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首次提出“失败是成功之母”,之后又多次说过同样的话,令人印象深刻。24年前,邓小平在一次讲话中也强调:“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使人振聋发聩。
在波澜壮阔的革命战争年代,八一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二万五千里长征、三大战役、抗美援朝战争……这些战事如同一座座丰碑,记述着我军的辉煌历程。胜利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失利和挫折同样也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甚至是更为宝贵的财富。因为这些财富的取得,是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
近日,南京军区王洪光副司令员推出新作《血色财富:我军失利战例评析》,他将目光投向了相对冷僻的败战领域,表现了直言不讳的巨大勇气、可贵可敬的创新精神、系统深入的学术探索。综观全书,有3个显著特点令人印象深刻。
全,一部关于我军失利战役的全面系统之作
我军历史上有多少个失利战例?
广为人知的是4个,即湘江战役、红军西路军失败、皖南事变、金门战役。实际上,这4次只是我军较为彻底和影响较大的失利,而该书收入的战例共31个(从我军建军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前后)。其中,既有著名的战役,如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湘江战役、皖南事变、金门战役等;也有鲜为人知的战役,如胶泥腰岘庆阳战斗、青树坪之战等。这些失利,有的使革命战争落入低潮,战略全局陷入被动;有的使战略局部和战役全局受到严重影响,延缓了战争进程;有的对我军民胜利的信心造成重大打击,战略战役的意图一时难以实现。总之,我军历经种种“苦难”,才有今天的“辉煌”。
对“我军败战”进行专题研究可谓盼者众、呼者多、行者少,有关文章偶可见之,但研究专著长期阙如。该书较全面、系统、深入地对我军败战进行研究,既是引领之作,又是“百科全书”,不但具有填补学术空白的重要价值,而且对新时期我军现代化建设也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借鉴。具体到每一个战例,均从背景、经过、评析3个层面递进展开,进行全景式解读,有利于读者对我军31个失利之战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深,一部刨根问底的呕心沥血之作
该书的重头戏是对我军失利战例进行评析,必然要深究原因和检讨责任,而部分败战又牵扯到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前辈。研究他们的失误是否不敬?会不会造成其后人误解?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到什么程度?这对著者的感情和勇气都是一种考验,对作者的水平也是一种检验,正如他在后记中所说,关于我军作战失利的研究是一项十分严肃、探索性很强的重大课题,面临着思维、理念、情感等诸多挑战。
作者直面失败,以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科学严谨的研究精神,经过4年的潜心研究,深挖细究,终成正果。以《金门战役》为例,作者广泛参考了海峡两岸大量相关史料,分上下两篇,分别从敌我双方视角进行回顾与反思。上篇不仅深刻检讨了我军致败的4大因素(“作战指导上轻敌急躁、敌情判断上主观臆断、作战筹划上一厢情愿、指挥协同上分散混乱”),还根据可靠史料,指出兵团和军级指挥员均负有相应责任。下篇则详细分析了国民党军取胜的6个因素,既客观又深刻,令人信服,发人深省。
胡杨被誉为“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烂”,是因其根系深入地下十余米。同样的道理,一部作品的生命力主要赖其深度。作者具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勇气和精神,使该书保持较高的水准,很有看头和嚼头。
新,一部充满创新精神的探索之作
创新是一部作品的灵魂,是推动相关研究不断深入的必然要求。搜集我军失利战例并深研细究,这本身就是创新。此外,该书的创新还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其一,重点对战例进行了评析。中国古代史家在记载战事时,往往注重铺陈双方在战前的谋略筹划,对战争过程着墨不多,对战事的分析总结也简笔带过。本书作者则将重点置于战后的评析,从篇幅上看,评析部分约占二分之一,而且议多于叙、重于叙、高于叙,论证相当精彩,结论很有见地。
其二,实地考察了当年战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书中不难看出,作者不仅查阅了大量文本文献,还亲赴当年战场实地察访,保证了该书的真实性。比如,为深入探究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失败之谭家桥战斗,作者特地前往安徽省黄山东要隘乌泥关考察战场遗址。这种“脚量地,手著史”的研究方式无疑非常必要和重要。
其三,从敌我双方的角度论成败。文中相当一部分战例,不仅从我军的失误来分析失败的原因,而且从敌人的角度来评价其胜战的因素。如皖南事变时任国民党军主力第32集团军司令官的上官云相在庆祝其胜利的宴会上说:“这次剿灭新四军,作战非常顺利,似有天助,正在作战时,连下几天雨,是难得的,使新四军困在山谷,前是隘路,后是激流(指青弋江涨水),进退不得……”
其四,作者特邀军内专业测绘人员为全书31个战例绘制了42幅作战图表,多数系原创,文图并茂相得益彰,有助于读者对战例进行深层次理解和思考。
王洪光同志在领导部队进行军事斗争准备的实践中,十分重视研究古今中外的重要战例,先后编著出版了《经典战例评析》《绝战:追思金门战役》《统一战争评析》等著作,在军内外引起较大反响。我们期待作者有更多、更好的作品问世。
目录
南昌起义部队南下潮汕失败
井冈山八月失败
赣州战役
鄂豫皖苏区第四次把“围剿”失败
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失败
湘江战役
上城战役
鲁班场战斗
天芦名雅邛大战役
关家垴战斗
皖南事变
四平保卫战
大同集宁战役
张家口保卫战
巨野战役
两淮保卫战
第二次涟水保卫战
四平攻坚战
南麻临朐战役
莱阳攻坚战
西府陇东战役
胶泥腰岘、庆阳战斗
太原攻坚战(第一阶段)
青树坪之战
金门战役
登步岛登陆战斗
大担、二担登岛战斗
志愿军砥平里战斗
志愿军180师芝岩里以南地区战斗
后记
世界托派运动-组织.理论及国别研究 本书特色 曾淼编著的《世界托派运动--组织理论及国别研究》的时间跨度是1923年至2010年,所述的内容从托派起源一直到目前...
综合知识教程 内容简介 综观全书,本书具有四大优点:1.强大的权威专家阵容。在本书的编撰过程中,得到了多年从事事业单位管理和改革研究及考试试题研究方面的著名专家...
宰相世家-两宋吕氏政治集团纪略 本书特色 民间素有“赵家天子杨家将”之说,其实,从两宋的历史看,还应该加上一句:“赵家天子吕家相”。由斯舜威撰写的《宰相世家:两...
华东解放战争纪实 本书特色华东解放战争纪实 内容简介 华东解放战场上,国共双方展开殊死博斗,人民解放军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光辉范例,老百姓的独轮车推出了战争的胜利。...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中的思想政治范式转换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为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课题结项成果。全书全面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问题,分七章...
新语通俗读本-刘邦命名的治国之书 本书特色《新语通俗读本:刘邦命名的治国之书》是一部专门论述西汉初期治国之策的多功能、通俗性翻译著作。其编写的突出特点主要是:文...
掠海神鹰:神奇的地效飞行器 内容简介 国人对地效飞行器关心者很多,对其发展前途持怀疑态度者也不少。根据科学技术发展历史,我们知道,一种新的技术要达到实用,一是取...
大国的博弈-改变世界的一百八十天 内容简介 1919年的巴黎是世界的首都。举世瞩目的巴黎和会正在这里召开,和谈者都是举足轻重的国际要人,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
美国对华中长期战略研究 本书特色 《美国对华中长期战略研究》共分为四篇。**编是国内决策层次的分析,主要集中于美国政府和智库以及决策机制对美国对华战略的影响。第...
梅丽莎•莱恩(Melissa Lane)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教授。历史学家理查德•塔克(Richard Tuck) 评价莱恩的著作是“一位当代最顶尖的古代哲学学者...
列宁选集-3 本书特色 《列宁选集》第三版同第二版相比有较大调整,力求以更加合理的结构和精审的编目,完整准确地反映列宁思想的精华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为了...
中国政治二千年 本书特色 《小书馆:中国政治二千年》是中国政治学百年发展史上的一部重要的著作,在湮没了七十年之后,重新进入我们的视野。一位被遗忘的民国学者在上世...
战争史笔记(元—明) 内容简介 一位威严睿智的将军,一位慧眼别具的智者以独特的笔记体讲述千年战争史记经典战役金戈铁马精彩呈现王朝更迭兴衰存亡深度评说以史为鉴,忘...
浙江近代会党史 本书特色 《浙江近代会党史》是一本关于浙江近代会党势力的发展历史专著。浙江近代会党既有反帝反封建的积极作用,也不能讳言其消极作用。浙江近代会党史...
吕思勉讲中国政治 本书特色 与陈寅恪、陈垣并称为史学四大家,钱穆*敬重的恩师,易中天引用*多的历史学家。吕思勉讲中国政治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两部分,**部分三十六...
《移动智能系统测试原理与实践》内容简介:随着信息化系统建设复杂度的提高、网络与数据库的迅速发展及其应用的不断广泛和深入,社
彩图全解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超值全彩白金版 本书特色 运筹帷幄的兵学秘诀决胜千里的谋略智慧 “用兵如孙子,策谋三十六”,《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代...
战争的余烬-法兰西殖民帝国的灭亡及美国对越南的干预-(上.下) 本书特色 ★ 32开精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甲骨文出品★ 2013年历史类普利策奖、美国历...
“年龄37岁,约6英尺4英寸高,220磅重,肤色暗沉,头发深色微卷,耳大贴脸,下巴突出,留有希特勒式小胡子,或已刮掉,左脸有延伸
中国大行政区:1949-1954 本书特色 范晓春的《中国大行政区(1949-1954年)》主要从历史的角度对1949年至1954年大行政区的来龙去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