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有社会剧变与佛教转型;佛教教会社团的组建;佛教教会社团的组建;佛教文教事业的开拓等。
前言
绪论 社会剧变与佛教转型
一、从佛教在印度的绝迹到中国佛教的衰落
二、时代的挑战与佛教之积弊
三、复兴的机遇与传统的优势
四、在改革中回应,从厄难中复兴
第一章 佛教教会社团的组建
一、清末僧团的衰朽
二、中华佛教总会与各地社团
三、中国佛教会及其「整理」
四、中国佛教协会与港、台佛教组织
五、世纪初的建僧构想与世纪末的现实
第二章 佛教文教事业的开拓
一、清末佛教教育与文化传播手段的落后
二、各地刻经处与祇洹精舍的创建
三、以太虚为代表的僧伽办学理念及其实践
四、以欧阳渐为代表的居士办学理念与支那内学院
五、传统弘法手段之开新与新传媒之采用
六、承前启后:中国佛学院及「台湾佛学院」、华南佛学院
七、中国佛教教育长足发展和文化传媒多样化
第三章 佛教社会基础的调整
一、清末佛教的社会基础
二、佛教与工商业者
三、佛教与知识分子
四、佛教与青年
五、佛教与妇女
六、现代佛教的社会基础
第四章 佛教社会功能的转型
一、从「治心」到荐亡
二、从积德行善到服务社会
三、从传统伦理到东方「天职」观
四、从避世到超脱
五、从怀旧思古到融洽情感,启迪智慧,丰富人生
六、从「三大救命环」到新功能的开发
第五章 人间佛教的理论建构与运作
一、太虚及其追随者的人间佛教理论与早期实践
二、印顺对太虚理论的修正与海峡彼岸人间佛教之发扬
三、赵朴初对「人间佛教」理论的解释及其运作
四、道并行而不悖
第六章 法相唯识学的复兴
一、法相唯识学及其重兴的机运
二、教界研习唯识的盛况
三、学界研讲唯识的风气
四、唯识义理的研究探讨
五、对西方文化的回应
第七章 禅宗的振作
一、遗范尚在,宗风犹存
二、祧继五宗的虚云和尚
三、来果、月溪、圆瑛
四、居士禅的兴起
五、百年禅史的总结
第八章 净土信仰的高扬
一、近代自然观对净土的责难
二、净土信仰的相对优势与净土宗人之社会贡献
三、净土道场之典范与遍布全国的念佛团体
四、西方净土教义之系统化与规范化
五、净土信仰资源的新开掘
六、净土为归
第九章 求法新潮与密教热
一、东瀛求法与唐密之回归
二、藏教热及藏传佛教的影响
三、密教热的反思
四、南行求法及南传佛教的影响
五、中国佛教走向世界
第十章 天台、华严、南山律的传续
一、清末天台、华严、南山律概况
二、台宗弘传四方
三、华严教理之阐扬
四、南山律法幢东移
五、天台、华严、南山律振兴的前瞻
第十一章 佛学与科学之融通
一、「佛法是科学」之论证
二、对「佛法是科学论」的批判
三、对科技弊病的批判
第十二章 佛学研究的成果与方法
一、佛学研究的历程、阵容、机构
二、佛教史的研究编写
三、佛教思想、思想史的研究
四、佛教文献、制度、文化等的研究
五、佛学研究方法论
结语:21世纪中国佛教之展望
附录1:20世纪中国佛教大事纪
附录2:20世纪中国佛教主要研究论著目录
后记
学问中国 内容简介 我们特别邀请了8位有代表性的著名青年学者分别从各自思想领域表达了他们在建设新一代中国的思想学术时所思考的部分重要问题和各自富有创造性的观点。...
呻吟语正宗 本书特色 漫漫艰辛人生路,应有好书做伴读。翻检群籍成译注,开卷犹如灌醍醐。在人生的旅途中,如果能有几本好书伴随你,会使你终生受益。明人吕坤的《呻吟语...
德国古典美学-中国文库·哲学社会科学类 目录 一、德国古典美学的产生和形成(一)德国古典美学产生和形成的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二)德国古典美学的唯心主义性质(三)...
宗教经验种种:人性的研究 本书特色 阅读《宗教经验种种》,深刻理解东西方宗教体验。本书是美国实用主义代表人物威廉·詹姆士的代表作,尚新建的这个新的翻译版本也更加...
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 第九册 内容简介 《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第九册)》包括文章、指示、批示、讲话提纲、批注、书信、电报稿、题词、修改件中加写改写的文字等,收录了...
分析学前编-论证法之分析 本书特色 吕穆迪先生译亚里斯多德逻辑著作集之二——这套书还包括《亚里斯多德〈分析学前编〉注》、《形上学(附〈范畴集〉〈句解〉》、《分析...
俄罗斯哲学与欧洲文化的危机 本书特色波鲁斯*、张百春译的《俄罗斯哲学与欧洲文化 的危机》是“当代俄罗斯哲学译丛”之一。本书稿对 哲学的悲...
印度佛教论集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了印顺法师有关印度佛教的精彩论述,内容涉及印度佛教史上一些关键性问题,如:破僧、佛灭纪年、结集、教难;印度佛教史上的重要人物,如...
了凡四训 本书特色 《了凡四训》为明代袁了凡,于六十九岁时所作,以此来教戒他的儿子袁天启,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全文分“立命之学”、“改过之...
大家国学-王国维卷 本书特色 《大家国学王国维卷》介绍了:“国学”和“国学热”,现在已经成为媒体习见的热门名词。上海的《学术月刊》与《文汇读书周报》,曾将国学评...
刹那花开 本书特色 不管你是谁,不管你现在正在做什么;不管外面正在发生着什么,你不能等待,不能有片刻的犹豫,刹那,就回到自己的内心,清净下来,世界也就跟着你澄定...
道教修炼养生学 本书特色道家炼养学在先秦道家学说的基础上,广收博采佛、易、医、天文、化学等诸家之学与知识,其说以“人身一小天地”的天人合一论为基本立场,以形神、...
中国神话学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系统的中国神话学专著,分上下两篇。上篇重在描述晚清以来百年间中国神话学的发展历程,以主要的神话学家为线索,分别对鲁迅、茅盾、闻一...
从哲学思辨到文化比较 本书特色 全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部分展现了西方哲学与神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了西方近代哲学的宗教内涵,按照启蒙的思想历程,依次对17~...
西方当代美学史:现代、后现代、全球化的交响演进(1900至今) 本书特色 该书描绘了西方当代美学的总体图景。首先,该书从书时间框架出发,概述了1900年至今西方...
伊斯坦布尔仁慈七日 本书特色 《伊斯坦布尔之仁慈七日》是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的。伊斯坦布尔仁慈七日 目录 **章 周日空人(阿里)神在哪里(娅穆尔)战争时代...
海关帝国-从海关看中国的沧桑巨变 本书特色 一部中国海关近代史,就是整个近代中国历史的缩影。本书讲述了从1840年到民国时期的海关历史故事,从海关的角度反映中国...
科学与艺术中的结构 本书特色 在本书收载的八篇论文中,对结构的观察贯穿始终。文章突出了多种学科中结构自身的渗透性、复杂性和多样性。作者自如地运用单一结构和复合结...
励志文库:沉思录 本书特色 在当今时代,成功的字眼无时无刻不在敲击着人们敏感的神经。成功,是每个人都孜孜追求的目标。总结一些成功人士、成功企业的思想与智慧,学习...
本书辟为两编,“本论”部分阐发儒家“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及墨学源流,脉络清晰,曲折有致,深切精纯;“广论”部分旁及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