他作的“黑格尔逻辑学中的主体性”的学术报告引起强烈反响,前联邦德国哲学家施米特在大会上评论说,“在中国看到对黑格尔哲学作这样深刻的研究是令人惊讶的”。
1999年在北京举行的“新中国哲学50年”学术研讨会上,他作为特邀代表在大会上深刻地阐明了被马克思恩格斯继承和发扬了的德国古典哲学的“为真理而真理的理论精神”和“为自由而自由的实践精神”是正在形成中的现代中国的民族精神所必须的,引起高度关注。他推出的“德国哲学中的理性主义与意志主义的关系问题”被《哲学研究》视为“是一篇有思想深度的学术论文,在研究态度和方法上也具有启发意义”。其代表著作有:《德国古典哲学的逻辑进程》(列入武汉大学学术丛书,国家教委高校出版社优秀学术著作奖,台湾出了繁体字版,2003武汉大学出版社修订再版);《康德黑格尔哲学研究》(列入武汉大学学术丛书,2002年《中国哲学年鉴》刊登新书简介);《欧洲哲学史稿 (与陈修斋合著,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与邓晓芒合著,教育部第二届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人民出版社再版);《康德三大批判精粹》(与邓晓芒合作编译,人民出版社)。历时数载,目前已全部完成了康德三大批判国内首次德文全译本的百万字工程(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邓晓芒教授在中译本序中写道:这是“我们以学术和真理为基础的忘年交的最珍贵的纪念”。 从十年前的百年校庆到跨世纪的110年校庆,学校发展了,院系发展了,一个老者始终不渝地遵守着他的人生格言:低调、实事、执着、大度,这就是杨祖陶。
导论 德国古典哲学逻辑进程的基础和线索
一 经济—政治基础
二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础
三 思想基础——近代哲学及其提出的问题
四 发展的主要线索
第一章 康德——主体和客体矛盾的“批判”的揭示
第一节 批判哲学的形成
第二节 批判哲学的认识论
一 认识论的根本问题和根本任务
二 感性直观·时空观
三 知性思维·范畴论
四 理性理念·辩证法和对旧形而上学的批判
第三节 批判哲学的伦理学说
一 实践理性的基本规律:道德律
二 实践理性的二律背反及其“假定”
第四节 批判哲学的目的论思想
一 反思判断力和自然的合目的性
二 美学思想
三 自然目的论思想
四 历史目的论思想
第二章 费希特和谢林——从行动的主观主义到静观的客观主义
第一节 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
一 知识学的基本问题和出发点
二 知识学的基本原理
三 理论知识的基础
四 实践知识的基础
第二节 谢林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
一 同一哲学的基本问题和绝对同一原理
二 自然哲学
三 先验唯心主义
第三章 黑格尔——主观能动性和客观制约性的唯心辩证法
第一节 黑格尔辩证唯心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和基本特征
一 黑格尔哲学的理论来源
二 黑格尔哲学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逻辑学
一 对象和方法
二 存在论
三 本质论
四 概念论
第三节 应用逻辑学
一 自然哲学
二 精神哲学
第四章 从青年黑格尔派到费尔巴哈——唯心主义的解体和唯物主义新基地的建立
第一节 青年黑格尔派从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的转化
一 大卫·施特劳斯的唯“实体”论
二 鲍威尔兄弟的唯“自我意识”论
第二节 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的思维和存在同一说
一 对唯心主义的批判
二 自然主义的人的学说
三 感觉论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四 社会历史观中的唯心主义
结束语 德国古典哲学逻辑进程的最后成果和必然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
附录 从法国唯物主义到德国唯心主义
汉德人名对照表
汉德书名对照表
汉德术语对照表
后记
新编现代西方哲学 目录 序言绪论一、西方哲学从近代到现代的转折二、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三、现代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四、现代西方哲学与当代中国哲学的发...
与魔鬼作斗争 本书特色 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和尼采,三个人都被卷进了一个毁灭性的激情旋涡中,过早地终结于可怕的精神错乱、致命的感官迷醉以及疯狂或自杀中。他们与时代...
对一些重要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论述,尤其是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论述,多有独到之处。对古希腊哲学思想的
道教唱道情与中国民间文化研究 本书特色 道情作为中国民间俗信仰的一种文化形态,值得从宏观角度研究的问题还很多。因此,由张泽洪编著的《道教唱道情与中国民间...
《五千年犹太文明史》是一本奇特的史书。马丁以写信的形式写历史,特别是写一个具有5000年文明的伟大民族的历史,在史学领域可能
颜氏家训 曾国藩家训 本书特色 《颜氏家训·曾国藩家训(传世经典文白对照)》根据曾国藩的家训、家书等史料编辑加工而成,从为人处世、从政治军、谨守家风、保养身心几...
《新疆佛教艺术》原名《DieBuddhistischespaetantikeinmittelasien》,直译为《中亚佛教中的晚期古希腊罗马艺术》,该书记录了1...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二辑 本书特色 ★中华易经研究会会长、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刘大钧先生台湾著名国学大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龚鹏程先生 ...
春秋前审美观念的发展 本书特色 为什么人民普遍感到对先秦诸子美学思想的研究不易深入而流于一般呢 原因之一,就在于对春秋前的审美观念的发展缺乏必要的研究和了解。为...
独自一个女人 本书特色本书是克里斯蒂娃继《中国妇女》之后又一关于女性主义的专著,全书以女性问题为中心,将作者自1975年至2006年间发表的25篇散论和发言稿,...
人能弘道-傅佩荣谈论语 本书特色 1. 继精炼、严谨的“傅佩荣译解经典”系列之后,东方出版社推出“傅佩荣详说经典”系列,将国学领域中地位*高的经典文献之:《孟子...
非常心经 本书特色 《心经》的行者层次相当高,我们强调大乘经典都是行者悟入的境界。因此,佛说,即是觉悟者所说,并非,悉达多太子说,要留意,不是悉达多这个人,而觉...
十家论庄 内容简介 本书由著名学者胡道静先生主编,选取20世纪中国庄子研究中*有代表性的十家——胡适、冯友兰、吕振羽、郭沫若、侯外庐(及中国思想通史学派)、任继...
易经中的婚姻密码 内容简介 《易·系辞上》:“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易·系辞下》:“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易·系辞上...
周易今读 本书特色 《周易》当代研究的首要问题是“脱魅”,即去神秘化,唯如此,才能历史唯物地还《周易》以全貌;而所谓“今读”,即在承认阅读活动时代属性的前提下,...
傅佩荣谈人生-哲学与人生-哲学与人生-(第二版) 本书特色 作者傅佩荣,是影响全球华人的国学大师、耶鲁大学哲学博士、《百家讲坛》主讲嘉宾、凤凰卫视“国学天空”主...
蒙文通经学与理学思想研究 内容简介 蒙文通的经学思想是他整个学术思想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他由经入史,贯通经、史和诸子,在研治经学中,对中国经学的起源及流变,对汉...
道德哲学的问题 内容简介 译者前言**讲第二讲第三讲第四讲第五讲第六讲第七讲第八讲第九讲第十讲第十一讲第十二讲第十三讲第十四讲第十五讲第十六讲第十七讲编者注释出...
南宋思想史 本书特色 本书是杭州市社会科学院组织编纂的“南宋史研究丛书”中的一种。南宋是理学思想的成熟期,也是三教合流思潮的盛行期。本书全面探讨了南宋释儒道的发...
圣经故事绘画 本书特色 上帝*初创造天地时,地还没有成形,宇宙混沌一片。上帝面对着混沌思考着。上帝说:“要有说!”于是,光就出现了。上帝很高兴,他把光明和黑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