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包括:从分土而治到分民而治——行政区划的由来、两度回光返照——郡县制的“封建”变形、两千年三循环——行政区划层级的增减等内容。
引言
一 从分土而治到分民而治――行政区划的由来
1 楔子
2 行政区划的由来
二 两度回光返照――郡县制的“封建”变形
1 汉代封建制的施行和纠偏
2 西晋封建的失误
三 两千年三循环――行政区划层级的增减
1 行政区划的层级与管理幅度
2 郡县二级制向州郡县三级制的转化
3 州县二级制向道(路)州县三级制的转化
4 省路府州县多级制向省县二级制的简化
5 本章小结
四 量地制邑 度地居民――行政区划幅员的伸缩
1 政区幅员的尺度
2 “百里之县”的相对稳定
3 “千里之郡”的缩小倾向
4 “万里之州”的起伏变化
5 政区幅员变化的特点
五 犬牙相入还是山川形便――行政区域划界的原则
1 政区边界的概念
2 山川形便原则的运用
3 犬牙相入原则的萌芽与发展
4 犬牙相入原则的极端化
六 赤畿望紧上中下――行政区划的等第变化
1 县级政区的等第
2 统县政区和高层政区的分等
3 政区分等的意义和作用
七 都尉、都护府和都司卫所――军管型的特殊政区
1 两汉魏晋的都尉
2 汉唐的都护府
3 北魏的镇戍
4 明代的都司卫所
5 唐代的羁縻府州与明代的羁縻都卫
6 军事因素对行政区划的影响
结语
《联结力》内容简介:我们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人取得联系。社会学研究表明:对一个人的工作和事业产生巨大影响的往往不是“强关系”,
《左传》选评 本书特色 《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是我国*早的一部编年史,也是儒家经典之一。它记录了自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468年的历史,行文简劲畅达,记...
《连锁企业门店经营实务》内容简介:依据生产服务的真实流程设计教学空间和课程模块,通过真实案例和项目激发学习者在学习、探究和
山西史纲 内容简介 山西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举其大端至少有三点,一是从考古发掘文物可知山西在180万年之前便有中华民族的祖先即西侯度人在活动,炎黄子孙从远古...
中华上下五千年故事全集 本书特色 《中华上下五千年故事全集(图文·珍藏)》是一部中国历史的通俗性普及读本,采用编年体例,按历史顺序编写,以历史故事为叙述单位,从...
《九型人格与职业生涯规划》内容简介:《九型人格与职业生涯规划(限量珍藏版)》不仅根据九型人格点睛职业生涯,还重点分析了每种性
高飞,笔名高飞天曌、明空、天曌,作家、画家,中央电视台CCTV-7频道《军迷淘天下》栏目主持人。1979年生,先后就读于中央美术学
《古路之路》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作者目光聚焦于坐落在大渡河大峡谷绝壁之上的四川省汉源县永利彝族乡古路村的出行
发现我们的过去-简明考古学导论-大学人文社科读本(第4版) 内容简介 这本介绍当代考古学技术、方法和理论框架的简洁的导论性著作,遵循与作者另一本教材《考古学:发...
《未来简史:从智人到智神》内容简介:进入21世纪后,曾经长期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饥荒和战争基本被攻克,智人面临着新的待办议题
脸谱下的另类帝王 本书特色 《脸谱下的另类帝王》:文治武功,亦有痴嗔怨恋千秋青史,一样爱恨情仇历史概念之外还君王以血肉脸谱下的另类帝王 内容简介 在正史和教科书...
简帛-第十一辑 本书特色陈伟主编的《简帛》是由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校級重點研究基地——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主辦的專業學術集刊,圍繞相關的三個層面,一以戰國文字為...
满城尽带黄金甲 本书特色 钱穆:这是中国历史*有价值的一个大题目!从唐玄宗到宋太祖,一场席卷晚唐五代的乱世风云。《1644中国式王朝兴替》作者再掀新史书阅读狂潮...
地图上的美国史-第二版 本书特色 《地图上的美国史》(第二版)以八十多幅原创绘制地图加简短说明文字的形式,文图对应地讲述了美国自建国前后至今两百余年的历史。美洲...
东亚历史与文献研究(第1辑) 本书特色 《东亚历史与文献研究(第1辑)》内容包括中国古代中原王朝与高句丽、百济、新罗关系的异同——兼论王氏高丽并非高句丽的继承者...
《明实录》中的天津史料:1368-1627 本书特色 经明代二百多年先后纂修而成,自太祖至熹宗共十五朝十三部,近三千卷。由于历史的原因,建文、景泰二朝不专立实录...
巫玉之光:中国史前玉文化论考 本书特色 玉文化学是一门尚不为人所知的崭新的学术领域,同时,又是一个庞大科研课题,涉及地质、矿物、工艺、史学、文献、考古、宗教、美...
《穿越牛熊》内容简介:本书针对中国股市的特殊环境,结合作者多年实战经验为普通散户量身而著。全书分为四部分:修为之路、穿越牛
中国古代文化丛书国论集竹书纪年 本书特色 古本整理版本编著的《竹书纪年》原共13篇。内容为记述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的史事。原书周幽王以后用晋国纪年,三家分晋...
《牛僧孺及其时代》内容简介:本稿为作者的博士论文修改稿(导师项楚)。其关于牛僧孺之生平、经历、政治活动、写作、思想皆有关注