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日记:战争时期的佛教石窟调查》摘录了作者1938-1944年调查云冈石窟时的日记,客观地记述了当时的工作情况与云冈的风貌。《云冈日记:战争时期的佛教石窟调查》对读者了解这一段历史有一定参考价值。
前言
一 云冈——相当遥远的时代
云冈石窟的重要性
佛教传人中国
石窟群的概况
宿命之年——昭和13年(1938年)
二 云冈调查——昭和14年(1939年)夏、秋
三 云冈调查——昭和15年~16年
(1940年~1941年)夏、秋
愚蠢的日德意三国同盟
第四次云冈调查(昭和16年,1941年)
万安县汉墓的发掘生活
卷入太平洋战争
昭和16年(1941年)12月8日
昭和17年(1942年)
四 云冈石窟调查和汉墓——昭和17年(1942年)
夏、秋
参观应县佛宫寺八角大塔
支援阳高汉墓发掘
昭和18年(1943年)的挫折
五 昭和19年(1945年)夏、秋——云冈最后的调查
东亚考古学会
阳高县汉墓调查的开道
云冈的最后(第七次)调查
六 战败前后的云冈研究
美术史学会的创立
七 《云冈石窟》的出版
八 云冈余录
云冈石佛寺
石窟前平整土地
大同石佛保存计划
缅怀水野清一
云冈石佛与彩色照片
中国佛教文化论 本书特色 本书旨在探讨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关系。这种探讨既致力于剖析佛教如何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逐步走上中国化的道路,更着重研究佛教在中国...
道德经 本书特色《道德经》又称《老子》《五千言》等,相传为春秋时期的老子所著。全书八十一章,含《道经》三十七章及《德经》四十四章,是道家思想的主要来源。做为中国...
禅的光年 本书特色 禅的光年:读佛即是拜佛,学禅即是修身,禅是*好的心灵导师。浙江佛教协会会长怡藏法师倾情作序,《这个和尚有点萌》作者延参法师诚挚推荐!禅 *非...
先秦诸子与史学 本书特色 《先秦诸子与史学》是在我的博士论文《先秦诸子与史学》的基础上修改完成的。《先秦诸子与史学》试图探究先秦诸子的学术渊源与“史”的关系,阐...
孤独的哲学 本书特色 哲学的孤独乃是指本体论上的人的不可雷同性,人是自己思想的主人,人有独立的存在,人是不可替代的、不可重复的。孤独与独立是人类所向往的。孤独指...
孔子真精神:《论语》疑难问题解读 内容简介 该书在《论语》研究上,实为当代传统学术研究的重要成果。该书的特色是:一、澄清近百年国内外对孔子的误解,如“轻视妇女”...
走出中世纪二集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四部分:**部分,两篇是未刊的随想与短论的缀合;第二部分,十一篇,主要讨论晚清至民国的思想学说史,有两篇首次全文发表;第三部分...
《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系养生气功著作,全书共十八卷。清周述官编撰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僧人静
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叶适集(套装共3册) 本书特色 叶适是宋代著名思想家,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在哲学、史学、文学以及政论等方面都有贡献。《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
清代著名学者钱大昕的读书笔记汇编,其内容偏重于史事人名、地理沿革、典章制度、音韵文字...目录 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六卷七
中医哲学史-第二卷 本书特色 程雅君编著的《中医哲学史》(第二卷魏晋至金元时期)是中医和中医哲学进入多元互动、“百家争鸣”的时期,传统中医哲学以儒为魂、以道为体...
现代中国思想史论-(全二册) 本书特色 本书共分四辑,收录了20余篇论文,**辑为五四专辑,从经济伦理、自由与保守、启蒙与救亡、理性主义与浪漫主义等多个角度解析...
序现在将我发表过的研究或论及古代印度文化的24篇文章结成一集出版,以便读者参阅。这些多是“草创”之作,不足人“方家法眼”,但也
地学歌诀集成 内容简介 风水学,起源于古代,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谓博大精深,又有些神秘和遥远。本书不是一本单纯解释风水的理论读本,也不是一部图片...
彩绘全注全译全解周易(超值全彩珍藏版) 本书特色 《彩绘全注全译全解周易》不仅对《周易》进行了准确细致的注释和翻译,还解读了六十四卦的智慧,阐释了《周易》的核心...
中国哲学史-(第二版)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为哲学专业本科教学讲授“*国哲学史”课程所编写的教材用书。本书正式出版以来,*国的社会文化和学术研究又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和...
形而上学之后: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思想及其流变 本书特色 张有奎编写的这本《形而上学之后: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思想及其流变》是系统研究马克思实践哲学思想的著作。马克思的...
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史-(两卷本) 本书特色 ★16开布面精装,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国家“十二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2014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西方哲人对中国哲学...
颤粟不安 本书特色 《颤栗与不安:克尔凯郭尔个体偶在集》编辑推荐:克尔凯郭尔是近代明确地追求作生存式思考的**人。他不知疲倦地劝告他的同时代人,每个人都应成为个...
清人张之洞有言:“泛滥无归,终身无得。得门而入,事半功倍。或经,或史,或词章,或经济,或天算地舆。经治何经,史治何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