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史概说
野村博士序
野村耀昌
在亚洲世界的历史上,佛教占的比重很大,尤其在悠久的东亚方面,佛教不但在长时间中,支持着许多人的精神生活,且及于文化之各方面,不用说,政治及经济,也直接或间接地,受了不少的影响。可是,我们不能忘了,「中国之佛教」,是盛行于东亚的佛教主干。
中国,是以自身的语文,将起源于印度的佛教,传译和容受过来。这是借着来自西方的胡僧,以及汉人之中的佛教徒们,共同协力,长期苦心的结晶,便是汉译《大藏经》的成立。出生于中国与日本的各宗祖师们,均将这些汉译的佛典,信奉为佛陀的亲口之言,个别组织成独特的教义,终于,完成了以「中国之佛教」为基础的大乘佛教。
以此,我们把握了这一东亚佛教的母体,将「中国之佛教」的历史之开展和演变,介绍出来。各章分由野上俊静、小川贯弌、牧田谛亮、野村耀昌、佐藤达玄等五人执笔,然后将草稿集中阅读,统理成为一书,当然,责任乃由执笔者共同负担。我们五人,现均于各大学中教授「中国佛教史」,所以,根据教育经验的考察,采取最新的研究成果,愿其作为大学里的概说教科书,对于一般的知识分子,则为理解中国佛教史的参考书。
恰巧,作为本书作者之一的我,奉职于立正大学,前来日本留学的圣严法师,目前正在本校大学院,攻读博士课程,是一位笃学的求法之士,他将本书用现代的中国语译了出来,闻将付梓出版。那么,本书的流布行将更广,接触的读者也将更多。在将理解作正确的弘布上说,也是极可欣慰的事,故应译者之请,作此序文,并对他的努力,用表深深的谢意。
一九七一年十一月野村耀昌识
中国佛教史概说
野村博士序
译者序
原序
第一章 序说
第一节 佛教的性格
第二节 佛教史的地域区分
第三节 佛教传播的路线
第四节 佛教史的时代区分
第二章 后汉的佛教──传来与容受
第一节 传来的年代
第二节 明帝求法
第三节 《魏略》的记载
第四节 楚王英的奉佛
第五节 东西的交通
第六节 经典的成立
第三章 魏晋的佛教──经典之翻译与研究
第一节 魏‧吴的翻译家
第二节 竺法护
第三节 胡族的佛教
第四节 汉人之出家
第五节 道安
第六节 鸠摩罗什
第七节 涅槃宗
第八节 庐山的慧远
第四章 南北朝的佛教──教团的发展与儒道二教
第一节 法社‧义邑‧僧祇户‧佛图户
第二节 佛寺及僧尼数字
第三节 南朝的佛教
第四节 齐
第五节 梁武帝
第六节 真谛
第七节 陈
第八节 道教之成立
第九节 北魏太武帝之废佛
第十节 文成帝复兴佛教
第十一节 北周武帝之废佛
第五章 佛教艺术的发达
第一节 建筑
第二节 雕刻与绘画
第三节 敦煌
第四节 云冈
第五节 龙门
第六节 麦积山
第七节 炳灵寺
第八节 巩县‧天龙山‧响堂山‧陀山‧云门山
第六章 隋之佛教──国家之统一与佛教
第一节 国家佛教
第二节 五众与四方馆
第三节 天台宗
第四节 三论宗
第五节 末法思想
第六节 三阶教
第七节 房山石经
第七章 唐代的佛教(一)──佛教和国家性质与社会活动
第一节 国家和佛教
第二节 沙门的礼敬问题
第三节 州立的官寺和内道场
第四节 僧尼的簿籍以及度牒和戒牒
第五节 僧尼的管理制度
第六节 僧尼的社会活动
第七节 会昌法难
第八章 唐代的佛教(二)──末法佛教与戒律
第一节 正像末法的三时思想
第二节 净土教的兴起
第三节 道绰和善导的净土教
第四节 慈愍‧法照‧少康
第五节 律学的勃兴
第六节 《四分律》的三派
第九章 唐代的佛教(三)──华严宗与禅宗
第一节 华严宗的开创
第二节 法藏‧澄观‧宗密
第三节 华严之教判
第四节 禅宗
第五节 《百丈清规》
第十章 唐代的佛教(四)──法相宗与密教
第一节 法相宗
第二节 玄奘三藏
第三节 窥基
第四节 法相宗的教义
第五节 俱舍宗
第六节 密教
第七节 唐代密教的三位大师
第八节 密教的教义
第十一章 五代的佛教
第一节 华北的佛教
第二节 周世宗废佛
第三节 五代的佛教学
第四节 吴越和南唐的佛教
第五节 禅宗的五派分张
第六节 临济宗及沩仰宗
第七节 洞山及云门的宗风
第八节 法眼宗与临济宗
第十二章 北宋的佛教
第一节 复兴佛教的政策
第二节 宋代的译经事业
第三节 印经院的事业
第四节 戒坛的设立与受戒制度
第五节 佛教史学的发达
第十三章 南宋的佛教
第一节 禅宗的开展
第二节 语录及公案
第三节 看话禅与默照禅
第四节 宋儒与佛教
第五节 净土教与念佛结社
第十四章 辽金的佛教
第一节 辽之帝室与佛教
第二节 补刻房山石经
第三节 《契丹大藏经》
第四节 辽代的佛教学
第五节 二税户
第六节 佛教信仰的普及
第七节 金之帝室与佛教
第八节 度牒的公卖
第九节 教团的统制
第十节 金代佛教的特色
第十一节 全真教
第十二节 《金刻大藏经》
第十五章 元朝的佛教
第一节 元代帝室与佛教
第二节 喇嘛教与八思巴
第三节 佛教的渗透
第四节 元朝对于佛教的统制
第五节 道教及佛教二教的争执
第六节 元朝的佛教各宗派
第七节 教团的膨胀
第十六章 明代的佛教
第一节 明代佛教的本质
第二节 明太祖对佛教的统制
第三节 黑衣宰相道衍
第四节 明代佛教的实况和卖牒
第五节 道教的功过格
第六节 砧基道人
第七节 奏请整肃佛教
第八节 明代的喇嘛教
第九节 各宗互融
第十节 四大师
第十一节 三教融合与居士佛教
第十二节 《大藏经》之出版
第十三节 明代的佛教典籍
第十七章 清代的佛教
第一节 清朝对于佛教的统制
第二节 清朝的民众教化
第三节 教团的实况
第四节 清代佛教的各宗派
第五节 居士佛教
第六节 太平天国与清末佛教的崩溃
第七节 杨仁山
第八节 《大藏经》之出版
第十八章 民国以来的中国佛教
第一节 庙产兴学
第二节 打倒迷信及反宗教运动
第三节 佛教界的组织化与僧教育
第四节 中国现代佛教的导师太虚
第五节 佛书的刊行
第六节 中国佛教的现况
中国佛教史年表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后汉的佛教──传来与容受
第三章 魏晋的佛教──经典之翻译与研究
第四章 南北朝的佛教──教团的发展与儒道二教
第五章 佛教艺术的发达
第六章 隋之佛教──国家之统一与佛教
第七章 唐代的佛教(一)──佛教和国家性质与社会活动
第八章 唐代的佛教(二)──末法佛教与戒律
第九章 唐代的佛教(三)──华严宗与禅宗
第十章 唐代的佛教(四)──法相宗与密教
第十一章 五代的佛教
第十二章 北宋的佛教
第十三章 南宋的佛教
第十四章 辽金的佛教
第十五章 元朝的佛教
第十六章 明代的佛教
第十七章 清代的佛教
第十八章 民国以来的中国佛教
格方联壁 内容简介 《格言联壁》中华古典珍品涉及领域之广、内容之丰富、种类之繁多,以致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兼收并蓄,所以我们收集的作品主要以流传久远并被当代社会...
观照西方科学哲学理性 内容简介 本书稿是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禅话西方哲学的禅化》一书的姊妹篇。前者纵向探讨了西方哲学的非理性认知行为,《观照西方科学哲学理性》...
唯识的结构 内容简介 本书选作者20年来的15篇论文。内容分属科学哲学、归纳逻辑、科学史、当代新儒学和佛家诸学术领域。唯识的结构 目录 自序数学哲学中的直觉主义...
爱的存在勇气--保罗.蒂里希 本书特色 《近现代西方伦理学家思想精华丛书》之一,本丛书包括了卢梭、康德、摩尔、边沁、海德格尔、蒂里希、罗尔斯和哈贝马斯八大名家。...
阳明学派 本书特色 ★阳明学派是明朝中晚期思想学术领域中的著名流派,其学说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一,后传于日本,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阳明学派是明朝中晚...
吕氏春秋-四季的演讲 内容简介 简介《吕氏春秋》是秦国丞相吕不韦主编的一部古代类百科全书似的传世巨著,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
基斯洛夫斯基为故事里的人物设置了极端的困境,让他们面对永恒的道德难题和棘手的选择,挑战古老的十诫,伴随彻底的绝望和撕心裂
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演变研究 本书特色 罗洪铁、周琪、王斌等著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演变研究》是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思想政治教育学...
佛教格言 本书特色 一部*浓缩的现代大藏经 一本学佛**的手册 一种研习佛教教义的课本佛教格言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勤营生、会理财、远恶习、慎交游、善养...
庞思奋-爱灵魂自我教程(哲学) 本书特色 philopsychy,爱灵魂,指的是这样一种活动:它把哲学、心理学等学科中的洞识结合起来,提高一个人对自身以及他人的...
钱大昕小学研究 本书特色 李爱国所著的《钱大昕小学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章阐述钱大昕的生平及其著述,这是明其学术渊源,搜集材料的基础。第二章研究钱大昕的文字学...
汉娜。阿伦特 本书特色 由法国外交部和法国驻华使馆的“傅雷”百本图书资助计划资助出版。作为海德格尔的学生和情人,汉娜·阿伦特一直关注着他的作品,但又从他那里解放...
汉译名著---时间与自由意志 内容简介 原书在法国已出到第七版。柏格森教授在这本书里首先讨论意识状态的强度。他指出数量上的差异只适用于有大小的东西,就是说,在*...
陈撄宁仙学精要(上下册) 本书特色 在《陈撄宁仙学精要》(上下)里,陈撄宁提出了四大原则:**务实不务虚,第二论事不论理,敏感贵逆不贵顺,第四重决不重文。强调十...
《德国古典哲学讲演录》是根据我2007年上半学期给哲学系本科生开设的“德国古典哲学”课的讲课录音整理而成的。由于我的重点是讲
孔子的智慧 本书特色 本书为林语堂文集之一,全书共分11章,文字风格则是前后一贯的论辩,讲诉林语堂先生对孔子思想的解读,本书完整地表达了林语堂的孔子观,也系统地...
易揽天下-宋儒游酢暨后裔游三林易学文集 本书特色 本书分为三大部分:**篇为游酢文化。游酢是宋朝末年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和书法家,在中国理学发展史上,是...
密涅瓦的猫头鹰-黑格尔 本书特色《密涅瓦的猫头鹰—— 黑格尔》是一本讲述黑格尔生平事迹、主要著作、哲学思想体系产生的时代背景及构建、发展过程等的书。不仅有助于读...
东西文化碰撞中的人:东正教与俄罗斯人道主义 内容简介 20世纪初,随着西学东渐,西方人道主义思想进入中国。一些相关的译作和研究作品以及当时出版的工具书,使国人知...
人本主义与存在主义研究 本书特色《人本主义与存在主义研究》的内容属于现代西方哲学的研究范畴。《人本主义与存在主义研究》内容主要分两大方面,前半部分着重介绍西方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