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心 一个人可以显得很渊博。当他谈歌德、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时,他可以滔滔不绝,让所有人都觉得他读过好多书。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读的是外国名著缩写本,或者是精读本什么的,而且他也知道,当初促使他读这些书的动机就是要在今天卖弄。 可事实上,他做了一件多么愚蠢的事!这些所谓的精读本,缩写本,实在是*无耻的文学杀手。它杀死一个个有血有肉、哭着笑着的人,它使鲜花变成标本,使少女变成木乃伊。阅读是一种生命的体验,为何把它变成如此功利性的差事?他再也不能随着那善感的作者,进入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之中;他再不能与哀哭的同哭,与欢笑的同笑了;他再不会为书中人物的命运辗转反侧了;他再不能陪着扑在地上痛哭的维特一起流泪了。他可以说:“是的,我知道维特后来为绿蒂自杀了。”其实对他来说,维特压根儿没活过。没有一颗爱慕文学之美的心,读得再多也是枉然。 一个人经过良好的训练可以很出色地演奏一些乐器。他可以在文艺晚会上以精湛的技巧博取四面掌声。可是,如果没有美的清泉从内心深处流动,如果每个音符是从指尖滑落而不是从心里涌出,那他只能算作一个高级技工。 一个人可以参加很多社团,参与很多公益事业和慈善活动。他为此花掉大量的时间,也慷慨地捐献钱财。他在镜头前亲吻孤儿,又搂着临终老人拍照。可一转过头就嫌恶孤儿的口水,恶心老人身上的味道。呸!世界上再没有比这虚伪的爱更让人恶心!没有一颗爱人如己的心,一切行动上的善良和同情都让人生厌。 人若赚得全世界,却赔上自己的心,那世界对他还有什么益处呢?还能拿什么换回自己的心呢?一颗美丽的心若是死去了,外表再充实再华丽也是给朽木镶金镀银;相反,人的心若是美丽的,不管他的外表多么软弱,低贱,笨拙,丑陋,他也如同宝贝装在瓦器里,终有一天会显出尊贵和荣耀来。 有梦的人跟没有梦的人是不一样的。没有梦的人大学毕业了,他说:“ 我的底线是月薪三千。”有梦的人说:“每天有十块钱吃饭就好。”岂知,一个人在物质上的底线越高,他坚守原则和梦想的底线可能就越低;他双手牢牢抓着三千月薪,就像被带了手铐,就像梦想的翅膀被黄金坠住;不愿舍弃的越多,放弃的和妥协的也就越多。相反那每天有十块钱就好的人,没什么能威胁到他,他随时可以舍弃现有的一切,就能专注地充满激情地追求梦想,就能坦然无惧地面对诱惑和威胁而不丧失原则,使良心得到安宁。由于随时可以舍弃,反而更加勇敢,执著,果断,勤勉。心中有梦,就可以转脸不看蝇头小利;心中有梦,就可以生活在别处。 或许有人会说:“我哪里有闲工夫管自己的心?我现在月薪还不够两千块。我还要买……还要做……等我……的时候,再考虑这些精神层面的东西。”结果,说这话的人一辈子都在庸庸碌碌中挣扎度过。诡诈的终在诡诈中,算计的终在算计中,争竞的终在争竞中。心思太缜密了,反结了网把自己套住;筹划太殷勤了,反而举步维艰。但那些心里清洁又简单的人,却什么好处都不缺。他们不会太在乎他人的目光和议论,他们由于心中对所做之事的热爱,就更加执著,更加专注,更加有激情,有灵感。因而,他们的成功和荣耀如同赠品一样接踵而至,虽然他们追求的不是这个,却附带着得到了。如同跳高运动员,两米都跳过去了,难道还跳不过一米吗? 整个世界都在说谎!如果你稍微停下来想想,如果你还有能力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如果你从轻浮、毛躁、大喊大叫的人群中退出几步冷眼看看,你会发现他们都在说谎。媒体的工作是像吹气球一样刺激人们的欲望不断膨胀,并将各种欲望不断地正当化、美化,鼓励人们为了满足欲望可以堂而皇之地不择手段;大学也不再干净了,学生们各自算计着怎样学习、怎样表现、怎样考证*有利于将来获得权利,*有利于赚钱……人们鼓吹物质上的丰足就能使人的心满足快乐。他们说:“物质文明是基础,精神文明是上层建筑。物质文明发达了,精神文明就自然提高了。”他们说:“先赚钱,等有钱了,再谈什么理想,什么心灵,什么梦之类的东西。”多么荒谬啊!难道人——这宇宙之中*高贵的生灵,是没有灵魂的畜生吗?难道人在年轻时一切劳苦只是为了将来的汽车和别墅吗?物质只能满足肉体,只有真理才能满足心灵的渴求。使人活着的不是肉体,而是心灵。肉体是无益的。若一千块钱就能使人丰衣足食,人却花了一万,那剩下的九千就会败坏心灵。因为“ 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今生的骄傲”,能使人从里面腐烂。 我们“向外看”看得太多了,就会丧失自己。外面的世界堕落了!时候到了,我们该“向内看”和“向上看”了。“向内看”就是关注自己的心,倾听自己心灵的声音,问问自己:“我的心麻木了吗?我还能付出无条件的爱吗?我的眼睛还能为别人的痛苦流泪吗?看到花朵、清泉、朝霞……的时候,我还能像孩子一样快乐吗?” “向上看”是要叫人懂得敬畏,是叫人在永恒和无限面前记住自己的短暂和有限,懂得谦卑,专心听真理的启示。 “你要保守你的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效果是从心发出来的。” P.171-173
职业系统 -论专业技能的劳动分工 本书特色 作者把职业视为一个相互联系的生态系统,这个系统的*基本要素是职业工作,而职业主义的本质就在于对工作的合法性控制和专业...
知识社会史-上卷-从古登堡到狄德罗 本书特色 在彼得·伯克的妙笔下,知识的社会史观点摆脱了它的哲学争端,变得审慎、深思熟虑且充满历史感。这是一部文字精美、易于理...
月亮的另一面-一位人类学家对日本的评论 本书特色 《月亮的另一面:一位人类学家对日本的评论》收录了作者于1979年至2001年发表的关于日本的人类学、神话学研究...
★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邂逅秦汉文明★ 通过近160件秦汉时期的文物珍品图片★ 诠释秦汉灿烂文明的形成过程与多元表现【内容简介】秦汉两朝(公元前221年—公元220...
媒体的良心 本书特色 媒体的底线是什么?本书提供了新闻、广告、公关、娱乐四大传媒领域大量*新的真实案例,将伦理学理论与传媒实践结合,逐一解剖案例,分析哪些领域、...
文学革命与《新青年》传播 内容简介 文学革命与传播》是我国现代史上具有极为重要历史地位的杂志,也是学术界十分重视的研究对象,但是从传播学角度解读分析它在我国文学...
从精英文化到大众传播-明代商业出版研究 本书特色 《从精英文化到大众传播——明代商业出版研究》借鉴“新文化史”的研究范式,以传统的历史学的方法为基础,综...
中国现代新闻思想史 内容简介 新闻思想史研究的是前人,特别是新闻精英人物的思想和观点,但绝不只是重述前人的观点,而是要将其放在产生这些思想、观点的历史语境中来考...
转型中国的社会正义问题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文集是邓正来主持的复旦大学985工程整体推进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转型中国的社会正义问...
么书仪,1945年生。1968年毕业于北大中文系,1978年考入社科院研究生院,专业修习戏剧,毕业后任职于社科院文学所。2006年退休。著有《元人杂剧与元代社会...
弗雷德里克·巴斯夏,法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生于1801年,卒于1850年;早年研究哲学、文学,后受亚当·斯密等人的影响,发表一系列宣传自由经济观点的著作,代表作...
儒-大师说-(第一辑) 本书特色 “大师说”系列,由著名哲学家汤一介先生任名誉主编,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长王守常先生任主编,汇集了国内诸多著名大师如汤一...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 内容简介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主持的研究项目,北京地区数十所高校图书馆的期刊工作者参加了研究。研究工作自...
我的自学小史 本书特色 《中学图书馆文库:我的自学小史》是梁先生于1942年时,将自己“自幼修学,以至在某些学问上‘无师自通’的经过,叙述出来给年青朋友,未始无...
人类学跨文化比较研究与方法 本书特色 本书对人类学跨文化比较研究与方法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本书作者研究刀耕火种,*初三年的时间专注于西双版纳景洪基诺山的基诺族,后...
手机报集萃-最富阅读价值的内容-(中英对照) 本书特色 ⊙选取chinadaily手机报*富阅读价值的内容⊙chinadaily手机报向目标读者全力推荐⊙英语轻...
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 本书特色 文化研究何以兴起?文化研究是什么?文化研究有哪些学术渊源?文化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有哪些突破?本书为你解答这些问题。本书是一部关于文...
思想家与近代中国思想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室主办的论文集,收入论文共14篇。内容主要包括:以探讨中国近代思想家为主。如孙...
《康德因果性理论研究》内容简介:本书在掌握康德关于因果性的主要文献和国内外基本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康德的因果性理论进行了比
文津演讲录。4 本书特色 所选讲稿,主讲人多为年近古稀的学界名流、文坛泰斗。他们用毕生心血,焚膏继晷,皓首穷经,故而成绩斐然,蜚声士林。当然,这里所选的部分,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