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军事思想》是建国后第一部研究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史的专著。着重研究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和社会制度中,各个阶段的战争形态和军事思想的沿革、发展,力图揭示其发展规律,探索其内在的发展动因,同时介绍了几十部著名的古代兵法著作,并配有150余幅图片。为与研究现代军事思想史相衔接,还概略介绍了鸦片战争后至20世纪初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军事思想,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史料价值。
前言 第一篇 萌芽发展时期的军事思想(夏、商、西周) 第一章 从步战到车战为主的战争形态 第一节 军政合一、步战为主的夏代 第二节 步车分编、实施阵战的商代 第三节 车步合编、车战为主的西周 第二章 军事思想的萌芽及其缓慢的发展 第一节 从卜辞、卦辞中反映出的军事思想 第二节 从两次主要战争中反映出的军事思想 第三节 从兵书佚文中反映出的军事思想结束语第二篇 渐趋成熟时期的军事思想(春秋) 第三章 车战极盛时期和水战出现后的战争形态 第一节 车战的战斗队形 第二节 车战时代的作战方式 第三节 水军的出现和水战 第四章 军事思想体系的建立 第一节 争霸战争中军事思想的发展 第二节 奠定中国军事思想体系的《孙子兵法》 第三节 《司马法》对古老兵法的追论及对军 事思想的发展 第四节 《左传》中记载的战争史 第五节 《周礼》中的军事典章制度结束语第三篇 高度繁荣时期的军事思想(战国) 第五章 步战为主车骑为辅的战争形态 第一节 步兵的兴起 第二节 步兵的编制与装备 第三节 骑兵、车兵的地位和作用及其编制 与装备 第四节 步、骑、车兵的战斗队形——阵 第五节 作战形式 第六节 军队的组建和训练 第七节 军队的动员、集中和开进 第八节 军事纪律 第九节 指挥通信方法 第六章 百家争鸣中的兵家及诸子的军事思想 第一节 《吴子》 第二节 《孙膑兵法》 第三节 《尉缭子》 第四节 《六韬》 第五节 先秦诸子的军事论述结束语第四篇 充实提高时期的军事思想(秦汉至隋唐) 第七章 骑战为主的战争形态 第一节 秦汉骑兵的发展和战略战术 第二节 从魏晋南北朝至隋代的重装甲骑兵和 战略战术 第三节 唐代轻骑兵和唐军战略战术 第八章 骑战为主时期的军事思想 第一节 战争中反映出的军事思想 第二节 主要兵书及论兵著述中的军事思想结束语第五篇 求实创新时期的军事思想(宋辽夏金元) 第九章 步骑对抗为主的战争形态 第一节 宋朝的军事及战争形态 第二节 宋军抗击骑兵的作战 第三节 辽、夏、金军的战略战术 第四节 蒙古骑兵的战略战术 第十章 针对现实谋求救世解危的兵书 第一节 《武经总要》 第二节 《虎钤经》 第三节 《何博士备论》 第四节 《百战奇法》 第五节 《守城录》 第六节 《美芹十论》 第七节 《江东十鉴》与《江东十考》 第八节 《历代兵制》结束语第六篇 系统全面到守旧衰微时期的军事思想(明至清 鸦片战争前) 第十一章 明朝对元及其残余势力长期作战中军事 指导思想的演变 第一节 由南向北的明代统一战争 第二节 明初对元残余势力的进攻 第三节 仁宣时代的稳守反击 第四节 “土木之变”后的消极防御和“边墙” 构筑 第十二章 明代东南沿海御倭的海防思想 第一节 明代倭患的由来和明军的海防措施 第二节 对倭作战中的“剿抚之争”和“水陆 之争” 第三节 戚继光和戚家军的编成、阵法和战法 第十三章 明末孙承宗保卫辽西的车营战法 第一节 车营的编成 第二节 步、骑兵各队及整个车营的战斗 队形(阵) 第三节 车营的战法 第十四章 清朝(鸦片战争以前)以武功定天下的 战略、策略思想 第一节 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从小到大,由 弱变强的战略、策略思想 第二节 皇太极“和谈与自固”的战略、策略 思想 第三节 多尔衮人关统一全国以及康、乾时期 扩展疆域的战略、策略思想 第十五章 明清时代火药、火器的大量使用对 军队编制、装备和战法的影响 第一节 军队编制和装备的变化 第二节 军队战术上的变化 第十六章 明清(鸦片战争前)的重要兵书 第一节 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 第二节 孙承宗等的《车营扣答合编》 第三节 茅元仪的《武备志》 第四节 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 第五节 郑若曾的《筹海图编》 第六节 年羹尧的《治平胜算全书》 第七节 其他明清时代兵书 结束语第七篇 新旧变革和中西融合时期的军事思想(鸦片战争 至五四运动) 第十七章 鸦片战争时期“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军事思想 第一节 林则徐的军事思想 第二节 魏源的军事思想 第十八章 湘、淮军人物的军事思想 第一节 曾国藩、胡林翼的军事思想 第二节 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军事思想 第三节 李鸿章的军事思想 第四节 这个时期的军事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第十九章 清王朝接受西方军事思想创建新军 第一节 清王朝创建新军的过程及指导思想 第二节 清末学习西方军事学术的典令性著作 第三节 新式陆军学堂所接受的军事学术 第四节 海军所接受的西方军事学术 第二十章 民国初年的军事思想结束语 第八篇 中国历代农民战争军事思想的特点 第二十一章 农民战争的特殊性质 第一节 农民战争是封建社会制度的产物 第二节 农民战争的目的是推翻封建地主阶级 的统治 第二十二章 农民战争的军队建设和政权建设 第一节 军队建设 第二节 政权建设 第二十三章 农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第一节 以反围剿打破敌人围剿 第二节 流动作战以走制敌 第三节 避实击虚击奇制胜 第四节 攻坚战 第二十四章 农民战争的后勤补给结束语
社会主义的东方实践(解读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现代形态) 内容简介 马克思、恩格斯原创社会主义理论认为:西方发达国家将率先实现社会主义。但迄今为止,只存在中国等东...
《黑郁金香》内容简介:这部小说以十七世纪荷兰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激烈的政治斗争和动荡生活为背景。主人公科尼利厄斯·范·贝莱是个
清末民初旗民生存状态研究 内容简介 自旗民社会形成,旗民生计问题便伴随其始终。旗民生计问题是清代特有的民生问题,也是困扰有清一代的特殊难题。晚清以来,旗民生存状...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档案文献选编 本书特色 书稿收录了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案,中共三大相关文献,有关中共三大的回忆资料,以及一篇...
冷战后的美国对华政策 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深入阐述了美国对华政策的组成要索,主要包括战略安全问题、台湾问题、经贸问题、人权问题等。对冷战结束迄今10多年里中美两国...
中国地下社会-(全三册) 内容简介 呈献在读者面前的这部专著《中国地下社会》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地下社会的全部历史,既包括清末以前秘密社会的两大系统:秘密教门...
华盛顿文集 本书特色 这套书所依据的翻译版本由美国文库出版社出版,约翰·罗得哈梅尔选编。书中刊印了1747年至1799年期间,乔治·华盛顿亲自撰写或按其旨意起草...
人民战争整体战 本书特色 《人民战争整体战》:人民战争整体战主要特征:正义性是人民战争整体战的本质特征,党的领导是人民战争整体战的突出特征,以人为本是人民战争整...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社会主义五百年-[第一卷]-增订版 本书特色 在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前夕,本套丛书的第三卷及**、第二卷增订版的面世,对广大党员干部、知...
从严管党治党 本书特色 本书在全面回顾总结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党内政治生活基本规范及其发挥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对新形势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深刻内涵、基本规范、实...
汉译经典:论自由 本书特色 (1)自由主义理论体系的标志作品,历久不衰的经典之作。《论自由》一书论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公民的自由权利,在西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清代地方政府(修订译本) 本书特色 《清代地方政府(修订译本)》是瞿同祖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是运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中国清代地方政府的实际构成及其实际运作模式的著作...
社会主义通史-第八卷 内容简介 社会主义是一个历史进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也有一个发展过程。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就是对社会主义发展...
国家为何而战-过去与未来的战争动机 本书特色在《东方编译所译丛·国家为何而战:过去与未来的战争动机》一书中,理查德·内德·勒博通过引入对战争动机和原因(而非仅仅...
团购:图说中国古典政治学术名著3册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 《康熙圣思录》雍正帝亲自整理,原书名为《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 《尚书治要》...
《从不妥协:奥莉娅娜·法拉奇传》内容简介:奥莉娅娜·法拉奇是20世纪最著名的记者之一,也是著名作家,被誉为“20世纪采访女王”
居官必览-典藏绘本 本书特色 《居官必览(经典插图本)(全彩珍藏版)》:勤政克尽职守,勤于政事。《居官必览》集从政“清、公、勤、明、和、慎”六箴为-体,糅合事使...
1919-1925-移民与政治-中国留法勤俭学生 本书特色 《移民与政治:中国留法勤工俭学生(1919—1925)》集中关注中国现代史上&ldquo...
社会主义通史-第二卷 内容简介 本选题2001年8月3日选题论证会通过,当时名为《科学社会主义史》,选题为我们自己提出并做出初步方案,约请中央党...
清代驻防城时空结构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七章,主要对驻防城的概念内涵、等级序列和军事实力、时空结构、形制状况、设施和分布、内部结构、典型个案进行论述,着重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