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有两部名著在文化上具有卓越的贡献。一部属于史学方面的,即司马光历经十九年时间所编撰的《资治通鉴》,另一部为哲学的著作,即永明延寿禅师( 904~ 975)所撰写的《宗镜录》。
《资治通鉴》为大众所熟知的,《宗镜录》则不然,因此想对它作一番研究,这是我们这次开讲《宗镜录》的第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大家不管学显、学密,对于佛学理论还是搞不清楚,都在这盲修瞎炼,因此必须加强研究,而《宗镜录》概括了整个大、小乘经典的精华,是六十部大经论与三百多部显密思想的集中,非常应机。
第一卷 第01-10章
研究《宗镜录》,也为了研究中国文化的根,就要懂得如何讲古书、作古文。没有办法写作古文,就没有办法看古书,虽然也有人能够看懂,到底不够深入。
第一章 一部伟大的哲学巨构
第二章 坦坦觉路作迷途
第三章 如幻似真情何堪
第四章 莫教幻识误明月
第五章 万象森森一眼明
第六章 月色如水人如波
第七章 按部就班五阶学
第八章 牛马道上话前因
第九章 古镜坦坦轮回长
第十章 命河推出因果浪
第二卷 第11-20章
由习气增上力故,故行得生。又脱定障心清净者,一切诸行随心转变。由彼意解自在力故,种种转变。
第十一章 心中自有黄金屋
第十二章 随缘了缘成佛缘
第十三章 弹指圆成八万门
第十四章 法尔如是水同云
第十五章 不费一字三藏全
第十六章 尽乾坤是个眼
第十七章 多闻如烛助道明
第十八章 多闻方许叩禅关
第十九章 天意但随凡心转
第二十章 忍教哀乐作主翁
第三卷 第21-30章
法相宗唯识所讲的三自性,是指一般形而下万有的性质,是刹那变化无常的,因此万有一切现象不能永恒存在,没有自性所以叫无自性,只有一个都属于阿赖耶识会变的缘起,并不是说与佛法基本形而上本体这个性空的自性观念两样,这一点希望大家注意!
第二十一章 天水潺潺谁解饮
第二十二章 张口辟洞庭
第二十三章 生死两幻命何寄
第二十四章 命如电影生已灭
第二十五章 转身不踏来时路
第二十六章 欲舟总向魔域航
第二十七章 春去引得千春来
第二十八章 空心具足八万门
第二十九章 朗朗空中罪福明
第三十章 巍巍大人法
第四卷 第31-40章
有情无情皆悉同体,入此三昧所感业故,令一切众生及以树木涌泉悉皆归流,悉皆低枝,悉皆稽首。
第三十一章 遥兮飞天凤
第三十二章 空中好翻身
第三十三章 伸脚就在缩脚里
第三十四章 幻境不栖无住心
第三十五章 尽虚空是莲座
第三十六章 了无寄处堪大用
第三十七章 只眼胜千日
第三十八章 明暗还天地
第三十九章 观花眼 流水心
第四十章无言处 千口说
第五卷 第41-50章
古人“三际托空”这名词用得好,手托之托。大家学佛,尤其中国人学佛,很容易搞错,总觉得自己是中国人,哪里不懂中文?三际托空嘛!下意识认为是三际“按”空,硬把它“按”下去,你要硬求一个空,不是“按”空吗!古人用字用得好,是我们自己读书不留意!
第四十一章 大化不曾留一人
第四十二章 龟迹能卜空有迷
第四十三章 身是泡沫心同海
第四十四章 梦醒梦还真
第四十五章 天地一耳听无尽
第四十六章 帝都繁华犹谷响
第四十七章 心海潮屏音回吼
第四十八章 万籁还天观音耳
第四十九章 夜来千诗由病禅
第五十章寻物多害丧心病
第六卷 第51-60章
对于教理不通,光是做功夫,也是一种偏差。并非修禅不对,而是没有智慧的禅,很可能发生鬼定。鬼定就是五阴境界的定,我们对《楞严经》所言五阴境界要搞清楚。再来讲第六种病。
第五十一章 大千眼开好识尘
第五十二章 谁堪与佛共指弹
第五十三章 面目悔向镜底讨
第五十四章 无花休怨春
第五十五章 一瞬光衣送夜穿
第五十六章 远峰不近看
第五十七章 诸仙犹羡凡里闲
第五十八章 落红偏爱作痴泥
第五十九章 光去千里留灯在
第六十章睛彩吓朦胧
第七卷 第61-70章
乐寂者,知妄从心出,息心则众妄皆静。若欲照知,须知心原,心原不二,则一切诸法皆同虚空,是为随乐欲自行安心。
第六十一章 境来不劳眼
第六十二章 黄土让花红
第六十三章 止观丰佛宴
第六十四章 修行与阴阳的关系
第六十五章 红尘送色涤眼青
第六十六章 动心禅天遥
第六十七章 佛国随俗世还真
第六十八章 道人挑大担
第六十九章 眼外青山心底峰
第七十章爱网为卿挂梦帐
第八卷 第71-80章
《华严经》颂云:“众生惑见恒随缚,无始稠林未除翦;与志共俱心并生,常相羁系不断绝。”
第七十一章 天叹情路绕地长
第七十二章 大好山水误禅心
第七十三章 千功输一骂
第七十四章 跨鹤出银笼
第七十五章 开掌大千小
第七十六章 性情烹造化
第七十七章 无心好像照天镜
第七十八章 有心鬼神看透你
第七十九章 秦镜照影两重虚
第八十章月眉弧下别点睛
第九卷 第81-92章
如经云:若有众生能观一切妄念无相,则为证得如来智慧。又且无心者,不得作有无情见之解,若将心作无,此即成有,若一切处无心如土木瓦砾,此成断灭。皆属意根强,知妄识边事,是以称不思议定者,以有无情见不及故。又澄湛是事,当体是理,事有显理之功,亦有覆理之义。
第八十一章 大道消在无言里
第八十二章 泥牛入海怎么了
第八十三章 意密造山河
第八十四章 长生殿上空王仙
第八十五章 吉乐一事无
第八十六章 自命超圣反落邪
第八十七章 刹海繁兴孤零里
第八十八章 善行能发本明耀
第八十九章 万象拈作一毛看
第九十章道眼由见瞎
第九十一章 言行一如水同云
第九十二章 大士由来是童军
本书系清代著名学者孙德谦的重要著作,古文献学的必读之书。本书针对如何解读我国古文献经、史、子、集提出了颇具特色的见解,其
每天学点美学 本书特色 从苏格拉底叹息着说“美是难的”,到美学国度的“哥德巴赫猜想”,再到众多美学家对美的亲身实践和探索,无不给人们一种错觉,那就是美是一种非常...
到 芬兰车站-历史写作及行动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是美国批评大家埃德蒙威尔逊的早期代表作,从历史写作与历史行动的关联入手,以讲故事的方式阐述了社会主义的观念是怎样...
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代文论 本书特色 《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代文论》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路径、方法及理论资源、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当代文论的影响。...
太阳伦理学 本书特色 太阳伦理学是一种情感主义伦理学,突出的是个人自身的表现。太阳伦理学倡导一种轻省的生活态度,主张一种张扬个性的生活方式。《太阳伦理学》属于后...
互照-莱布尼茨与中国 本书特色 迄今*为完整系统深入介绍莱布尼茨研究中国的专著。深入分析了莱布尼茨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诠释,呈现了莱布尼茨处理普遍主义与多元主义之...
鬼谷子 本书特色 《鬼谷子》,据传是由鬼谷先生之后的学者根据其言论整理而成的,是一部研究社会政治斗争谋略权术的旷世奇书,也是纵横家 保存至今的理论专著,是中国传...
劝学篇 本书特色 你知道日本*大面值货币上人物是谁吗 学习惟在广泛吸取一切,扩大一己之知见。福泽谕吉(1835-1901),引进西方文明,“脱亚入欧”论鼓吹者,...
《王制笺》校笺 内容简介 政治哲学是一种超学科的学问。它的论题范围既涉及道德、法律、宗教、习俗以致社群、民族、国家及其经济分配方式,又涉及性别、友谊、婚姻、家庭...
老子百姓读本 内容简介 1.本书所用的《老子》原文为常见常用的王弼本。2.每一章解读,分为“原文”、“译文”、“品读”、“异文”四部分。译文部分,尽量作切合原文...
老子·庄子(超值典藏19.9元) 本书特色 《老子·庄子(超值典藏)》:超越生死与时空的智慧,笑对无为和逍遥的洒脱,“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
实验逻辑学 内容简介 《实验逻辑学》共十六章, 其中**至三章主要介绍本书所用到的软件 —— “塔斯基世界”, 第四至十六章分别介绍运用该软件实现逻辑运算, 包...
索伦教授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学者之一,他是奠定犹太教神秘主义研究的坚实基础之第一人。在这部划时代的书中,他概述了哈西德主义
失落的神谕 本书特色 《失落的神谕》1998年,被罗马天主教廷列为禁书。罗马天主教廷要求全球主教回收德?梅勒的著作,并禁止在外间流传。◆本书作者德?梅勒,被认为...
老子道德经的现代解读 本书特色 王邦雄教授讲老?《道德经》将近四十年之久,恐怕比老君自己还更专业、更投入呢! 讲老学必讲原典,《道德经》不...
致良知论(王阳明去恶思想研究) 内容简介 王阳明的致良知说是自孟子以来性善论发展的成熟形态。其所谓良知主要有三层含义:道德标准、道德主体、存在自身。阳明认为良知...
不朽圣像100-千手观音 内容简介 千手观音为六观音之一,六观音包括准提菩萨、圣观音、千手观音、马头观音、十一面观音、如意轮观音。在佛教中,千手观音的千手表示法...
老庄的智慧 本书特色 “大学*热门教授”国学大师傅佩荣教授的又一力作追本溯源,探究老庄智慧带给我们的启发和思考老庄的智慧 内容简介 代表中国道家学说的老庄思想,...
哲学入门 内容简介 傅佩荣先生以简易浅显的方式,介绍了哲学这门课程的脉络。哲学是什么?有人说:哲学是在黑暗房里找黑猫,无解之谜。有人说:哲学把简单的说成复杂,让...
白话坛经 本书特色 《白话坛经》采用对译加注释、解说并配图的形式,全新地诠释了《坛经》,是一部通俗易懂、富有影响力的经典著作。《白话坛经》插图皆由陕西历史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