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予同(1898—1981)初名周毓懋,学名周蘧,又一学名周豫桐,浙江瑞安人。
少年时代,就读于晚清经学大师孙诒让创办的蒙学堂。毕业后,进了瑞安中学。1916年,以第一名考取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师大前身)国文部。受"科学"与"民主"的新思潮的影响,周予同和同学们组织励学会、工学会、平民教育社,进行"工读主义"的实验。1919年"五四",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日子,北京各校代表数十人举行联合大会,他就是高师的代表之一,并参加"火烧赵家楼"的壮举。 1920年,周予同又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次年到上海工作,直至1932年。他当过商务印书馆编辑,担任过教育杂志社主编,并一度在上海大学执教。这十余年,恰风华正茂,是他学术上大有建树的时期。1925年2、3月,他在《民铎》杂志上发表了《经今古文之争及其异同》,次年改题名《经今古文学》出版。1926年10月,还发表了论文《僵尸的出崇》,猛烈地抨击北洋军阀政府的"读经"叫嚣。后来,又出版了《经学历史》注释本和《朱熹》等著作。 1927年"四·一二"大屠杀后,他义愤填膺,与胡愈之等联名抗议,揭露真相。当时,参加大革命的周谷城来到上海,生活上碰到困难,他热情的给予帮助。颇有趣味的是,后来两人长期任教复旦大学,因为同年出生,加上同姓、同学又同行,被复旦"二周"。 1932年周予同离开上海,回乡探亲。一度在浙江十中任教。1933年,应邀到安徽大学任教,曾兼中文系主任、文学院院长。1935年又返回上海,在暨南大学任教。这几年里,他一方面继继研究经学史,出版了《群经概论》、《孔子》、《汉学师承记选注》等,另一方面,为编写教材花了大量心血,如编写了《本国史》、《国文教科书》。此外,撰写了《中国现代教育史》。 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至1941年,周予同仍在暨南大学任教,兼史地系主任、南洋研究馆主任、教务长等职。1943年至1945年,任开明书店编辑兼襄理。1945年开始在复旦大学当教授,一直到逝世。从抗战爆发到上海解放这段战乱的年代里,在日寇铁蹄蹂躏下的上海,他身陷"孤岛",正气浩然,宁肯挨饿,决不到日伪办的学校教书。抗战胜利后,新的内战又起,1946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他与张志让、蔡尚思、沈体兰等发动组织上海大学教授联谊会("大教联")。解放前夕,复旦进步学生遭毒打,周谷城曾起草宣言,揭露真相,他与陈望道、洪深、曹亨闻、朱伯康等著名人士均签了名。坚定地站在民主运动的前列,为保障人民权利与民族解放而奋斗。解放初期,周子同曾任复旦大学历史系主任、副教务长、华东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教委员会副主任、民盟上海市委副主任等职。1957年以后,兼任上海市历史研究所副所长。1963年,又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繁忙的社会活动,他仍坚持教学与科研工作。从1959年起,他恢复了经学史的系统研究,开设全国独一无二的课程"中国经学史",并悉心培养学生,指导学生和二届研究生撰写专题论文。六十年代初,他和汤志钧合撰了七篇论文,推动了全国学术界重视经学史的研究。此外,他还主编了文科教材《中国历史文选》和《辞海》经学史全部条目。周予同的学术研究贯穿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敢于公开抵制极"左"的观点。1965年。围剿吴晗《海瑞罢官》,他在《文汇报》编辑部举行的座谈会上,愤激地说,如此全盘否定,"将来要研究中国的历史,只好取材于外国资料了"。会上,他公开说吴晗是好人、是"清官",痛斥姚文元"乱箭射人"、"乱打一通"。这一下,真是闯了大祸了。1966年,上海"首批周予同",他遭到了从未有过的磨难。一位古稀之年的学者病倒了,瘫痪卧床,双目失明,整整13年。粉碎"四人帮"后,周予同的冤案得到昭雪。他虽然病魔缠身,无法执笔,却仍然指点朱维挣撰写有关论文,并编辑自己的论著选集。遗憾的是,选集尚未正式出版,却于1981年7月15日早晨溘然病逝,终年83岁。
中国佛学各宗要义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为主要内容,概括地叙述了中国佛教的十个宗派,即法相宗、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真言宗、律宗、俱...
人性论-(全两册) 内容简介 本书是十八世纪英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怀疑论者休谟的重要哲学著作。他认为一切科学都与人性有关,对人性的研究应是一切科学的基础。本书试图...
普罗提诺论恶:《九章集》一卷八章解释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导言、《九章集》一卷八章义疏和普罗提诺论恶阐微三方面内容。普罗提诺论恶:《九章集》一卷八章解释 目录 导...
南怀瑾选集-圆觉经略说 定慧初修 楞伽大义今释-第十卷-[典藏版] 本书特色 璀璨国学,正知不绝,南师一脉,绍继如缕见地、修证、行愿,拈提精要,光耀千古会通儒道...
对于公众而言,顾随的名字可能很很陌生,但这丝毫不妨碍他的思想事实上已为许多文史爱好者所熟知。顾随的很多弟子早已是享誉海内
《论语》详解 本书特色这是一本详细地讲解《论语》的书,设定的读者范围很宽,是中学生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群。为了照顾到不同层次的读者文化水平,全书的讲解尽量详细。 本...
白话金刚经 本书特色 李利安注译的《白话金刚经》采用对译加注释、解说并配图的形式全新地诠释了《金刚经》,是一部通俗易懂、富有影响力的经典著作。本书插图皆由陕西历...
论现代和后现代的辩证法-遵循阿多诺的理性批判 本书特色 《论现代和后现代的辩证法(遵循阿多诺的理性批判)/现代性研究译丛》由作者阿尔布莱希特·维尔默的四篇讲演构...
我们彼此负有什么义务 内容简介 我们如何判断一个行为在道德上是正当的还是不正当的?如果一个行为是不正当的,它给了我们什么理由不去那样做?我们为什么应该赋予那些理...
《敦煌讲座书系:敦煌佛典的流通与改造》在敦煌遗书发现并引起学界重视以来的一百余年间,佛学与佛教史的研究始终是敦煌学的重点
团购:听净空讲佛法佛经2册 本书特色 ★ 净空法师师从方东美,坚持现代世界因高度物质化而丧失了宗教精神和哲学智慧,主张落实儒家的人生价值,以不断提升生命的意义★...
人生有何意义:胡适谈人生 本书特色 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在批判旧的思想,开创新文化方面有很大的贡献,特别是倡导文学改良、整理国故、民主与人自由、科学与实...
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 内容简介 中国哲学源远流长,已经有了近三千年的发展历史。把中国哲学史建立为一门科学,距今不过五十多年。五十多年来,中国哲学史这门学科受到国...
西蒙娜· 薇依早期作品选 本书特色 西蒙娜·薇依(Simone Weil,1909-1943)是20世纪法国哲学家、社会活动家、神秘主义思想大师;她一生著述颇丰...
现在的哲学 本书特色 米德的许多论述,并非过时的进化论或者行为主义,而应该将它放在一个更深远的政治社会思想的脉络来理解。我们会发现米德的这本小书所具有的特殊意义...
《法句经》(Dhammapada)是巴利语三藏小部中的第二部经。这是一部早期佛教的格言诗集。这些格言诗采集自经藏各种经文中的偈颂,
罗时宪(1941~1993),广东顺德人。1936年11月末,罗时宪等中山大学学生,即于此时皈依佛门。193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
人与审美 本书特色 我们置身于这样的时代——艺术与审美已伞面泛化,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艺术不再是超脱于生活之上的纯精神享受,而是精神享受同门常生活的物质过...
忏悔录-英汉双语 本书特色 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是一篇诗意浓厚的长篇祷文,自始至终以上帝为谈话对象,向上帝倾诉衷曲。作者在书中所著重的乃是分析自己灵性生活的每一...
萧平实导师,闽南人,生长于耕读之家;年少即丧母,深感无常之苦而无以解脱。祖父饱读诗书而畏于仕途,乐天知命而不求财,中年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